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总复习 一、几何光学(第三、四章) 二、波动光学(第一、二、五章)
2
二、波动光学(第一、二、五章) 第一章 光的干涉 第二章 光的衍射 第五章 光的偏振
3
1多光束干涉与双光束干涉的比较(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与迈克耳孙干涉仪的条纹比较)
第一章 光的干涉 一.干涉的基本概念 1干涉的条件和特征,相长相消条件 2获得相干光的原则和方法(分类 二、多光束干涉 1多光束干涉与双光束干涉的比较(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与迈克耳孙干涉仪的条纹比较) 2等振幅的多光束干涉规律 (光束数为N)
4
一.干涉的基本概念 相干条件: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干涉特征: 空间出现明暗相间稳定花样.
5
相长相消条件 1)相长(亮): 2) 相消(暗): (干涉区域,各亮纹的亮度相同)
6
相长相消条件也可用光程差来表示 相位差和光程差的关系:
7
相位差和光程差的关系: 1)相长: 即:光程差等于半波长偶数倍. 2)相消: 即:光程差等于半波长奇数倍
8
旋转 (双孔干涉) 相长: 相长 相长 相长 相长 相长 如果是双缝干涉,则光屏上出现直条纹。 相长
9
获得相干光的原则和方法(干涉的分类) 原则 : 从同一波列分出, 经过不同光程的两列光波才能实现干涉。 方法: (干涉的分类)
10
p S * 分波面法(杨氏) 分振幅法(等倾、等厚) 分振动面法(偏振光干涉) p 薄膜 S *
11
杨氏双缝干涉
12
S d r0 亮纹:
13
问:由于一个光路中插入厚度为t介质层,观察到某点有N=3条亮纹移过,则在该点相遇的两束光的光程差改变Δ′- Δ= . 可求介质的折射率n= .
S d r0 答案: Nλ; Nλ/ t
14
分振幅干涉:一列波按振幅的不同被分成两部分(次波),两次波各自走过不同的光程后,重新叠加并发生干涉。
常见的分振幅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 n1 n2 n3 球面膜产生等厚干涉圆条纹 n1 n2 n3 劈形膜产生等厚干涉直条纹 等厚膜产生等倾干涉圆条纹 n1 n2 n3
16
具有相同倾角 i1 的光线,在膜面上入射点的轨迹是一个圆,在屏上形成一个圆环——等倾条纹。
等倾条纹: L f P o r B d0 n1 n2> n1 i1 i2 A C D a2 a1 S 具有相同倾角 i1 的光线,在膜面上入射点的轨迹是一个圆,在屏上形成一个圆环——等倾条纹。 垂直入射时,i1=0,r=0, 对应条纹中心。
18
等厚干涉 等厚处光程差相同,形成同级等厚条纹, 不同厚度和条纹级别不同. 等厚干涉条纹反映薄膜的等厚线的走向.
19
牛顿环——分振幅薄膜干涉 (等厚圆环) 玻璃平板 S 分束镜 M 显微镜 平凸透镜
20
二、多光束干涉 1多光束干涉与双光束干涉的比较 双光束(N=2) I=N2A0 I=N2A0 多光束(N>2)
21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与迈克耳孙干涉仪条纹比较
S p L1 a b a1 b1 G1 G2 L2 A F a2 b2 M2 M1 M 2′ d0
22
2等振幅的多光束干涉规律 (光束数为N) A0 各透射光的振幅为A0 相邻两束透射的光程差和相差仍为: N束透射光在屏上S处叠加的振幅:
23
(N束透射光的振幅均为A0, 相邻两束光的相位差均为φ)
(n=1, 2, 3, …, N-1) 相邻两个主最大之间有(N-1)个最小,相邻两个最小之间有1个次最大,故相邻两个主最大之间有(N-2)个次最大. 显然, N越大,亮纹越窄、越亮。
24
第二章 光的衍射 一、光的衍射基本概念及原理 二、衍射的分类及相关规律 三、干涉与衍射的区别和联系 衍射特点及条件,普适原理,处理方法
第二章 光的衍射 一、光的衍射基本概念及原理 衍射特点及条件,普适原理,处理方法 二、衍射的分类及相关规律 菲涅耳衍射(圆孔、圆屏); 夫琅禾费衍射(单缝、圆孔、光栅); 三、干涉与衍射的区别和联系
25
一、光的衍射基本概念及原理 衍射: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而进入几何阴影,并在屏幕上出现光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一、光的衍射基本概念及原理 衍射: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而进入几何阴影,并在屏幕上出现光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屏幕E a S 光源 (b) b 2. 条件:障碍物的线度和光的波长可以比拟 3. 普适原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26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菲涅耳积分: A(Q)
波面 S 上每个面积元 dS 都可以看成新的波源,它们均发出次波。波面前方空间某一点 P 的振动可以由 S 面上所有面元所发出的次波在该点发生相干叠加后的合振幅来表示。 Q 菲涅耳积分: A(Q)
27
4、衍射的处理方法: 1) 积分法(所有衍射) A(Q) 2)半波带法(是积分法的简化处理,把圆孔或单缝分成若干个半波带,根据相邻半波带所发出的次波到达P点时的相位相反,由半波带的个数定性确定某点是亮还是暗,但不能定量给出光强大小)
28
二、衍射的分类及相关规律 分类: 菲涅尔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菲 涅 尔 衍 射 光源、屏与缝相距有限远 夫 琅 禾 费 衍 射
夫 琅 禾 费 衍 射 光源、屏与缝相距无限远 缝 在实验中实现 夫琅禾费衍射
29
菲涅耳衍射 相邻两带所发出的次波到达P点时相位相反且振幅依次减小。 奇+,偶-: (用半波带法处理) (k是可划分成的半波带数)
注:k=1时P点光强比没有光阑时P点光强还大.
30
挡住了前k个半波带,能到达P点是第K+1个以外半波带。
圆屏 挡住了前k个半波带,能到达P点是第K+1个以外半波带。 圆屏越小,挡住半波带越少,P点越亮
31
2. 夫琅禾费衍射 (1)单缝夫琅禾费衍射: *
32
半波带法 相邻两个半波带的光到达Q点时反相相消。 (各带等振幅) ( 个半波带) 中央明纹中心 干涉相消(暗纹) 个半波带 干涉加强(明纹)
( 个半波带) 相邻两个半波带的光到达Q点时反相相消。 中央明纹中心 干涉相消(暗纹) 个半波带 干涉加强(明纹) 个半波带
33
(2)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爱里斑” D I r
34
(3)平面透射光栅: 衍射极小(IP=0) 干涉主极大(IP=N2A2O) 缺级(整数):
问:相邻两个主最大之间有(N-1)个最小, (N-2)个次最大.
35
三、干涉与衍射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对象:干涉是缝间窄光束的相干叠加(有限束); 衍射是缝内各次波源所发的次波的相干叠 加(无限束).
衍射是缝内各次波源所发的次波的相干叠 加(无限束). 2.光强:干涉光强平均分布于各级亮纹; 衍射光强主要集中在中央亮纹内. 3.数学:干涉用矢量求和;衍射用矢量积分. 联系: 本质上都是光的相干叠加;而且干涉问题总伴随着衍射.
36
第五章 光的偏振 一.五种偏振态(自然光、部分偏、线偏、椭圆偏、圆偏) 二、产生线的三种方法(二向色性、布氏定律、双折射)
第五章 光的偏振 一.五种偏振态(自然光、部分偏、线偏、椭圆偏、圆偏) 二、产生线的三种方法(二向色性、布氏定律、双折射) 三、双折射规律(o,e光特点,惠更斯作图法) 四、偏振器件(尼科耳棱镜、沃拉斯顿棱镜、波片) 五、偏振光的检验(任三种) 六、偏振光的干涉(装置及光强计算)
37
一、五种偏振态: ⒈自然光: 通过理想偏振片后,光强减为原来的一半 2.部分偏振光: 3.线偏振光:
38
3.线偏振光: ⒋椭圆偏振光: ⒌圆偏振光: Ay
0<<, 右旋、顺时针, <<2, 左旋、逆时针。 ⒌圆偏振光: “-”右旋、顺时针,“+”左旋、逆时针。
39
二向色性:有些晶体对不同方向振动的电矢量,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
二、产生线的三种方法 1 利用二向色性产生线偏振光(偏振片) 二向色性:有些晶体对不同方向振动的电矢量,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 2利用布儒斯特定律产生线偏振光(玻璃堆) i0 接近完全偏振光 3利用双折射 (偏振棱镜:尼科耳棱镜、沃拉斯顿棱镜、波片)
40
1)o光是线偏振光,振动方向 垂直于o光主平面.
三、双折射规律 主截面:光轴和光线所在的平面 1 o,e光的性质 1)o光是线偏振光,振动方向 垂直于o光主平面. e光是线偏振光,振动方向 平行于e光主平面. 2) 当光轴在入射面内或垂直于 入射面时, o, e光的振动方 向相互垂直。 3 除光轴外,o,e光速度不等。
41
2惠更斯作图法——确定o,e光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
相切于光轴 负晶体v0<ve n0 >ne 正晶体v0>ve n0 <ne 作业题(写作法)
42
各向异性介质折射光的惠更斯作图法举例 例1 正晶体光轴在入射面内,且与晶体表面斜交, e光沿光轴和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速度分别为v0 和ve , 平行光斜入射,用作图法确定o,e光传播方向和偏振方向。 作图步骤: 1)作出两条平行光线分 别交界面于A、C两点。 2)过A作ABBC于B。设 光从B传到C的时间为 (v为入射介质中的光速)
43
3)以A为中心,作球面和椭球面相切于光轴。其中,球面半径为v0 t, 椭球面半长轴v0 t ,半短轴ve t .
法线 3)以A为中心,作球面和椭球面相切于光轴。其中,球面半径为v0 t, 椭球面半长轴v0 t ,半短轴ve t . 4) 过C作平面CDo与球面相切 于Do , 过C作平面CDe与椭球面相切于De 。 5)作射线ADo即为o光传播方向,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作射线ADe即为e光传播方向,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e光与入射光在法线同侧,显然不遵循折射定律)
44
2)以A、B为中心,作相同大小的球面和椭球面, 分别相切于过A、B光轴. 其中,椭球面半短轴沿光轴 .
例2 平行光正入射负晶体。 步骤: 1)作两条入射光线交界面于A、B. 2)以A、B为中心,作相同大小的球面和椭球面, 分别相切于过A、B光轴. 其中,椭球面半短轴沿光轴 . D0/ De/ De Do 3) 作平面DoD0/与两球面相切于Do和D0/ 作平面DeDe/与两球面相切于De和De/ 4) 作射线ADo或BD0/即为o光传向,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作射线ADe或BDe/即为e光传向,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光垂直入射, e光不沿法线方向,不遵循折射定律)
45
说明:1)如果光轴垂直于界面,光正入射时, o,e光方向相同, 速度也相同,故无双折射.
D0/ De/ De Do 说明:1)如果光轴垂直于界面,光正入射时, o,e光方向相同, 速度也相同,故无双折射. 2)如果光轴平行于界面,光正入射时, o,e光方向相同,但速度不同,仍认为有双折射. (波片)
46
例3 负晶体光轴垂直于入射面,平行光斜入射 o光 作图步骤: 1)作出两条平行光线分 别交界面于A、C两点。 2)过A作ABBC于B。设 光从B传到C的时间为: (vi为入射介质中的光速) 3)以A为中心,作球面和椭球面相切于光轴。其中,球面半径为v0 t,椭球面半短轴v0 t ,半长轴ve t . 注:图面上只看到球面和旋转椭球面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截面,这是两个半径分别为的v0 t和ve t的圆。
47
5) 作射线ADo为o光传播 方向,振动方向平行 于入射面; 作射线ADe为e光传播 方向,振动方向垂直 于入射面。
4) 过C作平面CDo与球面 相切于光Do ; 过C作平面CDe与椭球 面相切于光De 。 5) 作射线ADo为o光传播 方向,振动方向平行 于入射面; 作射线ADe为e光传播 方向,振动方向垂直 于入射面。 o光 这时o,e光均遵循折射定律: 链
48
四、偏振器件: ⒊波片: ⒈尼科耳棱镜:可以作为起偏器,也可以作检偏器。 ⒉沃拉斯顿棱镜:产生两束振向相互垂直的线偏光 y ① 片:
① 片: ② 片: ③ 片:
49
1) 1/2波片不改变偏振态种类,但前后振动关于光轴对称
常用波晶片对偏振态的影响(对照图5-22): 1) 1/2波片不改变偏振态种类,但前后振动关于光轴对称 线偏 1/2波片 (一三象限) (二四象限) = 椭圆(圆) 1/2波片 (左旋) (右旋)
50
常用波晶片对偏振态的影响(对照图5-22): 2) 1/4波片不改变斜椭圆偏振态 斜椭圆 线偏 正椭圆(圆) = /2 1/4波片
2) 1/4波片不改变斜椭圆偏振态 = /2 斜椭圆 1/4波片 线偏 正椭圆(圆) 1/4波片 00, 900 =450
51
4) 任意波片对振动方向沿快慢轴的线偏无影响, 任意波片对自然光和部份偏振光无影响
常用波晶片对偏振态的影响(对照图5-22): 全波片对偏振态无影响. 4) 任意波片对振动方向沿快慢轴的线偏无影响, 任意波片对自然光和部份偏振光无影响 线偏 任意波片 = 00, 900 自然光 (部份偏振光) 任意波片
52
五:偏振光的检验: 使用一块偏振片(尼科耳), 再附加一块 ¼ 波片 ,可鉴别五种偏振态. ¼ 波片 偏振片(尼科耳) (光轴) (观察)
¼ 波片 偏振片(尼科耳) (光轴) (观察) 待检光 第一步 操作 令待检光通过偏振片(尼科耳)P, 绕光线转动P, 观察透射光. 现象 有消光 光强无变化 光强变化, 但不消光 结论 线偏振光 圆偏偏振或 自然光 椭圆偏振光或 部分偏振光 解释 I=I0cos2 各方向振幅同 各方向振幅不同
53
同左,但须使¼ 波片的光轴(标出的快轴)平行于第一步中光强最大或最小时P的透振方向(使可能的椭圆光成为正椭圆)
¼ 波片 偏振片(尼科耳) (光轴) (观察) 待检光 (续表) 第一步 结论 线 偏 圆偏振光或自然光 椭圆偏振光或部分偏振光 第 二 步 操作 在P前插入¼ 波片,绕光线转动P, 观察透射光. 同左,但须使¼ 波片的光轴(标出的快轴)平行于第一步中光强最大或最小时P的透振方向(使可能的椭圆光成为正椭圆) 现象 有消光 光强不变 光强变化,不消光 圆偏 自然光 椭圆偏 部分偏 解释 圆偏经1/4片变成线偏 波片对自然光无影响 正椭圆经1/4波片变成线偏 波片对部分偏光无影响
54
六、偏振光的干涉 (装置,光强计算) 各元件 作用? 其中: 干涉相长: (作业题) 干涉相消:
55
一、几何光学(第三、四章) 第三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56
(任意物点,任意光线) 第三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单心光束, 物和象概念,费马原理
第三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单心光束, 物和象概念,费马原理 二、光在平面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折射)光束的单心性,全反射、象似深度 三、球面系统的成象 共同公式,单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薄透镜 四、作图法 (任意物点,任意光线)
57
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一)单心光束 物和象概念(3.3节) 1.单心光束:凡是具有单个顶点的光束。 ①发散光束:由一发光点发出的光束; ②汇聚光束:向中心会聚的光束。 2.光学系统:由不同材料做成的不同形状的反射面、折射面以及光阑组成的系统,其作用是变换光束. 反射镜、棱镜、透镜、光阑等是构成光学系统的基本元件。
58
3. 物和像 物点: 入射到光学系统的单心光束的顶点(Q) 像点: 经光学系统出射后又汇聚的单心光束的顶点(Q)
59
实物点:发散的入射单心光束的顶点(Q) 虚物点:会聚的入射单心光束的顶点(Q) 实像点:会聚的出射单心光束的顶点(Q) 虚像点:发散的出射单心光束的顶点(Q)
60
4. 物空间和像空间 物空间(物方):入射光线在其中进行的空间。 像空间(像方):出射光线在其中进行的空间。 注意:1)物空间和像空间的点不仅一一对应, 而且共轭(共轭光线、共轭点) 2)物不一定在物空间,象不一定在象空间.
61
5、人眼对光束、物点和象点的区别与辩别 (1) 人眼只能看到发散的入射到眼球的光束的顶点(P160图3-3)
全方位看实物,局部看实象、虚象, 不可看到虚物. (2) 辩别: 实物:可看到,可摸着 实象:可看到,摸不着,但可用屏幕显示 虚象:可看到,摸不着,可用屏幕显示 虚物:看不到,摸不着,亦不可用屏幕显示
62
(二)费马原理( 3.2节) 光在指定的两点间传播,实际的光程总是极值。 极小值: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物点S和像点S之间 各光线的光程都相等
63
二、光在平面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一) 光的平面反射成像
平面反射镜是一个最简单的理想光学系统,它不改变光束的单心性,能成完善的像。物和像以平面镜为对称。
64
光从光密介质n1光疏介质n2(<n1)
全反射:光线只有反射而无折射的现象。 光从光密介质n1光疏介质n2(<n1) 临界角: 例: 空气(n2 =1)对玻璃(n1 =1.5),ic≈42° 空气对水,ic=?
65
y = (二)光的平面折射成像 单心性受到破坏,不能完善成像 当i1=0,即当P所发出的光束几乎垂直于界面时,近似成象: 像深 物深
如果:n1 > n2,那么 y < y ,即像点P 位于物点 P 的上方,视深度减小。 (渔民叉鱼) 如果:n1 < n2, 那么 y > y ,即像点P 位于物点 P 的下方,视深度增大。(潜水员打鸟) (作业题:求物体经玻璃板成象, 水面上看水中的灯及光斑半径)
66
三、球面系统的成象 符号法则:右正左负,上正下负 f′>0,为会聚 共同公式: 1)单球面 (n =-n)
67
三、球面系统的成象 符号法则:右正左负,上正下负 f′>0,为会聚 共同公式: 2)单球面折射: 所有公式同上.
68
三、球面系统的成象 符号法则:右正左负,上正下负 f′>0,为会聚 共同公式: 3)薄透镜
69
3)薄透镜 多个元件,则应用逐次成象法. (作业,例题) 空气中的薄透镜(n1=n2=1)
70
四、作图法 三条特殊光线: (1)过(或延长线过)光心的入射光线,出射时不变向。
四、作图法 注意:透镜光心位于FF′的中点位置,不一定在透镜中心。球面光心是曲率中心C。 三条特殊光线: (1)过(或延长线过)光心的入射光线,出射时不变向。 (2)平行于主轴(或副轴)的入射光线,出射时将过象方焦点F′(或副轴与象方焦平面的交点)
71
四、作图法 三条特殊光线: (3)过(或延长线过)物方焦点F (或副轴与物方焦平面的交点)的入射光线,出射时平行于主轴(或副轴)。
72
第四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一 、助视仪器及放大本领 人眼 ,放大镜 ,目镜,显微镜,望远镜 二、光度量与聚光本领
第四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一 、助视仪器及放大本领 人眼 ,放大镜 ,目镜,显微镜,望远镜 二、光度量与聚光本领 光度量及变换,影响聚光本领的因素(显微镜、望远镜) 三、分辨本领 (瑞利判据) 助视仪器(显微镜 、 望远镜)
73
一、助视仪器及放大本领 1. 人 眼 (远点、近点、明视距离,矫正?) 2. 放大镜 3. 目 镜 (结构?光路?种类与区别?) 25 cm
1. 人 眼 (远点、近点、明视距离,矫正?) 2. 放大镜 3. 目 镜 (结构?光路?种类与区别?) 4. 显微镜(结构?光路? ) 5. 望远镜 (结构?光路?种类与区别?) 例题、作业 25 cm
74
1 ) ( b p R2N L E = ¢ ) ( 4 f d n L E ¢ = p 二、光度量与聚光本领 (4-12) (P.269)
光度量:定义、单位及变换(光通量,发光强度,亮度,照度,视见函数 ) 显微镜 望远镜 补充作业 2 . 1 ) ( b p A R2N L E = (4-12) 数值孔径RN.A.=nsinu 2 ) ( 4 f d n L E = p (P.269) 相对孔径:d /f
75
三、分辨本领 (瑞利判据) 显微镜 望远镜 问:为什么显微镜采用油浸法物镜,望远镜采用大口径物镜? 作业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