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4章 國際文化環境
2
本章內容 前言 文化的定義與特色 文化的構成要素 國家文化差異之分析架構 文化在國際管理的涵義
3
前言(1/1) 企業進軍國際舞台,由於各國文化的差異,對企業經營的成本、利益、及風險產生重大的影響。
阿拉伯國家的PLAYBOY 企業進軍國際舞台,由於各國文化的差異,對企業經營的成本、利益、及風險產生重大的影響。 由於各國文化的差異,各國人民在表達感情和傳遞資訊的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
4
前言(2/6) 美國人類學家Edward T. Hall,在「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一書中,將人類的文化區分成「高語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與「低語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兩種類型,來說明各國人民在表達感情和傳遞資訊的差異。 中德文化差異
5
前言(3/6)
6
前言(4/6) 高語境文化人民在表達感情和傳遞資訊時,方式是隱晦間接的,並且內向害羞,不擅於自我表現,注重集體主義導向,追求整體和諧,極力避免對立衝突。反之,低語境文化人民在表達感情和傳遞資訊時,方式是直接的,甚至不留情面! 高語境文化 低語境文化
7
前言(5/6) 美國人與日本人開會時,在表達感情和傳遞資訊是不同的,如果日本人贊成一個提案,他們會默不作聲,只有反對時才會發言;但是美國人即使贊成,也會問一大堆問題,也會發表贊成的原因。因此當美國人與日本人一起開會時,日本人認為美國人問一大堆問題,可能是不太贊成,這就是低語境;而美國人認為日本人默不作聲,可能是不太贊成,這就是高語境! 環球金融、地方智慧
8
前言(6/6) 迪士尼公司在法國遭遇文化障礙 法國人喜歡在吃午餐的時候,喝一點酒,但是Disney卻不提供酒。
9
文化的定義與特色 什麼是文化 是一種從後天學習所獲得的知識,人們可用來詮釋自己的體驗,產生社會行為,並由一群人、組織或社會所共同具有(share) 由人類所創造出來的非自然現象,並由一群人所共同遵循,那就是一種文化。 文化的特質 學習性 累積性 準則性
10
文化的構成要素(1/2) 語言 宗教 教育水準 社會階層 價值觀與態度 習慣與禮儀
11
文化的構成要素(2/2)
12
語言 台灣的「速食麵」在中國大陸稱為「方便麵」,統一集團在大陸促銷速食麵時,廣告文案出現「麵、麵、麵、非常麵」的語句,或許住在台灣的我們覺得沒有什麼不妥,但在中國大陸「麵」是罵人的話,意思是「很菜」。
13
世界各國的風俗禁忌 在印度牛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路上開車除了不要撞到牛外,還要避免攝影牛。
在印度,打聽當地人的種姓階級是不禮貌的行為。回答問題時,若不同意,千萬不要將頭歪一邊或搖頭,因為那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在尼泊爾用餐時,若沒有擺出刀叉,就表示以手抓食;但要記著要用右手吃,因為左手代表不乾淨。 緬甸人篤信佛教,參拜寺院必須脫鞋赤腳進入,視摸頭為一件不禮貌的事。 泰國是佛教國家,女性在公共場合應避免碰觸僧侶,同時觸摸小孩子的頭是不禮貌的行為。
14
宗教(1/2) 目前世界上較為重要且信仰人數較多的宗教,依序有:基督教、回教、印度教、佛教、儒教(含中國民間信仰)、及猶太教。
15
宗教(2/2) 美國與回教國家似忽有解不開的仇恨,2002年10月在美國與伊拉克的戰爭尚未開打前,伊斯蘭世界卻已推出「zam zam」可樂,準備與美國來一場「可樂大戰」。
16
教育水準 一個國家的教育水準與人民的識字率及消費水準有關。若國外市場的消費者識字率高,則可多用文宣方式強調產品之優越性;反之若識字率低,則只能多用廣播、電視及銷售人員直接說明等方式來從事銷售。
17
社會階層(Social Stratification)
美國的社會階級
18
社會階層移動性(Social Mobility)
19
社會階級意識 在一個階級意識較高的國家及社會中,藍領階級與白領階級間常會形成敵對的狀態,導致員工常以罷工的方式來與資方進行談判。英國就是一個階級意識相當高的國家,因此勞工與資方的衝突時有所聞。
20
價值觀 「價值觀」 (Value)是人們對於什麼是『對與錯』、『好與壞』、『重要與不重要』所持的基本標準。
態度則是為了某些目的,用特定的方法去感覺和表現的一種持續性之傾向。 價值觀會影響文化,例如,美國人的價值觀認為在工作場所應該要平等,於是用立法和行動來對抗性別歧視。這種價值觀的改變,也反映在處理差別待遇之態度上。
21
習慣、禮儀與文化 規範(Norms)是社會的一種法則,會影響社會中一群人的行為,又可以細分為習慣(Custom)及禮儀(Mores)。所謂習慣是由人們建立或共有的常規,禮儀則是在特定社會中被認為合適與否的行為。
22
禮儀(Mores) 禮儀就比習慣有更高的要求標準,若違反禮儀可能要受到嚴重的處罰,例如:竊盜、通姦、亂倫、食人肉、及虐待父母等。
第一次見面碰鼻子是毛利人的禮儀
23
印度「童婚」情況盛行 印度北部北方省、西部拉吉斯坦省和中部的馬德雅省地區「童婚」情況盛行,女性結婚年齡約十五歲,男性約十八歲。高「童婚」情況導致印度生育率、貧困、營養不足、文盲、嬰兒早夭、以及印度平均壽命偏低的情形居高不下。
24
國家文化差異與汽車顏色選擇 日本汽車的顏色80%是白、黑和灰色的,彩色的汽車不受歡迎。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當時日本的經濟處在高成長期,偏好黄藍等彩色,和彩色電視機一樣,彩色是富裕的象徵。 對汽車駕駛人而言,從亞洲、美洲到歐洲,至少有件事是世界各地共通的,那就是對汽車顏色的喜好相似。根據最新的杜邦汽車流行色彩調查顯示,銀色汽車繼續遙遙領先其它顏色,在2005年售出的轎車、卡車與混合型車款中,將近每四台車就有一台車是銀色,排在第二至第五名的汽車流行顏色則分別是白色、灰色、藍色及黑色。
25
文化與顏色(1/2) 除了普遍受到喜愛的銀色,各個地區對汽車顏色的喜好趨勢其實不盡相同。北美汽車市場是色彩最豐富、選擇性最多的地區,但相對於像調色盤的北美,歐洲的車主則一致偏好銀色、黑色或灰色等中間色調。在長期以來對白色情有獨鐘日本,一度曾有高達70%的新車是白色,但即使如此,銀色也已超越白色,成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汽車顏色。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的計程車採用淡棕色,一般德國汽車也就從不選用淡棕色,類似的例子也發生在紐約,紐約人並不喜歡挑選跟計程車一樣的黃色做為他們的座車顏色。 德國人對藍色汽車的偏好一直保持不變,約占24%左右。但越来越喜歡銀灰色汽車,從1995年的10%上升到2000年的33%。黑色汽車的銷售比例也持續上升,占到18%左右。紅色汽車則越来越不受歡迎,從1995年的22%,下跌到2000年8%。
26
文化與顏色(2/2) 在美國,藍色汽車正逐漸取代綠色汽車。紅色及黄色已流行起來。通用汽車設計師認為未來5年藍色將成為汽車的主色。橘黄色及紫色雖是關注的另一种顏色,但流行都不持久。
27
國家文化差異之分析架構(1/2) Hofstede之分析架構 權力距離 不確定性避免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陽剛與陰柔
28
權力距離(power distance) 權力距離是指權力平均分配在社會每一個人手中的程度,若權力距離大,表示社會的權力及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社會普遍存在著不公平及不平等的現象,政府的管理方式偏向獨裁。 表現在管理實務上,員工不能參與公司決策,而完全聽命於高階主管。
29
不確定性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
不確定性避免是指一個社會對不確定的忍受程度。在高度不確定的國家當中,人們面對不確定性及風險常會感到恐懼與不安,因此存在許多禁忌,缺乏冒險精神,必須要透過一些法則或規範來降低不確定。 例如,為了降低員工的不確定性,就必須訂定一些明確的薪水及福利規則,但因為缺乏冒險精神
30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個人主義是指在一社會當中,個人將其個人的利益,優先於社會其他利益上的程度。 例如;英國、美國、澳洲、及加拿大就是個人主義的社會,人們將個人利益放在最優先,強調自我及隱私權,因此在管理上,會重視個人的表現,並強調依照績效來決定個人報酬。
31
陽剛與陰柔(masculinity-femininity)
陽剛與陰柔是指一個社會重視主流價值的程度,例如在日本強調陽剛的程度較高,表現出來的是重男輕女、汲汲於權利、追求物質慾望及金錢、及重視成功的結果。 相反的,在丹麥、挪威、及瑞典的主流價值是屬於陰柔面,他們重視生活品質、照顧其它弱勢族群,強調人際之間的溫情。
33
國家文化差異之分析架構(2/2) Hofstede模式之限制
Hofstede研究對象以IBM在世界各地員工為主,可能產生偏頗 Hofstede的研究團隊大部分歐美人士所組成,或許本身就存在主觀的看法與偏頗 其研究在1983年發表,過於陳舊,可能不適用現在狀況
34
文化在國際管理的涵義(1/2) 跨國文化的挑戰 瞭解跨國文化的差異 找出全球文化的共通性 企業駐外經理人應具有世界觀
35
文化在國際管理的涵義(2/2) 跨國文化與國際管理 跨國文化與企業競爭力 跨國文化與海外市場進入模式 跨國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 勞資關係
創新及企業家精神 跨國文化與海外市場進入模式 投資國的國家文化特徵與進入模式 國家文化差異與進入模式 跨國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
36
Thank You !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