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二、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二、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

2 本章內容 1. 教育社會學的發展 2. 教育社會學的主要理論 (1) 早期規範性教育社會學(Educational Sociology)時期
(2) 證驗性教育社會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的興起 (3) 1970年代以後「解釋的」(Interpretive)教育社會學 2. 教育社會學的主要理論 (1) 和諧理論學派(Consensus theorists) (2) 衝突理論學派(Conflict theorists) (3) 解釋論學派(Interpretive theorists)

3 教育社會學的發展 Educational Sociolog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盛行年代 1900年至1940(1950)年 1940(1950)年起以迄今 1970年之後 主要研究者 教育學者 社會學家 社會學家及教育學者 研究目的 應用性目的 理論性目的 解釋性目的 研究特性 規範性 證驗性 解釋性 研究方法 哲學思辨 科學實證 瞭解與詮釋 研究類型 行動研究 量化研究 質性研究

4 和諧理論 1. 主要特徵 2. 代表人物 (1) 統整性(integration) (2) 穩定性(stability)
(3) 一致性(consensus) 2. 代表人物 (1) 涂爾幹(E. Durkheim) (2) 帕森士(T. Parsons)

5 和諧理論 2.代表人物 (1) 涂爾幹(E. Durkheim)
《社會分工論》(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教育的功能:社會化(Socialization)

6 和諧理論 2.代表人物 (2) 帕森士(T. Parsons) 《社會系統》(The Social System)
社會系統的功能:模式的維持、體系的統整、目標的達成、適應的作用 教育的功能:社會化(Socialization)、選擇(Selection)

7 衝突理論 1. 主要特徵 2. 代表人物 (1) 對立與衝突(opposition and conflict)
(2) 變遷性(change) (3) 強制性(coercion) 2. 代表人物 (1) 馬克思(K. Marx) (2) 包爾斯與金帝斯(S. Bowles & H. Gintis) (3) 布迪爾(P. Bourdieu) (4) 艾波(M. Apple) (5) 威里斯(P. Willis) (6) 華勒(W. Waller)

8 衝突理論 2.代表人物 (1) 馬克思(K. Marx) 經濟決定論 社會階級意識 剝削、衝突與疏離

9 衝突理論 2.代表人物 (2) 包爾斯與金帝斯(S. Bowles & H. Gintis) 美國公共教育為資本主義服務
社會再製(Social Reproduction) 符應原則(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10 衝突理論 2.代表人物 (3) 布迪爾(P. Bourdieu)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
文化再製(Cultural Reproduction)

11 衝突理論 2.代表人物 (4) 艾波(M. Apple) 強調再製過程中的「抗拒」(resistance)觀點

12 衝突理論 2.代表人物 (5) 威里斯(P. Willis) 《學習做勞工》(Learning to Labor)
文化創生( Cultural Production)

13 衝突理論 2.代表人物 (6) 華勒(W. Waller) 不平等的師生關係

14 解釋論學派 1. 主要特徵 2. 主要理論 (1) 日常活動 (2) 主動性 (3) 意義 (4) 互動與磋商 (5) 主觀性
(1) 現象學(phenomenology) (2) 象徵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3) 俗民方法論(ethnomethodology) (4) 知識社會學(sociology of knowledge) (5) 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15 教師 被解釋 教師自我觀念 對學生的認識 教室組織規則 與教學內容 反應 對教師的認識 學生自我觀念 被解釋 學生
- 解釋論分析師生關係圖 -

16 即時評量 1. 下列那位學者是和諧理論的代表人物? (1) 馬克思(K. Marx) (2) 華勒(W. Waller) (3) 帕森士(T. Parsons) (4) 包爾斯(S. Bowles) Ans. ( 3 ) 2. 下列那位學者是衝突理論的代表人物? (1) 布迪爾(P. Bourdieu) (2) 涂爾幹(E. Durkheim) (3) 帕森士(T. Parsons) (4) 斯賓塞(H. Spencer) Ans. ( 1 )

17 即時評量 3. 倡言「文化資本論」(cultural capital)的學者是 (1) 韋伯(M. Weber) (2) 布迪爾(P. Bourdieu) (3) 涂爾幹(E. Durkheim) (4) 帕森士(T. Parsons) Ans. ( 2 ) 4. 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的學者代表是 (1) 哈伯馬斯(J. Habermas) (2) 華德(L.F. Ward) (3) 涂爾幹(E. Durkheim) (4) 帕森士(T. Parsons) Ans. ( 1 )

18 即時評量 5. 保羅威利斯(P. Willis)在《學做勞工》(Learning to Labor)一書中,分析一群勞工階級小伙子發展出反學校文化的成因,其關鍵為何?(1) 小伙子的人格特質偏差 (2) 小伙子的課業壓力過大 (3) 小伙子受到同儕影響而產生從眾行為 (4) 小伙子的勞工階級文化與學校主流文化存在衝突【99中教學程教師資格檢定教育原理與制度考題】 Ans. ( 4 )

19 即時評量 6. 小平的父親是農夫,栽培他唸醫學系,小平畢業後成為醫生。試問從小平的父親到小平的職業變化是屬於何種社會流動?(1) 垂直流動 (2) 水平流動 (3) 結構流動 (4) 群體流動【99中教學程教師資格檢定教育原理與制度考題】 Ans. ( 1 )

20 即時評量 7. 教育社會學中有關「再製」(reproduction)、「抗拒」(resistance)等概念 ,主要出自於社會學的哪一個學派?(1) 衝突論 (2) 結構功能論 (3) 符號互動論 (4) 人力資本論【99中教學程教師資格檢定教育原理與制度考題】 Ans. ( 1 )

21 問題討論 1. 當今社會,大眾文化(mass culture)傳播迅速而廣泛,布迪爾(P. Bourdieu)的文化再製(Cultural Reproduction)理論是否會受到大眾文化的衝擊? 2. 華勒(W. Waller)認為師生關係是一種制度化的「支配-從屬」關係。就當前臺灣教育環境而論,華勒的論點是否需要修正?

22 實務應用 在多元化的社會裡,學生有不同的階級與族群文化背景,中等學校教師如何透過班級教學活動,達到和諧理論所謂「一致性」(consensus)的目標?

23 參考資料 陳奎憙(2004)。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增訂二版)(頁15-40)。臺北市:師大書苑。


Download ppt "二、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