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计划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计划技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计划技术

2 一、横道图 横道图:用横线来表示施工过程,进而安排工程施工的一种计划形式。横线表示时间,起点表示一个工序的开始,终点表示一个工序的结束。

3 代号 名称 历时(周) 资源(人) A 基坑 1 10 B 垫层与基础砼 3 25 C 池壁砼 2 20

4 三个沉淀池施工的横道图 进度计划(周) 施工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10 B/25 C/20

5 横道图特点: 简单明了,直观形象,易于理解,便于接受。 可以加上资源求资源需求量。 某时间完成到什么程度很清楚。并可计算出百分比。 缺点:没有表达内在联系。

6 二、施工工序 定义:根据施工工艺和组织管理的需要,将工程任务划分为按一定程序而又相对独立的若干活动,也称为施工活动,施工过程等。
工序划分的目的:便于组织,优化计算

7 工序划分的原则: 1)工序划分的粗细程度,应由划分工序的用途来决定。 2)工序划分应与工程量计算项目协调,或者尽量与各种预算定额相适应,这样会给计算工程量,进行工程决算,成本控制等带来许多方便。

8 I号沉淀池-------II号沉淀池-------III号沉淀池
降水 基坑开挖 垫层 基础砼 池壁 后浇带 支侧模板 绑钢筋 浇筑砼 养护 拆模板

9 第一节 流水作业法 横道图组织施工的方法有三种:依次作业法,平行作业法,流水作业法。 1)顺序施工
第一节 流水作业法 横道图组织施工的方法有三种:依次作业法,平行作业法,流水作业法。 1)顺序施工 即对每一工程对象,后一工序只能在前一道工序全部结束后才能开始。 特点:资源强度小,工期长,闲置面多。

10 进度计划(周) 施工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10 B/25 C/20 顺序施工

11 2)平行施工 所有工程对象同时进行,形成同一时间和整个空间内的平行施工。 特点:工期短,闲置面少,资源强度大

12 平行施工 进度计划(周) 施工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10 B/25 C/20

13 3)流水施工 各施工过程连续施工的条件下,把各构筑物的建造过程最大限度的相互搭接起来。从事各个施工过程的工作组按照施工工艺的顺序,依次连续地从一个工程转到另一个工程,完成所分别负担的同样的施工过程。 特点:生产连续,资源强度小,有效缩短工期,专业化施工,劳动生产率提高。 流水施工可以做水平图表,垂直图表,以及网络图.

14 流水施工 进度计划(周) 施工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10 B/25 C/20

15 顺序施工,平行施工,流水施工

16

17 一.流水作业法的表述形式 (一)水平图表 (二)垂直图表 (三)图络图

18 二.流水作业参数 (一)施工过程数n 指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工艺上开展层次的有关过程,施工过程的数目,通常用n表示. 与构筑物复杂性及施工方法有关,划分不宜过粗也不宜过细. 应突出主导施工过程或主要专业工程.

19 施工过程数=4

20 把拟建工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即为施工段. 原则: 主要专业工程在各个施工段上所消耗劳动量大致相等.
(二)施工段数m 把拟建工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即为施工段. 原则: 主要专业工程在各个施工段上所消耗劳动量大致相等. 每个段应满足专业工程对工作面的要求. 施工段数能满足连续作业,不出现停歇. 施工段数分界限应尽可能与工程的自然界限吻合,如伸缩缝,沉降缝等. 各分段一般与结构层一致,并应使和施工过程能连续施工.每层次最少施工段数目mo: m0—最少施工段数; n—施工过程数.

21

22 (段空闲,如水池空闲,影响工期)

23

24

25 指各个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完成各自施工过程所需的持续时间,通常以ti表示.
应考虑:劳动力,材料和施工机械供应的可能性;劳动组织和工作面使用的合理性. Ti—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Qi—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工程量; Si—某专业工程或机械的产量定额; Ri—某专业工作队人数或机械台数; N—某专业工作队或机械的工作班次; Pi—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劳动量.

26 流水节拍ti=5周

27 (四)流水步距ki,i+1 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先后进入第一段工段开始施工的时间间隔,称为流水步距,通常以ki,i+1表示. 确定流水步距的原则: 1.保证每个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都能连续作业 2.要使相邻专业工作队,在开工时间上实现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搭接 3.要满足均衡生产和安全施工的要求. (五)技术间歇时间S 包括工艺间歇和组织间歇. 工艺间歇:由于工艺要求,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除流水步距以外必须停歇的时间间隔.

28 流水步距 间歇时间=1天

29 组织间歇:施工中考虑组织技术的因素,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除流水步距外增加的必要时间间隔. (六)平行搭接时间C
在工作面允许的条件下,某施工过程可以与其紧前施工过程平行搭接施工. 平行搭接时间=1天

30 分为固定节拍专业流水,成倍节拍专业流水和分别流水法. (一)固定节拍专业流水
三.流水施工基本方式 分为固定节拍专业流水,成倍节拍专业流水和分别流水法. (一)固定节拍专业流水 在流水范围内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彼此相等,并且等于流水步距.ti=k=常数. 固定流水节拍为8天

31 T—总工期; ------流水步距总和; Tn—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之和; ------所有平行搭接时间的总和; ------所有技术间歇时间的总和; 可得:

32 固定节拍专业流水

33 (二)成倍节拍专业流水 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由于劳动量的不等以及技术或组织上的原因,其流水节拍互成倍数,从而形成成倍节拍专业流水. 1.一般成倍节拍流水

34 2.加快成倍节拍流水 工期公式:

35 当各工段施工量不等,各队生产效率有差异,不可能组织固定节拍或成倍节拍时,则可组织分别流水.
(三)分别流水法 当各工段施工量不等,各队生产效率有差异,不可能组织固定节拍或成倍节拍时,则可组织分别流水. 可采用相邻队组每段作业时间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的办法.

36

37   例 某项目由四个施工过程组成,分别为A、B、C、D四个专业工作队完成,在平面上划分成四个施工段,每个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如表所示,试确定相邻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距。

38 【解】 (1)求各专业工作队的累加数列: A:4,6,9,11 B:3,7,10,14 C:3,5,7,10 D:2,4,5,7 (2)错位相减: A与B 4,6,9,11 —) 3,7,10,14 ————————— 4,3,2,1,-14

39 B与C 3,7,10,14 —) 3, 5, 7,10 ————————— 3,4,5,7,-10 C与D 3,5,7,10 —) 2,4,5,7 3,3,3,5,-7

40 (3)求流水步距: 因流水步距等于错位相减所得结果中数值最大者,故有: KA,B = max{4,3,2,1,-14}=4天 KB,C = max{3,4,5,7,-10}=7天 KC,D = max{3,3,3,5,-7}=5天

41 某工程可以分为A、B、C三个施工过程,每个施工过程又分为4段,在每个施工过程上每段作业时间如表所示。根据流水节拍的特点,该工程适合组织无节奏(分别)流水施工。
流水节拍 施工过程 一段 二段 三段 四段 A 2 3 4 B C

42

43 (四)流水线法 对于管道等线性工程,工程数量沿长度均匀分布,且结构情况一致,所以可分为若干施工过程,分别组织施工队,各队以固定速度向前移动,每天完成同样长度的工作任务,这样的组织法,称之为流水线法. T—线性工程的总工期; L—线性工程的总长度; V– 工作队移动的速度; K—流水步距; n—施工过程数或工作队数;

44 流水线法水平图表 施工过程 1 2 3 4 5 6 7 8 挖沟槽 铺管道 回填土 施工进度


Download ppt "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计划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