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世界文明史通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世界文明史通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世界文明史通论

2 教材 赵立行: 《世界文明史讲稿》 《西方文明史读本》 网络课堂 用户名:wch

3

4 导 论 文明与文明史

5 “文明”:概念的界定 文明史及其相关理论

6 一 “文明”:概念的界定 术语的出现 a 词源:拉丁文“公民”(civis)
b 17世纪中期,动词to civilize, civiliser及形容词civilized, civilisé已经出现 c 1756年,米拉波侯爵的《人类之友或论人口》一书中civilisation一词第一次出现:“宗教毫无争议是对人性首要和最有用的限制:它是文明的第一推动力……” d 1772年,传入英国,英语中civilization一词出现

7 2. 18世纪启蒙思想中对于“文明”的界定 历史层面 “进步”、“演进”和“完善化” 人类学层面 人类精神和物质活动的总和
历史层面 “进步”、“演进”和“完善化” 人类学层面 人类精神和物质活动的总和 教育层面 通过教化,使个人、社会或人类全部向完 善的方向发展 “举止文雅”、“有教养”、 “商业的增长”、“自治能力或自由”

8 3. 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界定 1936年,柴尔德的文明十要素说 文明七要素: 较大的定居点 劳动力的分工与专门化
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的集中 社会分层和阶级的形成 国家组织的出现 大型公共建筑的出现 文字的使用

9 4. 现代重要历史学家的定义 布罗代尔的定义 作为地理区域的文明 作为社会的文明 作为经济的文明 作为集体心态的文明

10 亨廷顿的定义 文化是文明的共同主题 “文明是人类最高的文化归类,人类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人类以此与其他物种相区分。”
当今世界的主要文明: 中华文明、日本文明、 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 西方文明、非洲文明

11 5.汉语中的“文明” 《周易》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周易》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文明之精神》(梁启超)“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 《辞海》 犹如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 光明,有文采

12 6.文明与文化 人类学上的区分 E.B.泰勒《原始文化》(1874) 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观点
德国的文化传统:文化(Kultur)具有某种优先性 滕尼斯和韦伯的观点

13 6.文明与野蛮 古希腊时代的区分 启蒙时代的观点 19世纪种族主义者的观点 返回

14 二 “文明史”及相关理论 “文明史”的双重涵义 著作及相关理论 维科: 《新科学》 伏尔泰:《风俗论》 以“文明”来解释人类历史
二 “文明史”及相关理论 “文明史”的双重涵义 以“文明”来解释人类历史 “文明”本身的历史 著作及相关理论 维科: 《新科学》 伏尔泰:《风俗论》 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卢梭: 《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基佐: 《法国文明史》 《欧洲文明史》

15 斯宾格勒(1880-1936)的文明理论 汤因比(1889-1975)的文明理论 《西方的没落》(1918) 文明的产生、成熟、衰败
多种文明的存在 汤因比( )的文明理论 《历史研究》( ) 各种文明经历发生、成长、衰落、解体的过程 挑战-应战说

16 布罗代尔的相关理论 《文明史概论》 与长时段理论相联 不同意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观点

17 三 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文明的起源 地理环境论 挑战-应战论

18 2.文明的交流 亨廷顿的理论 3. 分期: 约前4000年-前6世纪 前6世纪-15世纪 15-18世纪 18-19世纪 20世纪


Download ppt "世界文明史通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