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绪 论 1.1 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2 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3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本课小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绪 论 1.1 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2 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3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本课小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绪 论 1.1 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2 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3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本课小结

2 通信系统应用举例:手机、电话、电视、广播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通信: 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信系统: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输信息的系统 通信系统应用举例:手机、电话、电视、广播 已调信号 (高频信号) 调制 解调 信源 输入 变换器 发送 设备 信道 接收 输出 噪声与干扰 基带信号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

3 一、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调幅广播发送设备组成 振荡器:产生高频信号
调制放大器:由低频电压和功率放大级组成,用来放大话筒所产生的微弱信号,并送入调制器。 振荡器:产生高频信号 倍频器:将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信号频率整数倍升高 到所需的载波信号频率 振幅调制器:将输入的高频载波信号和低频调制信号变换成高频已调信号,并以足够大的功率输送到天线,然后辐射到空间。

4 一、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用基带信号去控制高频信号的某一参数,使该参数按照基带信号的规律变化的过程,称为调制。
用基带信号去控制高频信号的振幅,称为调幅 AM 频率,称为调频 FM 相位,称为调相 PM 基带信号也称为调制信号;未调制的高频信号称为载波信号; 经调制后的高频信号称为已调信号。

5 二、无线电调幅广播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高频放大器对天线所接收的信号进行初步的选择,抑制无用频率的信号,而将所需频率的信号加以放大。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组成框图 中频放大器为中心频率固定在fI上的选频放大器,它进一步滤除无用信号,并将有用信号放大到足够值。 检波器对中频放大器送来的信号进行解调,可恢复出原基带信号,然后经低频放大器后输出。 高频放大器输出载频fC的已调信号,本机振荡器提供频率为fL的高频等幅信号,它们同时送入混频器。在其输出端可获得频率较低的中频已调信号,通常取中频频率fI= fL - fC 。

6 三、 无线电波 1、无线电波段的划分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频率范围 频段名称 超长波 100 10 km 3 30 kHz 甚低频VLF
三、 无线电波 1、无线电波段的划分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频率范围 频段名称 超长波 100 10 km 3 30 kHz 甚低频VLF 长波 中波 短波 超短波(米波) 101 km 1000 200 m 200 10 m 10 1 m 30 300 kHz 0.3 1.5 MHz 1.5 30 MHz 30 300 MHz 低频 LF 中频 MF 高频 HF 甚高频VHF 分米波 厘米波 毫米波 亚毫米波 100 10 cm 10 1 cm 10 1 mm 1 0.1 mm 0.3 3 GHz 3 30 GHz 30 300 GHz 300 3000 GHz 特高频UHF 超高频SHF 极高频EHF 超极高频 光波 100 1 m 3 300 THz 1T=1012

7 无线电波在空中传播的速度和光速相同,为c=3×108m/s,高频信号的频率f(Hz) 与其波长λ(m)的关系为:
中波AM广播典型频率范围 kHz~1605.5kHz AM广播短波典型频率范围 ~26.1MHz FM广播典型频率范围 ~108MHz                                                                                           

8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 特 点 (地波) (空间波) (天波) 传输特性稳定, 中、长波、超长波 传输距离远 沿地面传播 沿空间 直线传播
(视距传播) 超短波以上 传输距离短 (空间波) 依靠电离 层传播 电离层 1.5MHz~30MHz短波 (天波) 传输距离远, 传输特性不稳定

9 广播、导航、船舶通信、飞行通信、船港通信等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及其应用 波段名称 传播 主要应用 超长波 地波 潜艇通信、远洋通信、远程导航、 发送标准时间信号等 长波 除上述外,还用于低下通信 中波 地波为主 广播、导航、船舶通信、飞行通信、船港通信等 短波 天波为主 中远距离的广播与通信等 超短波(米波) 空间波 调频广播、电视、移动通信、雷达、导航等 分米波 厘米波 毫米波 亚毫米波 电视、雷达、卫星通信、中继通信等 光波

10 本课程的特点 高频电子线路是低频电子线路的后续课程。从它处理的信号频率角度来说,发送和接收的信号,都是高频信号。这是相对于需要传送信息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来说的。我们称这些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为基带信号。基带信号的基本特点是其信号频谱是宽带的,即该信号频谱范围的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的差(即信号带宽),与其下限频率的比远大于1。宽带信号包含大量低频信号的能量。

11 为了远距离地传送信号和接收信号,就需要调制,这是一种变换。无线电波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就是进行这种变换的设备。因此,在这些设备中,必定包含非线性的器件。在本教材中,阐述的各部分高频电子线路,除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外,都是非线性电路。相对于线性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来说,非线性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更加复杂,求解也困难得多。

12 小 结 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输信息的系统称为通信系统,它由信源,输入、输出变换器,发送、接收设备和信道组成。根据信道不同,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为了改善系统性能、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及信道复用,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调制技术。调制即用待传输的基带信号去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的过程。用基带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调幅。基带信号也称为调制信号,未调制的高频信号称为载波信号,经调制后的高频信号称为已调信号。已调信号均占据一定的频带宽度。 非线性电子线路是包含有非线性电子元器件的电路。其基本特点是:能够产生新的频率分量,具有频率变换作用;电路分析时不适用叠加定理,但当作用信号很小、工作点取得适当时,非线性电路也可近似按线性电路进行分析。


Download ppt "绪 论 1.1 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2 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3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本课小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