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五章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五章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五章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2 某山区二级路JD20的里程为 K10+182. 3 ,R=150m,Ls=35m,T=111. 54m,L=202. 7m,E=27
某山区二级路JD20的里程为 K ,R=150m,Ls=35m,T=111.54m,L=202.7m,E=27.33m,L净圆=132.70m。 计算: (1)过渡段上每10m、圆曲线上每40m一桩,计算各桩的加宽值。设路面宽B=7m,路肩宽a=0.75m,计算路基宽度。(A= ,要求计算宽度b与标准值比较,采用标准值,比例过度) (2)设超高率 ,路拱坡度 ,路肩坡度 ,桩距同(1), 计算各桩路基边缘及中桩与设计标高之差。 (超高过渡方式为绕中线旋转) 2019/4/2

3 《规范》规定值查表知b=1.0m 据题意选择全加宽值为b=1.0m
解:(1) 全加宽理论值: 《规范》规定值查表知b=1.0m 据题意选择全加宽值为b=1.0m 加宽缓和段采用比例过渡: ZH点里程 ZH点加宽值为0, 路基宽 2019/4/2

4 HY点加宽值为1.0m 路基宽 路基宽 HY点里程 Lx=10m, 加宽值 K10+80.76桩
同理可得过渡段其它各桩加宽值,见计算成果表。 2019/4/2

5 (2)路拱同坡度单向超高点到ZH点的距离 外缘超高: 2019/4/2

6 中线超高 内缘超高 2019/4/2

7 同理可得 点的超高值 外缘超高: 2019/4/2

8 中线超高: 内缘超高: 2019/4/2

9 圆曲线超高为定值: 外缘 2019/4/2

10 中线: 内缘: 2019/4/2

11 特征点 桩号 加宽值 路基宽度 内缘 中线 ZH K10+70.76 0.000 8.500 0.008 0.093 K10+80.76
各桩加宽及超高值详见下表: 特征点 桩号 加宽值 路基宽度 内缘 中线 ZH K 0.000 8.500 0.008 0.093 K 0.286 8.786 0.002 K 0.571 9.071 0.178 -0.004 K 0.857 9.357 0.263 -0.057 HY K 1.000 9.500 0.305 -0.178 K QZ K K 2019/4/2

12 YH K 1.000 9.500 0.305 0.093 -0.178 K 0.857 9.357 0.263 -0.057 K 0.571 9.071 0.178 -0.004 K 0.286 8.786 0.002 HZ K 0.000 8.500 0.008 2019/4/2

13 (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2)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作业:某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77.756米、65.356米、68.716米。若在变坡点K9+100处的竖曲线半径为3000米,试计算: (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2)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2019/4/2

14 解:(1)计算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竖曲线起点桩号= (K9+100)-64. 5= K9+035
解:(1)计算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竖曲线起点桩号= (K9+100)-64.5= K 竖曲线止点桩号= (K9+100)+64.5= K (2)计算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①对于K9+060: 路基设计标高= [(K9+100)-(K9+060)] + 0.100=66.696(米) ②对于K9+150: 路基设计标高= [(K9+150)-(K9+100)] + 0.035=65.991(米) 2019/4/2

15 作业: 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的高程为66. 770米K3+030. 00 ,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 68%和+2
2019/4/2

16 解:(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如下: 外距 (米) 68. 560-66. 770=1. 79 由 ω=2. 06%-(-3. 68%)=0
解:(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如下:  外距 (米) =1.79 由 ω=2.06%-(-3.68%)=0.0574   和   有 得 R=4346.3(米) 依题意(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可得R=4400(米) (2)计算该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L= Rω= 4400×0.0574=252.56(米) T=L/2=126.28(米)  竖曲线起点桩号=(K30+030) = K 竖曲线止点桩号=(K30+030) = K 2019/4/2

17 作业: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 K3+030. 00,高程为427
作业: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 K ,高程为 ,前坡为上坡,i1= +5%,后坡为下坡,i2 = - 4%,竖曲线半径 R=2000m。试计算竖曲线诸要素以及桩号为 K 和K 处的设计标高。 2019/4/2

18 1)计算竖曲线要素 ω= i1 - i2 = 5% - (-4%) =0.09 所以该竖曲线为凸形竖曲线
曲线长:L = R ω=2000 ×0.09 = 180 m 切线长:T = L/2 =180 / 2 = 90m 外距: E = T 2 /2R =2.03m 2)竖曲线起、终点桩号 竖曲线起点桩号=(K )- 90 = K 竖曲线终点桩号= (K ) + 90 = K 2019/4/2

19 K3+000.00的切线标高= 427.68 -(K3+030.00-K3+000.00)×5%= 426.18m
2019/4/2

20 平曲线要素计算 ① 已知条件 ②主要计算内容 对称基本型平曲线计算 α= 50°(偏转角) R=1500 Ls1=300 (第一缓和曲线)
(第二缓和曲线) ②主要计算内容 Ts: 设置缓和曲线之后的切线长度; L: 平曲线长度, 关键在于求圆曲线长度; E: 外矢距(交点JD与平曲线中点QZ的距离); O(xo,yo): 圆心O点的坐标 2019/4/2

21 平曲线要素计算 ③基本计算公式 ΔR = Ls2/24R- Ls4/2688R3 (Xjd, Yjd) + Ls6/506880R5
③基本计算公式  ΔR = Ls2/24R- Ls4/2688R3 + Ls6/506880R5 q = Ls/2 – Ls3/240R2 + Ls5/3456R4 (Xjd, Yjd) Fxj1 T0 = (R+ΔR) Tan(α/2) Ts = T0 + q Es = (R+ΔR) / Cos(α/2) – R β 0 = Ls / 2R α 0 = α – 2 β 0 Lc = R* α 0 L = 2 Ls + Lc 方向角Ac Fxj2 (Xo, Yo)

22 平曲线要素计算 ④ 计算结果 ⑥ 要求及说明 ⑤ 特殊情况 q = 149.950 ΔR = 2.499 Ts = 850.577
ZH ④ 计算结果   JD3 JD2 q = ΔR = Ts = Es = HY R=1500 α = 50o Ls1=300 YH Ls2=300 HZ β0 = 0.10 (弧度) α 0 = Lc = L= O JD4 ⑥ 要求及说明 Ⅰ. 熟练掌握对称基本型平曲线要素的计算方法。 Ⅱ. 注意计算精度(特别是角度),一般最终结果应保证精确到1mm(每次计算取小数点后至少4位,角度要更精确)。 Ⅲ. 注意按计算公式得到的β0的单位为弧度。 Ⅳ. 计算公式均不要求记忆,但必须会正确运用。 ⑤ 特殊情况 Ls=0时,为简单基本型。

23 2019/4/2

24

25 工程实例与断面图的对应 2019/4/2

26 公路横断面设计内容 公路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1.路幅横断面尺寸(宽度及横坡度); 2.路基高度:纵断面设计完成;
3.绘制横断面(戴帽子):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4.横断面面积计算及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公路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2019/4/2

27 2019/4/2

28 2019/4/2

29 半填半挖路基

30 护脚路基 矮墙路基 沿河路堤

31 挡土墙路基 砌石路基

32 护脚路基

33 横断面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一) 逐桩绘制横断面地形图 根据路基设计表标注相应的中桩填挖高度 绘制地质线,确定边坡坡度及边沟形状、大小
用三角板(帽子板)逐桩绘出路基横断面设计线 示例 示例 示例 边沟选择 边坡选择 示例 2019/4/2

34 绘出设计线:“戴帽子” K T=2.52 K 右:3.7, -.17, 12.7, -1.07, 25, -2.31 左:6.4, 0.82, 8.7, 1.3, 13.58,1.79, 25, 2.87 2019/4/2

35 横断面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二) 如果有超高时,按旋转方式绘出路基横断面设计线 如果有加宽时,按加宽后的路基宽度绘出横断面设计线
按照需要,绘制其他设施 填、挖方面积的计算及标注 布置横断面设计图 示例 示例 示例 计算 示例 示例 2019/4/2

36 横断面绘制示例(无超高加宽) 2.25 一 二 路基设计表 2019/4/2 2951.82 0.07 2950.65 +125
T=1.17 AW=2.6 AT=15.8 比例:1:200 路基设计表 2019/4/2

37 横断面绘制示例(有超高加宽) 2.85 2.25 一 二 路基设计表 2019/4/2 2954.08 0.11 2953.19
T=0.89 AW=2.6 AT=12.8 比例:1:200 路基设计表 2019/4/2

38 路 基 设 计 表 2019/4/2 桩 号 设计标高 (m) 地面标高 (m) 填 挖高度 (m) 路 基 宽 度 (m)
路 基 设 计 表 桩 号 设计标高 (m) 地面标高 (m) 填 挖高度 (m) 路 基 宽 度 (m) 路基外边缘点J、 行车道外边缘点M、路中线C 与设计高(路中线处)之差(m) 左 路 幅 右 路 幅 J M C K 0.00 2.25 -0.07 -0.05 K 1.77 K 3.10 K 2.30 K 1.40 K 1.31 K 1.17 K 0.84 K 0.82 K 0.64 K 0.96 ZY 1.08 2.85 -0.11 -0.09 0.07 0.09 QZ 0.89 YZ 0.57 2019/4/2

39 边沟的选择 梯形 边沟形式 碟形 三角形 矩形 2019/4/2

40 边坡的选择 套用标准图 标准横断面 边坡形式 力学演算 (在路基路面部分讲解) 2019/4/2

41 3 6 9 5 2 8 1 4 7 工程实例

42 2019/4/2

43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 (一)积距法:(条分法) 适用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 把横断面图划分成若干条等宽的小条,累加每一小条中心处的高度,再乘以条宽即为该图形的面积。 每个小条块的近似面积为: 横断面面积: 2019/4/2

44 二、坐标法 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则断面面积为: 2019/4/2

45 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
土石方数量计算 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 积是十分困难的。 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计算。即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 2019/4/2

46 若相邻两断面均为填方或均为挖方且面积大小相近,则可假定两断面之间为一棱柱体其体积的计算公式为:
(1)平均断面法 若相邻两断面均为填方或均为挖方且面积大小相近,则可假定两断面之间为一棱柱体其体积的计算公式为: (2) 棱台体积法: 若A1和A2相差甚大,则与棱台更为接近。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其中A2>A­1 可知,当A1=A2时, 若A1=0, 由此可知,平均断面法的计算结果是偏大的。计算土石方体积时,一定要注意,填方和挖方应分别进行计算。  2019/4/2

47 土石方数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1)填挖方数量分别计算,(填挖方面积分别计算); (2)土、石方应分别计算,(土石面积分别计算);
(3)路基填、挖方数量中应考虑路面所占的体积,(填方扣除、挖方增加); (4)大中桥位处所占的路基土石方应扣除。 (5)施工阶段,填方工程量除了包括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土石方量,还应包括路堤宽度增加的工程量。 (6)城市道路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 2019/4/2

48

49

50 确定填方用土的来源、挖方弃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和运量等。 填方土源:附近挖方利用 借土 挖方去向:调往附近填方 弃土
土石方调配的目的: 确定填方用土的来源、挖方弃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和运量等。 填方土源:附近挖方利用 借土 挖方去向:调往附近填方 弃土 (一)土石方调配原则 (1)就近利用,以减少运量; (2)不跨沟调运; (3)高向低调运; (4)经济合理; 2019/4/2

51 应进行远运利用与附近借土的经济比较(移挖作填与借土费用 的比较)。
(4)经济合理; 应进行远运利用与附近借土的经济比较(移挖作填与借土费用 的比较)。 远运利用的费用:运输费用、装卸费等 借土费用:开挖费用、占地及青苗补偿费用、弃土占地及运费 (5)不同的土方和石方应根据工程需要分别进行调配,以保证路基稳定和人工构造物的材料供应。 (6)土方调配对于借土和弃土应事先同地方商量,妥善处理。

52 (二)土石方调配方法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 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公路设计文件推荐方法。 土石方调配后,应按下式进行复核检查: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 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53 (三)关于调配计算的几个问题 (1)经济运距: 移挖作填与附近借方经济比较,调运填方的最大距离即所谓“经济运距”。
式中:B——借土单价(元/m3); T——远运运费单价(元/m3·km); L免——免费运距(km)。

54 (2)平均运距 运距:是指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平均运距:挖方路段中心桩号至填方路段中心桩号的距离计算。 (3)运量 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的乘积。单位:m3·km

55 计价土石方数量 式中:V计——计价土石方数量,m3; V挖——挖方数量,m3; V借——借方数量,m3;
在土石方计算与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予计价,但填方则应按土的来源决定是否计价,如是路外就近借土就应计价,如是移“挖”作“填”的纵向调配利用方,则不应再计价,否则形成双重计价(即路堑挖方和路堤填方两次计价)。 即计价土石方数量为: 式中:V计——计价土石方数量,m3; V挖——挖方数量,m3; V借——借方数量,m3;

56 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 如某工程土石方数量:填方500m3 挖方200m3 借方400m3 弃方100m3
一般工程的土石方总量,实际上是指计价土石方数量。一条公路的土石方总量,一般包括路基工程、排水工程、临时工程、小桥涵工程等项目的土石方数量。 对于独立大、中桥梁、长隧道的土石方工程数量应另外计算。

57 作业: 已知某二级公路,路基宽度为12m,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一桩位填挖高度4.12m,路基边坡为1:1.5。试按1:200比例尺绘出该断面的横断面图,并计算横断面面积。 该点横断面地面线实测资料如下: K 右:3.7,-0.17,12.7,-1.07,25,-2.31 左:6.4,0.82,8.7,1.3,13.58,1.79,25,2.87


Download ppt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五章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