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紫台空间天文实验室硅微条探测器研制进展 郭建华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紫台空间天文实验室硅微条探测器研制进展 郭建华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紫台空间天文实验室硅微条探测器研制进展 郭建华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

2 报告提纲 1、紫台空间探测的发展计划 2、硅微条探测器的应用需求 3、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的研制 4、将来的计划及总结

3 空间探测的优势 全波段天 从射电到伽玛 eV-1015eV 大气吸收红外、紫外、X射线、伽玛射线

4 空间探测的优势 宇宙射线和大气作用同样也会发生簇射而产生大量的次级粒子。 原初高能宇宙线的探测,空间比地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5 紫台空间探测的发展计划 高能宇宙线、伽玛射线观测: 太阳的X/伽玛射线观测: 月球、行星的伽玛射线探测:
宇宙的起源,如反物质、暗物质粒子的探测; 高能宇宙线的起源和传播; 伽玛射线天文等; 完成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2015年底发射成功) 太阳的X/伽玛射线观测: 研究太阳磁场、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 紫台在太阳物理的研究方面有比较大的队伍; 月球、行星的伽玛射线探测: 行星表面元素探测,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分布,同时也对认识太阳系46 亿年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完成了嫦娥一号、二号上的伽玛射线谱仪;

6 紫台空间探测的发展计划 高能伽玛射线的空间探测计划 太阳X射线、伽玛射线的探测计划 月球、行星伽玛射线探测
HERD(紫台参与):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10TeV的电子/伽玛射线观测,PeV以上的宇宙线观测,用于研究暗物质以及宇宙线起源; 太阳X射线、伽玛射线的探测计划 HXI :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的载荷之一, 10kev-300kev 的X射线成像,空间调制成像,用于研究太阳磁场、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三者之间的内在物理联系。先导专项,即将正式立项; LASGA:大面积太阳伽玛射线谱仪,安装在中国空间站实验舱II上,10keV到GeV的伽玛射线能谱测量,用于研究太阳耀斑的物理起源和触发机制研究。载人航天项目,即将立项; 月球、行星伽玛射线探测 行星表面元素的探测:目前紫台正在进行小行星探测方面的项目申请,开展预研工作;

7 HERD和盘古计划 盘古计划 (卫星) HERD (中国空间站) 观测目标:伽玛射线天文、“GeV”超 观测目标:电子/伽玛、宇宙线
能段:~10TeV (电子、伽玛) 特点:采用了小粒度的量能器(3D量能器),大大提高粒子鉴别能力 盘古计划 (卫星) 观测目标:伽玛射线天文、“GeV”超 能段:~10GeV

8 LASGA和HXI LASGA HXI (卫星) LASGA (中国空间站) 观测目标:X射线成像(优于6”) 观测目标:伽玛
能段: 10keV-GeV 特点:采用高能量分辨的溴化镧晶体 HXI (卫星) 观测目标:X射线成像(优于6”) 能段:10kev-300kev 特点:空间调制,傅立叶变换,高能量分辨的溴化镧晶体 8

9 报告提纲 1、紫台空间探测的发展计划 2、硅微条探测器的应用需求 3、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的研制 4、将来的计划及总结

10 伽玛射线观测技术要求 高能伽玛射线/宇宙线观测方法: 技术特点: 科学研究对探测仪器要求越来越高:
粒子(核)物理实验技术+航天技术+天文 磁谱仪,如AMS-02,PAMELA; 反符合+径迹测量+量能器,如FERMI-GLAST、CALET、DAMPE; 技术特点: 能量高,粒子性无法聚焦,需要足够的重量来“阻挡”; 本底高,需要有强的粒子鉴别能力; 科学研究对探测仪器要求越来越高: 更宽的能段、更好的能量分辨; 更小的角分辨(径迹测量)、更低的本底(反符合); 粒子的径迹(成像)需要利用位置灵敏的探测器

11 “新技术”的研发 空间探测为了降低分险一般采用地面成熟的技术; 位置灵敏探测器的研发选择
气体探测器(多丝室、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等),大面积,低成本,但真空下容易漏气; 闪烁探测器(闪烁光纤),位置分辨比较低; 常温半导体探测器,位置分辨高,方便在真空下封装,缺点是价格贵。硅基的有硅微条、硅像素探测器,其他如CZT像素探测器等。

12 “新技术”的研发 紫台空间天文实验室目前主要集中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的研发,为将来可能的伽玛射线观测计划做准备。 硅微条探测器
主要针对高能伽玛粒子的空间探测,高能伽玛粒子流量低,需要大面积的探测器,而硅微条容易通过多片的键合形成大面积的径迹探测; 相对像素型探测器需要比较少的读出电子学; 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的封装; 探测器的测试平台的研发; 探测器的模拟及在轨处理算法的研究;

13 报告提纲 1、紫台空间探测的发展计划 2、硅微条探测器的应用需求 3、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的研制 4、将来的计划及总结

14 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的封装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上的硅微条探测器由高能所负责,探测器的封装主要由日内瓦大学、INFN佩鲁贾完成;
紫台正在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的封装和前端电子学方面开展工作; 目前已经完成了一个原型样机(和INFN佩鲁贾合作)。 DAMPE上的硅微条探测器

15 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的封装 探测器的封装包括(和INFN佩鲁贾合作): 硅片使用滨松公司生产的硅片,尺寸为10cm*10cm*320um;
硅片的装配; 检查硅片的对准; PCB点胶:导电胶和非导电胶 PCB和硅片的粘接、固化; 检查硅片的粘连情况; 探测器的键合; 检查键合强度等,完成硅微条模块; 将多个模块粘接在铝蜂窝平面上形成探测器;

16 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的封装

17 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的封装

18 多通道前端读出电子学的研制 对电子学的需求 电子学的选择 320um沉积能量~120kev/MIP,~32*103 e-h
整个硅片:总电容约为2824 pF,暗电流~200nA; 大面积硅微条需要多个硅片键合在一起,所以电子学需要面对比较大的电容和暗电流; 电子学的选择 选用挪威IDEAS公司的VA140,AMS使用的VA64HDR9升级版本;

19 多通道前端读出电子学的研制 VA140共64通道/芯片 动态范围为200fC(~40MIP)

20 多通道前端读出电子学的研制 原理样机中完成了一个前端读出板 6个VA140芯片完成384个硅微条通道的读出;
其中3个VA140芯片级联shiftout后,通过I-V变换、放大等再通过DAQ板的AD采样读出;

21 多通道前端读出电子学的研制 电子学主要完成以下测试 测试结果 基线及基线噪声 线性刻度:外部信号源和前端电子学自身的DAC刻度源
基线噪声(连接两个硅片):common noise扣除前后7 ADC->2 ADC

22 多通道前端读出电子学的研制 电子学线性刻度 大部分通道能够保持很好的线性 每个芯片的Channel NO.64发现线性很差
封装完探测器后,发现部分通道电子学线性刻度增益变差,可能是芯片封装是输入端没处理好,受污染变脏导致和其他地方阻抗变低,使得相关通道工作不正常。

23 硅微条探测器的测试 硅微条探测器测试方法 测试结果 放射源,如β源,能量沉积宽,但无空间分辨和能量分辨; 宇宙线Moun测试
加速器束流测试,比较不容易获得 激光测试,空间分辨高,可以快速检查微条的情况 测试结果 目前主要使用β源(如锶90)和宇宙线两种方式;

24 硅微条探测器的测试 宇宙线测试利用塑闪做触发; 每隔1个小时测量一次基线; 数据处理包括: 扣除基线; 扣除common noise
VA equalization等 Cluster的寻找和沉积总能量的计算

25 硅微条探测器的测试 宇宙线测试结果(简单地统计所有方向入射的事例) 1MIP=50ADC道,1道约为2.4kev (670 eh pair)

26 报告提纲 1、紫台空间探测的发展计划 2、硅微条探测器的应用需求 3、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的研制 4、将来的计划及总结

27 将来的计划及总结 希望能够和国内各兄弟单位合作!!! 探测器的封装 读出电子学 探测器的测试
在中科院修购专项的支持下,紫台2017年计划采购高性能自动键合机、三维坐标测试仪、探针测试台、点胶机、贴片机等设备,建设半导体探测器封装、测试平台; 读出电子学 目前计划进一步和挪威IDEAS公司合作,开发多通道低噪声前端读出系统; 探测器的测试 研制单片测试、模块组装的测试、整机测试平台; 同时开展一些探测器模拟和在轨数据压缩算法方面的研究 希望能够和国内各兄弟单位合作!!!

28 衷心感谢 各位专家


Download ppt "紫台空间天文实验室硅微条探测器研制进展 郭建华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