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认真审题,明确作图目的。 二、作图按投影规律准确无误。 三、图线粗细分明。 四、需要保留作图线的一定保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认真审题,明确作图目的。 二、作图按投影规律准确无误。 三、图线粗细分明。 四、需要保留作图线的一定保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认真审题,明确作图目的。 二、作图按投影规律准确无误。 三、图线粗细分明。 四、需要保留作图线的一定保留。
总结 一、认真审题,明确作图目的。 二、作图按投影规律准确无误。 三、图线粗细分明。 四、需要保留作图线的一定保留。

2 25) φ30H7各项的含义:φ30表示基本尺寸,H表示孔的基本偏差代号,7表示公差等级。
26) 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一般应画成与水平线成45°,135°细实线。 27) 两侧垂直面相交,交线为侧垂线,倾斜面与水平面相交,交线为水平线。 28) 图样中的尺寸,以mm 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单位。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

3 21) 外螺纹在非圆视图中,大径用粗实线表示,小径用细实线表示。
22) 在绘制圆柱直齿轮的圆视图中,齿顶圆用粗实线表示,分度圆用细点画线表示,齿根圆用细实线表示。 23)装配图的内容包括:一组图形、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序号和明细栏。 24) 装配图中一般标注:性能规格尺寸;装配尺寸;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其它重要尺寸。

4 一、填空 16)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包括:一组图形,全部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 17) 基孔制中基准孔的代号为H,基轴制中基准轴的代号为h。
18) 极限配合有三种,它们是: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 19)极限配合的两种基准制为:基孔制;基轴制。 20) 螺纹的五要素为:牙型、大径、螺距、线数、旋向。

5 一、填空 11) 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
12)剖视图按剖切范围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三种。 13) 断面图可为: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 14) 在断面图中,移出断面图的轮廓线为:粗实线;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为:细实线。 15)同一零件各剖视图的剖面线方向一致,间隔相同。

6 一、填空 6)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7)平面相对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倾斜面 、平行面 、垂直面三种位置平面。
7)平面相对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倾斜面 、平行面 、垂直面三种位置平面。 8)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为:正确、完整、清晰。 9) 组合体尺寸标注完整包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总体尺寸。 10)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

7 一、填空 1) 投影法分为 中心 投影,平行 投影两大类。 2) 画图时常用的五种线型为 粗实线, 细实 线, 虚线,细点画 线,波浪 线。
1) 投影法分为 中心 投影,平行 投影两大类。 2) 画图时常用的五种线型为 粗实线, 细实 线, 虚线,细点画 线,波浪 线。 3) 与正垂面垂直的直线为 正平线,与铅垂面垂直的直线为 水平 线。 4) 相对投影面的三种位置直线是 倾斜线 、平行线 、垂直线 。 5) 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是平行、相交、交叉。

8 1、直线AB与CD相交,求cd。

9 1、直线AB与CD相交,求cd。

10 3、过点C作直线CD与AB相交,使交点到正面的距离为15mm。

11 3、过点C作直线CD与AB相交,使交点到正面的距离为15mm。

12 7、过点C作直线段CD∥EF,使CD=30mm。

13 7、过点C作直线段CD∥EF,使CD=30mm。

14 8、过点D作直线DE平行平面△ABC。

15 8、过点D作直线DE平行平面△ABC。

16 11、已知△ABC的一边AB,并知边AC平行EF,另一边BC为水平线,试完成三角形的两投影。

17 11、已知△ABC的一边AB,并知边AC平行EF,另一边BC为水平线,试完成三角形的两投影。

18 23、已知四边形平面ABCD的水平投影,并知其AB边为水平线,完成该平面的正投影。

19 23、已知四边形平面ABCD的水平投影,并知其AB边为水平线,完成该平面的正投影。

20 13、完成△ABC的正面投影(DC是属于△ABC的侧垂线)。

21 13、完成△ABC的正面投影(AD是属于△ABC的侧垂线)。

22 20、已知直角三角形ABC,其一直角边AB为水平线,另一直角边BC且点C在直线EF上,完成直角三角形的投影。

23 20、已知直角三角形ABC,其一直角边AB为水平线,另一直角边BC且点C在直线EF上,完成直角三角形的投影。

24 12、已知菱形一对角线CD及顶点A的一个投影a,求作菱形的两个投影。

25 12、已知菱形一对角线CD及顶点A的一个投影a,求作菱形的两个投影。

26 22、已知正方形ABCD为正垂面,其一边AB为正平线,完成正方形的完成正方形的两面投影。

27 22、已知正方形ABCD为正垂面,其一边AB为正平线,完成正方形的完成正方形的两面投影。

28 24、已知矩形ABCD,其一边AB为正平线,点D在直线EF上,完成矩形的两面投影。

29 24、已知矩形ABCD,其一边AB为正平线,点D在直线EF上,完成矩形的两面投影。

30 25.已知三角形ABC为铅垂面和正面投影△a'b'c',并知其与V面的倾角β=30°,求三角形ABC的另外两个投影。

31 25.已知三角形ABC为铅垂面和正面投影△a'b'c',并知其与V面的倾角β=30°,求三角形ABC的另外两个投影。

32 截交 平面与圆柱体相交 平面与圆锥体相交 相贯 圆柱与圆球体相交 圆柱与圆锥体相交
三、截交、相贯 截交 平面与圆柱体相交 平面与圆锥体相交 相贯 圆柱与圆球体相交 圆柱与圆锥体相交

33 7-3(2)求平面与圆柱体相交的交线。

34 1 求平面与立体相交后的投影(截交线)

35 5 求平面与立体相交后的投影(截交线)

36 9 求平面与立体相交后的投影(截交线)

37 7 求平面与立体相交后的投影(截交线)

38 2 求平面与立体相交后的投影(截交线)

39 4 求平面与立体相交后的投影(截交线)

40 6 求平面与立体相交后的投影(截交线)

41 8 求平面与立体相交后的投影(截交线)

42 10 求平面与立体相交后的投影(截交线)

43 10 求平面与立体相交后的投影(截交线)

44

45 求相贯线

46 求相贯线

47 7-12(3)求两圆柱相交的相贯线。

48 7-12(3)求两圆柱相交的相贯线。

49 求相贯线

50 求相贯线

51 四、组合体: 1 组合体的构型: 叠加 挖切 综合 平齐,相切,相交 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3 形体分析法:画图、看图、注尺寸 4 尺寸标注: 正确、完整、清晰 5 看组合体视图读图要点: 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2)视图中图线的空间含义

52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53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54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55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56 补画主视图、俯视图中缺少的线

57 补画主视图、俯视图中缺少的线

58 补画主视图、俯视图中缺少的线

59 补画主视图、俯视图中缺少的线

60 补画主视图、俯视图中缺少的线

61 补画主视图、俯视图中缺少的线

62 补画组合体的另一视图

63 补画组合体的另一视图

64 1 根据所给的两视图, 补画第三视图。

65 1 根据所给的两视图, 补画第三视图。

66 2 根据所给的两视图, 补画第三视图。

67 2 根据所给的两视图, 补画第三视图。

68 2 根据所给的两视图, 补画第三视图。

69

70 3 根据所给的两视图, 补画第三视图。

71 3 根据所给的两视图, 补画第三视图。

72 补画组合体的另一视图

73 五、表达方法 剖视图 全剖视图 半剖视图 断面图 移出断面图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1、螺纹标注 普通螺纹 2、螺纹联接的改错 螺栓联接 螺柱联接 螺钉联接
六、螺纹及螺纹联接 1、螺纹标注 普通螺纹 2、螺纹联接的改错 螺栓联接 螺柱联接 螺钉联接

85 螺纹的画法及标注(GB/T )

86 1.标注螺纹尺寸 2).普通细牙螺纹:公称直径d=16,螺距 p=1.5,左旋,长旋合长度,中径和顶径公 差带代号均为6H。

87 1.标注螺纹尺寸 3).普通粗牙螺纹:公称直径d=20,螺距 p=2.5,右旋,中等旋合长度,中径和顶径公 差带代号均为6h。

88 1.分析螺纹联接画法的错误,将正确的螺纹联接画法画在下侧。(长度方向尺寸及螺纹小径尺寸都由上图量取)

89 2.分析螺栓联接画法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右面。

90 5.分析螺柱联接画法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右面。

91 6.分析螺钉联接画法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右面。

92 11-5标注表面粗糙度 2. 指出错误,将正确的表面粗糙度标注在右图上。

93 11-5标注表面粗糙度 2. 指出错误,将正确的表面粗糙度标注在右图上。

94 11-6极限与配合 1.将装配图中的配合尺寸,标注在相应的零件图上
11-6极限与配合 1.将装配图中的配合尺寸,标注在相应的零件图上

95 11-6极限与配合 1.将装配图中的配合尺寸,标注在相应的零件图上

96 11-6极限与配合 1. 已知孔和轴的基本尺寸φ18,公差带代号分别为H7和f7,孔的上下偏差为0. 021和0, 轴的上下偏差为-0

97 11-6极限与配合 2. 已知孔和轴的基本尺寸φ18,公差带代号分别为H7和f7,孔的上下偏差为0. 021和0, 轴的上下偏差为-0

98 七、读装配图 拆画零件图

99 七、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读滚轮架装配图,拆画件4(滚轮)的零件图。 按1:2比例作图(装配图在下一页) 要求:
1.视图表达完整,投影关系正确。 2.标注全部尺寸(尺寸大小可由图中量取,按比例换算并取整)。 3.标注表面粗糙度:配合面 1.6, 左右端面6.3 4xΦ16孔Ra=12.5 ,其余铸造面。 4.填写零件的名称及材料。 5.字体工整,图形清晰。

100

101 画带轮的零件图 首先从装配图中把带轮的轮廓分离出来

102 画带轮的零件图 补全所有的投影

103 注全尺寸及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代号

104 七、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读单向阀装配图,拆画件5(阀盖)的零件图。 按1:1比例作图(装配图在下一页) 要求:
1.视图表达完整,投影关系正确。 2.标注全部尺寸(尺寸大小可由图中量取,按比例换算并取整)。 3.标注表面粗糙度:配合面 1.6, 接触面3.2 左端面12.5 ,其余6.3 4.填写零件的名称及材料。 5.字体工整,图形清晰。

105 单向阀

106 管接头 阀嘴 垫圈 阀体 阀盖 垫圈 阀杆 钢球 弹簧 弹簧座

107

108 七、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读齿轮油泵装配图,拆画件5(泵盖)的零件图。 按1:1比例作图(装配图在下一页) 要求:
1.视图表达完整,投影关系正确。 2.标注全部尺寸(尺寸大小可由图中量取,按比例换算并取整)。 3.标注表面粗糙度:配合面 1.6, 接触面6.3 螺栓孔12.5 ,其余铸造面。 4.填写零件的名称及材料。 5.字体工整,图形清晰。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七、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读夹线体装配图,拆画件4(座)的零件图。 按1:1比例作图(装配图在下一页) 要求:
1.视图表达完整,投影关系正确。 2.标注全部尺寸(尺寸大小可由图中量取,按比例换算并取整)。 3.标注表面粗糙度:配合面 1.6, 左右端面3.2,螺栓孔12.5 ,其余铸造面。 4.填写零件的名称及材料。 5.字体工整,图形清晰。

115 夹线体

116 压套 衬套 夹套 盘座 夹线体

117 压套

118 盘座

119 读球阀装配图,拆画件2(阀盖)的零件图。按1:1比例作图(装配图在下一页)
要求:1.视图表达完整,投影关系正确。 2.标注尺寸(尺寸数量不少于10个,尺寸大小可由图中量取)。 3.标注表面粗糙度:配合面 左右端面孔 其余 4.填写零件的名称及材料。 5.字体工整,图形清晰。

120 球阀装配图

121

122

123

124

125


Download ppt "一、认真审题,明确作图目的。 二、作图按投影规律准确无误。 三、图线粗细分明。 四、需要保留作图线的一定保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