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信令的概念 信令的作用: 无论是电话网还是数据网,为了能充分、有效、安全地利用网络资源和向用户提供业务,必须在通信网中传递交换必要的信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信令的概念 信令的作用: 无论是电话网还是数据网,为了能充分、有效、安全地利用网络资源和向用户提供业务,必须在通信网中传递交换必要的信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信令的概念 信令的作用: 无论是电话网还是数据网,为了能充分、有效、安全地利用网络资源和向用户提供业务,必须在通信网中传递交换必要的信息。 信令的分类 用户信令 局间信令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 页

2 信令的分类 用户信令 局间信令 模拟话机的用户信令 数字话机的用户信令 随路信令:中国一号信令 共路信令:NO.6信令和 NO.6信令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2 页

3 随路信令的概念 …... 随路信令是与话音采用同一通道传递,即 信令网与电话网共用一个网络。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3 页

4 公共信道信令的概念 …... 专用信令通道 NO.7信令采用了专用的通道传递信令消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4 页

5 NO.7信令协议结构 NO.7信令系统的用户 ISDN-用户 部分(ISUP) 电话用户 部分(TUP) TC-用户
事物处理应用部分(TCAP)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消息传递部分(MTP)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5 页

6 NO.7信令网的组成 交换局 业务控制点(SCP) 业务交换点(SSP) 信令转接点(STP) 信令链路 综合信令转接点 独立信令转接点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6 页

7 NO.7信令网的等级结构 HSTP LSTP SP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7 页

8 信令网的结构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8 页

9 链路名称定义 A链路:接入链路(Access Link)-SP、SSP或SCP连接到所属STP的链路
B链路:桥接链路(Bridge Link)-成对的同级STP间的链路 C链路:交叉链路(Cross Link)- 一对STP之间的链路 D链路:对角链路(Diagonal Link)- 不同级的STP对间的链路 E链路:扩展链路(Extended Link)- 连接到远端STP的链路 F链路:全直联链路(Fully Associated Link)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9 页

10 直联方式 两个相邻信令点之间,对应某信令关系的消息通过直接连接这些信令点的链路传送。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0 页

11 准直联方式 两个相邻信令点之间,对应某信令关系的消息经由两个或多个串接的链路传送,中间经过一个或几个既不是起源点也不是目的地的信令点。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1 页

12 消息传递部分(MTP) 64Kbit/s链路的MTP协议 高速信令链路的MTP协议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2 页

13 第一部分:消息传递部分协议 消息传递部分在信令协议栈中的位置 NO.7信令应用协议(TUP、ISUP…) (IANP、MAP…) MTP1
SCCP TCAP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3 页

14 消息传递部分(MTP) 消息传递部分包括: 信号数据链路(MTP1)-物理层 信号链路功能(MTP2)-数据链路层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4 页

15 MTP-1 消息传递部分的物理层(信号数据链路) 它用来规定数据链路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特性和连接方法,其中包括: 相应的连接方式
接口的电特性要求 帧结构的要求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5 页

16 信令数据链路的连接方式(一) 通过数字选择级的连接方式 物理接口 数字交换 功能 信令终端 传输通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6 页

17 信令数据链路的连接方式(二) 通过时隙接入设备的连接方式 物理接口 时隙接入 设备 复用 设备 信令终端 传输通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7 页

18 2048Kbit/s的数字通路 电气特性-G.703建议 帧结构-G.732建议 比特率、编码(HDB3)、过压保护等内容
复帧结构、每帧的比特数等内容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8 页

19 第二功能级(MTP-2)的功能 信号单元定界 差错控制 起始定位 信令链路的监视 处理机故障 流量控制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9 页

20 信号单元的格式(LSSU) 链路状态信号单元的格式 备 用 F CK SF LI FSN BSN F 8 16 8或16 2 6 1 7 1
或16 2 6 1 7 1 7 8 链路状态信号单元的格式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20 页

21 信号单元的格式(FISU) 填充信号单元的格式 备 用 F CK LI FSN BSN F 8 16 2 6 1 7 1 7 8 F I B
2 6 1 7 1 7 8 填充信号单元的格式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21 页

22 信号单元格式(MSU) 消息信号单元的格式 备 用 F CK SIF SIO LI FSN BSN F 8 16 >16 8 总长度
> 总长度 不超过 8×272 2 6 1 7 1 7 8 消息信号单元的格式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22 页

23 信号单元中各字段的功能 标志码(FLAG) 该字段长度为一个八位位组 该标志码的码型为01111110 该字段在每个信号单元的开始和结束位置
开始标志码 结束标志码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23 页

24 信号单元中各字段的功能 前向指示语比特(FIB) 前向顺序号码 一个比特 用于进行差错控制 该字段长度为7个比特
表示该信号单元的序号,每生成一个新的消息,前向顺序号码加1。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24 页

25 信号单元中各字段的功能 后向指示语比特(BIB) 后向顺序号码(BSN) 一个比特 用于进行差错控制 该字段长度为7个比特
被证实的信号单元的序号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25 页

26 信号单元中各字段的功能 长度指示语(LI) 用来指示长度表示语之后和校验位之间的八位位组的个数 该字段的长度为6个比特
LI=0 填充信号单元(FISU) LI=1或2 链路状态信号单元(LSSU) LI>2 消息信号单元(MSU),最大为63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26 页

27 信号单元各字段的含义和功能 业务信息八位位组(SIO) 子业务字段(SSF) 4比特 业务表示语(SI)4比特
网路表示语(2比特)和两个备用比特 业务表示语(SI)4比特 为消息处理功能完成消息分配 0000:信号网管理消息 0001:信号网路测试和维护消息 0011:信号连接控制部分 0010:电话用户部分 0101:ISDN用户部分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27 页

28 信号单元各字段的含义和功能 信号信息字段(SIF) 对于填充信号单元,不存在该字段 对于链路状态信号单元,该字段长度为1或2个八位位组
对于消息信号单元,该字段应当大于2个八位位组,但最大长度不超过272个八位位组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28 页

29 信号单元的定界 信号单元的定界是通过标志码实现的。 信令终端通过插“0”和删“0”机制来保证除了标志码外,在连续的码流中不会出现连续6个1。
插“0”机制就是在发送端每当检测出信息流中出现5个连续1后,则插入一个“0” 删“0”则是在接收端除了标志码外,每检出5个连续1后,则删除其后的0。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29 页

30 信令链路的起始定位 LSSU中用SF字段指示链路状态信息: SF的CBA比特表示的状态如下: 000:失去定位(SIO)
001:正常定位(SIN) 010:紧急定位(SIE) 011:退出服务(SIOS) 100:处理机故障(SIPO) 101:链路忙(SIB)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30 页

31 信令链路的起始定位 信令链路的定位期间的状态是通过LSSU来反映的。 定位期间,信令链路处于某一状态时,则连续的发送相应LSSU。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31 页

32 链路起始定位的程序示例 SIOS SIOS SIO SIO SIN/SIE SIN/SIE FISU/MSU FISU/MSU T2 T3
T4n / T4e FISU/MSU FISU/MSU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32 页

33 信号单元差错控制-差错检出 发送方使用生成多项式算法对每个信号单元的信息生成循环冗余校验码,
接收方则使用相同的算法对信号单元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同信号单元中的CK进行比较。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33 页

34 信号单元差错控制-差错校正 当接收方检出信号单元差错后: 通常的差错控制方法分为两种: 可以使用FIB、FSN、BIB和BSN进行差错校正
基本的差错控制方法-用于短时延的链路 预防循环重发方法(PCR)-用于长时延的链路(例如:卫星链路) 定义:正证实、负证实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34 页

35 基本差错控制方法-正常情况 发送方每生成一个新的MSU,则发送方的前向顺序序号加1(模128)。
在接收方,每收到一个正确的信号单元,则接收方发送的信号单元的BSN序号加1。 正常情况下,如果接收方已经正确的接收到该信号单元,则接收方发送的BSN和BIB应当与收到的信号单元的相同的FSN和BIB相同。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35 页

36 基本差错控制方法示例1 FISU FSN=127 FIB=1 FISU BSN=127 BIB=1 MSU FSN=0 FIB=1
MSU/FISU BSN=0 BIB=1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36 页

37 基本差错控制方法-正常情况 发送方把高层需要发送的消息先放在发送队列中,并且把已发送而未得到接收证实的消息保存在重发缓冲区中。以保证但出现差错时,可以进行重发进行纠错。 当发送方接收到对某个消息的证实后,则把该消息从重发缓冲区中删除。 系统中还使用一个定时器T7对消息证实进行监视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37 页

38 高层请求 发送的消息 把被证实 的消息从重发 缓冲区中删除 发 送 队 列 重 发 缓 冲 区 发送到链路上的消息 未被证 定时器T7
实的消息 定时器T7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38 页

39 基本差错控制方法-出现差错 当接收方检测到收到的消息出错,则接收方把发送的信号单元的BIB比特翻转,且 BSN不增加
发送方收到BIB翻转的信号单元后,则系统首先停止发送发送队列中的消息,然后翻转本地消息单元的FIB,并把收到的BSN后的所有消息进行重发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39 页

40 基本差错控制方法示例2 MSU1 FSN=0 FIB=1 FISU BSN=0 BIB=1 MSU2 FSN=1 FIB=1
×消息出现差错 FISU BSN=0 BIB=1 MSU3 FSN=2 FIB=1 MSU4 FSN=3 FIB=1 暂停发送MSU5 FISU BSN=0 BIB=0 重发MSU FSN=1…3 FIB=0 FISU BSN=1…3 BIB=0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40 页

41 预防循环重发方法 发送方每生成一个新的MSU,则发送方的前向顺序序号加1(模128)。
在接收方,取消负证实的概念,不再使用FIB和BIB作为正负证实。 发送方使用T7定时器对消息证实情况进行监视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41 页

42 预防循环重发方法 发送方把高层需要发送的消息先放在发送队列中,并且把已发送而未得到接收证实的消息保存在重发缓冲区中。以进行循环重发。
当发送方没有新的消息需要发送时,发送方将循环发送未被证实的消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42 页

43 预防循环重发方法 如果在循环发送的过程中,又有新的消息需要发送,则暂停重发过程,先发送这个新的消息
如果系统收到一个带有正证实的信号单元,则发送方认为在这个BSN之前的信号单元都将被证实,则在这之后的重发过程只重发该BSN之后的所有消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43 页

44 高层请求 发送的消息 把被证实 的消息从重发 缓冲区中删除 发 送 队 列 重 发 缓 冲 区 发送到链路上的消息 未被证 实的消息
定时器T7 循环发送未被证 实的消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44 页

45 预防循环重发方法示例2 MSU1 FSN=0 MSU2 FSN=1 MSU3 FSN=2 FISU3 BSN=127 MSU1 FSN=0
没有新的消息需要发送, 且未收到关于这三个消息 的证实 FISU3 BSN=127 MSU1 FSN=0 MSU2 FSN=1 有一个新的消息需要发送 MSU4 FSN=3 MSU3 FSN=2 MSU4 FSN=3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45 页

46 预防循环重发方法示例2续 FISU BSN=1 MSU3 FSN=2 MSU4 FSN=3 MSU5 FSN=4 收到一个证实消息
有一个新的消息需要发送 MSU5 FSN=4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46 页

47 信令链路监视 信令链路监视过程是为了监视信令链路的性能,以满足传递业务的要求。 信令链路监视过程根据其监测的链路状态可以分为:
信号单元差错率监视(业务链路) 定位差错率监视(处于定位状态的链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47 页

48 信号单元差错率监视 SUERM的工作原理:SUERM使用三个计数器来监视链路的状态:
T:连续接收到差错信号单元而导致通知第三级退出服务的信号单元数(缺省值为64) D:最终引起通知第三级退出服务的最低信号单元差错率(缺省值为256) N:在八位位组计数方式下,每收到N个八位位组,则使计数器T增加1。(缺省值为16)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48 页

49 信号单元差错率监视 当该计数器T达到一个门限值(64)时链路将退出工作 计数器T是一个可逆计数器,它根据D和N的变化进行增减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49 页

50 定位差错率监视 AERM的工作原理:使用一个单向的计数器来统计验证周期内的差错情况,当该计数器超过门限值后,则系统认为该验证周期不成功
针对不同的定位情况,该计数器Ti也有不同的取值 Ti(n)=4(正常定位) Ti(e)=1(紧急定位)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50 页

51 定位差错率监视 同时定位差错率监视也使用计数器N,当处于八位位组计数状态时,每收到16个八位位组而不能找到FLAG时,计数器Ti增加1
定位差错率最多只允许链路进行5次验证,如果不成功,则链路将退出服务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51 页

52 处理机故障 处理机故障通常是由于二三级之间的通信发生故障,从而会导致处理机故障。
处于处理机故障的一端,将发送带有SIPO的链路状态信号单元,并且舍弃在本地处理机故障下收到的所有信号单元 当本地处理机故障恢复时,发送方可以在原来处理机故障的链路上发送FISU或MSU。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52 页

53 处理机故障 当接收方检测到远端出现处理机故障,则停止发送MSU,而是连续的发送FISU。
当接收方从远端处理机故障的链路上收到了FISU或MSU,则接收方认为远端处理机故障已经恢复。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53 页

54 处理机故障示例 MSU1 FSN=0 FIB=1 FISU BSN=0 BIB=1 MSU2 FSN=1 FIB=1 处理机故障
SIPO BSN=0 BIB=1 FISU FSN=0 FIB=1 FISU BSN=0 BIB=1 MSU3 FSN=1 FIB=1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54 页

55 第二级流量控制 当信号链路的接收方检出拥塞时(接收缓冲区满),则启动流量控制功能
发生拥塞后,信号链路的接收方将停止对输入的信号单元进行证实,并且周期的发送带有SIB的LSSU,使对端了解是拥塞还是故障。 第二级流量控制还使用定时器T6对流量控制功能进行监测。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55 页

56 第二级流量控制的示例 MSU1 FSN=0 FIB=1 FISU BSN=0 BIB=1 出现拥塞 MSU2 FSN=1
SIB BSN=0 BIB=1 MSU2 FSN=1 FIB=1 FISU BSN=0 BIB=1 FISU FSN=0 FIB=1 T5 SIB BSN=0 BIB=1 FISU BSN=0 BIB=1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56 页

57 第三功能级 MTP-3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57 页

58 MTP-3的功能与作用 MTP3规定了在信令点之间传递消息的功能和程序
当信令链路或信令点发生故障后,如何保证信令消息能够把信号消息可靠地传送。 MTP3包括信令消息处理和信令网管理两个主要功能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58 页

59 第三功能级(MTP3)的功能 信令消息处理功能包括有: 它可以保证将需要的消息传递到相应的信令链路或用户部分 消息路由 消息分配 消息识别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59 页

60 第三功能级(MTP3)的功能 信令网管理功能包括有:
信令业务量管理 信号路由管理 信号链路管理 它用来预先确定信令网的状态,并根据这些数据信息控制消息路由和信令网结构,出现故障后,可以重组信令网路;故障恢复后,又可以还原信令网路;保证可靠的消息路由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60 页

61 信令网的组成 STP STP STP STP A链路 A链路 B、D链路 SCP SCP C链路 C链路 SSP SSP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61 页

62 消息路由功能 该功能用来确定到达目的地信令点的链路组和链路 该功能使用路由标记来完成 备用 SLS OPC DPC 路由标记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62 页

63 负荷分担 MTP负荷分担的概念 Linkset=F(SLS) ; SLC=F(SLS) 其中F(X)是用于负荷分担功能的算法函数
同一链路组内的负荷分担 组合链路组(combined linkset)间的负荷分担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63 页

64 链路组内的负荷分担示例 SP SP SLS=xxx0 SLS=xxx1 链路组中有两条链路的情况SLC=F(SLS)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64 页

65 链路组间负荷分担的示例 SP SP STP 1 STP 2 SLS=1xxx SLS=0xxx Linkset=F(SLS)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65 页

66 对MTP负荷分担算法的要求 网络正常情况下的负荷分配。 消息顺序的完整性 网络故障后负荷分配和影响范围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66 页

67 MTP负荷分担算法的其它用途 解决网络中B、D链路的容量的暂时手段。 基于PC的负荷分担 基于链路组优先级的负荷分担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67 页

68 消息识别 消息识别是在信令点收到一个消息后的处理办法,以确定该信令点是否为该消息的终点。 如果是终点,则由消息分配功能分配到相应的部分
如果不是终点,则进一步判断,如果该信令点不是转接点,则舍弃该消息 否则把该消息传送给消息路由功能,发送到新选择的链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68 页

69 消息分配 消息分配功能根据信号单元中的SI指示语,把消息送到相应的用户部分进行处理。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69 页

70 信号网管理功能 该功能用来将信令业务从一条链路或路由转移到一条或多条不同的链路或路由,或在信令点拥塞的情况下控制降低信令业务。它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的程序 倒换、倒回、强制重选路由、受控重选路由信令点再启动、管理阻断、信令业务流量控制等程序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70 页

71 信令链路的测试 通常一条信令链路在第二功能级进入工作状态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只有测试合格后,才能通知第三级,这条信令链路可以传送话务
测试码型 长度表示语 备用 H1 H0 路由标记 信令链路测试消息的格式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71 页

72 倒换程序的概念 当两个信令点之间的某条信令链路(组)故障后,为了尽可能保证两信令点间的业务消息在传递上不丢失、重复或失序,所采取的一系列动作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72 页

73 链路1的 重发 缓冲区 1…50 1…50 第三功能级 链路1的 发送 队列 链路1的 接收 队列 第三功能级 链路1 链路2的 发送 队列
51…80 51…100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73 页

74 倒换消息 LFSN H1 H0 路由标记 H1 H0 路由标记 倒换命令(COO)和倒换证实(COA)消息的格式
备用 倒换命令(COO)和倒换证实(COA)消息的格式 H1 H0 路由标记 紧急倒换命令(ECO)和紧急倒换证实(ECA)消息的格式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74 页

75 倒换程序 倒换程序从其发生的位置可以分为两类: 从其实现程序上又可分为: 链路组内的倒换 链路组间的倒换 有倒换消息的倒换程序
无倒换消息的延迟倒换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75 页

76 SP A SP B SP B SP A STP 1 STP 2 倒换程序 COA/ECA COO/ECO × × COA/ECA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76 页

77 倒回程序的概念 当两个信令点之间的某条故障的信令链路(组)恢复后,为了使业务流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并且保证两信令点间的业务消息在传递上不丢失、重复或失序,所采取的一系列动作 倒回过程和倒换过程可以看作是互逆的过程。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77 页

78 1…100 1…100 第三功能级 链路1的 发送 队列 链路1的 接收 队列 第三功能级 链路1 链路2的 发送 队列 链路2的 接收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78 页

79 倒回说明(COO)和倒回证实(COA)消息的格式
倒回消息 倒回编码 H1 H0 路由标记 倒回说明(COO)和倒回证实(COA)消息的格式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79 页

80 倒回程序 倒回程序从其发生的位置可以分为两类: 从其实现程序上又可分为: 链路组内的倒回 链路组间的倒回 有倒回消息的倒回程序
无倒回消息的延迟倒回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80 页

81 SP A SP B SP B SP A STP 1 STP 2 倒回程序 CBA CBD OK × CBA CBD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81 页

82 强制重选路由 当到某个给定DPC的信令路由不可用时,通过强制重选路由程序把信令业务尽快的转移到替换路由上,以降低由故障带来的影响 DPC
H1 H0 路由标记 禁止传递消息(TFP)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82 页

83 强制重选路由 STP 1 TFP(SP B) × SP B SP A × STP 2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83 页

84 受控重选路由 当到某个给定DPC的信令路由由不可用变为可用时,通过受控重选路由程序把到那个DPC的信令业务尽快的转移回正常路由上, DPC
H1 H0 路由标记 允许传递消息(TFA)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84 页

85 受控重选路由 STP 1 TFA(SP B) OK SP B SP A × STP 2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85 页

86 管理阻断 出于维护和测试的目的,避免由于故障造成链路的频繁倒换,而可以人为的对链路进行管理阻断,使之不携带业务。 H1 H0 路由标记
管理阻断消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86 页

87 用户流量控制程序 第三级拥塞控制程序(TFC) 用户部分不可用程序(UPU)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87 页

88 第三级拥塞控制程序 发送队列拥塞 STP 1 TFC(SP B) SP B SP A × STP 2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88 页

89 用户部分不可用程序(UPU) 用户层消息 UPU SP A SP B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89 页

90 信令链路管理 控制本地连接的信令链路 恢复故障的信令链路等功能 目前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人工分配信号数据链路和信号终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90 页

91 信令路由的管理 禁止传递程序 允许传递程序 信号路由组测试消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91 页

92 禁止传递程序 作为去某DPC消息的信令转接点,当通知一个或多个邻近信令点,告诉它们不能在经由该转接点传递到该DPC的消息时使用该程序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92 页

93 禁止传递程序 STP 1 TFP(SPB) × SP B SP A × STP 2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93 页

94 允许传递程序 作为去某DPC消息的信令转接点,当通知一个或多个邻近信令点,告诉它们可以经由该转接点传递到该DPC的消息时使用该程序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94 页

95 允许传递程序 STP 1 TFA(SPB) OK SP B SP A × STP 2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95 页

96 信令路由组测试程序 信令路由组测试程序用来测试去某DPC的信令业务能否经过邻近的信令点传送。
如果该转接点能够传送到某被测DPC的业务时,该信令转接点将向发起测试的信令点发送关于被测信令点TFA,否则则发送关于被测信令点的TFP 测试程序只有在收到被测DPC的TFA消息后才停止。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96 页

97 SP B SP A STP 1 STP 2 信令路由组测试 RST(SPB) RST(STP 2) RST(STP 1) × ×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97 页

98 2Mbit/s高速信令链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98 页

99 为什么要使用高速信令链路 现有信令网中,使用64Kbit/s信令链路带来的问题 随着电信网发展,信令网络中将出现拥塞(第二级和第三级)
1 带宽问题(节点间最大带宽为16× 64KBit/s) 2 如何解决带宽问题?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99 页

100 STP STP STP STP A链路 A链路 B、D链路 SCP SCP C链路 C链路 SSP SSP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00 页

101 信令网带宽问题 信令网的带宽不足主要集中在两方 面 1 A链路的带宽不够(特别是至数据 库的信令链 路)
2 信令转接点间的B、D链路间带宽 不够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01 页

102 如何增加信令网络的带宽 增加信令链路数目 受我国技术规范的限制(SLS/SLC只 使用4bit),因此节点间最多为16条链路
缺点:代价过高(工作量过大) 链路数过多不利用维护管理,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02 页

103 如何增加信令网络的带宽 增加信令节点数(STP以及SCP) 从技术方面讲,增加节点解决了信 令协议对带宽的限制。 缺点:费用高 路由设置复杂
同样增加维护管理的工作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03 页

104 上述增加带宽方法的缺点 都通过增加信令链路数达到增加带宽的目的。 缺点: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 需要占用多条2Mbit/s的电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04 页

105 在信令网中使用高速信令链路 带宽显著增加(一条2Mbit/s高速链路的带宽等效于31条普通64Kbit/s的信令链路)
链路数明显减少,易于维护。 2Mbit/s电路利用率增加,费用低 网络可靠性提高。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05 页

106 基于Q.703建议的高速信令链路 物理层要求 物理层接口的电气特性符合G.703 取消原有的数字选择级或时隙接入 设备
直接使用PCM上的31个时隙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06 页

107 协议的变化(Q.703) 第二功能级的变化 (1)消息格式的变化 (2)取消了原有的八位位组计数方式 备 用 备 用 备 用 F CK
I B B I F CK SIF/SF LI FSN BSN F /8/16/272 7 2 9 6 1 3 12 7 1 3 12 7 8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07 页

108 协议的变化(Q.703) (3)差错监视过程 高速信令链路使用“差错时间段监视” 取代了原有的“信号单元差错率监视”
信号单元根据如下几个参数进行工作 TE : 门限计数器 UE:计数器增加量 DE:计数器减少量 T8:监视时间段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08 页

109 协议的变化(Q.703) (4)差错控制方法中需要改进的内容 ITU-T的建议中并没有明确给出 -缓冲区大小:由127-->4095
-用于预防循环重发方法(国内暂不使用 )的缓冲区大小 N1 ≤4095 N2=1TL/Teb+1个MSU的字节数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09 页

110 协议的变化(Q.704) 第三功能级的变化 COO和COA消息中的参数字段(LFSN) 从原有的7比特变为12比特
二三级接口对故障链路开放的消息缓冲 区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10 页

111 2Mbit/s高速信令链路 测试规范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11 页

112 测试规范包含的主要内容 第二功能级的测试内容 第三功能级的测试内容(倒换过程) 链路状态控制 发送故障、处理机故障
信号单元定界、定位、差错检出和校正 EIM、AERM检测 发送和接收控制(基本方法、PCR方法) 拥塞控制 第三功能级的测试内容(倒换过程)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12 页

113 与原有测试规范的区别 链路层消息格式的变化(对消息编码的检查) 对于长度为2的链路状态信号单元应能正确兼容。
对本地产生的处理机故障的测试要求为任选测试,对远端产生的处理机故障的测试项目为必须要求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13 页

114 与原有测试规范的区别 EIM的测试项目 接收发送控制程序中对消息序号和重发缓冲区的容量
拥塞控制的程序中,增加了对重发缓冲中区分了有无MSU的测试情况 倒换消息的格式变化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14 页

115 需要说明的测试内容 消息格式 对信号单元的顺序号码字段(FSN、FIB、BSN、BIB以及备用字段格式编码的检查)
长度字段的格式(包括备用字段格式编码) 建议厂商能兼容长度为2的LSSU,保证链路定位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15 页

116 信号单元间隔多FLAG的说明 在接收方,当信号单元间隔多个标志位时,链路应能正常保持工作。例如:连续出现FLAG大于400毫秒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16 页

117 关于EIM的测试项目 FISU FISU 连续出现300毫秒差错,无差错持续时间为7.3秒 :
链路保持工作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17 页

118 关于EIM的测试项目 FISU FISU 每隔1.8秒出现一个差错的信号单元 : FISU FISU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18 页

119 关于EIM的测试项目 FISU FISU 每隔1.7秒出现一个差错的信号单元 : SIOS 收到约55个差错的信号单元后,链路将退出工作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19 页

120 关于EIM的测试项目 FISU FISU 连续出现400毫秒以上差错 SIOS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20 页

121 关于EIM的测试项目 FISU FISU 切断Tx通道的时间小于300毫秒 FISU FISU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21 页

122 关于拥塞控制的程序 重发缓冲区中有未证实的信号单元 MSU SIB SIB : T6 SIB SIOS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22 页

123 关于拥塞控制的程序 重发缓冲区中有未证实的信号单元 FISU T6未启动 SIB SIB : > T6 SIB FISU FISU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23 页

124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的概念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ignal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简称SCCP,它为消息传递部分 MTP提供附加功能,通过NO.7信令网在电信网中的交换局与交换局、交换局与专用中心之间传递电路相关和非电路相关的信令信息和其它类型的信息,建立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网络业务。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24 页

125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引入SCCP的原因 1. 业务的需求(移动业务、智能业务)
2.作为网络提供者MTP的局限性: 不能提供end to end的信令传递,只提供link by link的信令传递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25 页

126 SCCP的用途 随着电信业务的发展,在电信网中需要 灵活的数据传递方式 呼叫处理时要访问中心数据库 更新移动电话移动站位置
补充业务的远端激活 网络管理中心间的数据传送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26 页

127 SCCP提供的业务 无连接业务 面向连接的业务 0类业务( 基本无连接) 1类业务(有序无连接) 2类业务( 基本面向连接)
3类业务(流量控制的面向连接)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27 页

128 无连接业务 无连接业务是不用建立信令连接(即主叫和被叫用户不经过协商建立某种协议),而是利用SCCP和MTP的路由功能通过信令网直接传递信令信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28 页

129 面向连接业务 面向连接业务面向连接业务是用户在传递信息之前,在达成某种协议,这个协议包括传递信息的路由,传递业务的类别等。在主叫和被叫用户之间建立信令连接,然后在信令连接上传递信息,信息传递完后,释放信令连接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29 页

130 0类业务举例 UDT3 UDT1 UDT1 转结点 起源点 终结点 UDT2 UDT4 UDT2 UDT3 UDT4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30 页

131 1 类业务举例 UDT1 UDT2 UDT1 转结点 起源点 终结点 UDT2 UDT3 UDT4 UDT3 UDT4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31 页

132 SCCP的地址 SCCP地址单元 DPC SSN GT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32 页

133 SCCP的地址 空闲 路由表示语 全局码表示语 SSNind PC ind PC(如果PC ind.=1)
SSN(如果SSN ind.=1) GT(如果GT ind.=0001、0010、0011或0100)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33 页

134 GT ind.=0100 翻译类型 编号计划 编码设计 空闲 地址性质表示语 地址信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34 页

135 地址参数中的内容 编号计划: E164 翻译类型:不使用 编码设计:BCD 地址性质:国际号码 861390H1H2H3ABCD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35 页

136 GT的翻译功能 GT --> DPC+SSN GT--> GT+SSN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36 页

137 其他的SCCP功能 SCCP负荷分担 SCCP屏蔽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37 页

138 电话用户部分(TUP) TUP技术规范参考的ITU-T相关建议: Q.721:TUP的功能描述 Q.722:消息和信号的一般功能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38 页

139 TUP的功能 TUP能够支持传统电话网中话音和非话音用途的基本承载业务。 能够支持自动电话业务和电路交换的数据业务的要求。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39 页

140 TUP消息的格式 F CK SIF SIO LI FSN BSN 84H TUP消息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40 页

141 TUP消息的构成 TUP消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路由标记 电路识别码 消息标题码 对应消息包含的参数字段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41 页

142 TUP消息的分类 前向地址消息(IAM、IAI、SAO、SAM) 前向建立消息(GSM、COT) 后向建立消息(GRQ)
后向建立成功消息(ACM、CHG) 后向建立不成功消息(UBM:SEC、CGC、ADI、CFL、UNN、LOS、SST、ACB、DPN)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42 页

143 TUP消息的分类 呼叫监视消息(ANN、ANC、CBK、CLF、RAN、FOT、CCL)
电路监视消息(RLG、BLO、BLA、UBL、UBA、CCR、RSC) 电路群监视消息( MGB、MBA、MGU、MUA、 HGB、HBA、HGU、HUA、GRS 、GRA)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43 页

144 TUP消息的分类(国内网专用) 国内后向建立成功消息(MPM) 国内后向建立不成功消息( STB/SLB ) 国内呼叫监视消息(OPR)
国内地区使用消息( MAL )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44 页

145 TUP消息中的关键参数 主叫用户类别 消息表示语(IAI/IAM) 地址信号数量及填充码 第一表示语八位位组 主叫用户线标识
响应表示语/请求类型表示语 消息表示语(ACM) 范围和状态字段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45 页

146 主叫用户类别 表明发送方的用户属性,需要计费节点计费设备的情况 在呼叫过程中经历的局向不同,该值会发生变化 不同信令方式下的主叫类别的转换
NO.1信令的KA信号 ISUP下的主叫类别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46 页

147 消息表示语(IAI/IAM) 地址性质表示语(BA) 电路性质表示语(卫星)(DC) 导通检验表示语(FE) 去话回声抑制器(G)
国际来话呼叫表示语(H) 改发呼叫表示语(I) 需要全数字通路表示语(J) 信号通路表示语(K)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47 页

148 地址信号数量及填充码 地址信号的数量用二进制表示被叫地址的长度; 被叫号码的填充位不使用F;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48 页

149 第一表示语八位位组 网络能力或用户性能表示语 闭合用户群信息表示语 附加主叫用户信息 附加路由信息表示语 主叫用户线标识表示语
原被叫地址表示语 计费信息表示语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49 页

150 主叫用户线标识 地址表示语 地址信号数量 主叫地址终了(ST) 号码传送格式要求 地址性质表示语 提供主叫用户线标识表示语
主叫用户线不全表示语 地址信号数量 主叫地址终了(ST) 号码传送格式要求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50 页

151 响应表示语/请求类型表示语 主叫用户类别表示语 主叫用户线表示语 原被叫地址表示语 恶意呼叫识别表示语 请求表示语 回声表示语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51 页

152 消息表示语(ACM) 地址全信号类型表示语 用户闲表示语 来话回声抑制器表示语 呼叫转移表示语 信号通道表示语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52 页

153 范围和状态字段 范围字段 全0编码 非全0编码 第一个状态比特指示的是CIC的电路状态 对于存在信令链路与话路相关的系统的复原;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第 153 页


Download ppt "信令的概念 信令的作用: 无论是电话网还是数据网,为了能充分、有效、安全地利用网络资源和向用户提供业务,必须在通信网中传递交换必要的信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