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 第九章 动物生药 主讲教师:张琼博士
2
1.概述 (活性成分、分类) 2.动物生药选论 【斑蝥】 【蟾酥】 【熊胆】 【鹿茸】 【麝香】 【羚羊角】 【牛黄】
3
1 概述 最早本草《神农本草经》收载动物生药65种; 《新修本草》收载动物生药143种; 《本草纲目》收载动物生药461种。
资源:1. 海洋 71%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海洋天然产物 2. 昆虫产业100万种
4
人类利用好的昆虫产业: ①蜜蜂 Apris cerana 蜂蜜:蜜蜂科 蜜蜂所酿的蜜。 蜂乳:蜂王浆,工蜂的咽腺分泌物。
蜂蜡:蜜蜂分泌的蜡质,蜂蜡主要 供制丸药的蜡皮用。 蜂胶:粘性物质 蜂毒:蜜蜂螫针内排出的毒汁 蜂房:蜂巢 蜂房 蜂毒中的成分 melittin 蜂毒素 apanin蜂毒明肽 神经毒素 MCD-P肥大细胞脱粒肽 降压 蜂蜡
5
人类利用好的昆虫产业: ②蚕 白僵蚕:蚕的幼虫被白僵菌感染后的尸体, 抗惊厥作用; 蚕蛹:含甾体激素、氨基酸等; 蚕蜕:止血、解毒;
原蚕子:蚕的卵; 原蚕沙:蚕的幼虫排泄出的粪便 ; 北虫草:柞蚕的蛹上长出的类似冬虫夏草 的东西。 白僵蚕 蚕砂
6
1.1 动物界的分类 海绵动物门 Spongia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 环节动物门 Annelida 水蛭、地龙;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贝壳类; 节肢动物门 Arthopoda 昆虫纲、甲壳纲(虾、蟹)多足纲、珠形纲; 苔藓动物门 草苔虫; 棘皮动物门 海参、海星。
7
1.2 动物学名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姓氏略写 与植物学名区别:
1)动物种以下分类等级只有亚种,无变形、变种,表亚种时不加Subsp. 属名+种加词+亚种加词+亚种命名人 eg.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属名 种加词 亚种加词 亚种命名人 2)动物学名重新组合时:原人名+括号,改名人名字不写; 鳖 Tryomix sinensis Wigmann 改为:Amida sinensis(Wigmann) 3)亚属名:属名+(亚属名)+种加词+原命名人姓氏 eg. 乌龟 Chinemys (Geoclemys) reevesii (Gray) 属名 亚属名 种加词 ()括号表示重新组合而来
8
2.动物生药的活性成分 (1)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 牛磺酸(taurine),氨基酸,NH2-CH2-CH2-SO3H 促胆汁分泌作用;
水蛭—水蛭素 hirudin,多肽,凝血酶抑制剂,抗凝血。 蝮蛇—“蝮蛇抗栓酶”注射剂,蛋白质,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治脑各种闭塞型心脑血管疾病; 人尿—尿激酶 urokinase ,蛋白质,可直接激活纤维酶原使其转化为纤溶酶,纤溶酶具有强力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血栓溶解剂;
9
猪心—细胞色素C cytochrome C,络合蛋白,是以铁朴啉为辅基的细胞呼吸基酶,对因组织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有改善作用;
牡蛎—Paolin Ⅰ 鲍灵Ⅰ 抗病毒活性; 风螺—Paolin Ⅱ 鲍灵Ⅱ; 从被囊动物膜海鞘Trididemnum solidum提取的的缩酚肽类didemnin B对P388白血病 和B16黑色素瘤有延长生命周期的效果。didemnin B抗肿瘤活性是阻碍蛋白质合成。现在加拿大作为抗癌药正在进行II期临床试验。 Didemnin B除了抗肿瘤活性外也发现具有抗病毒、免疫抑制活性。该化合物化学合成已经成功。临床试验因发现具有心脏毒性而终止。
10
didemnin B
11
(2)生物碱类毒素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 );河豚的肝脏及卵巢中分离的毒素。 药理作用:
①选择性极高的Na+通道阻断剂,能阻止Na+进入细胞内,可阻断神经、肌肉产生兴奋活动,具有局麻和镇痛作用。现多作生理、药理试剂使用。 ②局麻作用是cocaine的16000倍。 ③ 毒性极强,LD50 = 8mg/kg.mouse.ip。 河豚毒素
12
河豚 Fugu sp. 铅点东方鲀(河豚) 条纹东方鲀(河豚) 弓斑东方 (河豚)
13
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 从贝类大石房蛤Saxidomus giganteus提取的生物碱。 毒性极强,LD50=10mg/kg.mouse.iv;也是特异性Na+通道阻断剂。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00倍,
14
batrachotoxin,BTX 箭毒蛙碱;是从哥伦比亚密林中的箭毒蛙Phyllobates aurothaenia分离的剧毒生物碱
LD mg/kg(mouse,iv) 对肌肉、中枢神经具有麻痹作用。
15
Palytoxin (PTX)是从腔肠动物沙海葵Palythoa toxica分得的毒性极强的化合物,分子量达2679,具有独特构造的海洋生物毒素,小鼠腹腔注射给药LD50为0.15mg/kg(小鼠,ip)。 PTX对骨骼肌及神经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膜脱分极作用,引起肌肉收缩、神经转达物质的游离。 该化合物为迄今所知在非蛋白类毒素中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物质。
16
Palytoxin (PTX)
17
(3)甾体类:激素类、蟾毒配基类、胆汁酸、海洋甾体等
蜕皮素ecdysone—昆虫类; 蜕皮甾酮ecdysterone—甲壳类 ; 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血脂,降血糖作用; 蜕皮素 R=H 蜕皮甾酮 R=OH
18
胆汁酸类bile acid :为胆甾酸与甘氨酸或牛黄酸的结合物
19
胆汁酸类: 牛黄 熊胆 猪胆 鸟 鱼 蛇胆 胆酸 CA √ √ √ √ √ √ 去氧胆酸DCA √ √ √ 鹅去氧胆酸 √ √ √ √ √ 熊去氧胆酸 √ 猪去氧胆酸 √ 猪胆酸HCH √
20
manoalide 抗癌, from 海绵动物。 (5)脂肪酸
(4)萜类 manoalide 抗癌, from 海绵动物。 (5)脂肪酸 prostanoic acid 前列腺脘酸; 东药合成15(S)PGE; 60年代,从腔肠动物中发现前列腺素15(R)PGA。 EPA:C20:5 二十碳—五稀酸; DHA:C22:6 二十二碳—六稀酸;深海鱼油中含有,人体必需脂肪酸, 但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Briostatin 1 草苔虫素,抗肿瘤作用。
21
海洋鱼类和海藻中含有高含量的-3系高不饱和脂肪酸,其中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具有降低血脂作用,作为治疗血栓、动脉血管硬化药物,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具有补脑、健脑功效,已制成保健食品而得到广泛应用。 EPA DHA
22
3.动物生药的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 按药用部位分: (1)全体 水蛭:含水蛭素hirudin 肽类,抗凝血作用,脑血康;
地龙(蚯蚓):解热、定惊、平喘、利尿; 蜈蚣:镇痉; 白花蛇:治中风; 海马:壮阳; 蛤蚧:壮阳; 白僵蚕:抗惊厥; 海龙:性味功用与海马相同,唯力量较强。
23
水蛭 Hirudo [来源]本品为环节动物门水蛭科动物 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
柳叶蚂蟥 W.acranulata Whitman 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的干燥体。 [产地]主产山东、江苏 蚂蟥 柳叶蚂蟥 水蛭
24
[动物形态] 蚂蟥 水蛭 [化学成分]生药水蛭主要含蛋白质、肝素(heparin)、抗凝血酶(autithrombin)、氨基酸等。
水蛭素(hirudin),新鲜水蛭的唾液中含有,6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药理作用]抗凝血、抗血栓、改善血流量、降血脂。 [功效]味咸、苦,性平;有毒。能破血,逐瘀,通经。 制剂有“脑血康口服液”,系由水蛭提制而成,用于脑血栓。国外生产水蛭素的衍生物 Hirudin PA、-Hirudin等,作为溶血栓剂。
25
地龙 Lumbricus [来源] 本品为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E.Perrier)、通俗环毛蚓P.vulgaris Chen、威廉环毛蚓P.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pectinifera Michaelsen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 [产地] 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 威廉环毛蚓 通俗环毛蚓 参环毛蚓 药材沪地龙 药材广地龙
26
[化学成分] 蚯蚓退热碱(lumbroferbin),具解热作用; 蚯蚓亭(lumbritin)具溶血作用; 次黄嘌呤(hypoxanthine)有降压、抗组织胺及舒张支气管作用; 地蚯蚓溶素(terrestro-lumbrilysin)有毒性。 [功效] 性寒,味咸。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症。用量4.5~9g。
27
蛤蚧 Gecko [来源] 本品为脊索动物门壁虎科动物 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除去内脏的全体。 药材蛤蚧
28
[化学成分] 含肌肽(carnosine)、胆碱、肉碱(carnitine)、鸟嘌呤(guanine)及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
[药理作用] 药理试验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功效] 性平,味咸。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用于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用量3~6g,多入丸散或酒剂。
29
刺海马 大海马 线纹海马 日本海马
30
尖海龙(海龙) 刁海龙(海龙)
31
金钱白花蛇 [来源] 本品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幼蛇干燥体。
蛇体卷成圆盘形,头在中央,尾端尖细,有的纳于口内,盘径3~6cm,蛇体直径0.3~0.4cm。
32
[成分] 蛇体含蛋白质、脂肪、鸟苷等 蛇毒含a,b,b1,g-银环蛇毒(a,b,b1,g-bungarotoxin);三磷酸腺苷酶、磷脂酶、鱼精蛋白、透明质酸酶、乙酰胆碱酯酶同工酶。 [功效] 祛风、通络、止痉。 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33
全蝎 Scorpio [来源] 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Buthus martensii Karsch干燥全体。
35
[化学成分] 含蝎毒素(buthotoxin)为一种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与蛇的神经毒素类似,但含硫量较高。近年,从蝎毒素中分离出抗癫痫肽(antiepilesy peptide)。
另含有机酸、三甲胺、牛磺酸、甜菜碱、卵磷脂及铵盐等。 [功效] 性平,味辛,有毒。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剐,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用量2.5~4.5g,蝎毒素及抗癫痫肽有抗惊厥作用。
36
(2)角、骨类 鹿茸: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鳖甲:鳖的背甲; 龟板:龟的背、腹甲, (龟甲)利肾; 虎骨:豹骨、狗骨,治风湿。
37
龟甲 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
[来源] 本品为脊索动物门龟科动物龟的背、腹甲。 [化学成分] 含骨胶质、水解物含多种氨基酸、 蛋白质、脂肪及钙盐等。 腹甲 背甲 烫板 血板
38
鳖甲 Carapax Amydae [来源]脊索动物门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别名:甲鱼、团鱼)
[化学成分] 含中华鳖多糖、骨胶原、氨基酸等。 [功效] 滋肾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 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癥瘕。
39
虎骨 [功效] 祛风、强筋骨,定痛,镇惊。 虎躯干骨 虎骨
40
(3)贝壳类 珍珠母:珍珠母的壳 含碳酸钙等;定惊止血、美颜、明目。 石决明:鲍鱼的贝壳;清肝明目、益精、轻身。
牡蛎:牡蛎的贝壳;镇静、收敛。 海螵蛸:乌贼鱼的内壳,止血。 珍珠母 石决明 牡蛎 海螵蛸
41
(4)生理、病理产物 蟾酥、牛黄、麝香; 珍珠:双壳类动物贝壳内受刺激形成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
(4)生理、病理产物 蟾酥、牛黄、麝香; 珍珠:双壳类动物贝壳内受刺激形成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 五灵脂:鼯鼠的粪便;活血化瘀、镇痛 含有多量的树脂、尿素、尿酸等; 望月砂:野兔的粪便;明目 含尿素、尿酸、甾类、维生素A类物质; 白丁香:麻雀的粪便,原名“雄雀屎”,明目作用。 五灵脂 珍珠 灵脂块 灵脂米 望月砂 白丁香
42
(5)脏器类 蛤蟆油:东北林蛙的输卵管,主含蛋白质,尚含有 硫、 磷等元素及维生素和多种激素;补肾益精。 熊胆: 黑熊或棕熊装有胆汁的胆囊;
鸡内金:鸡胗的内壁,鸡胗:鸡的胃。助消化。 紫河车:人的胎盘,含有含氮多糖体、多肽、胆碱; 新鲜胎盘含性腺激素、卵巢激素及黄体激素。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蛤蟆油 鸡内金 紫河车
43
(6)加工品 阿胶:驴皮熬成的冻,含明胶蛋白等。补血自饮、润燥止血。 血余碳:人的头发放在密封罐中煅烧;主含碳素,止血作用。 血余碳 阿胶
44
斑蝥 Mylabris [来源] 本品为节肢动物门 芫青科昆虫 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产地 性状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药理功效 【习题】 [来源] 本品为节肢动物门 芫青科昆虫 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或黄黑小斑蝥M.cichorii 的干燥体。 南方大斑蝥 黄黑小斑蝥 [采制]夏、秋季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放入容器 内闷死,烫死或蒸死后晒干;生用或米炒用。
46
[性状] 南方大斑蝥(左) 虫体长圆形,长1.5~2.5cm,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背部具三条红棕色斑纹,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47
[性状] 南方大斑蝥 黄黑小斑蝥
48
[化学成分] 含斑蝥素(斑蝥酸酐cantharidin)1%~2%,羟基斑蝥素、脂肪12%、甲酸、色素及树脂等。斑蝥素有抗癌作用,但毒性大,临床用其半合成品羟基斑蝥胺,疗效类似而毒性只有斑蝥素的1/500。 他感作用物质:斑蝥素是斑蝥类昆虫受外敌(他种)侵扰时,为保卫自己而释放出来的有毒的化学物质,致外敌于死地或给敌人以不快感而使其退去。这样的化学物质称为他感作用物质(allelochemics)。 斑蝥素 羟基斑蝥胺
49
[理化鉴别] 1.粉末行微量升华, 得柱形或棱形斑蝥素结晶。 2.薄层鉴别: 样品液:斑蝥粉末加氯仿提取。 对照品液:斑蝥素对照品加氯仿。
展开剂:氯仿∶丙酮(97∶3) 显 色:喷以0.04%溴甲酚绿乙醇试液, 110℃加热10分钟,供试品色谱在与 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1个黄色斑点。 1.斑蝥素 2.斑蝥(对照药材) 3.斑蝥(商品)
50
1.斑蝥有抗肿瘤作用,去甲斑蝥素为国内创制的合成抗肿瘤新药。 2.有抑制真菌作用。 此外尚有抗病毒,升高白细胞,促进
雄性激素样作用,可用于治疗乙肝。 药 理 作 用 去 甲 斑 蝥 素 功 效 性热,味辛;有大毒。 破血消瘀、攻毒蚀疮、引赤发泡。
51
习题:斑蝥主含何种化学成分?如何鉴别?
52
答案: 主含斑蝥素(Cantharidin),斑蝥素为无色结晶,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溶于丙酮、氯仿。熔点218℃。约在110℃可升华。 鉴别:粉末行微量升华,得柱形或棱形斑蝥素结晶。 ① 将升华物用石油醚洗2~3次,加硫酸2~3滴,微热溶解,转入试管内,小火加热至发生气泡,稍冷,加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滴,显樱红色或紫红色。 ② 将升华物加硫酸2~3滴,微热溶解,转入试管内,加间苯二酚粉末少许,小火加热至沸,溶液显红色,在紫外灯下观察显绿色荧光。 ③ 将升华物滴加氢氧化钡水溶液封藏后镜检,可见斑蝥酸钡盐的针晶束。
53
蟾酥 Venenum Bufonis [来源]本品为脊索动物门两栖纲蟾蜍科动物
动物形态 产地 性状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附注 【习题】 [来源]本品为脊索动物门两栖纲蟾蜍科动物 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耳后腺及皮肤腺的干燥分泌物。 [采制] 夏、秋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将收集的白色浆液放入圆模型中晒干,为“团蟾酥”;白色浆液直接涂在玻璃板上晒干,为“片蟾酥”,质量较佳。制剂一般采用酒制品。
54
[动物形态] 中华大蟾蜍体壮, 长10cm以上,雄性略小。 黑眶蟾蜍体型较小, 长约7~10cm。
55
团蟾酥主产于河北、山东、辽宁等省; 片蟾酥主产于江苏、浙江。
56
[性状] 团蟾酥 片蟾酥 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蟾酥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蟾酥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57
[化学成分] 1.强心甾类 (1)蟾毒配基类(bufogenins):脂蟾毒配基(resibufogenin)
华蟾毒配基类(cinobufagin)、蟾毒灵(bufalin)、蟾毒素等。 (2)蟾毒类(bufotoxins): 为蟾毒配基类与辛二酰精氨酸、丁二酸精胺酸等结合而成的酯类,多存在于新鲜的蟾蜍分泌物中。
58
2.吲哚类生物碱(水溶性成分) 蟾酥色胺(bufotenine)、5-羟色胺(serotenin) 蟾酥色胺内盐(致幻作用)
5-羟色胺 R=H2 蟾酥色胺 R=(CH3)2 蟾酥色胺内盐
59
[理化鉴别] 1.取粉末甲醇提取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许,
再加硫酸数滴,则显蓝紫色(检查吲哚类化合物反应)2.取粉末氯仿提取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许溶解,滴加 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蓝绿色(甾醇反应)。 3.取1%蟾酥的氯仿提取液,蒸干后用甲醇溶解,测其紫外 吸收光谱,在波长300nm有最大吸收(检脂蟾毒配基) 4.薄层鉴别: 对照品液:脂蟾毒配基+氯仿液 展开剂:氯仿∶丙酮∶环己烷 (13∶3∶4)上行展开 1~3.蟾酥 4.脂蟾毒配基
60
[药理作用] 1.蟾酥有强心,改善心肌血流量,增加心肌供氧,利尿,促进胆汁分泌,促进胰腺分泌,抑制胃液分泌及抗炎症作用。
2.脂蟾毒配基有强心、升压、呼吸兴奋作用,其制剂已用于临床,商品名为“Respigon”。 3.抗肿瘤作用:蟾毒灵抑制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IC50为0.1mmol/L。 4.麻醉作用。 [功效] 性温、味辛;有毒。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吐泻,腹痛神昏,手术麻醉。 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常用制剂有六神丸、蟾酥丸等。
61
[附注] 干蟾 干蟾: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因地区用药习惯不同,加工方法亦不同,华东、中南、华南等地多销干蟾皮,为除去内脏的干燥蟾蜍,又名蛤蟆皮、蟾蜍皮。东北、华北地区销整干蟾,为不除去内脏而直接晒干的整个蟾蜍。本品治小儿痨热,腹胀泄泻;外用治癰肿恶疮。
62
习题: 1.试述蟾酥的来源、主产地及主要鉴别特征。 2.蟾酥主含哪些化学成分?如何用理化方法鉴别?
63
答案: 1.本品为蟾蜍科动物 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ragarizans Cantor 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而成。本品根据加工的形状不同,常分为:团蟾酥和片蟾酥两种。主产于山东、河北、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性状鉴别: 团蟾酥形状、大小常因地而异,通常呈扁圆形团块、饼状或扁圆棋子状(习称"棋子酥"),直径3~10cm,厚约5mm,茶棕色、紫黑色或紫红色,表面平滑。 片蟾酥呈不规则片状,厚约2mm,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有的一面具竹叶脉的平行压纹。
64
答案: 2.蟾酥含多种强心甾体化合物,如华蟾毒配基、脂蟾毒配基、蟾毒灵、羟基华蟾毒基、蟾毒配基、远华蟾毒基及海蟾蜍精等;又含洋地黄毒甙元、沙门甙元;另含吲哚类生物碱,主要有蟾酥碱、蟾酥甲碱、去氢蟾酥碱、蟾酥硫碱及5-羟色胺等。 理化鉴别: ① 取粉末0.1g,加氯仿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少量醋酐溶解,再缓缓滴加浓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蓝绿色(甾类化合物反应)。 ② 取粉末约0.1g,加甲醇5ml,浸渍1小时,浸液加少量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滴加数滴浓硫酸,显蓝紫色(吲哚类化合物反应)。 ③ 取1%蟾酥的氯仿提取液,蒸干后用甲醇溶解,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在波长300nm附近有最大吸收(检脂蟾毒配基)。 ④薄层鉴别
65
熊胆 Fel Ursi [来源]本品为脊索动物门 熊科动物 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动物形态 产地 性状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药理功效 附注【习题】 [来源]本品为脊索动物门 熊科动物 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或棕熊Ursus arctos 干燥胆囊(带有胆汁)。 引流熊胆—熊胆粉 熊胆粉 熊胆
66
[动物形态] 黑熊 体长1.5~2.0m,全身 棕熊 体长约2m,全身被黑棕 被黑色毛,带光泽。胸部有 色毛;胸部无V字形白斑纹。
67
云南产者质优,习称“云胆”, 东北产量较大,习称“东胆”。
68
[性状] 胆囊呈扁卵圆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呈囊状。表面灰褐色,有皱褶,囊皮薄,常半透明。 囊内有干燥的胆汁(习称胆仁);金黄色,透明如琥珀,有光泽,质松脆者习称“金胆”或“铜胆”; 黑色或绿黑色,质坚脆或呈稠膏状者习称“黑胆”或“铁胆”;黄绿色,光泽较差质脆者称“菜花胆”。气微清香或微腥,味极苦而回甜,有粘舌感。
69
[化学成分] 含胆汁酸,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约含20%,水解后生成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酸;熊去氧胆酸为熊胆特有的成分;尚含有少量胆酸及鹅去氧胆酸。 NH-CH2-CH2-SO3H 牛黄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
70
[理化鉴别] 1. 取胆仁少许投入水中,可在水面盘旋而逐渐溶解,显 黄色线状下沉器底而不扩散;另取胆仁碎末用火烧之
则起泡而无腥气。 2. 取胆仁粉末在紫外灯下应显黄白色荧光,而不应显棕 黄色光;另取粉末溶于7%冰醋酸溶液中,溶液不应显 浅蓝色乳浊荧光(与牛、羊胆区别)。 3. 薄层鉴别
71
真假熊胆鉴别 1. 先看胆皮 2.内含物作 TLC鉴别(胆仁) 胆仁+甲醇溶解,过滤,滤液+NaOH,水浴水解,滤液酸化,
用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层,点样。 展开剂:异辛烷-乙醚-冰醋酸-正丁醇-水(10:5:5:3:1) ● 去氧胆酸 ● 鹅去氧胆酸 ● ● 熊去氧胆酸 ● 胆酸 × × 熊胆 标准品
72
药理作用 1.有解痉作用,牛磺熊去氧胆酸系解痉有效成分。 2.利胆作用:胆汁酸盐类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3.其他:兴奋心脏、抗炎、镇痛等作用。 功效 性寒,味苦;清热、平肝、明目。 用于热盛黄疸、小儿惊痫、目翳、咽喉肿痛、胆囊炎。
73
[附注] 1.熊胆粉 为黑熊或棕熊的引流熊胆汁经干燥后得粉状物,功效同熊胆。 2. 熊胆伪品——假熊胆
1.熊胆粉 为黑熊或棕熊的引流熊胆汁经干燥后得粉状物,功效同熊胆。 2. 熊胆伪品——假熊胆 (1)用动物膀胱或肠衣扎成囊状,填入植物提成的膏状物等伪制而成。 (2)采用猪、牛、羊等其他动物的胆伪充。 熊胆伪品
74
习题:熊胆中主含有哪些化学成分? 其中特征性的成分是什么?
75
答案: 本品含胆汁酸,其中特征性成分为: 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soxycholic acid),约含20%,水解生成牛磺酸及熊去氧胆酸;尚含少量鹅去氧胆酸及胆酸等成分。
76
鹿茸 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动物形态 采制、产地 性状 化学成分 药理功效 附注 【习题】 [来源]本品为脊索动物门鹿科动物 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 或马鹿C.elaphus L.的 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前者习称“花鹿茸”, 后者习称“马鹿茸”
77
[动物形态] 梅花鹿 身长1.5m左右,雄鹿有角,雄鹿出生后6~8个月额骨表皮膨起,内有骨突起称为稚角(习称毛桃);生后第二年夏天稚角延长生长称为初角茸或锥茸(习称锥角子);生后第三年所生的角具1~2个枝叉,其后每年早春脱换新角,增生一叉,最多至4~5枝叉。
79
[动物形态] 马鹿 身长2米余;角可多至6~8枝叉, 全身披棕色或红棕色毛,无白斑。
81
[采制] 1.锯茸:一般从第三年开始锯取,二杠(具一分枝)茸每 年采收两次,5月下旬开始第一次锯茸(头茬茸),锯后
50~60天锯第二次(二茬茸);三岔(具二分枝)茸每 年采收一次,通常在7月下旬锯取。 将锯下的鹿茸挤去一部分血液,锯口处用线绷紧,固定于架上,放入沸水锅中烫炸片刻(锯口露出水面),取出微晾后再烫炸,反复操作至茸内积血排尽,晾干或烘干。 2.砍茸:用于老鹿、病鹿,将鹿头砍下,再将鹿茸连脑盖 骨锯下,除尽残肉,绷紧脑皮,如上法反复烫炸。
82
东北产者称“东马茸”, 西北产者称“西马茸”。
83
[性状] 1.主枝(大挺) 2.第一侧枝(门庄) 3. 第二侧枝 梅花鹿茸细茸毛 1 1 2 3 2 二杠 三岔 锯茸 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有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密被细茸毛,锯口面白色,有致密的蜂窝状小孔,外围无骨质。具2个侧枝称“三岔”,三个侧枝(四岔),其形较二杠为细,略呈弓形,侧枝较长,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气微腥,味微咸。
84
砍茸 :用于生长6~10年的老鹿、病鹿,将鹿头砍下,再将鹿茸连脑盖骨锯下,除尽残肉,绷紧脑皮,反复烫炸。
[性状] 二杠 砍茸 :用于生长6~10年的老鹿、病鹿,将鹿头砍下,再将鹿茸连脑盖骨锯下,除尽残肉,绷紧脑皮,反复烫炸。
85
马鹿茸 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
[性状] 3 4 1 2 单门马鹿茸 三岔马鹿茸 1.主枝(大挺) 2.第一侧枝 3. 第二侧枝 4.第三侧枝 马鹿茸 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 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
86
[性状] 花鹿茸“蛋黄片”中央有蜂窝状纹理,淡黄白色,质柔韧。 马鹿茸 “血片”, 中央呈红棕色。
87
[化学成分] 1.磷脂类:卵磷脂(lecithin)、脑磷脂(cephalin)、糖脂(glycoliphin)、神经磷脂(neuromyelin)、溶血磷脂酰胆碱、神经鞘磷脂、神经酰胺(ceramide)等。 2.氨基酸、肽类:17中氨基酸、鹿茸多肽Ⅰ、Ⅱ。 3.糖及苷类:葡萄糖胺、半乳糖胺、酸性粘多糖、硫酸软骨素A等。 4.其他:含胶原(collagen)、次黄嘌呤、尿嘧啶、尿嘧啶核苷、鸟苷(guanosine)、腺苷(ade nosine)、肌酸酐(creatinine)、激素类等。
88
[药理作用] 1.抗衰老作用:鹿茸水提物。 2.增强免疫作用:鹿茸多糖(PAPS) 3.强壮作用: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抗疲劳、改善睡眠、增强食欲。 4.激素样作用:壮阳。 5.对神经系统作用:水提物、磷脂类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力,增加脑组织RNA、蛋白质含量,强神益智。 6.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大剂量鹿茸精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中剂量则相反,加强心肌收缩力,心率加快,增加心输出量,对疲劳的心脏作用更明显。 7.其他: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折愈合。 [功效] 性温,味甘、咸;能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89
[附注] 鹿茸伪品——假鹿茸 [来源] 用动物毛皮包裹动物骨胶等物经伪制而成。 [性状] 假鹿茸片呈类圆形片,厚薄不均,外皮灰褐色,具短毛。切断面;棕紫色,无蜂窝状细孔,偶有圆凹点。 鹿茸 鹿茸伪品
90
[附注] 鹿角 为雄性的马鹿或梅花鹿已骨化的角 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
具有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能。 花鹿角 全长30~60cm,呈分枝状,三岔或四岔,多向两旁伸展。
91
[附注] 马鹿“珍珠盘” 马鹿角 全长50~120cm,常具3~6岔,多向一面伸展,主枝弯曲。 马鹿“苦瓜棱”
92
[附注] 鹿鞭(梅花鹿) 有补肾阳,益精血,强阳事的功能。 鹿角胶 鹿角霜 鹿胎
94
习题:鹿茸商品药材主要分为哪几类?试述 其来源及主要鉴别特征。
95
答案: 商品药材:主要分为花鹿茸、马鹿茸两大类,二者因采收方法不同,各又分为锯茸和砍茸两种。 (1)花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①锯茸 呈圆柱形,多具1~2个分枝。具一个侧枝者习称“二杠”,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布有棕黄色茸毛。锯口面黄白色,有蜂窝状细孔。外围无骨质。体轻。具2个侧枝者习称“三岔”,主枝略呈弓形,分枝较长,先端略尖,下部有纵棱线及突起小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 二茬茸(再生茸) 为第二次采收的鹿茸,和头茬茸近似,但主枝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骨化,体较重,气微腥,味微咸。 ②砍茸 为带头骨的鹿茸,茸形与锯茸同。
96
答案: (2)马鹿茸 为同科动物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又叫“青毛茸”产于东北地区者习称“东马鹿茸”或“关马鹿茸”;产于西北地区者习称“西马鹿茸”。形状与花鹿茸近似,但较粗大,分枝较多。侧枝1个者习称“单门”,2个者习称“莲花”,3个、4个以上者习称“三岔”、“四岔”等。其中以莲花、三岔、四岔为主。
97
麝 香 Moschus [来源]为脊索动物门鹿科动物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马麝M.sifanicus
动物形态 采制、产地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药理功效 附注【习题】 [来源]为脊索动物门鹿科动物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马麝M.sifanicus 或原麝M.moschiferus 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98
[动物形态] 马麝 原麝 林麝 雄麝脐部和生殖器之间有麝香腺,呈囊状,外部略隆起,习称“香囊”。生成的麝香贮存于香囊内。
99
[动物形态] 林麝身长70~80cm,肩高50cm以下。头部较小,耳长直立,眼圆大,吻端裸露,雄性上颌犬齿特别发达,长而尖,露出唇外,向下微弯,雌性犬齿细小,不露出唇外,雌雄均无角。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全身橄榄褐色,并有桔红色泽,幼麝背面有斑点,成体背面无斑点。雄麝脐部和生殖器之间有麝香腺,呈囊状,外部略隆起,习称“香囊”,生成的麝香贮存于香囊内。栖息于多岩石山地、针阔混交林中,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湖北、贵州;现已人工饲养。
100
[动物形态] 原麝体形似林麝而稍大,全身暗深棕色,背部有6列肉桂红色斑点
[动物形态] 原麝体形似林麝而稍大,全身暗深棕色,背部有6列肉桂红色斑点.栖息于高山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中,分布于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及河北。
101
[采制] 野麝多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 习称“毛壳麝香”(整麝香),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
拣去麝香仁中的细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 其颗粒大者习称 “当门子”,质量最好。我国为保护药 用资源,采用活麝取香,即从饲养的麝的香囊中取出 麝香仁,拣去毛和银皮等杂质,干燥,密封保存。
103
[性状] 毛壳麝香反面 毛壳麝香正面 毛壳麝香 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开口面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白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1小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的皮膜,微皱缩,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半透明,内含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银皮)。
104
[性状] 麝香仁 野生者质软,油润,疏松;其中颗粒状者为“当门子”,呈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
断面深棕或黄棕色; 粉末状者习称“散香”,赤褐色。 饲养者呈颗粒状、短条或不规则团块;紫黑色,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 气香浓烈 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105
结晶体 [显微特征] 麝香粉末黄棕色 1.分泌物团块黄色、淡黄棕色或暗棕色;散有方形、柱形、或簇状结晶,透明或半透明;类圆形油滴散在或存在于团块中,半透明,表面具细点。 2.表皮组织碎片无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可见油滴及结晶。
106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1.取麝香细粉,加五氯化锑共研,香气消失;再加氨水 少许共研,香气恢复。
麝香酮 1.大环酮、醇类:主要含麝香酮(muscone)(0.9%-3%),为无色液体,为麝香的香气成分;另含降麝香酮、麝香醇、3-甲基环十三-1-酮、环十四烷-1-酮等。 2.吡啶类生物碱:麝吡啶(muscopyridine)、强基麝吡啶A、B、2,6-亚壬基吡啶。 3.甾体:雄性酮等11种雄甾烷类衍生物; 4.另含多肽及蛋白质等,为麝香抗炎作用成分。 麝香吡啶 [理化鉴别] 1.取麝香细粉,加五氯化锑共研,香气消失;再加氨水 少许共研,香气恢复。 2.取狭长滤纸条,悬入本品乙醇提取液中,1h后取出,干燥,在紫外灯下观察,出现2个黄色带绿黄色荧光带。
107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双向性,小剂量兴奋, 大剂量则抑制。 2.能增强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肌收缩作用及对支气 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 3.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抗炎作用以及抑制血管通 透性等作用。 [功效]性温,味辛;能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
108
麝香伪品——假麝香 [来源] 用麝香毛皮包裹淀粉等物伪制而成。 [性状] 类圆形,具长而粗密集的棕色毛,从两侧向中间往上卷,中间无囊孔。质硬无弹性,剖开后内含淡黄白色团块物,具玉米粉气。 [附注] 麝香 麝香伪品 麝香伪品
109
[附注] 麝香中掺入杂质检查方法: ⑴取粉末少许,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显植物纤维及其他植物组织;否则为有锁阳或其他植物性物质或羊粪等掺杂之症。 ⑵取粉末少许加水煮片刻,过滤,滤液分为二份,分别加碘溶液及5%三氯化铁溶液,不得呈蓝色,蓝黑色或蓝绿色,否则为有淀粉、儿茶等掺杂之证。 ⑶取粉末少许入坩锅中烧之,真品的灰烬类白色;如显红色则为有干燥血液或肝脏粉末掺杂。 ⑷按药典方法进行灰分测定,真品的灰分不得超过8%,否则为有铁末、砂土等无机质掺杂。
110
[附注] 1.人工麝香 系根据天然麝香的分析结果,以合成麝香酮(Dl-muscone)为主,按规定比例与其他物质配制而成。经药理试验、理化分析、临床试用证明,人工麝香与天然麝香的性质作用近似,并对心绞痛有显著缓解作用。 2.灵猫香 为灵猫科小灵猫会阴泌香腺的分泌物。现已家养殖,自然采香。小灵猫所产香膏都有类似麝香的香气,药理作用相似。
111
习题:天然麝香和人工合成麝香均主含何种化学
成分?各有何特点?
112
答案: 天然麝香和人工合成麝香均主含麝香酮(Muscone)。 天然麝香的麝香酮为左旋性,沸点130℃/0.5mmHg,油状液体,具特异强烈香气。 人工合成的麝香酮为消旋性,沸点90℃/0.01mmHg,油状液体。
113
羚羊角 Cornus Saigae Tataricae
[来源] 为门牛科动物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角。
115
[性状] 雄兽有角一对;角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光润如玉;有10~16个隆起环脊。角基部横截面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 “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质坚硬。 羚羊角角基部横截面 羚羊角塞
116
名词解释 通天眼:羚羊角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 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
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接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117
性寒,味咸;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 用于高热惊痫,子痫抽搐,癫痫发狂,痈肿疮毒。
[化学成分] 含角蛋白、磷脂类、甾醇类等成分。 [药理作用] 镇静、解热、镇痛及抗惊厥等作用。 [功效] 性寒,味咸;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 用于高热惊痫,子痫抽搐,癫痫发狂,痈肿疮毒。
118
[附注] 1.羚羊角混淆品——黄羊角 [来源] 牛科动物黄羊的角。
[来源] 牛科动物黄羊的角。 [性状] 长圆锥形而侧扁,略呈“S”形,长约20cm。表面灰棕色。自基部向上生有密集、斜向、弯曲的环脊17-20个,环脊的间距小,基部无锯齿状骨塞。 黄羊角 2.羚羊角片:除去骨塞,温水浸渍,捞出,镑成纵向薄片,晾干即成。 3.羚羊角粉:除去骨塞,锉碎,研成细粉即成。 羚羊角片 羚羊角粉
119
牛黄 Calculus Bovis [来源] 脊索动物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干燥的胆结石。 市售品主要有天然牛黄与人造牛黄两类。
采制、产地 性状 化学成分 药理功效 附注 【习题】 [来源] 脊索动物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干燥的胆结石。 市售品主要有天然牛黄与人造牛黄两类。
120
[采制] 天然牛黄:宰牛时检查胆囊、胆管,如发现有硬块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包好,阴干。
人造牛黄:由牛胆汁或猪胆汁提取,经人工制造而成。 依牛黄的生长部位不同,名称各异: 生于胆囊中的称为“胆黄”,个体大,色泽亮,品质最好; 生于胆管中的称为“管黄”,个体较小,品质较次; 生于肝管中的称为“肝黄”,个体最小,品质最次; 市场上常见的大多数为胆黄。
121
西北(西牛黄) 东北(东牛黄) 华北(京牛黄)
122
[性状] 天然牛黄多呈卵圆、类球、三角或类方形,少数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称“乌金衣”。 有的粗糙或具裂隙,易分层剥离,断面黄色,可见同心层纹。体轻,质酥脆,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能将唾液染成黄色;其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经久不褪,习称“挂甲”。
123
[性状] 管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长约3cm,直径1--1.5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 牛黄(管黄)
124
[化学成分] 主要含胆红素(bilirubin)及其钙盐,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及其盐类;
另含甾醇类、牛磺酸等氨基酸及多肽类等。 胆红素 [理化鉴别] 取本品少量,透化,置显微镜下,可见黄棕色不规则团块,遇水合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呈金黄色(胆红素),久置后变绿色(胆绿素)。
125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镇静作用:牛磺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 牛黄还有抗惊厥作用;牛磺酸有显著镇痛作用。 2.解热作用:牛磺酸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强心作用。 4.利胆、保肝、抗炎、抗病毒等作用。 [功效] 性凉、味甘;清心,豁痰、开窍,晾肝、息风、定惊,解毒。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126
[附注] 三个牛黄代用品 (1)人工牛黄是按照天然牛黄的主要成分组方: 胆红素 0.7%、 牛羊胆酸 12.5%、 猪胆酸 15%、
胆红素 %、 牛羊胆酸 %、 猪胆酸 %、 胆甾醇 2%、 无机盐(硫酸镁、硫酸亚铁、磷酸三钙) 5% 加淀粉至 100% 本品为土黄色疏松粉末,也有呈不规则球形或块状;水溶液也能染指甲。人工牛黄的疗效与天然牛黄类同,可作天然牛黄的代替品。
127
[附注] 三个牛黄代用品 (2)培植牛黄 是通过手术,在牛胆囊内放置特制的异物,并注射菌苗,在牛胆系统内形成牛黄。培植牛黄多棕黄色或黄褐色,质较疏松,间有少量灰白色疏松状物和乌黑硬块。优质的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内在质量完全一致。 培植牛黄 培植牛黄粉 (3)体外培育牛黄 是在工厂化环境中,模拟牛胆结石的生成原理,人工合成的牛黄代用品。
128
[附注] 牛黄伪品(1)——猪黄 [来源]猪干燥的胆囊或胆管结石。 [性状]多为类球形,直径1~4cm。表面黄至暗红褐色。
牛黄伪品(2)——水牛黄 [来源]水牛干燥的胆囊或胆管结石。 [性状]长卵圆形、类心形或类圆柱形,灰土黄至灰黄棕色,深浅不一,稍粗糙,具不规则裂纹;不能挂甲。 水牛黄 牛黄伪品(3)——牛羊草结 [来源]牛、水牛、绵羊或山羊胃内 的草结块或毛结石。 [性状]圆形、类圆球形、椭圆形,灰黄棕至绿褐色,多光滑,略有光泽,少见裂纹;不能挂甲。 牛羊草结
129
习题1: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在来源和性状鉴别特征上
有何不同?如何鉴别其质量?
130
答案: 天然牛黄为牛科动物牛的胆囊结石;人工牛黄则系自牛或猪等的胆汁中提取成分,参照天然牛黄已知成分配制而成。 性状鉴别: ①天然牛黄:呈卵圆形、类球形、三角形或类方形,少数呈管状或颗粒状。表面棕黄色,较光滑细腻,稍有光泽,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质松脆,易分层剥离,断面黄色。气清香,味先苦后回甜,有清凉感,不粘牙,能将舌及唾液染成黄色;其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②人工牛黄:多数呈粉末状,也有成不规则球块。浅棕黄色或金黄色。质轻松,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无清凉感。亦能挂甲。 质量鉴别:二种牛黄,以天然牛黄为优品。天然牛黄中,一般以完整、色棕黄、质松脆、断面层纹清晰细腻者最佳。含水量不得过9.0%(烘干法)。
131
名贵药材鉴别法 虎骨比重鉴别法 虎骨质坚实而重于其他动物骨,同样大小的虎骨重于牛骨一倍。牛骨断面为空洞状,而虎骨断面呈丝瓜络,且油性较大,色黄。 熊胆盘旋鉴别法 取少许熊胆放入盛满清水的杯内,可发现杯中胆质盘旋下沉,并溶成一条黄线者为真品,其它动物的胆质无盘旋状。 牛黄涂甲鉴别法 取少许天然牛黄粉末水浸后,涂在指甲上,其色经久不退为真品。而动物结石其粉末涂于指甲上则很快褪色。 阿胶拍打鉴别法 将阿胶快放入手中,用力拍打于桌面,即能断成碎块,断后呈现棕色,半透明,无异物者为真品。若拍打软而不碎,则可能是假品。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