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民杰 教授 新北市新埔國小 甘文淵 教師
自主學習的引導策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民杰 教授 新北市新埔國小 甘文淵 教師
3
壹、自主學習在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的地位 貳、自主學習動機策略 參、自主學習的後設認知策略 肆、自主學習的思考策略 伍、自主學習的一般性學習策略 陸、自主學習的特定科目策略
4
教材研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民杰 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葉怡芬 教授 新北市瑞芳國小 劉淑惠 主任 臺北市龍門國中 陳英杰 教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民杰 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葉怡芬 教授 新北市瑞芳國小 劉淑惠 主任 臺北市龍門國中 陳英杰 教師 新北市新埔國小 甘文淵 教師 臺北市興雅國中 陳珮汝 教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軒鳳 助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葉坤靈 教授 臺北市三民國中 莊國彰 校長 臺北市雙園國中 黃琪芬 主任 新北市板橋國中 劉美嬌 教師 臺北市興雅國中 林淑媛 教師 臺北市萬華國中 藍淑珠 教師
5
默契大考驗 二人一組 一人為1號,另一人為2號 請1號先閉上眼睛 請2號先看圖片 記住並轉述給1號聽 請1號張開眼睛 由2號口述所見之圖片
請2號先看圖片 記住並轉述給1號聽 請1號張開眼睛 由2號口述所見之圖片 請1號依2號之口述畫出圖形
6
自主學習的引導策略 自主學習的主體是學生, 但是老師應具備引導策略的知能。
7
壹、自主學習在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的地位
8
壹、自主學習在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的地位 十二年國教以「自發」、「互動」、「共好」為 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教育部, 2014)。
第四學習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快速期,也是自 我探索與人際發展的關鍵期……,同時鼓勵自主 學習、同儕互學與團隊合作,並能理解與關心社 區、社會、國家、國際與全球議題(教育部, 2014)。
9
壹、自主學習在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的地位 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為「彈性學習課程」,包 含跨領域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社 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以及本 土語文/新住民語文、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 際或校際交流、自治活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 學習、領域補救教學等其他類課程(教育部, 2014)。
10
壹、自主學習在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的地位 在高級中等學校則為「校訂必修課程」、「選修 課程」、「團體活動時間」(包括班級活動、社 團活動、學生自治活動、學生服務學習活動、週 會或講座等)及「彈性學習時間」(包含學生自 主學習、選手培訓、充實(增廣)/補強性課程 及學校特色活動)(教育部,2014)。
11
壹、自主學習在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的地位 「其他類課程」包括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服 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等各式課程,以及領域 補救教學課程(教育部,2014)。 彈性學習時間:依學生需求與學校條件,可安排 學生自主學習、選手培訓、充實(增廣)/補強 性教學或學校特色活動等。充實(增廣)/補強 性教學採全學期授課者,高一、高二每週至多1節 (教育部,2014)。
12
壹、自主學習在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的地位 「彈性學習時間」可由學校自行規劃辦理特色課 程選修之增廣教學、學校特色活動、服務學習、 補救教學、學生自主學習等,學分核計依相關規 定辦理(教育部,2014)。 為發揮學生「自發」規劃學習內容的精神,各校 對「學生自主學習」精神的保障與作法,應納入 年度課程計畫備查,並列入校務評鑑及輔導訪視 之重點項目(教育部,2014)。
13
壹、自主學習在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的地位 學校應自訂「彈性學習時間」實施相關規定,以 落實學生適性、自主學習之精神(教育部, 2014)。
為增進學生學習成效,具備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 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學習,包括動機 策略、一般性學習策略、領域/群科/學程/科 目特定的學習策略、思考策略,以及後設認知策 略等(教育部,2014)。
14
自我導向學習 (Self-Directed Learning)
美國成人教育之父Malcolm Knowles( ) 把自我導向學習定義為一種歷程:「個體在有他 人或無他人幫助的情形下,由自己發動,而後自 己診斷學習需要、形成學習目標、尋找學習所需 要的人力及物力資源、選擇及實施適當的學習策 略,以及評量學習結果的歷程。」 自我導向學習有四個步驟:評估學習的準備度、 建立學習目標、投入學習過程、評估學習。
15
自我調整學習 (Self-Regulated Learning)
自我調整學習指的是學習者透過後設認知, 有動機性 地在行為上主動參與他們自己的學習過程,自己生產 出自己的想法、感覺與行動,以達到他們的學習目標 (Zimmerman, 1986)。 從自我調整學習的觀點來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會 在認知、動機、行為與環境等各個面向中進行調整, 亦會在其中主動使用各種能促進其提升學習效果的學 習策略,其策略的使用不但相當多元,亦能配合學習 任務與脈絡的性質加以調整(程炳林、林清山, 2001)。 陳志恆(無日期)。自我調整學習理論及其在課業學習輔導與諮商之應用。取自
16
自律學習循環模式 設定目標 與 擬定策略 監控策略結果
自我評價與監控 設定目標 與 擬定策略 監控策略結果 實行策略與監控 Zimmerman, Bonner, &Kovach(1996) 林心茹譯,2000,頁34
17
自主學習的範疇 (廣義) 自主學習 (狹義 ) (獨立研究 ) 課餘時間 國民小學/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課程類型 教育階段 部定課程
校訂課程 國民小學/中學 領域學習課程 彈性學習課程 高級中等學校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一般科目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校訂必修課程 選修課程 團體活動時間 彈性學習時間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 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 自主學習 (狹義 ) (獨立研究 ) 課餘時間
18
自主學習的引導策略-實例 一、國立屏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二、臺北市西松高級中學
19
國立屏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20
屏大附小十二年國教課綱課程 (藍底為統整部分) 領域課程 自由研究 屏大附小課程 彈性本位 天文教育 主題活動 閱讀教育
社會/自然 領域課程 (藍底為統整部分) 自由研究 屏大附小課程 彈性本位 天文教育 主題活動 閱讀教育 彈性課程(正式課程) 彈性英語 校訂課程 中高年級資訊議題 其他 中高年級社團活動 國際教育 (融入課程)
21
課程架構與核心素養:三年級 了解自由研究 E-A2 主題訂定 介紹校園植物 E-A2 確定主題、分組 E-A2 培養資訊能力 E-B2
自由研究、自然科學領域 E-A2 主題訂定 介紹校園植物 校訂課程~自由研究 E-A2 確定主題、分組 校訂課程~自由研究 自由研究 E-A2 培養資訊能力 校訂課程~資訊教育 E-B2 資料蒐集 蒐集資料 校訂課程~閱讀教育 E-A2、E-C2 觀察植物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E-A2 書寫研究動機 校訂課程~資訊教育 E-A2 繪製研究架構圖 校訂課程~閱讀教育 E-A2、E-C2 資料整理 整理分析研究內容 校訂課程~自由研究 E-A3、E-C2 提出建議心得 校訂課程~自由研究 E-B1 製作封面 藝術與人文領域 E-B3 製作目錄與裝訂 校訂課程~自由研究 E-B1 成果發表 分組成果發表 校訂課程~自由研究 E-B1、E-C2
22
臺北市立西松高級中學
23
專題講堂課程(105學年度) 課程名稱:迎向未來講堂─學習力課程 學科領域:國文、英文、輔導 評量方式:網路作業、心智圖練習
檢核方式:教師自評表、學生問卷回饋
24
專題講堂課程(105學年度) 課程內容 一言以興邦—表達力訓練:個人特質與表達魅力、有效引導與優質溝通、掌握細節與完美演出。
站在巨人的肩上—人生態度培養:了解自我特質、尋 找個人有興趣的專長,並加以培養。 化繁為簡1—心智圖閱讀術:用心智圖分析文章的技巧。 化繁為簡2—心智圖筆記術:心智圖做筆記技巧 大腦百寶箱—超級記憶術:記憶策略學習與實用 英文不用怕—單字記憶術:英文單字記憶法 一窺究竟—小論文寫作法:小論文撰寫策略與實作
25
學生自主學習的規劃舉隅 畢旅規劃(團體) 開班會的方式(團體) 校慶園遊會、運動會規劃(團體) 其他班級活動(團體) 科學展覽(個人、團體)
語文、藝術、體育展演和競賽(個人、團體) 其他各項表演、競賽、發表會(個人、團體) 讀書會(團體) 自主學習計畫(個人)
26
自主學習的引導策略 -自我學習的五大策略-
肆、思考策略 參、後設認知策略 伍、一般性學習策略 貳、動機策略 陸、特定科目學習策略
27
分組問題探討(分動機、思考、後設認知和一般性,共四組)
您曾經用過這項策略中的哪些策略?用在哪些科目或領域? 運用這些策略時,曾經遭遇哪些問題或困難? 除了本課程所臚列的自主學習策略外,您還有哪些策略呢? 請分享使用這些策略成功的經驗?(分享、反思) 請分享使用這些策略失敗的經驗?(分享、反思) 未來還會運用目前使用過的這些策略嗎?為什麼? 對哪些策略雖然還未使用,但感興趣未來教學會想嘗試? 為什麼?
28
貳、自主學習的動機策略
29
貳、自主學習動機策略 動機(motivation):是 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 起的活動,並導使該一活 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 程或內在原因(張春興)。 動機策略:就是引發學生 學習動機的方法或技術。 一、內在動機的三大要素 二、ARCS模式 三、TARGET結構 四、Marzano自我系統 五、成長心態vs.固定心態 六、同儕教導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30
一、內在動機的三大要素 湯姆索耶效應(Tom Sawyer Effect)
要人類自動自發、會自己引導自己,要具備自主、專 精、目的三大要素(席玉蘋譯,2010)。 自主:就是可以自主選擇工作內容(做甚麼工作)、 工作時間(什麼時候做)、團隊夥伴(與什麼人合作) 和工作方式(用甚麼方法做到)。 專精:就是讓學生主動投入,並且靠著努力和刻意練 習,讓自己精熟該項技能,以專注的態度去探索,讓 工作變成玩樂。 目的:就是每個人都有、根深柢固、期望主導自己生 命、展現自己能力、過一種有目的人生的渴望。 湯姆索耶效應(Tom Sawyer Effect) 席玉蘋譯。(2010)。動機,單純的力量:把工作做得像投入嗜好一樣有最單純的動機,才有最棒的表現(原作者: D. H. Pink)。臺北市:大塊文化
31
邁向目的之路:(the path to purpose) 幫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
目的的重要性,個人生命的目的和幸福密切相關。 有目的感的年輕人,知道自己要完成的目的及原因, 集中力氣,去實踐自己的夢想。 具有高度動機的年輕人,有清楚的目的,激勵熱情和 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訂定長遠目標,超越短視近利的文化。 引導學生朝向有希望的選擇,幫助篩選選擇。 傳遞人生木想法和工作的價值。
32
二、ARCS模式 美國學者凱勒(J. M.Keller)於1983年所提出的激發學 習動機的策略: (一)注意(attention)
不同的聲音、文字和圖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提出問題,給予學生思考的機會,並激發其求知欲望。 (二)相關性(relevance) 提出與學生興趣吻合的範例,減少學生對學習新事物 的距離感。 將教材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可以實際應用所學, 進而覺得學習是有意義的。
33
二、ARCS模式 美國學者凱勒(J. M.Keller)於1983年所提出的激發學 習動機的策略: (三)信心(confidence)
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標準,讓每位學生都 有體驗成功的機會。 給予學生自我掌控的機會,讓學生參與討論,決定學 習的方式、進度和評量方式等。 (四)滿足(satisfaction) 給予學生正向回饋,未達理想也應鼓勵其再接再勵。 保持獎懲公平性,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成就感。
34
三、TARGET結構 Epstein(1989)提出T.A.R.G.E.T.的六大引發與維持動 機原則: (一)課堂的任務
教師設計與時師的課堂任務(tasks)能有效連結學生新 舊知識或生活經驗,引發學生好奇心和趣味,鼓勵有意義 的學習而不是機械式的背誦記憶,且提供學生順利完成的 協助。 (二)學生的自主性 學生的自主性(autonomy)要受到教師重視,讓學生對 學生些什麼和如何學,有一些選擇。教導學生自制自律、 自我約束,而對於班級事務,徵詢學生意見並給予參與, 並讓學生擔任活動的領導角色。
35
三、TARGET結構 (三)學生得到肯定的數量和性質 (四)課堂分組作法
對學生的課業成就、個人行為或社交活動有好表現均 給予肯定(recognition),而且稱讚學習精熟和有進 步的學生,讓學生了解其成功是來自於自身的努力和 策略,只有在學生少有內在動機時,才給予外在增強 物。 (四)課堂分組作法 課堂上的分組(grouping)要讓學生能夠經常互動, 利用合作學習、同儕指導或各種教學法,讓學生參與 其中做出貢獻,並教導學生設教及與人合作的技巧, 營造相互關懷、支持和尊重的氣氛。
36
三、TARGET結構 (五)課堂評量方式 (六)時間的安排
對學生的評量(evaluation),標準要清楚,並給予 明確的回饋和具體建議,讓學生懂得自我評估,並且 避免學生為成績而彼此競爭。。 (六)時間的安排 給予學生足夠時間(time),精熟重要的概念或技能, 時間或活動安排有變化,並讓學生有選擇和獨立學習 的機會。
37
四、Marzano自我系統 低成就者的心理特質 自我系統 後設認知系統 認知系統 重要性 有效性 情緒反應 確定目標 監測過程
負向的情緒迴路設定 確定目標 監測過程 監測明確性和正確性 後設認知系統 缺乏後設認知 知識利用 分析 理解 檢索 缺乏學習策略 失衡的時間觀 認知系統 Marzano, R. J. & Kendall, J. S. (2007). The new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ousand Oaks, CA : Corwin Press.
38
五、成長心態 VS.固定心態 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再是能力問題,而是 心態問題(Dweck, 2006)。
成長心態:能力只是基石,成功需要持 續的努力與鍛鍊。 固定心態:能力天賦說,失敗代表能力 不足,且永遠無法改變。 歸因:歸因於能力或努力,動機不同。 Dweck, C. S. (200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New York, NY, US: Random House.
39
參、自主學習的後設認知策略 一、後設認知策略 二、時間管理 三、情緒管理 四、其他學習策略
40
一、後設認知策略 設認知能力 定義: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調節系統幫助人了解與控制其認知表現
一、後設認知策略 設認知能力 定義: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調節系統幫助人了解與控制其認知表現 覺知到a.如何學習、b.評鑑學習需求、c.產生策略來完 成需求、d.執行策略(Hacker, 2009) 認知 知識 認知 調節 後設 認知 Hacker, D. J., Dunlosky, J., & Graesser, A. C. (Eds.). (2009).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eries. Handbook of metacognition in education. New York, NY, US: 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 Malamed. C. (n.d.). Metacogni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Retrieved on from
41
認知 知識 認知 調節 後設 認知 Knowledge of cognition Regulation of cognition
影響個人表現因素的知識 了解學習可使用的 策略 了解特定學習情況 可用的學習策略 Regulation of cognition 設定目標與規劃 自我監控學習 評量個人自我調 節成效
42
一、後設認知策略 後設認知的內涵 認知知識(knowledge of cognition) 後設認知
一、後設認知策略 後設認知的內涵 宣告的declarative 後設認知 認知知識(knowledge of cognition) 覺知學習/過程如何進行 條件的conditional 流程的procedural 計畫planning 監控monitoring 認知調節(regulation of cognition) 資訊處理 information management 評鑑evaluation 除錯debugging Brown, A. L. (1978). Knowing when, where, and how to remember: A problem of metacognition. In R.Glaser (Ed.). Advances in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Vol.1, pp ).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43
一、後設認知策略 後設監控的模式 Flavell的「認知監控的模式」,視四者為整體,彼 此互相影響,其間互動關係值得探討。 認知策略
一、後設認知策略 後設監控的模式 Flavell的「認知監控的模式」,視四者為整體,彼 此互相影響,其間互動關係值得探討。 認知策略 後設認知策略 後設認知知識 認知目標 任務 學習者 策略 Flavell, J. H. (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44
表現階段 (自我調控、 自我觀察) 預慮階段 (工作分析、 自我動機信仰) 自我反思階段 (自我評價、 自我反應)
工作策略:心像、自我教導、時間經營、環境建立、尋求幫助 自我觀察:後設認知自我監控、自我紀錄 表現階段 (自我調控、 自我觀察) 預慮階段 (工作分析、 自我動機信仰) 自我反思階段 (自我評價、 自我反應) 工作分析:目標設定、策略性規劃 自我動機信仰:自我效能、結果期待、工作價值/興趣、目標導向 自我評價:自我評鑑、因果歸因 自我反應:自我滿足/影響、適應的/防衛的 Zimmerman, B. J., & Campillo, M. (2003). Motivating self-regulated problem solvers. In J. E. Davidson & R. J. Sternberg (Eds.), The nature of problem solving (pp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5
二、時間管理 四個構面 (一)優先順序與價值觀釐清 這個構面的題目包括: 我會排定每日課業的優先順序。 我會先完成所排定最優先的課業。
二、時間管理 四個構面 (一)優先順序與價值觀釐清 這個構面的題目包括: 我會排定每日課業的優先順序。 我會先完成所排定最優先的課業。 我很清楚知道下星期要完成的工作。 我會事先規劃自己幾天內或幾週內要完成的目標。 我會預定一整個學期要完成的長期目標。 張民杰(2015)。老師,你可以這樣帶班(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46
二、時間管理 四個構面 (二)認清自我角色 這個構面的題目包括: 我認為學生的角色就是要用功讀書,認真學習。
二、時間管理 四個構面 (二)認清自我角色 這個構面的題目包括: 我認為學生的角色就是要用功讀書,認真學習。 我會根據自己的情況訂定適合自己能力的目標。 我覺得自己能善用時間。 我會好好利用最適合自己的時間學習。 張民杰(2015)。老師,你可以這樣帶班(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47
二、時間管理 四個構面 (三)設定任務目標 這個構面的題目包括: 我會看自己記錄的記事本或聯絡簿,並且一樣一樣檢 查是不是確實完成了。
二、時間管理 四個構面 (三)設定任務目標 這個構面的題目包括: 我會看自己記錄的記事本或聯絡簿,並且一樣一樣檢 查是不是確實完成了。 我會為每件功課或作業訂定合理的完成期限,並按時 完成。 我會把困難的功課或作業分成幾個小部分,然後一步 一步 去完成。 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無所事事、漫無目標的過日子 (反向題)。 張民杰(2015)。老師,你可以這樣帶班(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48
二、時間管理 四個構面 (四)拖延心態與意志控制 這個構面的題目包括:
二、時間管理 四個構面 (四)拖延心態與意志控制 這個構面的題目包括: 我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時間,必須花許多時間處理一些無 關緊要的瑣事(反向)。 我太晚才開始寫功課,所以常常要寫到很晚才能睡覺(反 向)。 我做事情常常到了最後快來不及了才開始進行(反向)。 遇到不喜歡的功課或作業,我會不想做而一直拖延(反 向)。 我在讀書的時候很容易分心(反向)。 我可以控制自己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即使不考試,我也會複習上課所教過的內容。 張民杰(2015)。老師,你可以這樣帶班(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49
二、時間管理 四個象限 Stephen Covey: 7 Habits Model, Habit #3: Put First Things First 平常要優先做的事情是哪一個象限的事呢? Urgent Not Urgent Important I Crises Pressing problems Deadline-driven projects II Prevention Relationship building Recreation New opportunities Not Important III Interruptions Some phone calls Some mail Some meetings Popular activities IV Trivia Some phone call Time wasters Pleasure activities Covey, S. (1989).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Powerful Lessons in Personal Change. New York, NY: Simon & Schuster.
50
三、情緒管理 情緒影響學習動機,進而削弱學習動力。了解情 緒的功能、學習情緒管理、認識情緒特質,將有 助於提升學習動力。教學活動設計若能協助學生 認識情緒,進而幫助學生化解學習障礙,提升學 習動力。
51
三、情緒管理 這些話似曾相似 爸媽:「沒關係,你可以不要回來啊!沒想到我生 了一個女兒這麼孝順……。」
老闆:「我是因為看好你,才把這份工作交給你的。 你不想做沒關係呀,後面還排一堆人等著要做。」 伴侶︰「你一分鐘內沒出現,我就走人。你看我敢 不敢!」
52
三、情緒管理 當情緒來襲時, 如何妥善管理與適當表達? 讓我們一起學習情緒健心操, 增強失落抵抗力, 坦然面對生命的起落, 在生命轉彎處,迎向陽光, 找到美麗心世界。
53
三、情緒管理 正向情緒 康軒文教事業(2017)。綜合活動2上(頁70) 。臺北市:康軒文教事業。
54
三、情緒管理 負向情緒 康軒文教事業(2017)。綜合活動2上(頁70) 。臺北市:康軒文教事業。
55
三、情緒管理 Goleman 的情緒智慧理論概念 情緒智力 情緒智力:一種能夠保持自我控制、愉快和自信, 並且能自我激勵的能力。
認識自身的情緒 妥善管理情緒 情緒智力 自我激勵 認知他人的情緒 人際關係的管理 張美惠譯(1996)。EQ(頁59)(原作者:D. Goleman)。臺北市:遠流。
56
三、情緒管理 解決策略 情緒管理的內涵分為情緒的覺察、情緒的表達與情緒 的調整三個層面: 情緒的覺察:
三、情緒管理 解決策略 情緒管理的內涵分為情緒的覺察、情緒的表達與情緒 的調整三個層面: 情緒的覺察: 教師可以透過心理或生理的狀況,來察覺到自身與學生 的情緒,並瞭解其情緒的原油或可能產生的反應。 情緒的表達: 教師能夠根據情緒產生時,透過語言或肢體等媒介,適 切地表達出與學生之間的情緒互動。 情緒的調整: 係指教師能夠控制情緒,進而採取有效的調適策略,掌 握及轉化自身與學生相處間的情緒。 張美惠譯(1996)。EQ(頁59)(原作者:D. Goleman)。臺北市:遠流。
57
四、其他學習策略 美國腦神經科學家Van Praagh研究 運動 對大腦海馬迴神經元的影響: 實驗設計 研究結果 5組老鼠:
「無所事事組」(將老鼠放進空無一物的籠子裡); 「學習情境組」(利用食物誘導老鼠跑迷宮); 「強迫運動組」(把老鼠放在水池裡強迫牠們游泳); 「自主運動組」(在箱子裡放入滾輪,讓老鼠自己去跑); 「豐富環境組」(在籠子裡擺滿各種玩具,讓老鼠必須依環境不同而活動) 實驗1天後:自主運動的老鼠大腦細胞切片顯示,大腦海馬迴神經元增多。 實驗4周後:自主運動與環境豐富組的老鼠,海馬迴神經元都有增加,顯示運動確實能促進大腦海馬迴神經元增生,而且自動自發的運動,比被迫運動的效果更好。 已有研究證實,海馬迴和大腦的記憶功能有關,因此可以推論:運動有助於增進記憶與學習能力。 張玉琦(2012)。運動讓你變聰明、EQ更高。取自
58
四、其他學習策略 結論: 運動可以增加大腦神經元(神經細胞); 神經迴路連結愈緊密,思考力也會增強。
運動促進大腦分泌「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 (BDNF)與其他和BDNF合作的生長因子,讓大 腦迴路發揮更棒的工作效率,改善學習、思考與 反應能力,提升大腦的記憶與學習功能 。 張玉琦(2012)。運動讓你變聰明、EQ更高。取自
59
肆、自主學習的思考策略 一、協作問題解決策略 六、系統思考 二、ORID焦點討論法 七、視覺思考 三、4F引導反思法 八、曼陀羅思考法
58 肆、自主學習的思考策略 一、協作問題解決策略 二、ORID焦點討論法 三、4F引導反思法 四、創造思考的教學策略 五、設計思考 六、系統思考 七、視覺思考 八、曼陀羅思考法 九、六頂思考帽
60
一、協作問題解決策略 協作問題解決的定義與歷程
一、協作問題解決策略 協作問題解決的定義與歷程 協作問題解決是指在問題解決的歷程中,需要透過與團隊其他成 員進行溝通、分享等合作相關技能,以達到解決問題之目的。 F. Hesse等人(2015, p.38)分析協作問題解決包含三要素為:1.溝通, 2.合作,3.回應,亦即對應PISA 2015年協作問題解決評量架構所 界定的三種核心能力:1.建立共享的理解;2.建立和維持團隊組 織;3.採取適當行動以解決問題,係在PISA於2012年所提出問題 解決歷程四個階段,加上團隊成員的協作。 而一般的問題解決歷程為: 1.探究和理解以界定問題 2.表達和系統性闡釋以提出問題空間 3.擬定具體計劃與執行 4.監控執行進程與成效評估。 Hesse, F., Care, E., Buder, J., Sassenberg, K., & Griffin, P. (2015). A framework for teachable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skills. In P. Griffin & E. Care (Eds.),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21st century skills: Methods and approach. Dordrecht, Holland: Springer.
61
一、協作問題解決策略 技能 協力解決問題技巧可分為兩個面向,一為社會技能(social skills),另一為認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 社會技能側重協力問題解決之「協力」面向,在整合參與 者之觀點、興趣及策略。 認知技能側重協力問題解決之「問題解決」面向,與個人 問題解決類似,在探討如何運用相關可能資訊以有效達成 目標。 Hesse, F., Care, E., Buder, J., Sassenberg, K., & Griffin, P. (2015). A framework for teachable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skills. In P. Griffin & E. Care (Eds.),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21st century skills: Methods and approach. Dordrecht, Holland: Springer.
62
一、協作問題解決策略 社會歷程技能 要圓滿達成目標,協作成員需要嫻熟社會技能,俾與他人通力合作, 這些社會技巧如下:
一、協作問題解決策略 社會歷程技能 要圓滿達成目標,協作成員需要嫻熟社會技能,俾與他人通力合作, 這些社會技巧如下: 參與技能(participation skills):參與是協力解決問題最基本的要求,意指個別成員願意具體表達和共享資訊和想法,且參與問題解決的過程和結果。 觀點取替技能(perspective taking skills):觀點取替指的是能立於協 作夥伴之立場與角度來省察問題,要達致複雜問題的解決,須有了解 夥伴所處的問題境遇之能力。 社會管控技能(social regulation skills):社會管控較偏向協力問 題解決之策略層面,成員需要了解彼此間的強項與弱項,以磋 商協調彼此間的觀點、利益及策略差異,從而化解歧見,採取 一致行動解決問題。 Hesse, F., Care, E., Buder, J., Sassenberg, K., & Griffin, P. (2015). A framework for teachable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skills. In P. Griffin & E. Care (Eds.),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21st century skills: Methods and approach. Dordrecht, Holland: Springer.
63
一、協作問題解決策略 認知技能 協作問題解決之認知技能與個人問題解決所援用的認知能力相仿, 皆在援用認知推理能力以處理問題,完成任務。其所運用的技能涵 蓋計畫、執行、掌控、權變及學習等問題解決之歷程。 計畫需運用的技能策略包括問題分析,以闡明共同面對的問題性 質,及設定任務完成目標,作為協力的基礎和方向。 執行與掌控達成目標的程序,需要資源管理,包括處理解 釋執行 成效的相關證據與反省計劃與執行步驟之適切性。 權變涉及問題空間的所有層面,意指面對困境時,須發揮創意以 回應挑戰之能力。 成員從事協力問題解決之過程與結果,所產生對問題的新的領悟 與體會,增益新知,即是學習的體現。 Hesse, F., Care, E., Buder, J., Sassenberg, K., & Griffin, P. (2015). A framework for teachable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skills. In P. Griffin & E. Care (Eds.),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21st century skills: Methods and approach. Dordrecht, Holland: Springer.
64
一、協作問題解決策略 評量 欲在教育情境中評量協作問題解決素養,有賴設計問題 解決任務,透過學生所援用的技能,作為評量的準據。
一、協作問題解決策略 評量 欲在教育情境中評量協作問題解決素養,有賴設計問題 解決任務,透過學生所援用的技能,作為評量的準據。 至於援用實際生活中所產生的較為不明確的任務或經研 究設計的明確任務,以作為教學實例之問題,雖各有優 缺,但在起始階段,可先採用明確任務,其優點如下:1. 有較為一致的標準,以評量問題解決的有效性:2.較易比 較不同問題解決者之間的差異;3.因任務明確,問題解決 者在解決問題時,其展現、理解及運用的步驟程序,易 於被觀察與評估,因而較具可教性。 Hesse, F., Care, E., Buder, J., Sassenberg, K., & Griffin, P. (2015). A framework for teachable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skills. In P. Griffin & E. Care (Eds.),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21st century skills: Methods and approach. Dordrecht, Holland: Springer.
65
一、協作問題解決策略 範例舉隅 一、結合學校課程內容之協作問題解決示例 (content-dependent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tasks) Malala意外事件生命教育校本課程 二、非學校課程內容之協作問題解決示例(content-free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tasks) 規劃他國同學參訪學校活動 PISA 2015合作式問題解決能力(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Skills)試題 PISA Test( PISA Test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Available in 82 languages>Chinese Taipei - Chinese
66
二、ORID焦點討論法 O D R I Objective 客觀、事實 →呈現事實和外在現況 Q:發生了什麼事?
Decisional 決定、行動 →得到結論、找出決議並採取行動 Q:有什麼要改變?要採取什麼行動? Reflective 感受、反應 →對所接收到事務的內在反應 Q:你有什麼感覺? I Interpretive 意義、價值 →尋找感官和反應的意意、價值與重要性 Q:最有意義的是什麼? 陳淑婷、林思玲譯(2010)。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原作者:B. Stanfield)。臺北市:開放智慧引導科技(原著出版年:1997)
67
三、4F引導反思法 以不同的角度觀察,描述事實和經驗 事實 Facts 表達內心所要分享的主觀感受、直覺 尋找原因、解釋、判斷或澄清信念
經過詳細思考,總結出經驗對個人或 團體所帶來的意義 如何將經驗轉化和應用在未來的生活 中 Facts 事實 Feelings 感受 Facts 發現 Feelings 未來 KKLee(2015)。4F拼圖反思法。翻轉教育 親子天下×教與學的對話網。取自
68
四、創造思考的教學策略 圖像思考系列 (如:九宮格法、心智圖法) 列舉法系列 (如:屬性、特性、優點、缺點) 腦力激盪系列
(如:腦力激盪法、六六討論法) 水平思考系列 (如:六頂思考帽)
69
四、創造思考的教學策略 創造思考教學步驟:問、想、做、評(陳龍安,1990) 支持性的環境 支持性的環境 修正 評 評 鑑 鑑 Asking
學生的 知識背景 教學目標 (創造力) Thinking Evaluation Evaluation Doing 修正 陳龍安(1990)。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建構與驗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70
四、創造思考的教學策略 問:安排問題的情境(引導反思) 想:鼓勵學生思考想像,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省思活動)
做:運用各種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從做中學。 (實踐活動) 評:運用暫緩批判、欣賞創意的原則,重視形成 性評量與自我評鑑的方法。(多元評量) 陳龍安(無日期)。創造力教育。未出版手稿。取自
71
五、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IDEO設計思考的五大步驟 同理心 定義問題 發想 製作原型 測試 DFC設計思考的四大步驟 感受 想像 實踐 分享 《親子天下》編輯部、臺大創新設計學院、DFC台灣團隊(2017)。設計思考:從教育開始的破框思維。臺北市:親子天下。
72
五、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設計思考的八個方法 每天都練習觀察 別怕多問為什麼 找到你的貴人 練習動手做,在創意探索想法 把想法畫出來 促成小小的成功經驗 失敗,比甚麼都不試要好 找到成績以外的學習動機 《親子天下》編輯部、臺大創新設計學院、DFC台灣團隊(2017)。設計思考:從教育開始的破框思維。臺北市:親子天下。
73
六、系統思考 彼得聖吉(Peter Senge)於1990提出: 系統思維 自我超越 心智模式 共同願景 團隊學習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NY: Currence Doubleday
74
六、系統思考 系統圖 一 十 目前的思考能力 預期的思考能力 想得比較透徹了 容易看見問題點 時間滯延 影響的產出 系統當下 的狀態 差距
六、系統思考 系統圖 時間滯延 一 十 影響的產出 系統當下 的狀態 差距 沒有改善 錯誤、挫折 目標 (系統期望的狀態) 採取的行動 差距大:上課(基礎) 差距中:上課(進階) 讀書會 差距小:自我進修/練習 (Blog、FB ) 想得比較透徹了 容易看見問題點 目前的思考能力 預期的思考能力 思考不全面 較多思考盲點 差距:大/中/小 楊朝仲等著(2017) ,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頁32)。臺北市:書泉出版社。
75
六、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
六、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 輔助工具 圖表繪製 問卷分析 步驟一 發現問題 步驟二 定義問題與利害關係者 輔助工具 系統基模 步驟三 因果回饋分析 步驟四 擬定解題策略 步驟五 延伸性思考 楊朝仲等著(2017) ,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頁18) ,臺北市:書泉出版社。
76
七、視覺思考(Visual Thinking)
視覺思考是組織想法,提高思考和溝通能力的一 種方式。
77
七、視覺思考(Visual Thinking)
典型視覺思考方法 常用的視覺思考方法為心智圖法(Mind mapping) 及手繪(素描) 筆記(Sketch note)。
78
七、視覺思考(Visual Thinking)
視覺思考過程工具 觀看(look) 觀察(see) 設想(imagine) 展示(show) 圖源:引用自無作者(無日期)。展開餐巾紙。博客來網。取自 胡洲賢譯(2012)。展開餐巾紙(原作者:D. Roam)。臺北市:遠流。
79
七、視覺思考(Visual Thinking) 價值
Marcus Giaquinto在數學視覺思考(Visual Thinking in Mathematics)書中表示:圖形和符號的視覺想像力或 心理運作在數學中無處不在。數學中的視覺思維具有 認知價值,通常作為發現的手段。藉由基礎幾何,算 術,代數和實際分析的實例,探討人們如何通過特定 的圖像來辨別抽象的一般原理,以及視覺手段如何幫 助我們掌握抽象結構。 視覺思考提高學生在科學課程中觀察(observe),思 考(think),凝聽(listen)和溝通(communicate) 的能力。
80
八、曼陀羅思考法 正向、中性與負向 如:主題為道教: 道教的優點 什麼是道教 道教的缺點
81
八、曼陀羅思考法 時間、因果順序法
82
八、曼陀羅思考法 文章內文分類 如: 事情結果 時間 物品 事情經過 文章主題名稱 心情轉變 事件由來 角色 未來可能發展
83
八、曼陀羅思考法 策略或補充說明 如: 說明 地點where 誰who 主題 故事what 為什麼why
84
九、六頂思考帽 Facts Cautions Feelings Benefits Process Creative
85
85 伍、自主學習的一般性學習策略 一、閱讀理解策略 二、SQ4R法 三、記憶策略 四、筆記術 五、圖像式筆記
86
教 vs. 學 Cartoon by Bud Blake
87
學習如何發生
88
大腦至少有一千億個神經元,百萬億到千萬億集的神經元個突觸。 灰質:執行大腦的思考與計算、心智運算與儲存記憶。
白質:控制著神經元共享的訊號,協調腦區之間的正常運作是 人類掌握心智與社交技巧,以及老狗能否玩出新把戲的關鍵。 大腦的學習塑性:海伯定律(Hebbian Law)指出突觸的「用進 廢退」,Eric Kandel在海蛞蝓身上觀察到有用的突觸有反應,沒 用的就退化了。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也有科學基礎。 人在出生時每個神經元有2,500個突觸,到2至3歲時就已經有了 15,000個。而大腦的可塑性展現在成長過程中突觸的修剪。有個 實驗很有趣,養在複雜環境的老鼠神經元比簡單環境的老鼠多出 許多突觸。 參考自:黃榮棋(譯)(2008)。大腦白質有價值。科學人,74。取自 參考自: 2016年吳嫻教授「究腦學、用腦學、為腦學」演講
89
理解思考的過程 Barbara Oakley教授:「你不是沒有天分,你只是不知道如 何學習」
大腦在不同的狀態下,底下的神經元訊號會在不同神經網 路之間切換,有兩種基本的模式 專注模式:大腦前額葉的專注能力有關,你聚精會神時,專 注模式可以立刻啟動。 發散模式:當你專注一段時間,感到很累開始分心或是神遊, 你想散步、淋浴,或是聽音樂。 當遇到難題,必須先很專注去解題,再切換到發散思維。 例:考試或工作時,就是先從最難的題目開始,一旦你開始 覺得不知道怎麼寫就停下來,去看其他題目轉移你的注意力, 潛意識你的腦袋還是在處理最一開始的題目。回去最難的那 題時,你會發現你想通很多步驟。 參考自:程晏鈴(2016年4月)。百萬人都在上的課:怎麼學習最有效。天下雜誌。 取自
90
OECD (2018). PISA 2018 Draft Analytical Frameworks, May 2016
OECD (2018). PISA 2018 Draft Analytical Frameworks, May Retrieved from
91
一、閱讀理解策略 閱讀 本質:作者將欲傳達的訊息以文字編碼,讀者試圖對所 傳遞訊息解碼與建立基模(概念)
三層次:字面閱讀 (read the lines)、推理閱讀 (read between the lines)、理解言外之音 (read beyond the lines) 閱讀策略 解碼 理解 猜測(條件) 前後文 舊經驗聯結 理解監控 預測、 推論 概念整合、 摘要 參考自Herber, H. L. (1978). Teaching reading in content areas. New Jersey, NJ: Prentice Hall. Inc.
92
一、閱讀理解策略 案例分享 科學文本 實務策略: 特色:資訊負載量高、需要主題背景知識、需要科學素 養 先看標題: 預測文章內容
一、閱讀理解策略 案例分享 科學文本 特色:資訊負載量高、需要主題背景知識、需要科學素 養 實務策略: 先看標題: 預測文章內容 回想自己對該主題相關的理解 理解監控: 建立閱讀目標 可採包容續讀(少數不懂),或回溯已讀找相關資訊 (越來越多不懂)
93
一、閱讀理解策略 案例分享 科學文本 實務策略: 特色:資訊負載量高、需要主題背景知識、需要科學素養 預測、推測:
一、閱讀理解策略 案例分享 科學文本 特色:資訊負載量高、需要主題背景知識、需要科學素養 實務策略: 預測、推測: 故事情節/說明文預測與理解修正 根據文中線索,做事件背後的合理推測 (文中無直接提出) 推測作者寫作鋪陳的意涵 整合/摘要 關鍵語句多落在段落首句和尾句 畫重點或段落旁以自己的話寫重點 持續修正補強已建立的理解基模
94
建立理解的策略 – 摘要 文章負載許多訊息,讀者要: 判斷訊息重要性 建立訊息間關係 可與舊有知識基模融合(3為選擇性)
95
建立理解的策略 – 摘要 瀏覽全文 (可利用子標題),大致理解內容架構。 標記重要事件/訊息、旁寫提醒詞句。 重要段落讀畢,
回想並融合 (思考訊息間邏輯性與聯結), 用自己的話寫主旨(每段最多1-2句)。 根據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決定重點(提醒詞句或主旨)的 重要性,刪除或保留訊息。 將保留的訊息合併重整,以自己的話簡述核心訊息。
96
建立理解的策略 – 摘要示例 不同重點: 1.重要訊息 2.主旨/關鍵句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雜食的寵物:適應澱粉類飲食,可能是狗與貓馴化的關鍵。 對於狗是如何成為人類最好的朋友,科學家有兩派理論。其中一派認為, 人類捕獲幼狼並因為牠們能狩獵及守衛而馴服牠們。另一派比較主流的說 法認為,大約一萬年前,中東地區發展出農業,人類隨之聚居下來,因而 幫那些夠大膽的動物創造了撿廚餘為食的機會,狼因此開始自行馴化。一 項發表在1月23日線上版《自然》的新研究結果,支持了後者的觀點,並深 入觀察狗的祖先如何能利用這種新的資源。 瑞典烏普沙拉大學的阿克塞爾松(Erik Axelsson)和同事分析了12頭狼及60 隻來自14個不同品種狗的DNA,以尋找在馴化的天擇壓力下所演化出來的 狗基因組區域。有趣的是,與澱粉代謝有關的基因也在其中,其他還包括 可能導致行為改變的基因,例如降低攻擊性及增進社會認知能力。研究發 現,狗的馴化過程中,天擇在與澱粉消化三個階段有關的基因上起了作用, 促進一些突變,使得以肉類為主的飲食習慣更容易變成以澱粉為主。 不同重點: 1.重要訊息 2.主旨/關鍵句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參考自林慧珍(譯)(2013)。適應澱粉類飲食,可能是狗與貓馴化的關鍵。科學人,135。取自
97
建立理解的策略 – 摘要示例 註記重要訊息 ↓ 人類行為(狩獵、農業)→ 狼馴化
↓ 人類行為(狩獵、農業)→ 狼馴化 摘要:人類生活從畜牧轉變成農業聚居社會,動物也有撿廚餘的機會,故原本僅以狩獵肉類為主的狼群,因天擇發展出可消化澱粉的基因。
98
建立理解的策略 – 概念圖 找出文件中涵蓋面最廣的主要概念(最重要/重複出 現的幾個關鍵字) 找出和主要概念最相關的次要概念
主要概念和次要概念間以適當連接詞結合,並注意平 行概念間的關係 閱讀文章內容將次要概念予以發展,並找出構成次要 概念的相關概念或名詞 重新檢視相關性並修正、重新排列直到妥適 給予適當舉例和說明
99
概念圖示例
100
二、SQ4R法 主要用於精讀課文,是有系統的溫習方法,能有效提 高學習力。 概覽Survey
速讀、概覽文章標題、副題、首尾兩段和插圖,對文章有初步了解,或掌握文章3-6個要點。 發問Question 利用篇名、章節標題及關鍵字轉變成基本問題,可用六何法自行提問。 閱讀Read 仔細閱讀,回答自擬的問題,找出文章重點並摘要成大綱;對於有助解答問題的重要字句,可劃重點、做眉批、或用螢光筆標記以加強印象。 反思Recition 將新習得知識與已知的整理並反覆思考,如有矛盾處,再細讀、找出原因重新整合,加深內容之理解。 背誦Recite 闔起課本用自己的話或文字回答問題;利用各種閱讀技巧幫助記憶,直至能背誦為止。 複習Review 回憶所記的重點。
101
三、記憶策略 回想法:回想或複習所學,加深記憶。如:自問自答。 聯想法:學習內容和熟悉、有趣畫面聯結,如圖像聯 想。
諧音法:學習內容用諧音串聯使幫助記憶,如圓周率 用「山巔~一寺一壺酒,二 柳舞扇舞,把酒棄舊山,惡善百世流」記憶。 頭字故事記憶法:將課文內容的重點抽出關鍵字,利 用這些字頭編成有意義的故事或順口溜。 圖像記憶法:用生動的圖片代替死板的文字,讓大腦 可以更快的記憶,如心智繪圖。
102
四、筆記術 學習做筆記,在記錄重點時可用文字,可用圖形, 還要記錄疑問,以便後續持續探究。 康乃爾筆記法 關鍵字筆記法
圖像式筆記 (如樹狀圖、魚骨圖、流程圖、圓餅圖 等) 表格整理法 (如比較表、九宮格表、四象限表等)
103
康乃爾筆記法(Cornell Notes) developed in about 1950s at Cornell University by Walter Pauk
一頁紙分成了三部分,右上空間書寫筆記,左邊空間用於歸納右邊筆記內容,下面一欄用於總結,就是用一兩句話總結這頁記錄的內容。 上課內容: 1.簡潔扼要 2.條列式 3.可使用簡稱或記號 下課後書寫: 1.主要想法 2.問題 3.關鍵提示 關鍵詞欄 CUES 筆記欄NOTE 複習時書寫: 1.重述要點 2.字體可大些 總結欄SUMMARY
104
五、圖像式筆記 燕子老師(2016年4月29日)。國二第四冊世界概說及東北亞心智圖【部落格圖片資料】。取自
105
陸、自主學習的特定科目策略 四、自然科學領域 五、社會領域 六、生活課程 七、綜合活動領域 一、語文領域─國語文科 二、語文領域─英語文科
106 陸、自主學習的特定科目策略 一、語文領域─國語文科 二、語文領域─英語文科 三、數學領域 四、自然科學領域 五、社會領域 六、生活課程 七、綜合活動領域
106
一、國語文科-閱讀理解策略 閱讀理解策略 連 結 預測 連結 作筆記 找主旨 摘要 根據文本訊息推測文章發展 將經驗與文本串聯 連句子
連段落 連經驗 閱讀理解策略 預測 連結 摘要 找主旨 作筆記 將經驗與文本串聯 有效組織文章內容,協助理解與記憶 擷取重要訊息,統整濃縮文章主旨 找文章大意及主要論點 整理自柯華葳,幸曼玲、陸怡琮、辜玉旻(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頁II)。臺北市:教育部。
107
一、國語文科-學習策略 基礎理解 進階理解 善用線上學習平臺 課後學習延伸 用心觀察周遭事物 親近大自然 善用圖書館或博物館館藏
108
二、英語文科-學習策略 最大困難 G1~G12 學習重點不同 (領綱) L1和L2語言結構差別大; 沒有環境 (EFL,不是ESL)
記憶策略 最大困難 L1和L2語言結構差別大; 沒有環境 (EFL,不是ESL) 易缺乏學習信心 G1~G12 學習重點不同 (領綱) 國小:簡易日常溝通 [聽/說] 國中:基礎溝通素養 [讀/寫] 高中:意見表達 直接策略 認知策略 英語文科 學習策略 補償策略 後設認知策略 間接策略 情感策略 社交策略 蘇旻洵譯(2007)。語言學習策略手冊(原作者R. L., Oxford )。臺北市:湯姆生。(原著第一版出版年:1990)
109
二、英語文科-學習策略 生活情境應用,英語是溝通工具。 提升字母拼讀 (Phonics) 能力,培養英語音感 與語感。
透過閱讀累積字彙,掌握常用字彙。 認識英語句子基本結構,先聽說再寫。 培養聽力策略、運用策略進行理解。 培養閱讀習慣、運用策略進行閱讀。
110
二、英語文科-學習策略 以不同寫作模式習慣英文寫作,以短馭長。 語言是溝通工具,多樣化練習可深化語用與交流 文化。
為自己建立英語學習習慣/環境,逐步累積英語 實力與興趣。 熟悉測驗方式,強化解題策略,培養學習信心。 有耐心找出語言規則;時常練習,不害怕犯錯。
111
三、數學領域-學習策略 觀察日常學習活動,將數學解題策略與生活連結。 充分理解基本性質,熟悉數學名詞及定義。
閱讀文本掌握重要概念,尋找式子與圖表間關係。 動手操作,從操作產生臆測,進而論證推理探究。 重視教材基礎練習題,加強練習基本功。
112
三、數學領域-學習策略 配合單元教材內容,繪製心智圖。 使用線上輔助學習平臺,熟悉課程內容重點綱要。
善用工具書自我練習,尋求師長同儕解決問題。 透過數學活動(如桌遊),訓練思考分析能力。 運用圖書館藏,閱讀數學科普相關資料。
113
四、自然科學領域-學習策略 充分理解基本原理概念,熟記科學名詞以及定義。 分析教科書中的圖及表,尋找各種圖表間的關係。
使用線上輔助學習平臺,熟悉課程內容重點綱要。 重視教材的基礎練習題,加強練習熟悉測驗方式。 親自動手操作課本實驗,從實驗中驗證科學原理。
114
四、自然科學領域-學習策略 上網觀看課程相關影片,配合影片邊看邊畫簡圖。 用心觀察日常周遭事物,將科學知識與生活連結。
利用假日從事戶外活動,認識大自然環境與生物。 注意媒體科學新知報導,增進對自然現象的認識。 運用圖書館或博物館藏,搜尋自然科學相關資料。
115
五、社會領域-學習策略 使用線上輔助教材,依個人進度學習,熟悉課程內容。 閱讀書籍,豐厚課程所學,深化課堂討論內容。
閱讀報紙,瞭解時事內容,將可讓自己對時事有更深 度的瞭解,並加以反應於學科內容之上。 透過桌遊,在遊戲中學習思辯,活化課程內容。 實地探訪,讓學習印象更深,藉由聽講或實做補充課 堂所學。 使用PMI三面分析法可讓學生針對某件事的正、反以 及有興趣討論事項給予不同面向的思辯。
116
五、社會領域-學習策略 繪製概念圖,預習課本內容,增加課堂討論有效 性。 繪製連環漫畫,結合課外所學,統整上課內容。
運用曼陀羅思考法中的摘要法,統整課本內容, 以組織課堂所學。 運用六頂思考帽,學生從白色到藍色,一個步驟 一個步驟的做思辯,以澄清自己的直覺與迷思, 做出相對合宜的決策。 運用折線圖摘要法,此方法適用於歷史事件或人 物傳,學生以第一人稱概述,組織所學內容
117
生活課程七大素養與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核心素養關係圖
六、生活課程 生活課程七大素養與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核心素養關係圖 生活課程是: (一)幫助學童拓展 視野與能力的課程。 (二)奠定學童過真、 善、美生活的課程。 (三)為繼續學習打 下良好基礎的課程。 悅納 自己 與人 合作 探究 事理 樂於 學習 表達想法 與 創新實踐 感知與欣 賞美的人、 事、物 表現合宜 的行為與 態度 生活課程 核心素養 社會參與 溝通互動 自主行動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生活課程(草案)。臺北市:作者。
118
六、生活課程素養導向教學的基本元素 學生是自主的學習者 教師是引導者與協助者 脈絡化的 學習情境 學生思考或討論 採取行動 使用方法及策略
教師交付或 學生自訂 工作任務 學生思考或討論 採取行動 使用方法及策略 反思與 自我調整 引用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國民小學生活課程課程綱要課程手冊
119
七、綜合活動領域 綜合活動領域課綱目標與學習內涵 ㄧ、促進自我與生涯發展 發展自我潛能與自我價值,探索自我觀、人性觀 與生命意義,增進自主學習與強化自我管理, 規劃個人生涯與促進適性發展,進而尊重並 珍惜生命,追求幸福人生。 二、實踐生活經營與創新 發展友善的互動知能與態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 係,與健康的情感表達和互動,培養團體合作與 服務領導的素養,開發及管理各項資源,發 揮未來想像,經營與創新生活,並能省思生 活美學議題,提升生活品質,展現生活美感。 三、落實社會與環境關懷 辨識社會與環境中的各種挑戰與危機,發展思辨 能力與適切的處理策略,尊重多元文化,積極 關懷人群與生態,養成公民意識及社會責任 感,並能參與戶外活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以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綜合活動總目標在 培養學生具備「價值探索、經驗統整與實踐創新」的能力,以促進自我與生涯發展、實踐生活經營與創新、落實社會與環境關懷,達成個人身心靈健全,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追求幸福的生活,進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維護自然的永續發展。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臺北市:作者。
120
七、綜合活動領域 以「2.自主學習與管理」主題項目為例 1. 二 自我 b. 自主 與 生涯 管理 發展 三
主題軸 主題 項目 學習 階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 自我 與 生涯 發展 b. 自主 管理 二 1b-II-1選擇合宜的學習方法,落實學習行動策略。 Ab-II-1有效的學習方法 Ab-II-2學習行動 三 1b-III-1規劃與執行學習計畫,培養自律與負責的態度。 Ab-III -1學習計畫的規 劃與執行 Ab -III -2自我管理策略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臺北市:作者。
121
七、綜合活動領域 以「2.自主學習與管理」主題項目為例 有效的 學習方法 學習 行動策略 學習計劃的規劃與執行 自我 管理策略
藉由各領域、特殊專長或校內外的活動所習得的經驗,探究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 學習 行動策略 描述自己執行學習行動策略的經驗,並省思其優缺點。 檢視策略的優缺點後,進行學習策略的修正。 學習計畫如:學習目標、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規劃。 分析各種學習方法的優缺點,規劃、執行並檢核對自己有 效的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的規劃與執行 自我管理策略如:選定目標、自我監控、自我評估、自我增強等,可透過檢核表、學習日記、同儕與教師的回饋等來學習與調整。 自我 管理策略
122
七、綜合活動領域 體驗活動的自我提問 What 階段的提問模式 So what 階段的提問模式 Now what 階段的提問模式
七、綜合活動領域 體驗活動的自我提問 What 階段的提問模式 客觀事實的問題 情緒感官性的問題 So what 階段的提問模式 詮釋判斷性的問題 Now what 階段的提問模式 決定改變性的問題 發生了什麼事? 有什麼感覺? 過去曾發生過類似的 情形嗎? 為什麼會發生? 現在需要什麼改變? 要如何改進?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