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倫理學 第15週 Religion and Ethic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倫理學 第15週 Religion and Ethic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倫理學 第15週 Religion and Ethics

2 前 言 支持同性戀者的法律要為水災負責 英國一位主教公開表示,近日摧毀國家大半地區 的洪水是上帝對當代社會的道德墮落以及對環境 的不負責任所做的判斷。我們正處於嚴重的道德 問題,因為現在每種生活方式都被視為是合法的。 政府在扮演上帝的角色,說人們可自由按照自己 想要的方式來行動。賦予同性戀者較大權利的性 取向規定,是一種放任。近日的洪水是上帝吸引 人們注意力的方式,並要求悔改。 請問:宗教理由能否用來回答道德問題?為什麼?

3 前 言 自古以來,許多人把道德等同於宗教,等同於神 (上帝)的命令。
前 言 自古以來,許多人把道德等同於宗教,等同於神 (上帝)的命令。 世俗倫理(secular ethics)是否可能?如果沒有宗教, 道德能否存續? 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如果上帝不 存在,任何事都是可允許的。 探討宗教和道德之間的連結。

4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宗教是否無關於道德,或甚至跟道德對立? 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支持和反對理由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神律論(divine command theory, DCT) 康德(Immanuel Kant):上帝使得道德成為可能。 宗教是否無關於道德,或甚至跟道德對立? 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觀點 休謨(David Hume)和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觀點 P. H. Nowell-Smith 和James Rachels的觀點 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支持和反對理由

5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道德標準本身的有效性是否依賴神?或者道德具 獨立性,即使神也要遵守該道德秩序?
柏拉圖《對話錄》的〈猶希佛篇〉(Euthyphro)問: 神聖的事物是因為本身是神聖的,所以神喜愛它, 還是因為神喜愛它,所以它是神聖的? Q:因為一事物是善的,所以神命令善的事物,還 是因為神命令它,所以善的事物是善的? 涉及道德對錯的標準從何而來。

6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一)神律論(divine command theory): 1.基本主張:
道德原則=神的命令。其有效性源自神命令它們。 (1)三個論旨: 道德(對和錯)源自神。 道德的對=被神意願/道德的錯=被神的意志反對。 因為道德基本上奠基於神的意志,而非獨立存在 的理由,不需要進一步的行動理由。

7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2)四個命題: 行動A是錯的,若且唯若(if and only if)它相反於神 的命令。
如果沒有神,就沒有任何事是道德上錯誤的、被 要求或允許的。

8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2.獨立論旨(independence thesis):拒絕神律論。 基本主張: (1)道德並不源自神。
(2)對和錯不是僅奠基於神的意志。 (3)基本上有理由以某種方式行動,可獨立於神的意 志而獲知這些理由。 道德獨立於神,神也必須遵守道德法則。 如果沒有神,道德也不會改變。有神論者和無神 論者有相同的道德義務。

9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3.神律論的問題: (1)把善性(goodness)歸屬給神成為多餘的。 神是善的→神去做神意願去做的事。
神命令我們去做善的行為→神命令我們去做神命 令我們去做的行為。 (2)道德將成為武斷之事。 強暴、為取樂而殺害無辜者、無端的殘酷行為可 能因為神的命令而成為道德上對的行為? 道德義務可以隨時改變,將破壞道德穩定性。

10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聖經〈創世紀〉亞伯拉罕(Abraham)獻子的故事。
如果神可以僅藉由意願某事,就讓可憎的行為變 成道德上善的,道德將成為有權力者的「對」。 神律論的反對者拒絕接受神的全能包含能讓邪惡 的行為變成善的。神也必須遵守客觀的道德法則。

11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William Lane Craig證明上帝存在的論證: (1)如果沒有上帝,就不存在道德上絕對的價值。
(2)邪惡(負面的絕對價值)存在,而善(the Good) 存在為一種正面的絕對價值。 (3)因此,上帝存在。 但如果獨立論旨正確,那麼無論神是否存在,客 觀的道德原則都存在。理性存有者能運用理性和 經驗來發現這些原則。

12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二)康德:上帝使得道德成為可能 康德支持獨立論旨,但主張道德以其他方式依賴 於上帝。
靈魂不朽和上帝存在是道德的必要懸設(postulate)。 靈魂不朽→持續朝道德完善的理想邁進。 上帝存在→達成福德一致的「完全的善」 (complete good)。按道德功績(moral merit)的比例 得到幸福。

13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批評]: 批評者指出,康德的論證形式為: (1)如果道德是有意義的,那麼上帝存在。 (2)道德是有意義的。
(3)因此,上帝存在。 反向論證(counterargument): (2)上帝存在不成立。 (3)因此,道德是有意義的不成立。

14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一)羅素:宗教無關於道德 宗教幾乎沒有對文明做出任何有益的貢獻,反而 是痛苦的原因。 道德不需要神。
世界可能出自盲目的演化奮鬥,但這不會移除人 們要在生活中賦予意義和為善的義務。 人有道德評價的能力。生命擁有人賦予的意義, 而道德是任何有意義生活的一部分。

15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有神論者的批評]:George Mavrodes提出
羅素的世俗論觀點無法回答「我為什麼應該有道 德?」這個問題。 世俗倫理的根基表淺,缺乏證成價值和責任的必 要形上學基礎。

16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世俗論者的回應]: 如果道德尋求的是善,那麼奠基在美好人生概念 的世俗道德,是激勵人心的。
對理性的世俗道德來說,宗教的或柏拉圖式的形 上學觀點不是必要的。 在倫理守則方面,宗教倫理→強烈的利他,世俗 倫理→互惠的利他,但核心道德相同。

17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二)休謨和道金斯:上帝和宗教促進不道德 1.休謨的觀點: 連結宗教和道德的傳統觀點有兩大問題:
(1)宗教裡描述的神這個概念,是個不道德的專制君 主,表現出報復、嚴厲、殘酷和惡意。 (2)宗教的實作相反於道德。信仰者取悅神的方式是 從事荒謬的宗教儀式,而非透過道德行為。 休謨:真正的道德是人類生活非常自然的部分。

18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評論]: 休謨的觀點依賴對一般人的神的道德觀念和宗教 儀式的廣泛概括(generalizations)。
休謨進一步主張,要成為真正道德的人,需要把 宗教當成只是生活裡的微小嗜好。這個觀點過於 極端。

19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2.道金斯的觀點: 針對以色列學童做的研究,同樣是屠城行為: 聖經裡的約書亞(Jericho)→66%完全贊成。
古代中國的林將軍→7%贊成。 宗教讓人們形成對內群體成員的誤導忠誠,並助 長對外群體的懷疑和敵意。

20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評論]: 問題比較不在各宗教經典對道德議題說了什麼, 而是其詮釋是否跟得上社會正義逐步進展的標準。
要責怪的比較不是宗教,而是社會和政治的環境。

21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三)Nowell-Smith和Rachels:宗教跟道德自 律(moral autonomy)相衝突
P. H. Nowell-Smith:受規則指導的宗教道德,是 一種嬰兒式的道德(infantile morality)。 James Rachels:信仰者在崇拜(worship)之中放棄 了自律,因此是不道德的。 神的概念=做為值得崇拜的對象,所以神不能存 在。

22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評論]: 反駁Nowell-Smith的主張:並非所有宗教信仰者 都是頑固堅守規則。例如,耶穌違反不可在安息 日工作的規則。 反駁Rachels的主張:崇拜神無須放棄理性或自律。 神會希望人是明智、有區辨力的,且敏於慎思。

23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當有良好證據顯示神已給出判斷時,信仰者可能 會把判斷交給神。如果這是犧牲自律,顯示自律 只是初確價值(prima facie value)。 類比:在物理實驗室跟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一起工作,聽從他的權威≠放棄自律。 思考:這是個好的類比嗎? 自律是對自己人生的高階反思掌控,遵循其他人 更可能是正確的意見,是運用而非拋棄自律。 信仰者服從神的權威是理性地放棄自律。

24 三、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 (一)支持論點:宗教豐富了道德。 1.如果有神,那麼善最終將勝過惡 William James論信仰。
善終將勝利的想法,讓人有信心繼續跟不正義和 殘酷行為奮戰。 2.如果神存在,那麼宇宙的正義將盛行於全世界 每個人最終都將根據其道德功績得到應得的賞罰。 神是完美的裁判,人無法避免不道德的懲罰。

25 三、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 3.如果有神論為真,道德理由總是凌越非道德理由
確保道德的客觀性和凌越性:宗教觀點可回答 「為什麼要有道德?」,且神確保了道德的最高 地位。 4.如果有神論為真,就有一位愛且關心我們的神─ 祂的愛將啟發人們 有天父關心我們並致力促進我們的好,信仰者有 額外理由做個道德的人—希望讓神高興。

26 三、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 5.如果有按祂的形象來創造我們的神,那麼所有人 都有平等的價值
世俗論沒有為個人的平等價值提供證成,有神論 可從神的父親身份證成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6.如果神存在,對後代問題就有具說服力的解答 兩個理由:(1)神命令我們要延續人類這個物種; (2)神愛著未來的人。 思考:世俗論者要如何回應上述六種主張?

27 三、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 (二)反對論點:宗教減損了道德。 1.許多邪惡之事是由宗教人士以宗教之名所為 宗教可能被當成為惡的有力武器。
2.我們無法確知仁慈的神是否存在 也沒有證據可證明,人們對神的意志和作法的詮 釋是正確的。 3.宗教的道德封閉了對話 宗教的道德對許多道德議題採取宗教權威的特殊 立場,沒有爭論和妥協的空間。

28 三、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 【婦權老將】黃淑英倡墮胎自主 盼跟宗教界「對話 取代對槓」 請問:宗教與非宗教人士要如何進行道德對話?
現行《優生保健法》規定,未滿20歲青少女墮胎必須 法定代理人同意,已婚婦女墮胎則須配偶同意。婦女 團體質疑這是「父權條款」,因此主張滿18歲青少女 就該有自主權,且應刪除已婚婦女墮胎須經配偶同意 的規範;不過宗教界不同意放寬,甚至還「加碼」要 求女性墮胎前應有「強制思考期」。此議題吵了10多 年沒結論,黃淑英說,她希望跟宗教界溝通一些修法 的「底線」…… [上報   ] 請問:宗教與非宗教人士要如何進行道德對話?

29 三、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 4.宗教的道德導致群體的不容忍 組織化的宗教是排他性群體,潛在創造出對外群 體的道德不容忍。歷史上有許多例子。
5.宗教的道德威脅政教分離 世俗論者堅持教會與國家分離,而宗教組織阻礙 改革社會的政治努力時,威脅了政教分離。 思考:有神論者要如何回應上述五種主張? Pojman和Fieser:須制訂出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都 能同意的適當道德。把理性檢視應用在所有信念。

30 結 語 對許多人來說,宗教和道德有著緊密關連。 對於道德是否依賴宗教的問題,獨立論旨是正確 的,道德擁有獨立的價值。
結 語 對許多人來說,宗教和道德有著緊密關連。 對於道德是否依賴宗教的問題,獨立論旨是正確 的,道德擁有獨立的價值。 世俗論者主張宗教無關於道德,甚至跟道德相對 立,其中有些觀點過於極端。 對於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的問題,有支持和反 對的論點,思考哪些論點比較合理。 下週課程主題:事實—價值問題(The Fact-Value Problem)

31 討論課—討論問題 馬克思(Karl Marx)曾主張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宗 教只會迷惑民眾,讓人們相信世上一切事物最終 總是會變好,進而導致大家接受邪惡與不正義。 1.如果馬克思的說法為真,是否必然可推出「宗教 減損道德」的結論?他的說法有可能跟「宗教豐 富道德」的主張相容嗎? 2.你們同意馬克思的說法嗎?如果不同意,請舉出 一個例證來反駁他的說法。如果同意,請說明為 什麼政府不可以因此限制人民的宗教自由。

32 閱讀教材 指定閱讀:Louis P. Pojman and James Fieser, Ethics: Discovering Right and Wrong Chapter 12 Religion and Ethics. 延伸閱讀: 1.孫效智,《宗教、道德與幸福的弔詭》。新北市: 立緒文化,2002。第2章 神律倫理與理性倫理。 2.James Rachels and Stuart Rachels, The Elements of Moral Philosophy Chapter 4 Does Morality Depend on Religion?


Download ppt "倫理學 第15週 Religion and Ethic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