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2012慈濟大學18週年校慶運動會 裁判研習 體育教學中心 張木山 教授
2
田徑規則 田賽~壘球擲遠 每次試擲時間為1分鐘(從唱名後開始計時)。 試擲成功舉白旗,試擲失敗舉紅旗。 壘球落於扇形兩側線上,應判成功有效。
3
田徑規則 田賽~壘球擲遠 比賽過程中,發生下列現象,視為試擲失敗: 壘球落地前,身體任何部分觸及扇形弧線或扇形弧線外側地面。
壘球落地瞬間,選手雖在助跑道內,但不得在4M橫線後。 壘球落地後,立即碰觸或越過起擲線遠端4M橫線後。
4
田徑規則 田賽~壘球擲遠 預賽錄取最佳成績前8名,如前8名成績有多名選手成績相同,先比較次佳成績,次佳成績較佳者名次在前,如次佳成績亦相同,則依其再次佳成績判之,餘類推。 如上述方式仍無法判定名次,則成績相同之選手須依原順序重新比賽,直至分出高下。
5
田徑規則 田賽~壘球擲遠 決賽試擲順序(第4次、第5次、第6次) 第4次、第5次試擲依參加決賽成績,最差者先投擲、次差者再投擲,依序進行。
第6次試擲順序依前5次成績、最差者先投擲、次差者再投擲,依序進行。
6
田徑規則 田賽~壘球擲遠 成績丈量: 皮尺0的位置、置於落地點且較靠近投擲區的位置、然後拉往起擲區的方向,並落於扇形的圓心位置,丈量至起擲弧線內緣位置。如果時間許可,每名選手每次試擲皆應丈量其成績。
7
田徑規則 田賽~壘球擲遠 名次判定: 當第1名最佳成績相同時,先比較次佳成績,次佳成績較佳者名次在前,如次佳成績亦相同,則依其再次佳成績判之,餘類推。 如上述方式仍無法判定名次,則成績相同之選手須依原順序重新比賽,直至分出高下。
8
田徑規則 徑賽~檢察裁判 確認正確的接力區(4*100M) 確認正確的搶道線(4*400M)第2棒第1彎道結束。
確認正確的搶道線(大隊接力)第3棒第1彎道結束。 檢察員為競賽裁判長之助理,無權做最後裁決。
9
田徑規則 徑賽~檢察裁判 接力賽傳、接棒,必須於規定之接力區完成。 完成傳棒者必須於原跑道上,不得妨礙其他跑道選手。
如發現選手或其他人員違反規則,應立即據實以書面文字提交裁判長。 有任何犯規,應舉黃旗表示。
10
田徑規則 徑賽~計時裁判 應位於第8跑道外側。 由計時主任指揮計時裁判。 手按計時,始於煙幕板之煙,止於軀幹抵終點。
計時時碼錶以慣用手置於大腿股四頭肌上。
11
田徑規則 徑賽~計時裁判 第一名以計時主任及外加2名計時員計時之。 其餘計時員可以道次計時之。
3名計時裁判,如2同1異則成績取2同,如3異則成績取最中。 其餘計時員可以道次計時之。
12
田徑規則 徑賽~計時裁判 400M競賽(含)以秒計,例如:62.21秒。 800M競賽計時方式為2:23.45。
計圈計時,例如:完成300M、700M、1100M、1500M
13
田徑規則 徑賽~終點裁判 應位於第1跑道內側。 由終點主任指揮終點裁判。 名次判定後+跑道別。 例如:第1名第5道
14
田徑規則 徑賽~終點裁判 終點柱與終點棉線 終點柱置於離跑道至少30公分。 終點棉線位於跑道終點線內緣,高度約為選手軀幹間。
15
田徑規則 徑賽~終點紀錄 收集終點裁判及計時裁判之相關資料,並予於彙整。 核對名次判定與計時之正確與否。 送交資料至紀錄組登錄。
16
田徑規則 徑賽~發令員 確認每一項目正確的起跑位置。 應位於可看到當場次所有參賽選手之適當位置。 應隨身攜帶口笛(哨子)及發令鎗。
發令前與徑賽裁判長聯繫。
17
田徑規則 徑賽~發令員 第1次偷跑,即取消比賽資格。 400M以下(含接力)之發令方式為: 800M以上之發令方式為: 各就位、預備、鳴鎗
各就位、鳴鎗
18
田徑規則 徑賽~叫回發令員 協助發令員確認每一項目正確的起跑位置。 由發令員指揮,應位於可看到當場次所有參賽選手之適當位置。
應隨身攜帶口笛(哨子)及發令鎗。 協助發令員觀察偷跑選手,並提供相關訊息。
19
田徑規則 徑賽~發令助理員 必須檢查選手參賽組別、賽次及號碼衣(布)是否正確。 接力跑前,負責第1棒選手的接力棒。
20
田徑規則 徑賽~分道跑 100M、200M、400M及4* 100M接力。
21
田徑規則 徑賽~分道跑 100M~800M及4*400M個賽次跑到抽籤方式 第1次賽次之道次,以抽籤決定。 以後各賽次(例如:複賽二組)
A組(1、4、5、8、9、12、13、16) B組(2、3、6、7、10、11、14、15) 各組道次安排依成績為:4、5、3、6、2、7、1、8 以後各賽次(決賽一組) 道次安排依成績為:4、5、3、6、2、7、1、8
22
田徑規則 徑賽~不分道跑 4*400M第2棒完成第1彎道後,應標示搶道旗。 1500M競賽。 大隊接力第3棒完成第1彎道後,應標示搶道旗。
23
田徑規則 討論與 互動時間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