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气相色谱分析法模块之 任务7:分离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气相色谱分析法模块之 任务7:分离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气相色谱分析法模块之 任务7:分离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2 能归纳分离条件的选择原则与优化方法,并能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能力目标 能归纳分离条件的选择原则与优化方法,并能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 课程引入1 问题:如何进行分离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学生讨论(可从下列2个方面入手) 两相邻色谱峰的距离,越大则分离越好;
色谱峰的峰形,越尖锐或对称则分离越好。 学生总结2种情况的核心 基于保留时间的差值; 基于色谱峰的峰宽与对称度。

4 问题引入2 请仔细观察右面的4个色谱分离图,并指出其中哪一个分离效果最佳?说出你的理由。
从色谱图上观察,你认为相邻谱峰分离效果的优劣与哪些因素有关? 保留值差值 峰宽 A B C D

5 分离度R 分离度R是色谱柱总分离效能指标。 R值越大,两相邻组分分离越完全; R=1.5,两相邻组分分离程度99.7%;

6 小窍门 分离度R的简易判断方法 描述分离度R及谱峰相对大小(面积)与两谱峰的分离关系的标准分离度曲线

7 分析任务1 任务:今有一正已烷溶液,其中含有微量苯系物,如何设计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该溶液的方案吗?要求各苯系物与溶剂间能完全分离。
柱温的选择(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测定不同柱温下该溶液的分离情况。 如对于DNP柱(最高温度130℃),柱温可设置为50℃、60℃、70℃、90℃和110℃。 第1组:最佳值为   ℃ ; 第2组:最佳值为   ℃ ; 第3组:最佳值为   ℃ ; 第4组:最佳值为   ℃ ; 第5组:最佳值为   ℃ ; 第6组:最佳值为   ℃ 。

8 分析任务2 柱温的选择(续) 柱温选择一般规律(学生总结) 原则是:使物质既分离完全,又不使峰形扩张、拖尾。
一般规律:柱温一般选取各组分沸点平均值或稍低些。 柱温选择的拓展与引申(教师讲解) 若某水样中含有甲醇(b.p. 65℃)、乙醇(b.p. 78℃)、正丙醇(b.p. 98℃)、正丁醇 (b.p. 118℃ )、正戊醇(b.p. 138℃ )时,柱温该选择多少? 当被分析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时,用同一柱温往往造成低沸点组分分离不好,而高沸点组分峰形扁平,此时采用程序升温的办法就能使高沸点及低沸点组分都能获得满意结果。 思考题:相应的升温程序应如何设置?

9 分析任务3 载气流速的选择 请同学们测定不同载气流量下该溶液的分离情况。
载气流量分别为10mL/min、20mL/min、30mL/min、40mL/min、60mL/min、80mL/min。 最佳载气流速的选择(学生) 第1组:最佳值为 cm/s;第2组:最佳值为 cm/s; 第3组:最佳值为 cm/s;第4组:最佳值为 cm/s; 第5组:最佳值为 cm/s;第6组:最佳值为 cm/s。 载气流速选择的一般规律(学生总结) 对一般填充色谱柱(内径3~4mm)而言,常用载气流速为40~60mL/min; 思考题:毛细管柱的最佳载气流速为多少?你应如何测定?

10 影响分离度R的主要因素 保留值差值——色谱热力学因素 反映 了试样中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 与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有关;
与各物质(组分、固定相、流动相)的分子结构与性质有关。 峰宽——色谱动力学因素 反映 了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动情况; 与各组分在两相间的传质阻力有关。

11 色谱热力学因素(1) 分配系数K:平衡状态时,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浓度比 。
两组分分配系数不同,则在色谱柱中有不同的保留值,因而就以不同的速度先后流出色谱柱,从而达到分离。 组分分子结构不同,组分性质不同,则相应的分配系数也不同,这是色谱分离的基础。

12 色谱热力学因素(2) 固定相 固定相种类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样品中各组分分离效果优劣。 固定相的选择一般按照“相似相溶原理”。
气-固色谱:固体吸附剂,如氧化铝、硅胶、活性碳与分子筛 气-液色谱:固定液(如DNP、PEG-20M、SE-30等 )与载体(硅藻土白色载体、玻璃微球、氟载体等 ) 混合物在不同固定相上的分离 1-乙腈(强极性);2-2-丙醇(质子受体);3-1,2-二氯乙烷(弱极性);4-三乙胺(质子受体);5-正辛烷。 固定相种类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样品中各组分分离效果优劣。 固定相的选择一般按照“相似相溶原理”。

13 色谱热力学因素(2) 常用固定液 固定相液的选择 分离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
固定液名称 型号 相对 极性 最高使用 温度/℃ 角鲨烷 SQ -1 150 甲基硅油或甲基硅橡胶 SE-30 OV-101 +1 350 200 苯基(10%)甲基聚硅氯烷 OV-3 苯基(25%)甲基聚硅氧烷 OV-7 +2 300 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 OV-17 苯基(60%)甲基聚硅氧烷 OV-22 三氟丙基(50%) 甲基聚硅氧烷 QF-1 OV-210 +3 250 β-氰乙基(25%) XE-60 275 聚乙二醇 PEG-20M +4 225 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 DEGA 聚丁二酸二乙二醇酯 DEGS 220 1,2,3-三(2-氰乙氧基) 丙烷 TCEP +5 175 固定相液的选择 分离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 分离极性物质,一般按极性强弱来选择相应极性的固定液。 分离非极性和极性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 能形成氢键的试样,一般选用氢键型固定液。 对于复杂组分,一般可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定液配合使用。

14 色谱热力学因素(3) 流动相的种类 主要考虑使用何种检测器? TCD,一般选用氢气或氦气作载气; FID,一般选用氮气或氩气作载气;
ECD,一般选用氮气作载气。 其次考虑是否有利于提高柱效能和分析速度? 选用摩尔质量大的载气(如N2)可以减小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Dg,提高柱效能。

15 色谱动力学因素(1) 色谱峰在分离过程中为什么会扩展? 涡流扩散 分子扩散 传质阻力

16 色谱动力学因素(2) 涡流扩散(动画m4-6-1.swf)
A = 2λdp dp:固定相的平均颗粒直径; λ:固定相的填充不均匀因子。 固定相颗粒越小dp↓,填充的越均匀,A↓,H↓,柱效n↑,则涡流扩散所引起的色谱峰变宽现象减轻,色谱峰变窄。

17 色谱动力学因素(3) 分子扩散(动画m4-6-2.swf) B = 2 γDg γ :弯曲因子,填充柱色谱,γ<1。
Dg:试样组分分子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cm2/s) 存在浓度差,产生纵向扩散; 扩散导致色谱峰变宽,H↑,n↓,分离变差; 分子扩散项与流速有关,流速↓,滞留时间↑,扩散↑; 扩散系数: ; M载气↑,B值↓。

18 色谱动力学因素(4) 传质阻力 传质阻力包括气相传质阻力Cg和液相传质阻力CL即: C =(Cg + CL)
k为容量因子; Dg /DL为扩散系数。 减小担体粒度,选择小分子量的气体作载气,可降低传质阻力。

19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1) 载气流速的选择(动画m4-6-4.swf) 传质阻力项是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流速,柱效。 较高 载气流速
u有一最佳值 分子扩散项成为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流速,柱效。 较低 H~u曲线的绘制 最佳载气流速的获取:曲线最低点处对应的塔板高度最小,因此对应载气的最佳线速Uopt,在最佳线速下操作可获得最高柱效。相应的载气流速为最佳载气流速。 实际载气流速的选择:使用最佳流速虽然柱效高,但分析速度慢,因此一般采用比u最佳稍大的流速进行测定。对一般色谱柱(内径3~4mm)常用流速为30mL/min左右。

20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2) 柱温的选择 一般规律:选取各组分沸点平均值或稍低些(动画m4-6-3.swf)
传质快、柱效高。 较高 实验 确定 分子扩散强,峰拖尾,温度过高造成固定液流失。 恒  温 柱温 程序升温 (宽沸程样品) 分析时间长,温度过低样品会冷凝在色谱柱中。 较低 一般规律:选取各组分沸点平均值或稍低些(动画m4-6-3.swf) 当被分析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时,用同一柱温往往造成低沸点组分分离不好,而高沸点组分峰形扁平,此时采用程序升温的办法就能使高沸点及低沸点组分都能获得满意结果。

21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3) 气化室温度的选择: 检测器温度的选择:一般比柱温高30~50℃ 进样量的选择 进样技术:要求操作稳当、连贯、迅速。
原则是保证样品气化,同时不分解; 一般比柱温高30~70℃或比样品组分最高沸点高30~50℃。 检测器温度的选择:一般比柱温高30~50℃ TCD要求温度恒定; FID要求温度> 120℃ 进样量的选择 进样量过大,色谱峰峰形不对称,峰变宽,R变小,保留值发生变化; 进样量太小,检测器灵敏度不够,不能检出。 对填充柱,液体进样量一般为0.1~10μL,FID的进样量应小于1μL。 进样技术:要求操作稳当、连贯、迅速。 (动画m4-4-4.swf、m4-4-5.swf)

22 拖尾因子 TF的数值越大,色谱峰拖尾越严重; TF的数值越接近于1,色谱峰越对称。

23 并行学习与练习 某水样,其中含有微量的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与正戊醇,现欲分别测定其中五种醇的质量分数。实验室的配制为一台HP6890气相色谱仪(含FID、TCD、ECD)和五根不锈钢填充色谱柱(SE-30、OV-101、SE-54、OV-1701与PEG-20M,其规格均为2m×3mm,80~100目)。试根据上述条件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检测器、柱温、汽化室温度、检测器温度、载气种类与流速等色谱分离条件及合适的定量方法,并说明理由。(已知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与正戊醇的沸点分别为65℃、78℃、98℃、118℃和138℃。)

24 下次课程问题 今有一市售白酒,欲检测其主要成分含量并评价其品质。你能设计相应分析方案并完成相关检测,评价其品质吗?
(提示:1、可查阅文献资料;2、先分析问题的难点。)


Download ppt "气相色谱分析法模块之 任务7:分离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