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2 [教学目标]  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初步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 [教学难点]示范样方法的正确操作,证实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种群的空间特征 第2课时: 课外测量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3

4 ? 思考题 B D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片草地上全部的东亚飞蝗 C.世界上的全部的鸟 D.一个池塘中全部的大蟾蜍
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片草地上全部的东亚飞蝗 C.世界上的全部的鸟 D.一个池塘中全部的大蟾蜍 思考题 B D

5 种 群 (一)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种 群  (一)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种群是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不等于个体简单累加,表现除个体不具有的特征; 个体的生命有限,而种群一般不会因个体的消失而消失; 同一区域中,不同的种群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

6 孔隆教育 http://mykonglong.taobao.com
孔隆教育 种群特征: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孔隆教育

7 研究种群密度重要意义 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

8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鼠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则该草原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头/公顷。 解析:因为重捕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若设该鼠种群总数为X,则(X/32)=(30/10),得X=96,即该地田鼠种群密度约为96头/公顷

9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①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②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高。
③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④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⑤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而密度很快下降…… ⑥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10 迁入 种群 迁出 迁入率和迁出率: 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11 小结: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影响数量变动 预测变化方向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决定大小 和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12 种群数量的变化 迁入 种群 数量 出生 死亡 迁出

13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随机型 均匀型 集群型

14

15

16 P61探究 1.提示:“问题探讨”中调查对象是完全随机分布的,且调查区域是规则的,调查对象与其他物体的区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采用样方法得到的估算值与真实情况比较容易接近(误差小)。而在实地调查中,调查对象的分布往往不是随机的,调查区域也往往不是规则的,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干扰和影响调查的准确性,因此,采用同样的方法其结果误差会比较大一些。但是,只要掌握了科学的调查统计方法,其误差会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2.提示: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3.提示: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4.提示:不同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调查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应当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例如5%以内。如果超出了此范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造成不一样的原因应当首先归结为采取不同的样方法所致。所以,要针对实际情况,讨论取样方法是否存在问题。

17 P63思考与讨论 1.提示:图中A种群属于增长型,C种群属于衰退型,B种群属于稳定型。这是由于种群中年轻个体越多,一般来说出生率会越高,死亡率会越低。 2.提示: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18 P63练习 基础题 1.约386条。 2.调查鼠的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密度可用样方法。 3.B。 拓展题
1.提示:个体往往有性别、大小、年龄等特征,种群不具备这些特征。将一定地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即种群)来看时,这个整体就会出现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可见,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加和,而是会出现新的属性。 2.提示:随着营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还会延长;由于实施计划生育,出生率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可能还会升高。关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应当调整,可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求统一的答案。


Download ppt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