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課 臺海兩岸之經貿.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課 臺海兩岸之經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課 臺海兩岸之經貿

2 目 次 壹、貿易 貳、投資 參、影響臺海兩岸經貿的因素 一、臺灣的進出口 二、中國大陸的進出口 一、臺灣的外資 二、中國大陸的外資
一、經濟因素 二、非經濟的因素

3 CoCo漫畫 目次

4 【補充】臺灣海港自由貿易港區 ∙政府為發展全球運籌管理經營模式,積極推動貿易自由化及國際化,提升國家競爭力並促進經濟發展
∙2003年制訂「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後,有5個自由貿易港區被核准設立並開始營運 臺灣海港自由貿易(11:18) 目次

5 壹、貿易 目次

6 一、臺灣的進出口 ∙二次大戰後的臺灣經濟發展,已經完全脫離過去以農產品出口為主的特性,進出口在產品內容與金額上,都有很大的變化與成長 目次

7 1.出口 ∙1981~2010年:臺灣對世界的出口總額從226億美元增加到2,746億美元→美國為主,占總出口的四、五成
∙1981年:占36%;1984年:高達49% 對美國出口高達49% 目次

8 ∙兩岸經貿發展後,出口美國的比例急速下降 ∙1990年:32%、1991年29%、2010年已降為11.5%
1990年出口美國的比例急速下降 目次

9 ∙2010年:已達到總出口的28%。若把香港與中國加 總,則1981年為8.1%,到2010年已達到42%
∙臺灣出口到中國的貿易,1992年才有統計數字 ∙2010年:已達到總出口的28%。若把香港與中國加 總,則1981年為8.1%,到2010年已達到42% 對中國的貿易,1992年才有統計數字 目次

10 ∙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以重化工 業原材料與工業零組件為主 產品分配(占總出口的比例) ∙農產品 從1981年的2.6%降到2010年的0.3%
∙農產加工品 從4.6%降到0.8% ∙工業產品 則從92.8%增加到98.9% ∙重化工業產品 從32.2%增至83.3% ∙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以重化工 業原材料與工業零組件為主 目次

11 【補充】 流失的競爭力,臺灣出口的嚴重警訊! 財政部昨天(2012/5/7)提出警告,臺灣出口競爭力下
滑,一到4月出口金額比起去年衰退4.7%,更令人 擔心的是,和鄰近國家相比,臺灣衰退幅度最大 也最慘,輸給南韓、新加坡、日本與大陸,加上 日本、韓國正在跟大陸談FTA自由貿易協定,臺灣 該如何面對這項警訊? 流失的競爭力! 臺灣出口嚴重警訊(02:34)

12 2.進口 ∙1980~2010:臺灣進口(import)總額從212億美元增加到2,512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的進口主要來自日本,其次是美國 ∙近二十年的兩岸貿易:雖在臺灣政府的限制之下,2010年有14%的進口來自中國。若把香港與中國相加,則有15%。日本的進口比例從3成降為2成,美國從則2成降為1成 目次

13 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主要是勞力密集的人工加工半成品與工業品。由此可見,臺灣主要是利用中國的人力,完成加工的過程
產品分配(進口的比例) ∙農產品 ∙工業原材料 ∙從1981年的77%降到2000年前後的63.4 %,再回升到77%上下;2010年為75.5% ∙機器設備等資本財 ∙從1981年的16.2%提高到2000年的28% ∙2010年16.6% ∙服務業 ∙從6.8%增至8.6%再降回7.9% 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主要是勞力密集的人工加工半成品與工業品。由此可見,臺灣主要是利用中國的人力,完成加工的過程 目次

14 【補充】美韓FTA於101年3月15日生效,對我總體經濟與進出口造成影響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發佈日期: ∙美國與韓國分別於上(100)年各自國會審查通過美韓FTA後,完成雙方國內之立法程序。經舉行5次條文比對及準備實施之技術性會議,美韓兩國於2月21日對外宣布美韓FTA將於本年3月15日生效。美韓FTA共分24章及相關附件。美國對FTA一向採取高標準,主張高品質的FTA,美韓FTA亦不例外。除了關稅減讓涵蓋範圍大且時程快外,其他不在WTO範圍的議題,例如勞工、環境及競爭議題等,亦均納入美韓FTA。對韓國而言,此項協定雖可進一步打開美國市場,但本身也必須做相當程度的開放… (新聞來源: 目次 文茜的世界財經週報-美韓FTA於101年3月15日生效,對我總體經濟與進出口造成影響(11:04)

15 二、中國大陸的進出口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 1990年前後蘇聯與東歐共產國家崩潰之後,大 力發展國際貿易 目次

16 1.中國進出口成長 .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主要學習亞洲四小龍的發 展模式,利用外貿與外資來發展其經濟。這種發 展有以下幾個特點:
(1)貿易成長超過經濟成長 (2)貿易順差大幅增加 (3)對外依存度高 目次

17 ∙從中國的官方統計資料上來看,中國的經濟成長 很高,近三十年來年平均成長率達10.6%。但貿 易成長率更高,達到17.2%,其中出口增加率更
(1)貿易成長超過經濟成長 ∙從中國的官方統計資料上來看,中國的經濟成長 很高,近三十年來年平均成長率達10.6%。但貿 易成長率更高,達到17.2%,其中出口增加率更 高,高達18% 目次

18 (2)貿易順差大幅增加 ∙使中國的外匯存底累積不但在1996年超過臺灣,2006年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目次

19 .「對外依存度」是進出口總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這個比例,會隨著經濟成長而提高
(3)對外依存度高 .「對外依存度」是進出口總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這個比例,會隨著經濟成長而提高 .中國有13億人,以其發展程度較低、人口較多的情況,正常的發展模式不應有太高的貿易依存度,合理的比例應在10%以下 .但2010年中國的貿易依存度是55%,2007年更高達67%,可見其以外貿作為帶動經濟成長的發展模式,也顯示內需(國內消費)之不足,對外依存度高 大陸轉型重內需,年輕消費帶動經濟(7:35) 目次

20 .臺灣的出口多、進口少→與臺灣的經濟政策有關 .臺商主要多利用中國從事加工生產,因此臺灣對中國的貿易是順差的,而且遠超過臺灣的順差總額
2.與臺灣的貿易 各國對中國大陸的出口 出口到中國大陸 含香港 臺灣 28% 42% 日本 19% 25% 韓國 30% 新加坡 10% 22% ∙不管經濟體的大小 不同(通常用GDP來 衡量),臺灣對中國 的出口的比例偏高 .臺灣的出口多、進口少→與臺灣的經濟政策有關 .臺商主要多利用中國從事加工生產,因此臺灣對中國的貿易是順差的,而且遠超過臺灣的順差總額 表示臺灣對其他國家合計,貿易是逆差的 目次

21 ∙觀察兩岸對美的出口,可以看到臺灣對美輸出,有相當程度是被中國取代了!
臺灣與中國銷美占美國進口比例( 年) 目次

22 貳、投資 目次

23 ∙外資 直接投資(直接投資臺灣企業) 金融性投資(購買臺灣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
本節討論的是「外人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簡稱FDI) 【僑社新聞】ECFA簽署兩年,回顧與展望(02:29) 目次

24 上表前半(左半)是1991年以來的外人對臺投資。中資對臺投資因為在2008年開放,目前比例還很小。
一、臺灣的外資 ∙臺灣是以對外開放的模式發展經濟,期間一直有外資來臺 上表前半(左半)是1991年以來的外人對臺投資。中資對臺投資因為在2008年開放,目前比例還很小。 目次

25 .但從1991年以來,臺商對中國的投資,逐漸演變成一枝獨秀的局面
.臺灣對外投資,是近三十年的事 .但從1991年以來,臺商對中國的投資,逐漸演變成一枝獨秀的局面 .下表最右下半顯示,2010年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核准的對外投資,已經有84%是對中國的投資 目次

26 臺灣的對外投資,絕大部分是到中國 這其實違反了商場上風險分散的原則
一、臺灣的外資 .由於政治、避險與稅務的考慮→有些臺商透過第三 地投資到中國。包括經由香港以及避稅天堂英屬維爾 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ands,簡稱BVI)等地 臺灣對外直接投資( 年) 臺灣的對外投資,絕大部分是到中國 這其實違反了商場上風險分散的原則

27 二、中國大陸的外資 ∙為了發展經濟,各國都歡迎外資進來建廠生產,增
加就業機會。中國的改革開放重點也在「開放」,因此特別注重「招商引資」。根據中國商務部資料,從1979至2010年,總共吸引了超過1兆美元的外資,其中有4.96%來自臺灣,共有520億美元(見下表) 目次 歷年外人對中國投資

28 ∙近二十年臺灣累計對中國的投資,從投審會的資料,有973億美元,這與中國公布的實際投資520億美元,有相當差距。原因:由表5-4可知
臺灣對中國的投資,有三種不同的計算標準 ∙臺灣經濟部投審會核准 ∙中國協議 ∙中國實際外資 ∙近二十年臺灣累計對中國的投資,從投審會的資料,有973億美元,這與中國公布的實際投資520億美元,有相當差距。原因:由表5-4可知 目次

29 二、中國的外資 表5-4 到中國的實際外資 .進入中國的外資,除了臺灣的520億美元外,還可
表5-4 到中國的實際外資 二、中國的外資 .進入中國的外資,除了臺灣的520億美元外,還可 能透過英屬維爾京群島的1,118億美元與開曼群島的 215億美元的對中國投資→後兩者應有相當數量是臺 商轉投資中國的:表示臺商利之所趨,會自行避開政 府審查,而前往投資 目次

30 參、影響臺海兩岸經貿的因素 目次

31 一、經濟因素 1.語言相通 2.比較利益不同 3.擴大市場 目次

32 1.語言相通 ∙由於言語相通,交易成本很低,臺灣有些企業主把產業外移,可能把中國當作國內的另一個地方的遷廠 ∙通常對外投資,是在本國發展受限的擴廠行為,如因人力與土地不足;這大部分表現在大企業的對外拓展 .但臺灣有不少中小企業到中國投資,基於中國 「同文同種、同語言」便利性的遷廠,因此把企業 外移到中國,企圖利用那裡低廉的工資與想像中的 廣大市場 目次

33 2.比較利益不同 .臺灣地狹人稠,經濟已經高度發達;中國地大人 多,經濟尚在發展初期階段,工資便宜
.從國際分工的角度,兩岸有相當好的分工條件 .例如:目前很多臺商把生產過程中,需要較多人 力的階段,移到中國生產;或者把「勞動密集」的 產品,整廠移往中國。這符合比較利益的國際分工 .中國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 目次

34 3.擴大市場 .除了扮演世界工廠外,因擁有13億人口,各國企業 包括台商更想把中國當作消費市場
.以臺商的技術、產銷管理、設計創新能力與伴隨臺 灣經濟成長的經歷,中國市場正可一展長才。但中國 市場一直不如預期,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內需市場 不旺,以及非經濟因素內需市場不足體現在民間消費 占GDP的比例。GDP:一般國家的比例約為60%,但中 國卻低於35%(2009年為34.9%) 目次

35 ∙所得分配懸殊使大部分的人們消費能力低,儲蓄率高則是肇因於未來的生活壓力大→中國人須負擔沉重的子女教育、醫療、住房與養老費用
中國內需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二 (1)所得分配懸殊 (2)儲蓄率非常高 ∙所得分配懸殊使大部分的人們消費能力低,儲蓄率高則是肇因於未來的生活壓力大→中國人須負擔沉重的子女教育、醫療、住房與養老費用 ∙如果中國人民所得提高、分配均平化,並能有效的 降低未來生活壓力,中國的內需市場將變得改善 目次

36 二、非經濟的因素 1.國防安全的威脅 2.中共的政治主導 3.中國沒有獨立的司法 4.社會誠信、道德問題 5.中國政治的不穩定 目次
文茜世界周報:外資搶進中國 博鰲論壇上尋商機(7:57) 目次

37 ∙中國在1978年宣布改革開放,等於放棄了共產經 濟,中國政府也要求各國承認它是「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扭曲的原因 ∙中國還是由中國共產黨獨裁統治 ∙對政治異議者的迫害非常殘酷 ∙中國人至今還沒有土地的私有產權 ∙中國缺乏「公正」、「獨立」的司法 ∙中共政權對人權的迫害非常嚴重 臺商在中國打官司幾乎沒有一件得到賠償 ∙以上政治環境顯示,很多經濟問題,實質上是政治問題 目次

38 1.國防安全的威脅 .中國至今仍有數千枚飛彈對準臺灣。且中國的擴 軍,對亞洲地區的和平也構成很大的挑戰
.中國近年在外交上打壓臺灣、投資並意欲操控臺 灣的媒體,都對臺灣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若經濟過分依賴中國,在中共政治操控經濟的決策下,很多人擔心臺灣最終要受害。臺灣對中國的經濟政策,有理性保守的必要 目次

39 2.中共的政治主導 ∙「穩定壓倒一切」,穩定指的是中共政權的穩定。中共必須利用一切手段,來鞏固它的政治權力
∙美國國務院2011年4月公布2010年度人權報告指出,中國當局加強打壓公民社會,限制言論自由,控制媒體 ∙英國外交部則於2011年3月公布2010年人權與民主報告,也認為中國在人權和政治開放領域非但沒有顯著改善,甚至出現惡化 ∙國際分工上是互利的,但因為中共政治因素,這種兩利的經貿,卻籠罩在政治陰影下 目次

40 ∙以2008年兩岸簽訂的ECFA中國開放到臺灣的觀光為 例,2009年後,中國觀光客快速增加,兩年內成長十
多倍。唯與臺灣到中國觀光人數比較,還遠遠不及 【陸客自由行】 目次

41 3.中國沒有獨立的司法 ∙2010年臺灣與中國原擬定要簽訂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但司法界與臺商的反應是:這不是法律問題,是司法問題;嚴格說,是政治問題,因為中共行政經常干預司法,即所謂「徒法不足以自行」 ∙根據「海基會」經貿服務處2011年9月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 ,臺商在中國投資的生命、人身安全及財產保障等問題,已經不是單一或少數個案,而是一個數量龐大的受迫害及受騙的群體案件 目次

42 4.社會誠信、道德問題 ∙中國自1949年中共建政後,歷經政治鬥爭、文化大革命、六四天安門事件,以及1999年起對異議人士、基督教、法輪功修煉團體的迫害,造成社會道德滑落,商場上缺乏誠信,這已構成中國對外經商的障礙 ∙在中國,假冒偽造(所謂「山寨」)產品泛濫。黑心」產品,涵蓋吃的、穿的、用的,令人難以想像。商業必須講誠信,否則人人自危,交易成本提高,買賣會不順利。兩岸的經貿,事實上也受到這個影響 目次

43 ∙中共政權擁有不受制衡的權力,而絕對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這使得中國政治充滿著不穩定因素。如果中共政權發生問題,長期累積的經濟問題將一併爆發
5.中國政治的不穩定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鬆綁的經濟配上獨裁的政治,滋生許多制度上、結構性的經濟問題,如銀行呆帳、房地產與股市泡沫、地方債務等。這些問題在高壓政治下暫時被掩蓋著 ∙中共政權擁有不受制衡的權力,而絕對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這使得中國政治充滿著不穩定因素。如果中共政權發生問題,長期累積的經濟問題將一併爆發 ∙以目前中國相當高的外貿依存度,中國經濟一旦出現問題,全球都將受到影響,而臺灣是首當其衝。這是兩岸經貿不能忽視的非經濟因素 目次

44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保障台商投資權益與人身安全 ∙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工總許勝雄理事長、商總張平沼理事長、中小企業總會林秉彬理事長
▓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保障台商投資權益與人身安全 ∙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工總許勝雄理事長、商總張平沼理事長、中小企業總會林秉彬理事長 ∙「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已在第八次江陳會中簽署。兩岸投保協議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協商中第一個簽署的協議,對促進兩岸經貿關係及制度化協商的發展極為重要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 保障台商投資權益與人身安全(5:19) 目次

45 ▓ 活動探索 .請閱讀完課本的文章—商業週刊對ECFA的解讀以及經濟部的 說明,回答下列問題: 1.何謂ECFA?我國為何要簽訂ECFA?
並未享有對中國的關稅優惠,卻仍然出口強勁,而提出警訊與 疑慮。你認為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或學習到何種重要訊息? 目次

46 配合課次 動畫影片名稱 時間長度 來源 第5課 臺灣海港自由貿易區 11:18 流失的競爭力! 臺灣出口嚴重警訊 02:34 文茜的世界財經週報-美韓FTA於101年3月15日生效,對我總體經濟與進出口造成影響 11:04 文茜的世界財經週報-大陸轉型重內需,年輕消費帶動經濟 07:35 僑社新聞-ECFA簽署兩年回顧與展望 02:29 文茜的世界財經週報-外資搶進中國 博鰲論壇上尋商機 07:57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 保障台商投資權益與人身安全 05:19


Download ppt "第五課 臺海兩岸之經貿."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