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全民普選 與 公民抗命 Universal suffrage & Civil Disobedienc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全民普選 與 公民抗命 Universal suffrage & Civil Disobedienc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民普選 與 公民抗命 Universal suffrage & Civil Disobedience
講 者:黎汶洛 (學民思潮發言人) 電 郵 : Facebook :

2 簡介:學民思潮(Scholarism) 是由九十後學生組成的民間團體 主張以社會行動在街頭介入政府施政 堅信著「立於街頭,走進人群」
監察洗腦教育會否捲土重來 關注政制發展、教育和青年政策 「學民」的意思是社會公民 學生絕對有權力影響政府施政

3

4

5

6

7

8 全民普選 Universal suffrage
有篩選係米真普選? 《基本法》有咩規定? 國際標準包唔包等值提名權? 公民提名是什麼?

9 珠姐話:「公民提名唔符合《基本法》規定,只可以當係民間推薦、民間活動,而唔係法律上的提名程序。」
咁《基本法》究竟有咩規定? 珠姐話:「公民提名唔符合《基本法》規定,只可以當係民間推薦、民間活動,而唔係法律上的提名程序。」

10 《基本法》的規限 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政府任命(梁振英提及的「守尾門」方案)
政改五步曲:特首向人大報告人大確定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特首同意報人大常委批准(泛民擁有否決權!) 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劃分、名額、組織沒規限,而2007人大釋法:「參照」現時選委會)(喬曉陽的演譯) 2007人大釋法:2017可以普選特首,之後才可以普選立法會(2016立法會點算好?)

11 《基本法》的保障 第3章「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39條:「《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和國際勞工公約中適用於香港的規定繼續有效。」

12 國際標準是什麼? 聯合國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ICCPR)

13 ICCPR - 第2條:本公約締約國承允尊重並確保所有境內受其管轄之人;無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見或其他主張民族本源或社會階級、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等,一律享受本公約所確認之權利。 - 第25條:凡屬公民,無分第二條所列之任何區別,不受無理限制,均應有權利及機會:(丑)在真正、定期之選舉中投票及被選(To vote and to be elected )。選舉權必須普及而平等(universal and equal suffrage),選舉應以無記名投票法行之,以保證選民意志之自由表現。

14 普及而平等是什麼?

15 《第二十五號一般意見書》 根據《意見書》,「普及和平等的選舉」至少有 三點要求: 每一名選民享有的選票數目是要相等。
選民所享有的每一選票的票值相等。 公民參選的資格不受不合理的限制。 限制第25條選舉權應以「客觀和合理準備為基礎」,限 制必須合理和經法律規定,包括投票權最低年齡限制、 居住要求或犯特定罪行等,無理限制則包括以黨籍、身 體殘疾、識字、教育或財產等限制選舉權。(第4段)

16 全國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主任 委員喬曉陽 (27/03/2013)
民主程序需要整體提名 參照現時 四大界別 不能和中央對抗 !要愛國愛港! 全國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主任 委員喬曉陽 (27/03/2013)

17 《一般性意見》提到限制參選權,必須以客觀合理標準為依據,若以教育、居住、出身、政治派別、某政黨黨員或具體政黨的黨員等限制參選權,則屬無理或歧視限制,亦「不得以政治見解為由剝奪任何人參加競選的權利」。 (第17段) 「愛國愛港」的限制合理嗎?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港大民調商討日】參加者陳小姐:我組一致贊成學民思潮方案(300多萬選民組成提名委員會)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昨就特首選舉設計進行「慎思民調」,隨機抽樣177名市民出席參加商討活動,觀察參加者商討前後對部分普選問題、佔領中環等的態度。

30

31

32

33

34

35 公民抗命 CIVIL DISOBEDIENCE
新聞智庫:公民抗命以犯法控訴制度不公 :

36

37 公民抗命的源起 公民抗命這個概念最早來自一個美國作家梭羅。
1846年,梭羅因為反對美國政府對墨西哥開戰,以及在南部實行奴隸制度,所以拒絕繳交戰爭稅 。 這次經歷啓發他寫了一篇名為「對公民政府的抵抗」的文章,創立了「公民抗命」這個詞彙。 梭羅:「我認為唯一的義務就是,在任何時候做我認為正確的事。」// The only obligation which I have a right to assume is to do at any time what I think right. // 亨利 · 戴維 · 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

38 公民抗命的理據 公民抗命的理據是人的良知、宗教的神,和真理,俱凌駕於法律之上。
公民抗命通常是指以和平的、非暴力的方式拒絕遵從一些不當、不公、或不義的法律或政府命令。

39 公民抗命的著名例子 黑人乘客被趕離火車車廂 木刻畫: 1856年美國賓夕凡尼亞州費城 來源︰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Digital Library Collection

40 公民抗命的著名例子 聖雄甘地:何謂非暴力抗爭

41 公民抗命策略 公民抗命者藉著公然違反他們認為不公、不義的法 令,表達對該法令的不滿,並引起普羅大眾對該法令
的關注、討論,使公眾認識到該法令的不是之處。 假若公民抗命者因為違法而遭受當局制裁,更可以 贏取公眾的同情,從而壯大反對惡法的力量,達致公 民抗命的最終目的:修改或廢除惡法。

42 公民抗命策略 另一方面,假如執政者因為法律的理據不足而 不能將公民抗命者定罪(例如因為國家憲法內保
障言論自由的條文凌駕於政府的不許人民發表反 對政府言論的法令,令政府不能將異見者入罪) ,又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使政府難以有效地執行法 令(例如成千上萬的人民公然在政府實施戒嚴期 上街,讓軍警拘捕,使執法者疲於奔命),都能 向公眾揭示惡法的不合理與荒謬性,進一步打擊 惡法的權威與法律地位。

43 公民抗命變奏 公民抗命的一種變奏,是抗命者並不直接違反 法例,而是遊走於法例的界線之間,以挑戰法例。
例如在1980年代,波蘭的共產黨極權政府為了打 遏日益壯大的獨立團結工會,實行軍法統治,除了 取締團結工會,還禁止人民展示在遊行集會時慣用 的以手指作V字的手勢,但是海報設計師Henryk Tomaszewki卻製作了一張豎起V字的大腳的海報, 政府也徒呼奈何。

44 公民抗命 = 一般犯法行為? 公民抗命的動機是基於正義、公平、宗教等等的道德價值觀。一般犯法行為的動機,大多是出於私人利益考慮。
公民抗命必須事前公開表明自己的動機和目的 。是故意觸犯現有的一些法例,是非法、犯法的行為,並願意接受法律的制裁包括入獄。 公民抗命者的目標是更改他們認為不當的法律,一般犯法者沒有這個意圖。是抗議某些不公義的法例,並不針對整個法律制度。

45 公民抗命 = 蔑視法治、顛覆政府? 公民抗命不是反政府的革命運動。 公民抗命者拒絕遵從某一道不義法令,並不表示
他會遵守其他的法律,更不表示他不尊重整個法 制。

46 學民思潮是否參與佔領中環 ?

47

48 踏上普選之路 誓爭全民提名 《歡迎學生加入:http://bit. ly/18ibDoi》 《歡迎市民加入:http://bit
踏上普選之路 誓爭全民提名 《歡迎學生加入: 《歡迎市民加入:

49


Download ppt "全民普選 與 公民抗命 Universal suffrage & Civil Disobedienc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