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Soil Constitutive Model i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Soil Constitutive Model i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Soil Constitutive Model i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icroplane , Analysis softwave:Plaxis, User-defined soil model 土壤組成模式在有限元素分析上之應用 Soil Constitutive Model i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指導老師:張光宗 學生:利寧真 2010年11月8日

2 Outline 1 前言 2 研究方法、流程 3 參考文獻 4 目前研究成果 5 後續研究方向

3 前言 研究動機 伴隨人類經濟活動的規模擴大,大地工程的開挖或堆填作業有朝著高、深、大、難方向發展的趨勢,在分析及計算工程所涉及的土體穩定時,往往需藉由數值分析方法及組合律(constitutive law)的模型應用,以研判開挖或堆填過程的土體穩定性,並期望能正確地反映及回饋設計考慮。 土壤在塑性狀態下應力-應變關係是非線性的,而且還與應力路徑、應力歷史、載入、卸載等狀態有關;在土壤彈塑性行為的數值模擬方面,工程實際與數值分析的差異主要被歸因於兩個方面,一是土壤性質參數不準確,二是組合模型不適合。

4 前言 1. 研究組成模式的參數的相依和相關性,減少參數的數量,並 使用容易決定的參數,使組成模式可用來模擬砂土在單調荷 重下的行為。
研究目的 1. 研究組成模式的參數的相依和相關性,減少參數的數量,並 使用容易決定的參數,使組成模式可用來模擬砂土在單調荷 重下的行為。 2. 發展組成模式,使其不僅可模擬單調荷重,也可以模擬反覆 荷重下,砂土的變形行為。 3. 檢討組成模式的適用性,使其成為一個砂土和粘土通用的組 成模式。

5 Outline 1 前言 2 研究方法、流程 3 參考文獻 4 目前研究成果 5 後續研究方向

6 微平面理論 建模理論 模型驗證 模型參數 研究方法 ◎有限元素軟體 Plaxis 2D ◎程式語言 C++、 Fdortran 、
Matlab

7 組合模型有限元素法試算結果與監測資料之比對
開挖工程 (3個案例) 紅菜坪地滑事件 (位移量) 結果與討論 組合模式研究之心得討論 減少參數的數量 12個參數(Chang2006) 材料之應變行為分析 (緊砂、過壓密粘土-應變軟化) 建立組成模式 微觀與巨觀之方程 修正參數 模型驗證 傳統三軸試驗驗證_有限元素法試算 組合模型有限元素法試算結果與監測資料之比對 文獻收集 推導分析微平面理論 案例分析 建立 組合模式之關係矩陣 撰寫所發展的組成模式程式 研究流程

8 Outline 1 前言 2 研究方法、流程 3 參考文獻 4 目前研究成果 5 後續研究方向

9 參考文獻 1. Chen, W.F. and Saleeb, A.F. (1994) ‧組合律:
連續介質材料定義下,聯繫材料應力與應變關係的一套方程組。 ‧方法: (1)建構具有可靠力學依據的應力-應變關係模型,並以函數形式表達其 應力-應變關係; (2)研選、校正模型的材料參數,直到模型的運算結果能在合理的誤差 範圍內反映實驗(或現場)資料。這種依據理論方法建構組合律, 並配合實驗。 ‧這種依據理論方法建構組合律,並配合實驗 數據及現場資料驗證組合關係的理論模型, 通常稱為組合模型(constitutive model)。

10 參考文獻 2. Bazant ZP, Caner FC, Carol I(2000) ‧微平面 理論基礎
( Microplane model ) ‧發展的微平面模型, 應用於混凝土受反覆荷 重的應力-應變行為的 分析中。 ‧ M1、M2、M3、M4。

11 參考文獻 3. Schweiger and Schuller(2000) 4. Chang and Sture(2006) 異向性行為
儘管土壤組成模式的發展已有很大的進展,但是很多土壤組成模式仍未能模擬或解釋土壤的一些重要行為: 異向性行為 小應變的行為 部分飽和土壤的行為 受應力軸轉動下的行為 剪裂帶的形成及尖峰強度後的行為 4. Chang and Sture(2006) 將Bazant et (2000)的微平面模型為基礎,發展了一個組成模式,它可以有效的模擬砂土受應力軸轉動的影響,和發展研究異向性的行為。

12 Outline 1 前言 2 研究方法、流程 3 參考文獻 4 目前研究成果 5 後續研究方向

13 目前研究 1. 微平面理論_(初步觀念) (1)Assumption in the developed model _ (微平面模型理論的假設) The overall deform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deformation of the layers (microplanes) among sand particles. The strains on any micoplane are the resolved components of the macroscopic strain tensor, which represents a kinematic constraint. The deviatoric and shear responses are mutually independent. micoplane

14 目前研究 (2) Microplane framework (Bazant et al., 2000)
Kinematic Constraint: 投影至該平面的應變向量 巨觀的應變張量 投影至某微平面上的單位法向量 巨觀的應力張量

15 DLL(Dynamic Link Library) 動態連結程式庫
目前研究 2. 結合有限元素分析軟體 (1) PLAXIS的第八版可以採用使用者自己定義的組成模式。 其程式內建的 User-defined model 功能,將構建的組合模型導入到 PLAXIS 的有限元素分析中。 Code:C/C++ (Visual C++ 6.0) Code:Fortran (Visual Fortran6.6) 編譯器 (complier) DLL(Dynamic Link Library) 動態連結程式庫

16 目前研究 (2) 線彈性矩陣建立 – Hook’s law

17 Outline 1 前言 2 研究方法、流程 3 參考文獻 4 目前研究成果 5 後續研究方向

18 後續研究 1. 減少參數的數量 研究Chang and Sture(2006)的組成模式的參數的相依和相關性,減少參數的數量,並使用容易決定的參數。 2. 組成模式之關係矩陣建立 (1) 以Plaxis模擬三軸試驗:單調荷重 (2) 以Plaxis模擬三軸試驗:反覆荷重

19 後續研究 嘗試藉由案例工程監測資料與數值分析結果的 比對,驗證組合關係的有限元素法試算結果, 並將此試算結果作為後續研究修正組合模型之參考。
3. 案例分析 嘗試藉由案例工程監測資料與數值分析結果的 比對,驗證組合關係的有限元素法試算結果, 並將此試算結果作為後續研究修正組合模型之參考。

20 後續研究 (1) 開挖工程 (3個工程案例) 收集深開挖案例的量測資料,比較有限元素法計算結果和量測資料的差別。比較使用不同組成模式計算的剪應變和體積應變的大小、分佈有何不同,地表的沉陷和側向位移的大小有何不同,以凸顯發展的組成模式較PLAXIS提供的Morh-Coulomb模式的優越,所計算的結果會接近實際的量測值。

21 後續研究 (2) 紅菜坪地滑事件 ‧1999年發生的集集大地震造成 紅菜坪大面積地滑。 ‧模擬紅菜坪地滑事件, 比對其實際監測之位移量。

22 後續研究 (2) 紅菜坪地滑事件

23 後續研究 4. 結語 ‧三維的數值計算逐漸普遍,發展三維 的數值計算方法勢必有其必要性。 ‧理論 (數值模擬_參數較少) 與
4. 結語 ‧三維的數值計算逐漸普遍,發展三維 的數值計算方法勢必有其必要性。 ‧理論 (數值模擬_參數較少) 與 實務實際 (參數多) 之間的結合。

24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END -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Download ppt "Soil Constitutive Model i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