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九 章 蒸 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九 章 蒸 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九 章 蒸 馏

2 9.1 概述 (1) 蒸馏在工业上的应用 1)石油炼制工业 (原油 汽油、煤油、柴油等);
1)石油炼制工业 (原油 汽油、煤油、柴油等); 2)石油化工工业(基本有机原料、石油裂解气等分离); 3)空气的分离(氧气、氮气的制备); 4)食品加工及医药生产。 (2) 蒸馏的目的和依据 目的: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依据: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一定温度下挥发能力的差异。

3 混合物中较易挥发的组分——易挥发组分A 混合物中较难挥发的组分——难挥发组分B 例:乙醇—水溶液 (3) 蒸馏过程必要条件 ① 通过加热或冷却使混合物形成气、液两相共存体系, 为相际传质提供必要的条件; ② 各组分间挥发能力差异足够大,以保证蒸馏过程的传质推 动力。

4 (4)蒸馏分离的特点 蒸馏操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流程简单 蒸馏操作既可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也可用于液体混合物甚至是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蒸馏操作有时需要高压、高真空、高温或低温条件

5

6 (5) 分类 ① 按组分数分类: 双组分蒸馏; 多组分蒸馏。 ② 按操作方式分类: 间歇蒸馏— 简单蒸馏; 连续蒸馏— 平衡蒸馏、精馏。 ③ 按操作压力分类: 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加压蒸馏。 本章以双组分连续精馏为重点。

7 精馏装置示意图

8 9.2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9.2.1 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9.2.2 双组分非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双组分非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理想溶液 :各组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相等。

9 9.2.1 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组成的表示方法:液相x,气相y 一、相律: 式中F――自由度数; C ――独立组分数; Φ ――相数。
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组成的表示方法:液相x,气相y 一、相律: 式中F――自由度数; C ――独立组分数; Φ ――相数。 对双组分的气液相平衡,由相律知其自由度数为2。

10 二、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函数关系 所谓理想物系,即指液相为理想溶液,遵循拉乌尔定律;气相为理想气体。 拉乌尔定律: pA0、 pB0为溶液温度下纯组分A和B的饱和蒸气压 可查有关手册或由下面安托因方程求得:

11 当溶液沸腾时,溶液上方的总压等于各组分的蒸气压之和:
道尔顿定律: 由式7-4和7-3得: 泡点方程 露点方程

12 三、相图 ① 温度-组成图(t-x-y)

13 图线说明: ① 曲线 t-x 表示恒定压力下,饱和液体组成与泡点的关系, 称为饱和液体线或泡点曲线。 ② 曲线t-y表示恒定压力下,饱和蒸气的组成和露点的关系, 称为饱和蒸气线或露点曲线。 ③ 在t-x 线下方为过冷液相区。 ④ 在t-y 线上方为过热气相区。 ⑤ 在两线之间为两相共存区,即气、液相平衡区。

14 苯-甲苯温度-组成图 t/℃ p=101.3kPa tJ J 110 tI I tE C E D 100 t-y tG G 90 tF F
t-x 80 xC x0 yD 1.0 x (y) 苯-甲苯温度-组成图

15 从过冷液体至过热气体的变化过程

16 常压下苯、甲苯的相对挥发度随温度的变化

17 说明: (1)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均可起到分离作用; (2)全部汽化和全部冷凝没有分离作用; (3)不断的部分汽化和冷凝可使分离程度不断提高; (4)蒸馏操作应处于汽液两相区内。

18 ② 气、液平衡组成的 x-y 图 标绘:略去温度坐标,依x-y 的对应关系做图 ,得x-y图。

19 压力对温度组成图的影响

20 说明: (1)组成 均以易挥发组分的组成表示,故曲线位于对角线上方 (2)平衡线上不同点代表一个气、液平衡状态,即对应一组 x、y、t,且y (或x) 越大,t 愈低。 (3)平衡线距对角线越远,物系越易分离。 (4)压力增加,平衡线靠近对角线。

21 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 挥发度:

22 相对挥发度: 对双组分溶液,气相遵循道尔顿分压定律,则: 上式称为气液相平衡方程。α越大,分离越容易。

23 9.2.2 双组分非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一、非理想物系 化工生产中遇到的物系大多为非理想物系。 非理想物系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双组分非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一、非理想物系 化工生产中遇到的物系大多为非理想物系。 非理想物系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气相为理想气体; 液相为理想溶液,气相为非理想气体; 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气相为非理想气体。

24 乙醇-水溶液为典型的非理想溶液: 图5-3 常压下乙醇—水溶液的x-y图

25 9.3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 平衡蒸馏 简单蒸馏 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均为单级蒸馏操作过 程,通常用于混合液中各组分挥发度相差较大,对分离要求又不高的场合。

26 平衡蒸馏 平衡蒸馏装置 x xF y

27 9.3.2 简单蒸馏 简单蒸馏装置 简单蒸馏又称微分 蒸馏,是一种单级 蒸馏操作,常以间 歇方式进行。 xw x yw y1 min max
简单蒸馏 简单蒸馏装置 nF, zF nD3, xD3 nD1, xD1 nD2, xD2 nW2, x2 xw x yw y1 min max 简单蒸馏又称微分 蒸馏,是一种单级 蒸馏操作,常以间 歇方式进行。 图5-6 简单蒸馏装置

28

29 9.4精馏原理和流程 一.精馏原理 由平衡蒸馏 y >xF x< xF 可使汽相多次部分冷凝 xF <y1 <y2 <y3 →yA →1 使液相多次部分气化 xF>x1>x2>x3→xA→0 设想可用多个釜来实现 使汽相yl经多次部分冷凝 x2→x3→x4→0 y2 →y3 →y4 →1 使液相x1经多次部分汽化

30 但如此在工业上不合理 1)最终汽相产品只有质量没有数量。液相同样。 2)对汽相,每次冷凝下的残液没利用,对液相,每次汽化的汽相没用。 3)汽相每次部分冷凝都需用冷却能量。液相每次部分汽化都需供热能。 4)设备过多,过庞大。

31 如何改进: 浓度 加 汽相 料 温度 以 浓度 上 液相 温度 y1 <y2 <y 3<y4 t1 >t 2>t 3>t4 x1 <x2 <x3 <x4 t 1>t 2 > t 3 > t4 稍改进把每釜的残液引回到前釜 如 x3 和 y2 与x3平衡的温度为t 3 <汽相y2的温度t2

32 这样x3就可对y2起到部分冷凝作用,而省掉冷凝器,同时还能将x3的部分易挥发组分转移到y2汽相中。
与y3,平衡的温度为t3, >液相x2,的温度t2, 这样y3,就对x2,起到部分汽化的作用而省掉加热器 同时中y3,的部分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x2,中 这样,就可将各汽相、液相的热量做到充分利用, 但设备过庞大。可用一个塔板代替一个釜,然后组成 一个塔体——精馏塔

33 精馏--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在塔中同时、多次进行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分的过程。
二.精馏的装置作用及传质机理 1.装置及流程 精馏段 全塔分 以加料板为界 提馏段 有: 冷凝器 再沸器 塔板

34

35 2.塔板上的传质机理 第二块板为例:y3>x1 温度: 液相被部分汽化 传热:汽→液 汽相被部分冷凝 浓度:y3>x1处于不平衡状态 传质从液相→汽相 汽相被增浓(易挥发组分) 液相被减浓 故塔板上,传热,传质同时反向进行 经过足够长时间,汽,液两相充分接触,达到y3>x1成平衡 。 符合 ——称为理论板

36 这样,汽相每上升一板,就被部分冷凝一次,而使A组分被增浓一次,愈到塔顶,浓度愈高,最后得到较纯净A组分。
液相每下降一板,则被部分汽化一次,使A组分减少,而使B组分增浓,愈到塔底,B组分愈浓,最后可得到较纯B组分。 3.塔板的作用 1)气相进行部分冷凝 2)液相进行部分汽化 3)是汽,液两相进行传热,传质的场所 对每一块塔板,传热传质的液相来自上一板,汽相来自下一板。

37 那么对第一块板,液相从何而来——产品回流
对最后一块板,汽相从何而来——加热釜(再沸器) 4.回流及精馏段的作用 1)保证各层塔板(特别是第一块板)有适当的液体层,以使汽相可部分冷凝,并不断补充塔板上易挥发组分,使各板液相组成恒定,保证连续稳定操作。 2)保证馏出液有较高纯度,只有回流液的浓度愈高,则所得产品的浓度也会愈高。 3)精馏段作用:使汽相浓度不断提高,即不断增浓,以得到合格的塔顶产品。

38 5.加热釜提馏段的作用 1)供给精馏必须的汽相(蒸汽); 2)供给热量; 3)提馏段作用:浓缩难挥发组分以在塔底得到较纯的难挥发组分产品 6.总结以上,完成精馏必须的条件: 1)塔顶必须有产品的回流; 2)塔底必须有加热釜; 3)必须在中间加料,加料板位置应该是该板的浓度(液相或汽相)应和料液浓度一致。

39 7.回流 塔顶液相回流 ⑴塔顶液相回流的方式 a.冷凝器的分类 y1=xD 全凝器 xD y0 分凝器 xD x0 y0=xD y1 y1
相当于一块理论板 x0 y0=xD

40 b.回流液的温度 泡点回流:饱和液体 冷凝液回流 塔底汽相回流 釜液 加热蒸汽 W xw 直接加热 间接加热 a.回流方式 yw xw xn


Download ppt "第 九 章 蒸 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