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生活科學與創意 創意作品的回憶故事 – 滑鼠  指導老師:陳素貞 第九組組長:9727151 葉騰遠    組員:9814073 李秉連       9814171 廖嘉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生活科學與創意 創意作品的回憶故事 – 滑鼠  指導老師:陳素貞 第九組組長:9727151 葉騰遠    組員:9814073 李秉連       9814171 廖嘉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活科學與創意 創意作品的回憶故事 – 滑鼠  指導老師:陳素貞 第九組組長: 葉騰遠    組員: 李秉連        廖嘉威

2 目錄 滑鼠的由來 發展歷史 技術 質感、操作性 主要品牌 滑鼠-創意 貼圖 參考資料

3 滑鼠的由來 滑鼠是一種很常用的電腦輸入設備,它可以對當前螢幕上的游 標進行定位,並通過按鍵和滾輪裝置對游標所經過位置的螢幕元素
  滑鼠是一種很常用的電腦輸入設備,它可以對當前螢幕上的游 標進行定位,並通過按鍵和滾輪裝置對游標所經過位置的螢幕元素 進行操作。滑鼠的鼻祖於1968年出現。美國科學家道格拉斯·恩格爾 巴特(Douglas Englebart)在加利福尼亞製作了第一隻滑鼠。   在早期的時候,電腦的操縱介面是採用指令模式, 也就是說要用鍵盤一個字一個字的輸入,直到所謂的『圖形使用者 介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的概念被大量應用於電腦操作 後,「滑鼠」這項週邊設備越來越重要因為其細長接線像老鼠的尾 巴,所以發明滑鼠的道格拉斯就將他取名為「mouse」,在中文中 ,因為他滑來滑去的,所以就叫他「滑鼠」,在90年代Internet興 起,Windows作業系統的出現,都少不了滑鼠伴隨在使用者左右。

4 發展歷史 1968年,滑鼠的原型誕生; 1968年12月9日,世界上的第一個滑鼠誕生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它的發明者是Douglas Englebart博士。這隻滑鼠的設計目的,是為了用滑鼠來代替鍵盤那繁瑣的指令,從而使計算機的操作更加簡便。這隻滑鼠的外形是一隻小木頭盒子,其工作原理是由它底部的小球帶動樞軸轉動,繼而帶動變阻器改變阻值來產生位移信號,並將信號傳至主機。 1980年代初,出現了第一代的光學滑鼠,這類光學滑鼠具有比機械滑鼠更高的精確度。但是它必須工作在特殊的印有細微格柵的光學滑鼠墊上。這種滑鼠過高的成本限制了其使用範圍。 1981年,第一隻商業化滑鼠誕生。(最早於Mac廣泛應用) 1983年,羅技發明了第一隻光學機械式滑鼠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機械滑鼠。這種滑鼠結構成為了事實上的業界標準。 1999年,安捷倫公司(Agilent, 後改組為安華高, Avago)發佈了IntelliEye光學引擎,繼而市場上出現了不需要專用滑鼠墊的光學滑鼠,光學滑鼠的普及由此開始。 2003年,羅技與微軟分別推出以藍芽為通訊協定的藍芽滑鼠。 2005年,羅技與安華高合作推出第一款雷射滑鼠(無線, 可充電, Logitech MX1000)。 2006年,第一隻克服玻璃障礙的有線雷射滑鼠問世(DEXIN, ML45)。 2006年,藍牙雷射滑鼠問世(Acrox)。 2008年,微軟推出採用Blue Track技術的藍光滑鼠,幾乎兼容所有表面(Microsoft SideWinder X8)。 2009年,羅技推出DarkField雷射追蹤技術。此技術基本上仍是採用雷射辨識,結合運用在實驗室的「暗視野(Darkfield)」顯微鏡技術,讓滑鼠也能看到透明材質中的小瑕疵、灰塵、微粒等微小物質,並藉此提供辨識定位資訊。(Logitech M905、M950) 2009年,蘋果公司推出新滑鼠Magic Mouse,採用承襲自iPhone、iPod Touch、MacBook的多點觸控技術,把所有滑鼠按鍵、滾輪都拿掉,只以一整片多點觸控板,就能提供等同一般滑鼠的左、右鍵,以及360度滾輪功能,並能以兩指操作更多手勢功能。

5 技術 分類 按鍵數量 機械滑鼠 早期光學滑鼠(需要印有特定條紋的滑鼠墊) 光學機械滑鼠
  機械滑鼠   早期光學滑鼠(需要印有特定條紋的滑鼠墊)   光學機械滑鼠   光學滑鼠(現在的,無需特定條紋的滑鼠墊)、雷射滑鼠、藍光滑鼠 按鍵數量   單鍵滑鼠:單一按鍵,早期的Mac系統使用,訴求單一按鍵不會按        錯,與當時一般PC上的雙鍵或三鍵滑鼠有別。   雙鍵滑鼠:雙按鍵,PC上曾廣泛使用,現已極少出現;較早期的目        前Mac系統有部分使用。   三鍵滑鼠:左右鍵加中鍵,PC上曾廣泛使用,現已甚少出現。 三鍵滾輪滑鼠:左右鍵加上下滾動的滾輪,滾輪含中鍵功能,Windows        95以後的主流滑鼠。 五鍵滾輪滑鼠:新增第四鍵及第五鍵——主要功能為左/右方向滾動,可        以用驅動程式進行功能編輯。 多鍵滾輪滑鼠:五鍵以上滑鼠,為某些特定功能或環境設計。

6 有線傳送方式滑鼠 無線傳送方式滑鼠 專屬介面或介面卡 RS232、MS Mouse (微軟滑鼠) 雙鍵滑鼠Mouse Systems
三鍵滑鼠 PS/2介面 USB 無線傳送方式滑鼠 無線傳送方式滑鼠- 紅外線 27MHz 射頻 (無線電頻率) 40/49MHz 射頻 (無線電頻率) 315/433MHz 射頻 (無線電頻率) 2.4GHz射頻 (無線電頻率) 藍牙 (Bluetooth)

7 質感、操作性 操作滑鼠時游標的準確性,還取決於感應器(滾輪或光學感應 )與握持部位之間的關係,通常是感應器稍後於握持部位為佳。設
  操作滑鼠時游標的準確性,還取決於感應器(滾輪或光學感應 )與握持部位之間的關係,通常是感應器稍後於握持部位為佳。設 計不良的滑鼠,無法引導使用者以較舒適的方式使用滑鼠,或是指 標的準確性不佳,容易點錯。滑鼠表面常會上一層烤漆或其它物質 ,大多只是為了美觀,有時是為了止滑。滑鼠上的這些表面物質, 很容易因操作滑鼠時的頻繁摩擦而脫落;一開始很美觀,但脫落以 後就出奇的醜。按鍵方面,有的滑鼠會發出很大的喀咑聲,按鍵較 硬,不易壓下;有的聲音較小,按鍵較軟。滾輪和按鍵類似,較鬆 的滾輪在滾動時,會感到拖泥帶水。此外,有些滑鼠會加上金屬塊 ,增加滑鼠的重量,以模仿逐漸淘汰的機械滑鼠。但這卻會增加原 本就可以減去的負擔。滑鼠各個按鍵通常使用相同的元件,但各個 按鍵的使用頻率卻可以有極大的差異,結果時常因為某一顆按鍵壞 了(通常是滑鼠左鍵或滾輪),就要換掉整個滑鼠。滑鼠的操作性 大多和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有關,滑鼠的使用本身就需要某種程度的 適應;外觀和質感等,也取決於使用者的偏重傾向。

8 主要品牌 蘋果公司 Microsoft Logitech Razer BenQ Saitek Cherry SteelSerles
昆盈(Genius, 並已購併滑鼠的先驅之一 Mouse Systems Corporation) 新貴 戴爾(DELL)

9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61907314

10 滑鼠-創意 貼圖

11

12 心得  葉騰遠 看到滑鼠從早期到現在的進化,讓我們這些使用者越來越方便;也滿多的按鍵種類來給各種人的需要有所需求,也有很多不同的創意構造,不同創意的外表,相當的讓人討喜。  李秉連 看到很多滑鼠創意方式,讓我又愛又恨,雖然滑鼠是個電腦設備的一 部分,但是也會有創意的發明部份,值得一看!!! 廖嘉威 我映像最深刻就是光學滑鼠的誕生,當時我還在用滾輪式的覺得光學好酷喔,直到現在每個人都用光學不但環保又耐用,只能說科技的進步和創意做連結真的帶來很多方便和趣味。

13 Thanks your listening respectfully
The End Thanks your listening respectfully


Download ppt "生活科學與創意 創意作品的回憶故事 – 滑鼠  指導老師:陳素貞 第九組組長:9727151 葉騰遠    組員:9814073 李秉連       9814171 廖嘉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