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第八章 组 合 变 形 Chapter8 Combined deformatio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第八章 组 合 变 形 Chapter8 Combined deform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第八章 组 合 变 形 Chapter8 Combined deformation

2 (Eccentric loads &the kern of a section)
§8-3 偏心拉(压)• 截面核心 (Eccentric loads &the kern of a section)

3 (Eccentric loads &the kern of a section)
§8-3 偏心拉(压)• 截面核心 (Eccentric loads &the kern of a section) 一、偏心拉(压) (Eccentric loads) 1、定义(Definition) 当外力作用线与杆的轴线平行但不重合时, 将引起轴向拉伸(压缩)和平面弯曲两种基本变形。 O1 y z F A(yF,zF)

4 2、以横截面具有两对称轴的等直杆承受偏心拉力 F 为例
(1) 将外力向截面形心简化,使每个力(或力偶)只产生一种 基本变形形式 力偶矩 m = F e, 轴向拉力 F 将 m 向y轴和z轴分解 O1 y z A(yF,zF) F x F e F z y Fe

5 F 使杆发生拉伸变形 z F My Mz My 使杆发生 xz 平面内的 弯曲变形(y 为中性轴) Mz 使杆发生 xy 平面内的
O1 F x My Mz My 使杆发生 xz 平面内的 弯曲变形(y 为中性轴) Mz 使杆发生 xy 平面内的 弯曲变形(z 为中性轴)

6 force on any cross section n-n)
二、任意横截面n-n上的内力分析(Analysis of internal force on any cross section n-n) 弯矩 轴力 FN= F F y O1 My Mz n y z My Mz FN

7 (Stress analysis at point c on cross section n-n)
三、任意横截面 n-n 上 C 点的应力分析 (Stress analysis at point c on cross section n-n) y z My Mz FN 由 F产生的正应力 (y,z) 由 My 产生的正应力 由 Mz 产生的正应力

8 Iy , Iz 分别为横截面对 y 轴和 z 轴的惯性矩;
由于 C 点在第一象限内,根据杆件的变形可知, 均为拉应力 y z My Mz FN 由叠加原理,得 C点处的正应力为 (y,z) 式中 A为横截面面积; Iy , Iz 分别为横截面对 y 轴和 z 轴的惯性矩; ( zF,yF ) 为力 F 作用点的坐标; ( z,y) 为所求应力点的坐标.

9 四、中性轴的位置(The location of neutral axis)
上式是一个平面方程。表明正应力在横截面上按线性规 律变化。应力平面与横截面的交线(直线  = 0)就是中 性轴。

10 令 y0 , z0 代表中性轴上任一点的坐标,即得中性轴方程
讨论 O z 中性轴 y (1) 在偏心拉伸 (压缩) 情 况下, 中性轴是一条不通过截面形心的直线

11 (2) 用 ay和 az 记中性轴在 y , z 两轴上的截距,则有
(3) 中性轴与外力作用点分别处于截面形心的相对两侧 中性轴 z (yF , zF ) O y ay az

12 (4)中性轴将横截面上的应力区域分为拉伸区和压缩区
y z y z 中性轴 中性轴 外力作用点 D1(y1,z1) D2(y2,z2) (4)中性轴将横截面上的应力区域分为拉伸区和压缩区 横截面上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为D1 , D2 两切点

13 (5) 对于周边具有棱角的截面,其危险点必定在截面的棱角处, 并可根据杆件的变形来确定
y z z z My FzF/Wy FyF/Wz Mz y y (a) (b) (c) N (5) 对于周边具有棱角的截面,其危险点必定在截面的棱角处, 并可根据杆件的变形来确定

14 五、强度条件 (Strength condition)
最大拉应力 tmax 和最大压应力 cmin 分别在截面的棱角 D1 D2 处 . 无需先确定中性轴的位置 ,直接观察确定危险点的位置 即可 五、强度条件 (Strength condition) y z D1 D2 中性轴 由于危险点处仍为单向应力状态,因此, 求得最大正应力后,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15 六、截面核心(The kern of a section)
z (yF,zF) 中性轴 (yF,zF)为外力作用点的坐标 y ay,az为中性轴在y轴和z轴上的截距 当中性轴与图形相切或远离图形时,整 个图形上将只有拉应力或只有压应力

16 z z (yF,zF) 中性轴 (yF,zF) y y z 中性轴 (yF,zF) 中性轴 y

17 1、定义(Definition) 当外力作用点位于包括截面形心的一个区域内时,就可以保证中性轴不穿过横截面(整个截面上只有拉应力或压应力 ),这个区域就称为截面核心 (The kern of a section) z y 截面核心

18 2、截面核心的确定(Determine the kern of a section)
z 当外力作用在截面核心的边界 上时,与此相应的中性轴正好 与截面的周边相切。截面核心 的边界就由此关系确定。 (yF,zF) y 截面核心 中性轴

19 作切线  为中性轴 ,在两个形心主惯性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例5 求圆形截面的截面核心 1 作切线  为中性轴 ,在两个形心主惯性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y z O d A 圆截面的惯性半径 1 d/8 由于圆截面对于圆心O是对称的,因而,截面核心的边界对于 圆也应是对称的,从而可知,截面核心边界是一个以O为圆心,以 d/8为半径的圆 2

20 例6 求矩形截面的截面核心(The kern of a rectangle section)
作切线  为中性轴,得两截距分别为 1 h b A B C D y z O 1 矩形截面的

21 直线  绕顶点 B 旋转到直线  时,将得到一系列通过 B点 但斜率不同的中性轴,而 B点坐标 yB , zB 是这一系列中性轴
同理,分别作切线 、 、 , 可求得对应的核心边界上点的坐标 依次为 2 h b A B C D y z 2 1 3 4 矩形截面核心形状分析 3 直线  绕顶点 B 旋转到直线  时,将得到一系列通过 B点 但斜率不同的中性轴,而 B点坐标 yB , zB 是这一系列中性轴 上所共有的。

22 h b A B C D y z 2 3 4 1 这些中性轴方程为

23 上式可以看作是表示外力作用点坐标间关系的直线方程 。
这些中性轴方程为 上式可以看作是表示外力作用点坐标间关系的直线方程 。 故外力作用点移动的轨迹是直线。 h b A B C D y z 2 1 3 4

24 (1) 对于具有棱角的截面,均可按上述方法确 定截面核心
4、讨论 (Discussion) (1) 对于具有棱角的截面,均可按上述方法确 定截面核心 (2) 对于周边有凹进 部分的截面(如T字形截 面),不能取与凹进部分的周边相切的直线作为中性 轴,因为这种直线穿过 横截面。

25 (Combined bending and torsion)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Combined bending and torsion)

26 (Combined bending and torsion)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Combined bending and torsion) 研究对象(Research object) 圆截面杆(circular bars) 受力特点(Character of external force) 杆件同时承受转矩和横向力作用 变形特点(Character of deformation) 发生扭转和弯曲两种基本变形 L a A B C F

27 (Analysis of internal force)
一、 内力分析 (Analysis of internal force) l a A B C F 设一直径为 d 的等直圆杆 AB , B 端具有与 AB 成直角的刚臂。 研究AB杆的内力。 将力 F 向 AB 杆右端截面的 形心B简化得: B A F m x 横向力 F (引起平面弯曲) 力偶矩 m = Fa (引起扭转) AB 杆为弯、扭组合变形

28 画内力图确定危险截面 A F A m m Fl 固定端A截面为危险截面

29 二、应力分析(Stress analysis)
C1 危险截面上的最大弯曲 正应力 发生在C1 、C2 处。 C3 C4 C2 最大扭转切应力  发生在截面 周边上的各点处。 C3 C4 C2 C1 T 危险截面上的危险点为C1 和 C2 点

30  对于许用拉、压应力相等的 塑性材料制成的杆,这两点的 危险程度是相同的。 可取任 意点C1 来研究。  C1 点处于平面应力状态, 
A截面 T C3 C4 C2 C1 C3 C4 C2 C1 对于许用拉、压应力相等的 塑性材料制成的杆,这两点的 危险程度是相同的。 可取任 意点C1 来研究。 C1 点处于平面应力状态, 该点的单元体如图示 C1

31 (Analysis of strength condition)
三、强度分析 (Analysis of strength condition) C1 1、主应力计算 (Calculating principal stress) 2、相当应力计算(Calculating equal stress) 第三强度理论,计算相当力 第四强度理论,计算相当应力

32 3、强度校核(Check the strength)

33 讨 论 1    该公式适用于图示的平面应力状态。 是危险点的正应力, 是危险点的切应力。
讨 论 C1 1 该公式适用于图示的平面应力状态。 是危险点的正应力, 是危险点的切应力。 该公式适用于 弯,扭 组合变形;拉(压)与扭转的组合 变形;以及 拉(压),扭转 与 弯曲的组合变形

34 弯、扭组合变形时,相应的相当应力表达式可改写为
对于圆形截面杆有 C1 2 弯、扭组合变形时,相应的相当应力表达式可改写为 式中W为杆的抗弯截面系数。M,T分别为危险截面的弯矩和扭矩. 以上两式只适用于 弯,扭 组合变形下的圆截面杆。

35 例题8 传动轴如图所示。在A处作用一个外力偶矩m=1kN·m,皮带轮直径 D=300mm,皮带轮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且F1=2F2,L=200mm,轴的许用应力[]=160MPa。试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的直径。 z F1 F2 x y A B l/2 m

36 z F1 F2 x y A B l/2 m 解:将力向轴的形心简化 m F=3F2 轴产生扭转和垂直纵向 对称面内的平面弯曲

37 m F=3F2 中间截面为危险截面 + T=1kN·m 1kN·m +

38 例题10 F1=0.5kN ,F2=1kN ,[]=160MPa。
(1)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 AB 的直径 (2)若AB杆的直径 d = 40mm,并在 B 端加一水平力 F3 = 20kN,校核AB杆的强度。 F1 F2 A B C D 400

39 解: 将 F2 向AB杆的轴线简化得 F1 AB 为弯、扭组合变形 固定端截面是危险截面 F2 F2 F1 A B C D 400 400
m B A F2 C F1

40 (2) 在 B 端加拉力 F3 F3 AB 为弯,扭与拉伸组合变形 固定端截面是危险截面 F1 F2 F3 F2 F1 A B C D
400 (2) 在 B 端加拉力 F3 F3 AB 为弯,扭与拉伸组合变形 固定端截面是危险截面 400 400 m F3 B A F2 C F1

41 固定端截面最大的正应力为 F3 F1 最大切应力为 F2 由第三强度理论 F3 F2 F1 A B C D 400 400 400 m B

42 作业: 8.10、8.16、8.18、8.21

43 本章完! 祝大家学习愉快!


Download ppt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第八章 组 合 变 形 Chapter8 Combined deformatio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