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章 奶油加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章 奶油加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奶油加工

2 奶油是将稀奶油经成熟、搅拌、压炼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一、概念 奶油是将稀奶油经成熟、搅拌、压炼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3 二、种类 1.根据其制造方法分类: 甜性奶油 酸性奶油 重制奶油 脱水奶油 连续式机制奶油

4 甜性奶油 以鲜稀奶油制成,有加盐和不加盐的两种,具有明显的乳香味,含乳脂肪80%~85%。
酸性奶油 以杀菌的稀奶油,用纯乳酸菌发酵剂发酵后加工制成,有加盐和不加盐的两种,具有微酸和较浓的乳香味,含乳脂肪80%~85%。 重制奶油 用稀奶油和甜性、酸性奶油,经过熔融,除去蛋白质和水分而制成。具有特有的脂香味,含脂肪98%以上。 脱水奶油 杀菌的稀奶油制成奶油粒后经熔化,用分离机脱水和脱除蛋白,再经过真空浓缩而制成,含乳脂肪高达99.9%。 连续式机制奶油 用杀菌的甜性或酸性稀奶油,在连续式操作制造机内加工制成,其水分及蛋白质含量有的比甜性奶油高,乳香味高。

5 二、种类 2. 根据加盐与否奶油分类: 无盐、加盐、 特殊加盐的奶油; 3. 根据脂肪含量分类: 一般奶油、无水奶油(即黄油)、人造奶油。

6 三、奶油组成及组织状态 1. 组成: 脂肪(80%~82%) 水分(15.6%~l 7.6%) 盐(约1.2%)
蛋白质、钙和磷(约1.2%) 奶油还含有脂溶性的维生素A、D和E。

7 三、奶油组成及组织状态 2. 组织状态: 奶油应呈均匀一致的颜色、稠密而味纯。 水分应分散成细滴,从而使奶油外观干燥。
硬度应均匀,这样奶油就易于涂沫,有舌感即融的感觉。

8 第一节 稀奶油的生产

9 一、概念 静置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或离心分离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新鲜的全脂乳会分成富含脂肪的和含脂较低的两部分,前者称为稀奶油,后者称为脱脂乳。

10 二、稀奶油的生产工艺 原料乳验收 净化 原料乳冷却 原料乳贮藏 稀奶油分离 装听 灭菌 冷却 贮藏 稀奶油标准化 均质 包装 冷却 贮藏
原料乳验收 净化 原料乳冷却 原料乳贮藏 稀奶油分离 装听 灭菌 冷却 贮藏 稀奶油标准化 均质 包装 冷却 贮藏 杀菌(或脱臭杀菌) 包装 贮藏

11 三、稀奶油的加工要点 (一) 稀奶油的分离 1.分离方法 “重力法”亦称“静置法” ——分离所需的时间长,且乳脂肪分离不彻底。
“重力法”亦称“静置法” ——分离所需的时间长,且乳脂肪分离不彻底。 “离心法”——采用牛乳分离机将稀奶油与脱脂乳迅速而较彻底地分开,因此它是现代化生产普遍采用的方法。

12 三、稀奶油的加工要点 (一) 稀奶油的分离 2.分离要求 工业化生产采用离心法来实现牛乳分离。
生产操作时将离心机开动,当达到稳定时(一般为4000~9000r/min),将预热到35~40℃(分离时乳温为32~35℃)的牛乳输入。

13 应按其最大生产能力(标明能力)减低10%~15%来控制进乳量。
(一) 稀奶油的分离 分离机的转数随各种分离机的机械构造而异 2. 影响分离效率的因素 (1) 分离机的转数 (2) 乳的温度 (3) 乳中的杂质含量 (4) 乳的流量 (5)乳的含脂率和脂肪球的大小 分离的最适温度应控制在32~35℃之间。 分离机每使用一定时间即需清洗一次 应按其最大生产能力(标明能力)减低10%~15%来控制进乳量。 乳的含脂率与稀奶油的浓度及存留于脱脂乳中的脂肪均呈正比。脂肪球直径小于0.2µm时,不能分离。

14 (2) 乳的温度 温度低时,乳的密度较大,使脂肪的上浮受到一定阻力,分离不完全,故乳在分离前必须加热。加热后的乳密度大大降低.同时由于脂肪球和脱脂乳在加热时膨胀系数不同,脂肪的密度较脱脂乳减低得更多,促进了乳更加容易分离。如乳温过高,会产生大量泡沫不易消除,故分离的最适温度应控制在32~35℃之间。

15 一般用专用的真空杀菌脱臭机来处理来脱臭。在真空脱臭机中,稀奶油被喷成雾状,与蒸汽完全混合加热,在真空状态下将冷凝汽及挥发性物质排除。
(二)稀奶油的杀菌和真空脱臭 稀奶油的杀菌温度与时间有以下几种方法: 72℃,15min;77℃,5min;82℃~85℃,30s;116℃,3~5s或再经过脱臭器以除去一些不良的气味, 一般用专用的真空杀菌脱臭机来处理来脱臭。在真空脱臭机中,稀奶油被喷成雾状,与蒸汽完全混合加热,在真空状态下将冷凝汽及挥发性物质排除。

16 均质压力范围一般为8~18MPa,均质温度在45~60℃。
(三)稀奶油的冷却、均质、包装 1、均质: 在杀菌后、冷却至5℃前,宜进行一次均质。 目的:提高粘度、热稳定性 均质压力范围一般为8~18MPa,均质温度在45~60℃。

17 (三)稀奶油的冷却、均质、包装 2、物理成熟:
杀菌、均质后稀奶油应迅速冷却到2~5℃,然后在此温度下保持12~24h进行物理成熟,使脂肪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即脂肪结晶)。同时,蛋白质进行充分的水合作用,粘度提高。

18 物理成熟后进行装瓶,或冷却至2.5℃后立即将稀奶油进行包装,然后在5℃以下冷库(0℃以上)中保持24h以后再出厂。
(三)稀奶油的冷却、均质、包装 3、包装 贮藏 物理成熟后进行装瓶,或冷却至2.5℃后立即将稀奶油进行包装,然后在5℃以下冷库(0℃以上)中保持24h以后再出厂。

19 第二节 甜性和酸性奶油的加工

20 一、工艺流程 脱脂乳 原料乳 分离 稀奶油 杀菌 发酵 成熟 加色素 搅拌 排除酪乳 酪乳 奶油粒 洗涤 加盐 压炼 包装

21 1-原料贮藏罐 2-板式热交换器(预热) 3-奶油分离机 4-板式热交换器(巴氏杀菌)5-真空脱气机6-发酵剂制备系统 7-稀奶油的成熟和发酵8-板式热交换器(温度处理)
9-批量奶油压炼机 10-连续压炼机11-酪乳暂存罐12-带传送的奶油仓 13-包装机 图10-3批量和连续生产发酵奶油的生产线

22 除符合正常乳的要求外,含抗菌素或消毒剂的稀奶油不能用于生产酸性奶油。
二、加工工艺要点 (一) 原料乳及稀奶油的验收 及质量要求 除符合正常乳的要求外,含抗菌素或消毒剂的稀奶油不能用于生产酸性奶油。

23 (二)原料奶的初步处理 1.乳脂率要求及标准化 分离时控制稀奶油和脱脂乳的流量比为1:6~1:12
标准化 为了在加工时减少乳脂的损失和保证产品的质量,在加工前必须将稀奶油进行标准化。

24 稀奶油的碘值是成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高碘值的乳脂肪(即含不饱和脂肪酸高) 生产出奶油过软。
(二)原料奶的初步处理 1.乳脂率要求及标准化 间歇方法 生产新鲜奶油及酸性奶油时,稀奶油的含脂率以30%~35%为宜; 连续法生产时,规定稀奶油的含脂率为40%~45%。 稀奶油的碘值是成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高碘值的乳脂肪(即含不饱和脂肪酸高) 生产出奶油过软。

25 (三)稀奶油的中和 目的 (1)因为酸度高的稀奶油杀菌时,其中的酪蛋白凝固而结成凝块,使一些脂肪被包在凝块内,搅拌时流失在酪乳里,造成脂肪损失; (2)稀奶油中和后,可防止脂肪贮藏时尤其是加盐奶油水解和氧化; (3)同时改善奶油的香味。 

26 (三)稀奶油的中和 生产甜性奶油时,稀奶油水分中的pH应保持在近中性,以pH 6.4~6.8或稀奶油的酸度以16ºT左右为宜;
一般使用的中 和剂为石灰和碳酸钠

27 (四)真空脱气 可将具有挥发性异常风味物质除掉 首先将稀奶油加热到78℃,然后输送至真空机,其真空室的真空度可以使稀奶油在62℃时沸腾。
脱气会引起挥发性成分和芳香物质逸出,稀奶油通过沸腾而冷却下来。 然后回到热交换器进行巴氏杀菌、冷却、并打到成熟罐。

28 (五)稀奶油的杀菌 1.稀奶油杀菌的目的 (1)杀灭病原菌和腐败菌以及其它杂菌和酵母等。 (2)破坏各种酶,提高奶油保存性和风味。
(3)稀奶油中存在各种挥发性物质,加热杀菌可以除去那些特异的挥发性物质,改善奶油的香味。

29 冷却:制造新鲜奶油时,可冷却至5℃以下,酸性奶油则冷却至稀奶油的发酵温度。
(五)稀奶油的杀菌 2.杀菌及冷却 脂肪的导热性很低,能阻碍温度对微生物的作用;同时为了使酶完全破坏,有必要进行高温巴氏杀菌。一般可采用85~90℃的巴氏杀菌。 冷却:制造新鲜奶油时,可冷却至5℃以下,酸性奶油则冷却至稀奶油的发酵温度。

30 产生乳香味,发酵法生产的酸性奶油比甜性奶油有更浓的芳香风味
(六)稀奶油的发酵 生产甜性奶油时,则不经过发酵过程,在稀奶油杀菌后立即进行冷却和物理成熟。 生产酸性奶油时,须经发酵过程。 1.发酵的目的 产生乳香味,发酵法生产的酸性奶油比甜性奶油有更浓的芳香风味 可产生乳酸抑制腐败性细菌繁殖的作用。

31 (六)稀奶油的发酵 2.发酵用菌种(1%-5%) 3.发酵 生产酸性奶油用的纯发酵剂是产生乳酸的菌类和产生芳香风味的混合菌种。
菌种有下列几种:乳酸链球菌.乳脂链球菌.嗜柠檬酸链球菌 .副嗜柠檬酸链球菌 .丁二酮乳链球菌 .丁二酮乳链球菌 ,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同酸乳的相似。 3.发酵 18-20℃ 5%的工作发酵剂每隔 1h搅拌5min 停止发酵,转入物理成熟。

32 (七)稀奶油的物理成熟 物理成熟概念: 成熟度:
稀奶油冷却至脂肪的凝固点,以使部分脂肪变为固体结晶状态,这一过程称之为稀奶油物理成熟。 成熟度: 脂肪变硬的程度决定于物理成熟的温度和时间。 在某种温度下脂肪组织的硬化程度达到最大可能时称为平衡状态。 在低温下成熟时发生的平衡状态要早于高温下的。 临界温度:13~16℃时,即使保持很长时间也不会使脂肪发生明显变硬现象,这个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通常制造新鲜奶油时,在稀奶油冷却后,立即进行成熟;制造酸性奶油时,则在发酵前或后,或与发酵同时进行。 影响成熟的因素 ①温度 ②成熟度

33 稀奶油在过低温下进行成熟会造成不良结果,会使稀奶油的搅拌时间延长,获得的奶油团粒过硬,有油污,而且保水性差,同时组织状态不良。
 成熟条件对以后的全部工艺过程有很大影响,如果成熟的程度不足时,就会缩短稀奶油的搅拌时间,获得的奶油团粒松软,油脂损失于酪乳中的数量显著增加,并在奶油压炼时会使水的分散造成很大的困难。

34 (八)稀奶油的搅拌 1.搅拌的目的和条件 概念 利用机械的冲击力,使脂肪球破碎,脂肪游离出来并集结成奶油粒,这个过程称为搅拌。
概念 利用机械的冲击力,使脂肪球破碎,脂肪游离出来并集结成奶油粒,这个过程称为搅拌。 目的 使脂肪球破碎脂肪聚结而形成奶油粒,同时析出酪乳。

35 (八)稀奶油的搅拌 (2)物理成熟的程度 (4)搅拌机中稀奶油的添加量 (3)搅拌的最适温度 (5)搅拌的转速 搅拌时须注意下列几个因素
(l)稀奶油的脂肪含量 一般稀奶油达到搅拌的适宜含脂率为30%~40%。 (2)物理成熟的程度 成熟良好的稀奶油在搅拌时产生很多的泡沫,有利于奶油粒的形成,使流失到酪乳中的脂肪大大减少。 (4)搅拌机中稀奶油的添加量 一般小型手摇搅拌机要装入其容积的30%-36%,大型电动搅拌机装入50%为适宜。 (3)搅拌的最适温度 稀奶油搅拌时适宜的最初温度是:夏季为8-10℃,冬季为11-14℃。 (5)搅拌的转速 一般采取40r/min左右的转速

36 图10-4 间歇式生产中的奶油搅拌器 1-控制板 2-紧急停止 3-角开挡板

37 (八)稀奶油的搅拌 2.搅拌方法 搅拌程度可根据以下情况判断: 一般完成搅拌所需的时间为30~60min
(1) 在窥视镜上观察.由稀奶油状变为较透明、有奶油粒生成。 (2) 搅拌到终点时,搅拌机里的声音有变化。 (3) 手摇搅拌机在奶油粒快出现时,可感到搅拌较费劲。 (4) 停机观察时,形成的奶油粒直径以0.5-1cm为宜,搅拌终了后放出的酪乳含脂率一般为0.5%左右.

38 (八)稀奶油的搅拌 3.奶油的调色 奶油作为商品时,为了使颜色全年一致,冬季可添加色素。色素添加通常是在杀菌后搅拌前直接加入到搅拌器中。 4.奶油颗粒的形成 当稀奶油被剧烈搅拌时,形成了蛋白质泡沫层。因为表面活性作用,脂肪球的膜被吸到气——水界面,脂肪球被集中到泡沫中。 继续搅拌时,蛋白质脱水,泡沫变小,使得泡沫更为紧凑,因此对脂肪球施加压力,这样引起一定比例的液体脂肪从脂肪球中被压出,并使某些膜破裂。 脂肪球的破裂,使脂肪凝结形成奶油粒。开始时很小,但当搅拌继续时,它们变得越来越大,聚合成奶油粒,使剩余在液体即酪乳中的脂肪含量减少。

39 (九) 奶油粒的洗涤 2、调整奶油的硬度; 3、消除稀奶油的不良气味。 目的: 1、是为了除去奶油粒表面的酪乳; 洗涤要求:
1、水温 水洗用的水温在3-10℃的范围 2、水洗次数 2-3次 3、水质要求质量良好,符合饮用水的卫生要求

40 (十) 奶油的加盐 ♣加盐时先将盐在120-130℃的干燥箱中焙烤3-5min,然后过30目筛。
方法: ♣加盐时先将盐在 ℃的干燥箱中焙烤3-5min,然后过30目筛。 ♣排除洗涤水后将烘烤过筛的盐均匀撒在奶油表面,静置5-10min后旋转奶油搅拌机3-5圈,再静置10-20min后则可进行压炼。 ♣盐粒的大小不宜超过50µm ,加入盐水会提高奶油的含水量。 ♣为了减少含水量,在加入盐水前要保证奶油粒中的含水率为13.2%。 目的:是为了增加风味,抑制微生物繁殖,提高奶油保藏性。酸性奶油一般不加盐 。 成品奶油中含盐量以2%为标准 ,添加时按2.5%-3%加入。

41 (十一) 奶油的压炼 将奶油粒压成奶油层的过程称压炼 1. 压炼的目的
★是为使奶油粒变为组织致密的奶油层,使水滴分布均匀,使食盐全部溶解,并均匀分布于奶油中。 ★同时调节水分含量,即在水分过多时排除多余的水分,水分不足时,加入适量的水分并使其均匀吸收。

42 (十一) 奶油的压炼 2. 压炼程度及水分调节 奶油压炼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①压炼初期,被压榨的颗粒形成奶油层,同时,表面水分被压榨出来。
②压炼的第二阶段,奶油水分又逐渐增加。 ③压炼第三阶段:奶油的水分显著增高,而且水分的分散加剧。

43 (十一) 奶油的压炼 3、压炼方法及调整水分 奶油中含水量如果低于许可标准,可以按下公式计算不足的水分。 X =
式中:X——不足的水量(kg); M——理论上奶油的重量(kg)(可按上节公式计算); A——奶油中容许的标准水分(%); B一一奶油中含有的水分(%)。

44 (十二) 奶油的包装 餐桌用奶油——直接涂抹面包食用(亦称涂抹奶油),都要小包装。
烹调用奶油或食品工业用奶油—般都用较大型的马口铁罐、木桶或纸箱包装。

45 (十三) 奶油的贮藏和运输 一般在-15℃以下冷冻和贮藏,如 需较长期保藏时须在-23℃以下,在10℃左右放置最好不得超过10d .

46 三、奶油的连续化生产 稀奶油从成熟罐连续进入奶油制造机前,制备工艺与搅拌法中稀奶油的制备相同。 1 搅拌筒 2 压炼区 3 榨干区
4 第二压炼区 图10-5 一台连续奶油制造机

47 图10-5和10-6为一台奶油制造机的截面图。稀奶油首先加到双重冷却的装有搅打设施的搅拌筒(1)中,搅打设施由一台变速马达带动。在搅拌筒中,进行快速转化,当转化完成时,奶油团粒和酪乳通过分离口(2),也叫第一压炼口,在此奶油与酪乳分离。奶油团粒在此用循环冷却水洗涤。在分离口,螺杆把奶油进行压炼,同时也把奶油输送到下一道工序。 在离开压炼工序时,奶油通过一锥形槽道和一个打孔的盘,即榨干段(3)以除去剩余的酪乳,然后奶油颗粒继续到第二压炼段(4),每个压炼段都有自己不同的马达,使它们能按不同的速度操作以得到最理想的结果,正常情况下第一阶段螺杆的转动速度是第二段的两倍。紧接着最后压炼阶段可以通过高压喷射器将盐加入到喷射室(5)。

48 下一个阶段是真空压炼区(6),此段和一个真空泵连接,在此可将奶油中的空气含量减少到和传统制造奶油的空气含量相同。最后阶段(7)由四个小区组成,每个区通过一个多孔的盘相分隔,不同大小的孔盘和不同形状的压炼叶轮使奶油得到最佳处理。第一小区也有一喷射器用于最后调整水分含量,一旦经过调整,奶油的水分含量变化限定在0%~0.1%的范围内保证稀奶油的特性保持不变。 图.10-6 真空压炼区 5-喷射区 6-真空压炼区 7-最后压炼阶段 8-水分控制设备

49 四、重制奶油 重制奶油 生产方法 重制奶油含水分不超过2%; 突出优点是在常温下保持其质量的时间比甜性奶油长得多。
是用质量较次的奶油或稀奶油进一步加工制成的水分含量低,不含蛋白质的奶油。 黄油,或者叫作酥油。 生产方法 1.煮沸法 2.熔融静置法 3.熔融离心分离法

50 1.煮沸法 奶油粒放入锅内或者把稀奶油直接放入锅内; 以慢火长时间煮沸,水分蒸发,蛋白质析出; 煮至油面上的泡沫减少即可停止煮沸;
静置降温,蛋白质沉淀后将上部澄清油装入马口铁罐或木桶即为成品。此法生产具有特有的奶油香味。

51 2.熔融静置法与 3.熔融离心分离法 ●即把奶油在夹层缸内加热熔融至沸点。 ●稍变质有异味的奶油,则保持一段沸腾时间,使部分水分蒸发的同时挥发除去其中的异味; ●停止加温再冷却静置使水分、蛋白质分层沉陷在下部或者用离心分离机将奶油与水和蛋白质分开,将奶油装入包装容器。

52 第三节 无水奶油的生产

53 一、无水乳脂的种类 三种品质不同的类型(FIL-IDF,68A:1977国际标准)
无水奶油(butteroil)也叫无水乳脂(Anhydrous milk fat, AMF),是一种几乎完全由乳脂肪构成的产品。 一、无水乳脂的种类 三种品质不同的类型(FIL-IDF,68A:1977国际标准) 1. 无水乳脂 99.8% 的乳脂肪, 由新鲜稀奶油或奶油制成,不允许含有任何添加剂,比如,用于中和游离脂肪酸的添加物。 2. 无水奶油脂肪 99.8% 的乳脂肪 由不同贮期的奶油或稀奶油制成,允许用碱去中和游离脂肪酸。 3. 奶油脂肪 99.3% 的乳脂肪,要求和无水奶油脂肪相同

54 AMF生产基本原理

55 二、无水乳脂的特性 无水乳脂在36℃以上温度时是液体,在16—17℃以下是固体 液态易和其它产品混合且便于计量

56 三、无水乳脂的生产 (一)生产工艺流程  两种方法: ● 一种是直接用稀奶油(乳)来生产AMF; ●另一种是用奶油来生产AMF。

57 三、无水乳脂的生产 (二) 用稀奶油生产AMF的方法  关键设备是: 分离机——用于脂肪浓缩的; 均质机——用于脂肪相转换。

58 图 10-9 用稀奶油生产AMF 的生产线流程

59 三、无水乳脂的生产 (三)用奶油生产AMF    用奶油制作AMF 的生产线流程

60 (四) AMF的精制 三、无水乳脂的生产 1. 磨光 2. 中和 3. 分级
方法是在最终浓缩后的油中加入20%~30%的水,水温和油的温度相同,保持一段时间后,水和水溶性物质(主要是蛋白质)一起又被分离出来。 是将油分离成为高熔点和低熔点脂肪的过程,这些分馏物有不同的特点,可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 将浓度为8%-10% 的碱(NaOH)加到乳油中,其加入量和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要相当,大约保持10s后再加入水,加水比例和洗涤相同,最后皂化的游离脂肪酸和水相一起被分离出来

61 (五) 分离胆固醇 (六) 包装 三、无水乳脂的生产 分离胆固醇是将胆固醇从无水乳脂中除去的过程。
无水乳脂可以装入大小不同的容器; 通常先在容器中注入惰性气体氮(N2),因为N2比空气重,装入容器后下沉到底部,又因为无水乳脂AMF 比N2 重,当往容器中注AMF 时,AMF 渐渐沉到N2 下面,N2 被排到上层,形成一个“严密的气盖”保护AMF,防止AMF吸入空气,产生氧化作用。 分离胆固醇经常用的方法是用改性淀粉或β-环状糊精和乳脂混合,β-环状糊精(β-CD)分子包裹胆固醇,形成沉淀,此沉淀物可以通过离心分离的方法除去。

62 第四节 奶油的缺陷 及其预防

63 一、影响奶油性质的因素 1、乳牛品种 ☼油酸含量高乳脂肪制成的奶油比较软; ☼如荷兰牛、爱尔夏牛的乳脂肪;
 1、乳牛品种 ☼油酸含量高乳脂肪制成的奶油比较软; ☼如荷兰牛、爱尔夏牛的乳脂肪; 油酸含量比较低的乳脂肪,熔点高,制 成的奶油比较硬。如娟姗牛。  

64 一、影响奶油性质的因素 2.泌乳时期 ♣初期:挥发性脂肪酸多,而油酸比较少,制成的奶油较硬; ♣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这种性质变得相反。

65 一、影响奶油性质的因素 3.季节的影响 ★春夏季,青饲料多,乳脂中油酸含量高,奶油也比较软,熔点也比较低。
★秋冬季,乳脂中油酸含量低,奶油比较硬,熔点也比较高。 为了要得到较硬的奶油,在稀奶油成熟、搅拌、水洗及压炼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温度。

66 一、影响奶油性质的因素 4.奶油的色泽 ♥白色、淡黄色,深浅各有不同,这 ♥通常冬季的的奶油为淡黄色或白色。
与胡萝卜素含量有关。 ♥通常冬季的的奶油为淡黄色或白色。 ♥奶油长期曝晒于日光下时,自行褪色。 为了使奶油的颜色全年一致,秋冬之间往往加入色素以增加其颜色。

67 一、影响奶油性质的因素 5.奶油的芳香味 奶油的芳香味主要由于丁二酮、甘油及游离脂肪酸等综合而成。 其中丁二酮主要来自发酵时细菌的作用。

68 一、影响奶油性质的因素 4.奶油的物理结构 ★奶油的物理结构为水在油中的分散系(固体系)。
★含有气泡。水滴中溶有除脂肪以外的其它物质及食盐,因此也称为乳浆小滴。

69 二、奶油常见的缺陷 1.风味缺陷 (1)鱼腥味 是卵磷脂水解,生成三甲胺造成的。 (2)脂肪氧化与酸败味 其他风味缺陷:
空气氧与不饱和脂肪酸反应造成的。 酸败味是脂肪在解脂酶的作用下生成低分子游离脂肪酸造成的。 其他风味缺陷: (3)干酪味 霉菌、细菌污染,蛋白分解 (4)肥皂味 中和过度或中和操作过快 (5)金属味 接触铜、铁设备而产生 (6)苦味 使用末乳或奶油被酵母污染

70 二、奶油常见的缺陷 2.组织状态缺陷 (1)软膏状或粘胶状 压炼过度、洗涤水温度过高或稀奶油酸度过低和成熟不足等 (3)砂状奶油
(2)奶油组织松散 压炼不足、搅拌温度低等造成液态油过少 (3)砂状奶油 加盐奶油中,盐粒粗大,未能溶解所致; 或是中和时蛋白凝固,混合于奶油中造成的。

71 二、奶油常见的缺陷 3.色泽缺陷 (1)条纹状 在干法加盐的奶油中,盐加得不匀、压炼不足等。 (2)色暗而无光泽 压炼过度或稀奶油不新鲜。
(1)条纹状 在干法加盐的奶油中,盐加得不匀、压炼不足等。 (2)色暗而无光泽 压炼过度或稀奶油不新鲜。 (3)色淡 冬季生产的奶油,胡萝卜素含量低。 (4)表面褪色 奶油曝露在阳光下,发 生光氧化造成。


Download ppt "第八章 奶油加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