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八章 動機與情緒 陳富美 94(上)
2
動機與情緒的相互關係
3
動機的性質與類別 動機(motive)係指激起或引導行為達成某特定目的的原因。
4
人類的動機基本上可區分為生存動機、社會動機以及好奇動機等三類。
‧
5
生存動機是指維持生命所需的動機或需求,例如:飢、渴等,這類動機是與生俱來,不必學習
社會動機則是建立及維繫社會關係有關的動機,諸如:性、母愛、親和等動機。 好奇動機是屬於人類或較高等生物所特有的動機。
6
動機的學說(一) ◎驅力減低說(drive reduction theory) 主張個體有保持內在狀態平衡不變的傾向,若體內的狀態偏離了平衡狀態時,個體便會產生一種不舒服的緊張狀態,也就是驅力,該驅力會引發個體作出有利於體內狀態趨向平衡的行為,以解除個體的不舒服緊張狀態 。
7
最佳激發水準說(Optimal arousal level theory)
驅力減低並不是唯一的目標,人們可能有尋求將驅力維持在某個最佳水準的傾向,此即所謂的最佳激發水準說。
8
動機的學說(二) 除了內在狀態的失去平衡外,某些外在刺激的出現也會引發人類的特定動機。這種會喚起個體動機的外在刺激,我們稱之為誘因。
◎誘因說(incentive) 除了內在狀態的失去平衡外,某些外在刺激的出現也會引發人類的特定動機。這種會喚起個體動機的外在刺激,我們稱之為誘因。
9
動機的學說 社會生物學的觀點 依據社會生物學的觀點,生物生存的最大目的是使得基因得以擴散及繁衍,人類的生活只不過是為了確保基因生存的精緻歷程而已。
10
動機的學說(三) 當人類開始思考他們的行為時,他們可以經由改變自身對事物的詮釋方式而導引出新的行為動機。
◎預期與認知的影響 當人類開始思考他們的行為時,他們可以經由改變自身對事物的詮釋方式而導引出新的行為動機。 ‧ Heider(1958)認為,個體對行為結果的歸因(性格因素歸因或情境因素歸因),會影響行為動機。
11
飢餓動機 你為什麼吃東西? 你的飢餓動機為何?
12
飢餓動機 飢餓的機制 ‧真正引發飢餓感覺的是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 ‧下視丘側部(lateral hypothalamus,LH)為攝食中樞。
‧下視丘腹內側(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VMH)為飽食中樞。
13
你覺得自己太胖嗎?
14
肥胖症的成因 ‧當個體的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時,就可稱作肥胖(obesity)。 ‧肥胖者與正常人間的差異在於遺傳的脂肪細胞的多寡 。
‧肥胖者與正常人對食物有關的刺激的反應有所不同。
15
體重的控制
16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如果一個人是為了獲得某些外部的獎賞或報酬而做某件事,我們稱之為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若他做某件事僅是因為好奇或有趣,則我們稱之為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17
通常內在動機會比外在動機持久而且具影響力 。
遊戲工作化(turning play into work):如果對個體原本就有興趣參與的活動給予獎賞的話,反而會減低其參與該行為的內在動機。
18
動機間的衝突與抉擇
19
Maslow的需求階層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