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18章 預期與總體經濟學 美國戰後經濟史 新凱恩斯模型 聯邦準備制度和貨幣政策
第18章 預期與總體經濟學 美國戰後經濟史 新凱恩斯模型 聯邦準備制度和貨幣政策 過去,我們假設預期通貨膨脹是外生變數,現在我們放棄這一項假設,並研究預期是如何在模型內生部形成的(內生決定的)。預期的內生決定成為戰後一些最優秀的經濟學家完全投入的研究主題,預期理論史是經濟事件與經濟理論交互影響的歷史,幾個預期模型被嘗試過,最後,理性預期分析法決定形成預期的模式。
2
美國戰後經濟史 通貨膨脹 菲力普曲線 為何菲力普曲線移動位置 自然率假說(NAIRU)
當我們觀察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資料,固定預期物價膨脹的假設並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在這一段期間,通貨膨脹大於2%和小於2%的年度大致相等。1965年以後通貨膨脹開始爬升,從1969到1981年通貨膨脹幾乎每一年上升,到1981年,以GDP物價指數成長率衡量的通貨膨脹到達9%的高峰,1996年回到1950年代的水準。方塊18.1敘述美國以10年為期的通貨膨脹史。 依據新凱恩斯理論,發生通貨膨脹的理由有二:一是家庭和廠商的預期通貨膨脹,這是ΔPE/P出現在方程式右邊的理由;另一是目前的失業太高,實質工資必然也高,這是(U-U*)出現在方程式右邊的理由。若以實際通貨膨脹代替預期通貨膨脹(以ΔP/P代替ΔPE/P),18.1式改寫為18.2式。18.2式預測當失業高於自然率時,實質工資成長應該低於自然生產力成長率;反之,當失業低於自然率時,實質工資成長應該較快。假設U*和g均固定,則實質工資膨脹對失業的圖形為負斜率。方塊18.2用左邊兩圖說明名目工資膨脹和失業的關係,用右邊兩圖說明實質工資膨脹和失業的關係。雖然在名目工資膨脹對失業圖形上的菲力普曲線不安定,但是在實質通貨膨脹對失業圖形上的菲力普曲線,在戰後整段期間都能維持固定的位置。 從圖18.1的菲力普曲線可以看出來:若工資膨脹率等於2.4%,同於1949到1969年期間的生產力成長,不會發生物價膨脹,但將產生某一水準的失業。有些經濟學家認為,若政府願意接受一正的通貨膨脹率,決策者可將失業率降到5.8%以下,因為5.8%的失業率配合零物價膨脹率。顯然,經濟學家視菲力普曲線為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抵換關係的運用。 符里曼和佛爾普認為經濟社會有一自然失業率,自然失業率不受移動總需求曲線的因素影響,只有當家庭和廠商預期錯誤時,失業才可能高於或低於自然率水準。若決策者想要維持低於自然率的失業水準,通貨膨脹將隨著每一次降低失業的努力而加速上升,其結果是工資和物價螺旋式上漲的自我實現,因此有些經濟學家稱自然失業率為無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率 (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NAIRU)。圖18.2有兩個時間序列(1949到2000年):一是貨幣成長率,以左邊尺度衡量之,另一是政府預算赤字,以右邊尺度的GDP百分比衡量之。方塊18.2顯示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資料證實先前幾十年安定的菲力普曲線是一假象,更高的貨幣成長導致更高的通貨膨脹,但社會卻遭遇更高的失業,高失業和高通貨膨脹同時發生的現象稱為停滯性膨脹(stagflation)。這一件事實讓許多經濟學家相信自然率假說是正確的,菲力普曲線只代表失業和通貨膨脹的短期關係 , 這一種短期關係是建構在對未來通貨膨脹錯誤預期的基礎上。
4
公式
9
新凱恩斯模型 成長和通貨膨脹的決定 短期成長和通貨膨脹 長期成長和通貨膨脹 內在解釋預期 理性預期 預期物價膨脹太低 預期物價膨脹太高
物價膨脹的理性預期 理性預期和學習 圖18.3畫出新凱恩斯模型的兩條方程式,負斜率的曲線是總需求曲線(AD),正斜率的線是短期總供給曲線(SRAS),成長和通貨膨脹決定於這兩條線的交點。在圖18.3中,成長等於自然率g,如同我們在圖上看到SRAS和AD交在ΔY/Y=g的地方,ΔY/Y=g這一條線稱為長期總供給曲線。若成長偏離自然率,在時間過程中,有一股力量將經濟推回長期總供給曲線上。總需求曲線和長期總供給曲線(LRAS)交在通貨膨脹等於ΔM/M-g的地方,ΔM/M-g稱為超額貨幣成長(excess money growth)。當GDP以自然率成長時,通貨膨脹等於貨幣成長率和自然率g之間的差額,實質工資和產出均以自然率成長。 當工資膨脹等於貨幣成長時,如18.3式所示,GDP必然以自然率成長。圖18.4說明當貨幣成長率增加使得ΔM/M和Δw/w不再相等時,將會有什麼結果?假設貨幣成長率增加,如同1960年代下半期的情形,其結果是圖18.4的總需求曲線由AD0右移到AD1,新凱恩斯模型預測貨幣創造率增加剛開始導致通貨膨脹上升、失業減少及GDP較自然率快速的成長,這就是1965到1970年所發生的現象—通貨膨脹上升和失業下降。 圖18.5是總供需圖形,以新凱恩斯模型預測貨幣創造率增加的長期效果,貨幣創造率增加之後,總需求曲線移到AD1的位置,短期間社會位於圖上的A點,其成長較自然率快。有兩項因素構成工資膨脹率的壓力:第一、在A點產出成長率高於自然率,失業率低於自然率,因而工資膨脹率開始上升;第二、廠商和家庭原先預料不到物價膨脹會上升,在實際物價膨脹上升之後,他們將調高對未來物價膨脹的預期。這兩項因素引起短期總供給曲線上移,通貨膨脹率隨著上升,成長率開始下降直到經濟到達長期均衡點,這是圖18.5的B點。 早期物價形成理論所提供的機械式法則代表家庭和廠商形成預期的過程,這一種方法證實無法令人滿足,因為它無法掌握會思考的人類因應環境的創新方法。在既定的環境中,任何預測未來的既定規則可以運作得很好,但是當環境改變時,人們隨著改變預測未來的方式。人類因應環境調適自己的事實形成理性預期理論。 理性預期理論假設個人信心的形成和統計學家計算期望值的方法相同,使用機率計算通貨膨脹的期望值(預期通貨膨脹)是理性的做法。若一半的時間貨幣供給成長快於平均值,通貨膨脹將高於平均值;若一半的時間貨幣供給成長慢於平均值,通貨膨脹將低於平均值,通貨膨脹率的理性預期等於高通貨膨脹率乘上0.5加低通貨膨脹率乘上0.5。 圖18.6說明當工人和廠商預期較低的通貨膨脹率(ΔP/P)1,將產生什麼結果?預期物價膨脹影響總供給曲線的位置,因為它會影響實際工資膨脹,當預期通貨膨脹較低,總供給曲線的位置也較低。若超額工資若總需求的變動等於最大值,均衡將移到C點,通貨膨脹為(ΔP/P)3;若總需求的變動等於最小值,均衡將移到B點,通貨膨脹為(ΔP/P)2。總需求曲線在這兩個極端之間變動,通貨膨脹也跟著在(ΔP/P)3和(ΔP/P)2之間變動。 。 圖18.7說明若工人和廠商預期較高的通貨膨脹率(ΔP/P)4,將產生什麼結果?當預期通貨膨脹較高,總供給曲線的位置也較高。總需求曲線在E、F之間變動,通貨膨脹也跟著在(ΔP/P)5和(ΔP/P)6之間變動。 圖18.8說明通貨膨脹的理性預期,AD1和AD2與圖18.6和圖18.7那兩條總需求曲線相同,另外,我們加上一條平均總需求曲線,這是貨幣變動平均值為零的總需求曲線。平均總需求曲線和短期總供給曲線交點的通貨膨脹(ΔP/P)7是通貨膨脹的理性預期,要注意的是這一點也是短期總供給曲線和自然率線的交點。 為形成對未來通貨膨脹率的理性預期,家庭和廠商必須正確的預測未來的貨幣成長率,這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因為聯邦準備理事會的政策會因環境的變動而不斷的修正。許多經濟學家相信理性預期是建構經濟均衡的有意義方法,但是這一個假說必須以個人如何學習相關環境的描述補充之。在葛林斯班擔任主席下,決策者認為權衡性貨幣政策是沖銷社會上任何預料不到的變動最重要的一項工具,例如,Eed相信因2000年油價大幅上漲而引起同年年底的經濟衰退,乃大幅降低利率因應之,Fed的政策可能暫時造成較原先不採取沖銷政策時更高的通貨膨脹,但是我們希望這一種沖銷政策減輕油價上漲對失業和成長的影響。
11
公式
17
聯邦準備制度和貨幣政策 亞瑟伯恩斯和通貨膨脹的堆高 伏爾克衰退和消除通貨膨脹 亞倫葛林斯班的貨幣政策
1970年亞瑟伯恩斯擔任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在伯恩斯擔任主席期間,通貨膨脹從1970年的5%堆高到1980年的9%,圖18.9說明這一段期間1970年代中期貨幣成長和通貨膨脹的變動模式,該圖顯示貨幣成長率和通貨膨脹率上揚的趨勢明顯,因為經濟理論認為限制貨幣成長率就能夠控制通貨膨脹,為何聯邦準備制度還會讓這樣的通貨膨脹發生呢? 1979年10月伯恩斯作為聯準會主席的任期到期,由保羅伏爾克(Paul Volcker)接手,在伏爾克擔任主席期間,聯準會藉由降低貨幣成長率來降低通貨膨脹。剛開始,降低貨幣成長率的政策被視為向左移動總需求曲線的一項暫時性變動,廠商和工人不預期這一種政策會持續下去,因而新的工資合約未引進較低的預期通貨膨脹,其結果是總需求的減少造成經濟衰退。圖18.10列舉1977到1983年期間幾個主要經濟變數變動的模式。 多數經濟學家相信1980年代初期,通貨膨脹的消除是以產出的減少作為昂貴的代價,工人和廠商花費較長的時間,將較低的預期通貨膨脹引進工資合約。因為移除通貨膨脹的代價昂貴,聯準會對預期通貨膨脹堆高的可能性保持戒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