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九章 摩擦輪 學習目標 1. 瞭解摩擦輪的傳動原理。 2. 瞭解摩擦作用及摩擦輪傳動的優缺點。 3. 知悉摩擦輪的種類、構造及其應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九章 摩擦輪 學習目標 1. 瞭解摩擦輪的傳動原理。 2. 瞭解摩擦作用及摩擦輪傳動的優缺點。 3. 知悉摩擦輪的種類、構造及其應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摩擦輪 學習目標 1. 瞭解摩擦輪的傳動原理。 2. 瞭解摩擦作用及摩擦輪傳動的優缺點。 3. 知悉摩擦輪的種類、構造及其應用。
1. 瞭解摩擦輪的傳動原理。 2. 瞭解摩擦作用及摩擦輪傳動的優缺點。 3. 知悉摩擦輪的種類、構造及其應用。 4. 熟練摩擦輪傳動功率之計算。 5. 熟練摩擦輪之速比及輪徑之計算。

2 9-1 摩擦輪傳動原理 一、摩擦輪 兩物體之接觸面產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阻止相對運動之力,稱為摩擦力。藉著摩擦力主動輪將迴轉運動,由滾動接觸直接傳給從動輪,使從動輪也產生迴轉運動者謂之摩擦輪。如圖9-1所示。 圖9-1 摩擦輪傳動 動畫9-1

3 二、純粹滾動接觸 相互接觸的兩物體,在接觸點發生相對速度,當相對速度為零時,即無滑動的情形。此時的滾動狀態即為純粹滾動接觸,純粹滾動接觸之各點的線速度永遠相等。即VA=VB。

4 三、摩擦輪傳動原理 摩擦輪是藉著兩摩擦輪接觸面間的摩擦力來傳達功率。當摩擦力愈大時,所能傳達的功率就愈大。又摩擦輪的迴轉速愈快,其傳達的功率也愈大。 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很多,如:正壓力(normal pressure)、摩擦係數(coefficient of friction)、相互接觸材料的種類、接觸面的狀況、動摩擦或靜摩擦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為正壓力與摩擦係數。 摩擦輪傳動時,兩輪間的摩擦力受構造上的限制,不能無限制增加,因為太大的正壓力容易損壞機件,因此一般要提高傳動功率在無法提高正壓力的同時,可藉由提高摩擦係數來達成。亦即選用摩擦係數較高之材料。

5 表9-1為一般摩擦輪常用之材料及摩擦係數。 相互接觸材料 表面狀況 摩 擦 係 數 動 摩 擦 靜 摩 擦 鑄鐵與鑄鐵 鑄鐵與青銅 濕
摩 擦 係 數 動 摩 擦 靜 摩 擦 鑄鐵與鑄鐵 鑄鐵與青銅 0.31 塗滑脂 0.16 鑄鐵與皮革 0.56 0.62 鑄鐵與木材 0.22 0.65 0.19 木材與皮革 蔴繩與木材 0.50

6 使用摩擦輪傳動之優缺點 使用摩擦輪傳動之優缺點如下: 1. 優點: 2. 缺點: (1)從動件起動平穩,無陡震現象。
(2)從動軸阻力過大時,在接觸處完全滑動,被動機件不致損壞。 (3)裝置簡單,傳達動力時,噪音較小。 2. 缺點: (1)速比不穩定。 (2)不適宜傳達較大的馬力。

7 摩擦輪面之材質 一般為了增大摩擦輪接觸部位的摩擦係數,可在主動輪上加上一層摩擦係數較大的材料,以增加摩擦力,例如:皮革、軟木片及橡皮等。摩擦輪傳達功率有限,如果從動輪負載過大時主動輪會空轉打滑。從動輪的輪面材料如果不夠堅硬,會因摩損而形成凹痕,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從動輪通常以較硬材料作成,例如鑄鐵。而主動輪用較軟材料,例如橡皮或塑膠等。

8 四、摩擦輪傳動功率 摩擦輪傳送動力,完全是靠著接觸部分之摩擦力(F),如圖9-2所示,在接觸點作圓心連線的垂直線F即為摩擦力,P表示外力,位置在兩圓 O1O2 的連心線上,稱為正壓力。摩擦力的大小等於正壓力乘摩擦係數。 設 P:表正壓力   :表摩擦係數   F:表摩擦力 則 或 (9-1) 圖9-2 摩擦輪力的方向 動畫9-2

9 如圖9-2所示之摩擦輪,設為滾動接觸,則其所能傳達之功率,可依下列方式計算之。
單位:瓦特 (9-2) 單位:馬力(公制) (9-3) 單位:馬力(英制) (9-4) 其中 D:為摩擦輪之直徑(公尺、呎) 。 P:正壓力(牛頓、公斤、磅) 。 V:切線速率(公尺/秒、呎/秒)。 :摩擦係數。 N:每分鐘轉數rpm。

10 由以上各式可看出,增加速率、正壓力或摩擦係數,均能提高傳達功率。速率不能無限制增加、太大的正壓力容易損壞機件,增加摩擦係數是提高馬力數的最好方法。

11 [例1]:一摩擦輪直徑為30㎝,迴轉數600rpm,輪與輪之摩擦係數為0.2,正壓力為1,000牛頓。試求可傳送的功率為若干仟瓦﹖
[解]:設 D=30㎝=0.3m P=1,000牛頓 N=600rpm =0.2 =1.884仟瓦(kw)

12 [例2]:一摩擦輪直徑為50㎝,轉速為500rpm,輪與輪之接觸處的摩擦係數為0.2時,可傳動3.14馬力,問施加該輪的正壓力為若干?
[解]:設 D=50㎝=0.5m PS=3.14 N=500rpm =0.2 =882牛頓

13 9-2 摩擦輪的種類與構造 9-2.1 圓柱形摩擦輪 當兩軸中心線同在一平面上,且相互平行時,適用圓柱形摩擦輪傳動,可分為外切與內切兩種。如果兩軸迴轉方向相反時,適用外切圓柱形摩擦輪,方向相同時,適用內切圓柱摩擦輪。

14 一、外切圓柱形摩擦輪 如圖9-3所示,外切圓柱形摩擦輪由外切的圓盤A裝置於S1軸上,與外切圓盤B裝置於S2軸上,兩軸之距離為C。兩輪於接觸點P為滾動摩擦,因此兩輪於P點之切線速度相等,但其旋轉方向相反。 動畫9-3 圖9-3 外切圓柱形摩擦輪

15 二、內切圓柱形摩擦輪 如圖9-4所示,內接圓柱形摩擦輪由一中空的內圓柱形滾動輪B裝置於S2軸上,及一圓柱形滾動輪A裝置於S1軸上,A輪外緣內接於B輪之內緣,以滾動傳動,兩輪迴轉方向相同。 圖9-4 內切圓柱形摩擦輪 動畫9-4

16 9-2.2 圓錐形摩擦輪 當兩軸中心線同在一平面,但並不平行時,可採用圓錐形摩擦輪傳動。如圖9-5所示,S1軸及S2軸各置有一圓錐形滾動輪。兩錐輪有一共同頂點O,此點亦為兩軸心之交點。圓錐形摩擦輪分外切與內切兩種。

17 一、外切圓錐形摩擦輪 如圖9-5所示,為兩軸轉向相反之外切圓錐形摩擦輪。當兩軸正交時(成90°),如圖9-6所示。
動畫9-6 動畫9-5 圖9-5 外切圓錐形摩擦輪 圖9-6 正交軸外切錐形摩擦輪

18 若兩軸之夾角角增加可得圖9-7及圖9-8等不同形狀的摩擦輪,其傳動軸的轉向依然相反。
動畫9-7 圖9-7 外切錐形摩擦輪 圖9-8 外切錐形摩擦輪 動畫9-8

19 二、內切圓錐形摩擦輪 如圖9-9所示,為內切圓錐形摩擦輪傳動的情形,其兩輪的迴轉方向相同。若使輪A之半頂角=90則成為平盤,如圖9-10所示。若將角增大,而使輪A之半頂角>90,兩輪之迴轉方向仍然相同。 動畫9-9 動畫9-10 圖9-9 內切錐形摩擦輪 圖9-10 內切錐形摩擦輪

20 9-2.3 凹槽摩擦輪 如圖9-11所示,為凹槽摩擦輪。為了增加兩摩擦輪間的摩擦力,將摩擦輪的輪面做成凹槽。凹槽的形狀為兩側傾斜的楔形槽,可提高輪面的摩擦力,當傾斜角度愈大,則其摩擦力愈大,但因其轉動時,唯有節圓處為滾動傳動,其兩側的接觸均為滑動接觸,因此當傾斜角度愈大時,其摩擦損耗亦大。因此凹槽形成的角度以30至40為宜,節距均為0.4㎝至2㎝為宜。 圖9-11 凹槽摩擦輪

21 9-2.4 可變速之摩擦輪 可變速之摩擦輪其速比均可作某種程度的調整,且為無段變速。常見之種類如下。 一、圓盤與滾子的摩擦傳動
二、球面與圓柱之摩擦傳動 三、伊氏錐形摩擦輪 (Evans friction cones) 四、摩擦惰輪傳動 五、橢圓摩擦輪 六、葉瓣輪(lobed wheel) 七、雙曲線摩擦輪、拋物線曲線輪

22 一、圓盤與滾子的摩擦傳動 如圖9-12所示,A為一盤形輪,B為一小滾子,圓盤與滾子的兩軸正交。兩者接觸點為P點,輥子B可在C軸上滑動,因此接觸點P與A盤形輪之軸心的距離R2可改變。一般輥子B為主動輪,輪面材質較軟。A盤形輪為從動輪可以以鑄鐵為材料。又因P接觸點距A盤中心的距離R2可調整,因此在固定的B輪轉速N1之下,可藉移動滾子B之位置而改變N2之值為無段變速,當B輪距A盤中心愈遠,則A盤轉速愈低,反之則愈高。又當B輪由A盤中心之右側移到其左側,則A盤之旋轉方向將反向旋轉。 圖9-12 滾子與盤形輪

23 如果兩軸互相平行,如圖9-13所示,也是圓盤與滾子摩擦輪無段變速傳動,只要移動B滾子,改變R1及R2的大小,即可變速傳動。
圖9-13 雙圓盤與滾子

24 二、球面與圓柱之摩擦傳動 如圖9-14所示,B為圓柱亦稱為滾子,A稱為球面體為球體的一部份,以ac為中心軸線迴轉。其軸位於經過球心的平面內,可沿A之球面旋轉,因此兩者之接觸可在C、C1點上。A輪經由滾動接觸可將動力傳到B輪上。 圖9-14 球面與圓柱之摩擦傳動

25 A與B之中心線始終維持在同一平面上,當B輪位於實線的位置時,接觸C點,為主動輪A之軸線位置故VA=0,此時不論A輪之轉速為何,B輪均靜止不動。
當B輪位於B1位置(虛線位置)時,此時B輪與A輪的接觸點為C1點,則A輪之半徑為,設B輪的半徑為R2,因兩者為滾動接觸,因此兩輪之轉速比為其半徑之反比,可得N1/N2=R2/bc其中N1為A輪的轉速,N2為B輪的轉速。 由於bc之值可變,因此為一變速機構。當B輪與A輪之接觸點由ac之左側移到右側,則B輪的旋轉方向將反向旋轉。 這種傳動的摩擦輪,只能適用於小動力的傳達,因此一般均用於精巧的機構上。無聲鏈兩種。

26 三、伊氏錐形摩擦輪 如圖9-15所示,伊氏錐形摩擦輪由兩個形狀完全相同的摩擦圓錐輪A、B所組成,兩輪軸互相平行,兩輪間有一環形皮帶C,A與B即藉著緊壓皮帶C而滾動傳達動力,若將皮帶C左右移動,在滾動摩擦接觸的情況下,從動輪可得到不同的轉速。A與B之轉速比,應取皮帶C的中間位置,計算B輪與A輪半徑之比。 圖9-15 伊氏錐形摩擦輪

27 四、摩擦惰輪傳動 如圖9-16所示,有兩個滾子C與D分置於盤輪A、B所構成的圓形空間中。滾子C、D是由機構P所控制,可使C、D的轉軸相對於盤輪中心軸相同平面作對稱的同步轉動,如圖中滾子C與D的上端均靠近中心軸,而下端均遠離中心軸。B輪固定於S2軸,與N2軸一起旋轉,而A輪則與S1軸一體。由於滾子與盤輪間為滾動摩擦,因此可得N1/N2=R2/R1 R1+R2=C。R1與R2之值可藉由轉動滾子C與D而調整,因此在固定的轉速N2之下,仍可調整轉速N1。當R1與R2相等時(如圖9-16中虛線所示),轉速N2與N1相等。 圖9-16 摩擦惰輪傳動

28 五、橢圓摩擦輪 如圖9-17所示,橢圓摩擦輪是由兩個大小相同的橢圓外形摩擦輪所構成,且兩輪分別以其二焦點之一為轉軸轉動。
圖9-17 橢圓摩擦輪

29 六、葉瓣輪(lobed wheel) 葉瓣輪由多條對稱之對數螺線組合而成。如圖9-18(a)所示,為兩條相同之對數螺線所組成的葉瓣輪稱為單葉輪。若單葉輪Q2為主動輪,當接觸點在P時,則輪Q4得最小角速率。圖9-18(b)(c)所示分別為雙葉輪及三葉輪。 圖9-18 葉瓣輪

30 七、雙曲線摩擦輪、拋物線曲線輪 如圖9-19所示,雙曲線摩擦輪是由兩個大小相同的雙曲線外形摩擦輪所構成,摩擦輪之外形是由雙曲線繞軸心一周而得。如將雙曲線改為拋物線,亦可得相類似的拋物線摩擦輪。 圖9-19 雙曲線摩擦輪

31 9-3 摩擦輪之速比 9-3.1 圓柱形摩擦輪之速比 一、外切圓柱形摩擦輪 二、內切圓柱形摩擦輪 如圖9-20所示,為外接圓柱形摩擦輪。
圖9-20 外切圓柱形摩擦輪

32 一、外切圓柱形摩擦輪 設C:兩軸中心距。 R1:A輪之半徑。R2:B輪之半徑
N1:A輪每分鐘轉數(rpm)。 N2:B輪每分鐘轉數(rpm)。 VA:A輪切線速度。 VB:B輪切線速度。 ω1:A輪角速度。 ω2:B輪角速度。 R1+R2=C (9-5) 設沒有滑動時VA=VB,則S1軸對S2軸之速比N1/N2 如下。 (9-6) 由上式可知,外接圓柱形摩擦輪,在滾動接觸下傳動時,其每分鐘轉速與半徑成反比。

33 如果已知C、N1、N2 ,則可利用(9-5)及(9-6)兩式聯立,即可求得R1及R2。(epsilon)表角速比。令ε>1,則R1及R2之值,得
(9-7)            (9-8) 若C、N1、N2 為已知,R1與R2亦可由上式求得。

34 二、內切圓柱形摩擦輪 如圖9-21所示,為內切圓柱形摩擦輪,兩輪迴轉方向相同。內切圓柱形摩擦輪之速比與外切圓柱形摩擦輪之計算方法相同。唯兩軸中心距C不同。 圖9-21 內接圓柱形摩擦輪

35 設中心距 C=R2-R1 (R2>R1) (ε>1) (9-9) (9-10)

36 [例3]:有一圓柱形摩擦輪,兩平行軸之中心距離為40㎝, 主動軸之轉速為75rpm,從動輪之轉速為25rpm,求兩輪之直徑各為若干?
[解]:C=40㎝ N1=75rpm N2=25rpm

37 (1)若兩輪外切時: (㎝) 主動輪的直徑 D1=2R1=2×10=20㎝        R2=C-R2=40-10=30㎝ 從動輪的直徑 D2=2R2=2×30=60㎝ (2)若兩輪內切時:          (㎝) 主動輪的直徑 D1=2R1=2×20=40㎝        R2=C+R1=40+20=60㎝ 從動輪的直徑 D2=2R2=2×60=120㎝

38 9-3.2 圓錐形摩擦輪之速比 一、外切圓錐形摩擦輪
如圖9-22所示,S1軸及S2軸各置有一外切圓錐形滾動輪。兩錐輪有一共同頂點O,此點亦為兩軸心之交點。 圖9-22 外切圓錐形摩擦輪

39 設 :A輪的半錐角(cone angle)或半中心角(center angle)。
:B輪的半錐角或半中心角。 :兩軸之夾角,稱為軸角(shaft angle)。 由於錐形摩擦輪為滾動接觸,因此圖9-24兩摩擦輪於P點之切線速度應相等, 即 得 又因 上式可得 (9-11)

40 由上式可知,純滾動接觸之兩錐形摩擦輪,其每分鐘迴轉速與其半頂角之正弦值成反比。外切圓錐形摩擦輪之兩軸轉向相反。
由圖可知、及間幾何關係為 =+,代入(9-11)式可得     (9-12)

41 (9-13) 當兩軸正交時(成90°),如圖9-23所示,即是 代入(10-12)及(10-13)式得 (9-14)
圖9-23 正交軸外切錐形摩擦輪

42 二、內切圓錐形摩擦輪 如圖9-24(a)所示,為內切圓錐柱形摩擦輪,其兩輪的迴轉方向相同。若使輪A之半頂角=90則成為平盤,如圖9-26(b)所示。若將角增大,而使輪A之半頂角>90,兩輪之迴轉方向仍然相同。 圖9-24 內切圓錐形摩擦輪

43 當角小於90時,=-,代入(9-11)式
可得 (9-15) (9-16)

44 [例4]:設有一組錐形摩擦輪,其軸角=60,主動軸S2之轉速為300rpm,而從動軸S1之迴轉速為100rpm,試求純滾動時兩錐形摩擦輪之錐頂角為若干?
[解]:令 =60 N2=300rpm N1=100rpm    (1)當兩輪為外切接觸時:

45 S2軸上的摩擦輪的錐角 2=27.8 =-=60-13.9=46.1 S1軸上的摩擦輪的錐角 2=92.2

46 (2) 兩輪為內切接觸時: S2軸上的摩擦輪的錐角 2=38.2 =+=60+19.1=79.1 S1軸上的摩擦輪的錐角 2=158.2

47 [例5]:有一組錐形摩擦輪,其軸角=90,設主動軸之半錐角為30,且轉速為200rpm,求從動軸之半錐角及轉速為若干?
[解]:令 =90 =30 N2=200rpm 由公式(10-14)式 可得

48 從動輪之轉速 rpm (a)當兩輪為外接接觸時: 從動輪之半錐角=90-30=60 (b)兩輪為內接接觸時: 從動輪之半錐角=90+30=120

49 9-3.3 凹槽摩擦輪之速比 凹槽摩擦輪之凹槽形成的角度以30至40為宜,節距均為0.4㎝至2㎝之間。一般常用兩輪的楔形槽頂面間距的中點為接觸點,以計算兩輪的半徑、角速率比。其速比之計算與外接圓柱形摩擦輪相同。

50 9-3.4 變速摩擦傳動機構之速比 變速摩擦傳動機構其速比均可作某種程度的調整,且為無段變速。或可改變轉向。一般可應用「轉速與半徑成反比」計算之,N1/N2=R2/R1。 如圖9-25所示,橢圓摩擦輪是由兩個大小相同的橢圓外形摩擦輪所構成,且兩輪分別以其二焦點之一為轉軸轉動。 設Q2為主動軸,則Q4被動軸的最大轉速比

51 圖9-25 橢圓摩擦輪


Download ppt "第九章 摩擦輪 學習目標 1. 瞭解摩擦輪的傳動原理。 2. 瞭解摩擦作用及摩擦輪傳動的優缺點。 3. 知悉摩擦輪的種類、構造及其應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