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讲 声现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讲 声现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讲 声现象

2 知识精讲 考点梳理 声音的产生 常见发声体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传播 音调 声速 声音的特性 响度 音色 声的利用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危
声音的特性 响度 音色 声的利用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危 害和控制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防止等级 控制噪声

3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①_____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② _____,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4 常见发声体:人说话时的声带振动、动物的叫声是由动物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弦类乐器发声时的③____振动、管类乐器发声时的④______振动、敲鼓时的⑤_____振动、听到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空气柱 鼓面

5 声音的传播需要⑦_____.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⑧_____;⑨_____不能传声.
声音在介质中以⑥____的形式传播.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⑦_____.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⑧_____;⑨_____不能传声. 介质 液体 真空

6 (1)描述声音传播的⑩_____ ,它的大小等于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分别为v固、v液、v气,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 (3)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___ m/s. 快慢 声速 11 v固>v液>v气 12 340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较大障碍物,就会被 ________. 利用:回声测距. 回声 反射回来 13

7 频率:物理学中用每秒内 ____的次数——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为赫兹,
定义:声音的 ____. 高低 14 频率:物理学中用每秒内 ____的次数——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为赫兹, 简称赫,符号为 ____. 振动 15 Hz 16 音调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 ___,频率低则音调 ___. 17 18 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从 ___Hz到 ______Hz.人们把高于 ______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 ____Hz的声叫做次声波. 20 19 20 000 20 20 000 21 20 22

8 定义:声音的 _____. 振幅: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响度
定义:声音的 _____. 强弱 23 振幅: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响度 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声源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 ____;(2)距声源的距离,距离越近响度越大;(3)声音的分散程度,分散度越小,响度越大. 24

9 决定因素:不同发声体的 ____、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 ____也就不同.
决定因素:不同发声体的 ____、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 ____也就不同. 材料 25 音色 26 音色 人们可以根据音色的不同,来区分 ______ _____发出的声音. 不同发 27 声体

10 声音可以传递 _____,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超声波除垢、除结石等.
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地震、 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产生的 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 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超声波:回声定位(超声导盲仪、倒车雷 达、声呐);B超;检测锅炉有没 有裂纹. 声音可以传递 _____ 信息 28 声音可以传递 _____,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超声波除垢、除结石等. 能量 29

11 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30 无规则 噪声的来源

12 等级:人们以 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符号 ____.
等级:人们以 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符号 ____. 分贝 31 dB 32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防止 防止危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保证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为0 dB.

13 (1)防止噪声的产生,在 ____处减弱,如:摩托车的消声器、禁止鸣笛、公共场合禁止喧哗、改进工艺降低生产设备振动等.
(1)防止噪声的产生,在 ____处减弱,如:摩托车的消声器、禁止鸣笛、公共场合禁止喧哗、改进工艺降低生产设备振动等. 声源 33 (2)阻断噪声传播,在 ________中减弱,如: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隔音墙”,公路旁的绿化带、音乐厅用吸音材料做墙壁等. 传播过程 34 控制噪声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 ____处减弱,如:戴耳塞、护耳器,捂耳朵等. 人耳 35

14 重难点突破 声音特性的理解与辨析 例 1 (1)判断下列说法主要描述的是声音的哪种特性:①声音的“大”、“小”;②声音的“粗”“细”;③男低音、女高音;④闻其声知其人;⑤震耳欲聋;⑥低声细语;⑦口技演员模仿物体发声;⑧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不同;⑨调整收音机的音量;⑩用喇叭增大喊话的声音; 户主利用声音开门锁.其中描述音调的是______;描述响度的是____________;描述音色的是________. 11 ②③ ①⑤⑥⑨⑩ ④⑦⑧ 11

15 (2)下列做法:①演奏管乐器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管孔;②演奏管乐器时用不同的力吹奏;③演奏打击乐器时改变击打的力度;④演奏弦乐器时用手指按弦改变弦长;⑤距离发声体的远近不同,听到声音的大小不同;⑥向暖水瓶中灌水,听到的声音一直在变化.其中声音的响度改变的是________;声音的音调改变的是________. ②③⑤ ①④⑥

16 例 2 泰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ViKi”智能手机,出口到南美、南亚和非洲市场.调节手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频率 D. 响度 D

17 ①音调和响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②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会变化,而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18 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措施(重点) 例 3 请将下列说法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措施(重点) 例 3 请将下列说法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①听音乐时调小音量;②睡觉时关紧门窗;③起飞引导员配戴有耳罩的头盔;④市区里种植大量的树木;⑤公路两旁的隔音墙;⑥列车车轮上安装降噪环;⑦掩耳盗铃;⑧教室里张贴“请勿大声喧哗”标语;⑨改进工艺降低生产设备的振动;⑩音乐大厅用吸音材料做墙壁;⑪ 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朵; 禁止鸣笛; 纺织工人使用防噪声耳罩. 12 13

19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______________.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_____________.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______________. ①⑥⑧⑨ 12 ②④⑤⑩ ③⑦ 11 13

20 例 4 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教室内学生的干扰,以下方法无效的是(  )
A.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B. 在教室周围植树 C. 上课时关闭门窗 D. 学校路段禁止鸣笛 A

21 实验突破 基础小实验 命题点 声音的产生及特性
1.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 命题点 声音的产生及特性 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得越剧烈,说明物体的______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振动 振幅

22 命题点 声音的产生及特性 2. 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有声音产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而且橡皮筋发声的_____不同. 振动  响度

23 命题点 声音的传播 3.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在水中,依然可以听见手机发出的声音,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24 命题点 声音的传播 4. 如图所示,将手机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拨打该手机号码并把罩内的空气抽走,抽走的过程中所听到铃声逐渐变小,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5 命题点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 如图所示,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的大小与_____有关;_____越大,响度______. 振幅  振幅  越大

26 6. 如图所示,拨动梳齿时可以听到声音,这一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拨动梳齿的速度越快,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____ (选填“高”或“低”).
命题点 声音的产生及特性 振动  高

27 命题点 声音的特性 7. 如图所示,把一个装有少量水的高脚杯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按住高脚杯的底座,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湿润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使其发声.当高脚杯中的水量变化时,听到声音的______会有变化. 音调

28 命题点 声音的特性 8. 如图所示,击鼓时,用力越大,碎纸片跳起的高度越高,听到声音的____越大. 响度

29 9. 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
命题点 声音的特性 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 主要是指声音的_____同. 音调

30 10. 如图所示,置于正在发声的扬声器纸盆前的一支蜡烛,可观察到烛焰在“跳舞”,这表明了声音能够传递_____.
命题点 声的利用 能量


Download ppt "第一讲 声现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