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班級:資ㄧB 學號: 學生姓名:趙子婷 指導老師:吳姝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班級:資ㄧB 學號: 學生姓名:趙子婷 指導老師:吳姝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班級:資ㄧB 學號:9811461069 學生姓名:趙子婷 指導老師:吳姝蒨
國 文 學 習 檔 案 《中國文學欣賞》 班級:資ㄧB 學號: 學生姓名:趙子婷 指導老師:吳姝蒨

2 目 錄 壹、自我介紹……………………..4 貳、自傳…………………………..6 參、莊子介紹……………………..10
目 錄 壹、自我介紹……………………..4 貳、自傳…………………………..6 參、莊子介紹……………………..10 肆、課文閱讀……………………..13 伍、課文賞析……………………..16 陸、讀後心得……………………..17 柒、延伸閱讀……………………..19 捌、讀後心得……………………..20 玖、總結…………………………..22

3 自 我 介 紹

4 姓名:趙子婷 性別:女 出生日期: 學歷:中國科技大學 興趣:閱讀各種書籍、唱歌

5 自 傳

6 壹‧我的家庭 我的家庭充滿幽默溫馨,爸爸擔任石材裁剪的師 傅,在工作繁忙下依然是充滿元氣。媽媽是位專職 的家庭主婦,從小生長在純樸的鄉村,生活十分艱 苦,因而養成母親勤儉持家、吃苦耐勞的個性,更 是我做人處事的榜樣。大弟是格致中學資處科的學 生,目前也正努力為明年四技二專考試作準備,而 小弟則是厚德國民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父母給予幸 福美滿的家,教導我們恭敬順從、謙卑有禮的態度, 使我們人格發展得以健全成長,也深受師長親友們 的喜愛。父母自小對我們管教十分嚴格,更是培養 我獨立自主和積極進取的個性。家庭氣氛十分和諧, 家人間相處融洽,父母亦大力支持我們繼續深造耕 讀更深的學位,希望將來能不斷自我充實。

7 貳‧求學過程 對於學校所推行的各項活動中,我都踴躍參與,在 高二下學期,參加了由學校所舉辦的「詩歌朗誦」 活動,藉此機會培養了我閱讀的好習慣,這些活動 的參與經驗,都在我學習歷程裡扮演重要之角色, 對我生活處事的態度,也產生莫大影響。並在暑假 時參加台灣博物館的志工服務,認真工作獲頒證明 獎狀。 藉由豐富的社團與比賽,歷經磨練與考驗,讓我的 高中生活變的多彩多姿,進而增進了我的處事能力

8 參‧服務與學習 高二上學期,毛遂自薦擔任班長,負責班上許多事 務,由於表現良好,並獲得優良獎狀。
校內的語文競賽之外,我也有參加在校內的合唱團, 所以在台上的經驗比一般的同學來的多,加上自己 膽量很大,這讓我不管參加任何大型活動都能夠比 其他人來的出色。高二在課業繁忙之餘,我利用課 餘,研讀電腦軟體丙級和會計丙級的書籍,有問題 便主動向老師請教,以便立即改正,考試當天,寫 起來便得心應手,順利取得電腦丙級及會計丙級證 照。

9 莊 子 介 紹

10 莊子 ( 約公元前369 ~ 前286年 ),戰國時期道家著名 代表人 物,據 《 史記 》所說:名周,字子休,宋 國蒙 ( 今河南商丘 ) 人,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   早年曾在蒙作過漆園吏,後一直隱居。他生活貧 困,但淡泊名利,以清靜修道為務,楚王聞其賢德, 曾派使者贈以千金並請他作宰相,被他拒絕,莊周笑 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 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 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Z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 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 以快吾志焉。」   遂終身不復仕,隱居於抱犢山中。但在道教經書 中,郤謂莊子拜長桑公子為師,隱於抱犢山修道,後 服丹白日升天,補太極闈編郎。  

11  莊子學識淵博,交遊很廣,著有《莊子》一書,大 旨本於 《老子》,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也有自 己獨到見解,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 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 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 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 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故莊 子之學對後世哲學、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所著書五十二篇名曰莊子。唐玄宗時追號南華真 人,《莊子》得稱《南華真經》。宋徽宗封微妙元通 真君。道教學者中解釋《莊子》 的代表作為唐代成 玄英的《莊子疏》。

12 課 文 閱 讀

13 莊子─《養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 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 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 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 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 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者也。方今之 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 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枝經肯綮之未嘗為礙,而況大軱乎!良 庖歲更刀,割矣;族庖月更刀,折矣;今臣之刀Q九年矣,所 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 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 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 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以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 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14 公文軒見右師驚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天與,其人 與?」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人之貌有與也。 是以知其天也,非人也。」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 也。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 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 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而有老者哭之,如 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 言,不蘄哭而哭者,是謂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 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 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15 課 文 賞 析

16 本文為莊子內篇之三。養生主,有二解:養生之主、 養生其主。《周意》:「榮辱之主也」。王先謙《莊子及 解》曰:「順事而不滯於物,冥情而不攖其天,此莊子養 生之宗主也。」全文先由正面闡述養生之原則,然後設五 喻〈五個寓言故事〉以論證之,主旨在說明養生之主在養 精神,而養神之法莫過於順任自然。 文分六段,首段說明養生之義在「緣督以為經」,是 為全偏之總綱。二段藉「庖丁解牛」故事,提出緣督以為 經之證明,除「依乎天理」外,尚須戒慎,不得放任。三 段言養生不在全形,欲人破除全殘之觀念,樂天安命,不 必有所怨悔。四段說明自由與不自由,謂養生當安於其分, 優遊自得而不自以為美。五段言「順化」,以老聃之死, 闡述生死乃自然之事,當「安時處順」,唯有ㄧ切順乎自 然變化,方得養生之真義。末段以薪火為喻,說明形滅神 存之理,從而證明養生之道應注重精神生活而置死生於度 外。

17 讀書心得 本文主旨主要是講遇到任何困難,只要順其自然,就可以 迎刃而解!記得老師上課說過:「當面對事情時不要太過於執 著,只要有信心最後都能夠解決。」有時我們都將許多事情看 的太過於嚴重,但那其實都只不過是我們人生中的ㄧ小部分。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經首之會。」本句子就說明,反覆練習一件事情,便能熟 能生巧!這就說明只要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就能達到自己心中 的目標。 閱讀文此文之後我了解了許多以前所沒注意的小地方,就 像庖丁解牛,「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辰之刀十九年矣,所解 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一把刀子解牛解了十九年, 卻依然就像新的一樣,這是如何做到的呢?因為庖丁能夠一眼 就抓住牛的關節位於哪裡,才能一 刀切下就完全將牛給之解開 來,這就是所謂的熟能生巧。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技巧,而技巧就是從學習中學到每件事 情的精隨。所以每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應該停下腳步仔細想想, 不要硬是往死胡同裡鑽,而是要運用智慧來解決困難,這才是 我們未來所該學習的重點。

18 延 伸 閱 讀

19 莊子─《秋水篇》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 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 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 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 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 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 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 觀於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 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 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 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 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 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 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 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 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20 讀書心得 閱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我深刻發現到我們自己 對任何事情的了解都太過於淺短,有時甚至對事情沒 有十分的確認時,就急於下定論,俗語有這樣的說法, 『聽到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 自己』 ,我認為這樣的態度都太過於草率,所以我 們在做每見事情時都應該深思熟慮,才不會對事情做 出錯誤的判斷。

21 總 結

22 完成這份報告時,彷彿又將整個學期 的上課內容又重新複習一遍一樣。這也讓 我又多加深了解莊子,因為之前所有相關 莊子的資訊,都是經由老師上課的內容中 所吸收到的,但是這次的報告讓我有機會 自己去尋找相關的資料時我才發現,原來 平常我們對莊子所了解的部份卻如此的淺 短,所以我覺得經由這樣的方式真的能夠 讓我學習到更多除了課本內的東西之外, 也讓我吸收到更多不一樣的課外內容

23 參考文獻 B2%F8%A4l%ACG%A8%C6%AA%BA%AC%D9% AB%E4.htm、


Download ppt "班級:資ㄧB 學號: 學生姓名:趙子婷 指導老師:吳姝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