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Tuomas Kouki Modified 5年之前
5
矽晶圓材料技術 1. 原料: 主要供應廠商 — Applied Materials (應用材料) 國內第一家(1997年7月開始量產)
— 中德電子材料(8吋) 多晶矽 - 矽石還原反應 + 純化還原精製 SiO2 + C → Si + CO2
6
2. 矽晶圓(單晶) (目的:研究結晶速度) 1953年 Teal & Little 應用在 single crystal之生長
1918年 Czochralski首先發明 (目的:研究結晶速度) 1953年 Teal & Little 應用在 single crystal之生長
7
石墨坩堝 (graphite crucible)
(1) 設備: a、坩堝 - 石英坩堝(quartz crucible) 石墨坩堝 (graphite crucible) 石英坩堝在高溫會軟化,須藉外圍的石墨坩堝來固定,以防止變形。石墨坩堝必須使用高純度等級,以避免污染。 SiO2 + Si(l) → 2SiO
9
b、加熱器、絕熱元件 - 石墨 SiO(g) + 2C → SiC + CO(g) SiC會改變石墨的電性和熱傳體性質
的碳污染
11
→ (避免SiO回至矽湯,而使晶圓產生 差排)
目前柴氏長晶爐,都必須在真空下操作,真空度10 torr ~ 50 torr,以有效控制從液面揮發出來的SiO量,而SiO氣體可藉由上爐室頂部不斷吹入的Ar氣帶走。 → (避免SiO回至矽湯,而使晶圓產生 差排)
13
c、晶棒 / 坩堝拉伸旋轉機構。 d、氣氛壓力控制:Ar氣流量控制、 真空系統、壓力控制閥 e、控制系統
14
(2)長單晶: a、 加料 B(硼)- P- 型矽晶,B-Si alloy P(磷)- N- 型矽晶,P-Si alloy
矽多晶(polysilicon)+ 合金(dopant) B(硼)- P- 型矽晶,B-Si alloy P(磷)- N- 型矽晶,P-Si alloy 目的:控制電阻值(降低電阻)
15
b、 熔化 T > 1420℃ (Si:Mp:1410℃) 控制:能量供應及坩堝位置
16
c、 頸部成長(neck growth) 目的:清除殘留在晶種內的差排,讓其 依{111}滑動至表面。
將〈100〉或〈111〉方向的晶種(seed)漸漸浸入熔液中,接著將晶種往上拉升,並使直徑逐漸縮小到一定大小(4~6 mm),長10~20 cm之長度。 目的:清除殘留在晶種內的差排,讓其 依{111}滑動至表面。
18
d、 晶冠成長(crown growth) 長完頸部之後,降低拉升速度及溫度, 頸部直徑逐漸增大到所需的大小。
晶冠角度(直徑增加速度)→ 影響晶體品質
19
e、 晶體成長(body growth) 調整拉升速度及溫度,直徑控制在 ± 2mm之間,坩堝在晶體成長過程,
必須不斷地上升來維持固定的液面 位置(液面相對於加熱器之位置) 控制參數:溫度梯度、拉升速度、晶種轉速、坩堝轉速、Ar氣流量……
20
f、 尾部成長(tail growth) 晶棒直徑逐漸縮小,並與液面分開,避免熱應力使晶體產生差排及滑移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