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注塑模具设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注塑模具设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注塑模具设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2 第2章 注塑模具基本结构 顶出机构 1. 顶出机构的设计 2.

3 2.1 顶出机构 1)概念: 将胶件安全无损坏地推离 模具; 2)分类: 顶针(推杆),司筒(推管), 推板,内螺纹脱模,气动, 复合脱模;

4 1)顶针推出 圆顶针 优点: ① 制造加工方便; ② 阻力小; ③ 维修方便; 缺点: 顶出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

5 1)顶针推出 扁顶针:常用于顶边或深骨部位; 优点: 顶出力大; 缺点: ①加工困难; ②易磨损,以及成本高

6 设计要点: ①顶针直径尽量大,尽量多些;尽量对 称布置; ②顶针直径 d ≤Ø3mm时,选用有托顶 针; ③顶针顶出面如果是斜面或曲面,顶针 沉头要做定位防转,顶面要加阶梯防滑; ④扁顶针、顶针与孔配合长度L=10~ 15mm;对小直径针L取直径的5~6倍。

7 ⑤顶针边离胶位边一般应有1—2mm距离, 布置于塑件隐蔽处及脱模力大的地方; ⑥胶件全部脱离模具的尺寸加5至10mm, 或2/3的制品高度;

8 顶针、扁梢的排步原则

9

10 2)司筒(推管)顶出 常用于细长螺丝柱,圆 筒形零件的顶出; 优点: 顶出力较大且均匀, 不会留下明显痕迹。 缺点: 制造和装配麻烦,易 磨损,出披锋,成本高。

11 设计要点: 柱高小于15mm或螺丝柱壁厚小 于0. 75mm的,尽量不用司筒, 而在其附近对称加兩枝頂針; 司筒壁厚一般為0. 75~~1
设计要点: 柱高小于15mm或螺丝柱壁厚小 于0.75mm的,尽量不用司筒, 而在其附近对称加兩枝頂針; 司筒壁厚一般為0.75~~1.5MM; 司筒壁在1mm以下或司筒壁径 比≤0.1的要做有托司筒; 司筒针固定:压板和无头螺丝;

12 应用实例: 注:为防止BOSS缩水,外圈需做火山口,司筒针也需做偷肉。 司筒针最好没有插破

13 3)推板推出 薄壁、深腔胶件; 表面不允许有顶针痕迹 (如透明胶件); 优点: 推力大而平稳。 缺点: 模具结构复杂,制造 成本高。

14 设计要点: ①导柱高出推板的高度A应 大于推板推出距离; ②推板与型芯配合:锥面 配 合5--10°,口部要起级 0. 2—0
设计要点: ①导柱高出推板的高度A应 大于推板推出距离; ②推板与型芯配合:锥面 配 合5--10°,口部要起级 0.2—0.3mm; ③推板用螺钉固定在复位 杆上。 ④大水口浇注系统中,分 流道不可以做在推板上。

15 4)推块推出 对胶件表面不允许有顶针痕迹(如透明胶件),且表 面有较高要求的胶件;

16 设计要点: ①推块应有较高的硬度和较 小的表面粗糙度;选用材料 应与镶件有一定的硬度差(一 般在HRC5度以上),推块需渗 氮处理(除不锈钢不宜渗氮 外)。 ②推块与呵镶件配合侧面应 成锥面,不宜采用直身面配 合。 ③推块推出应保证稳定,对 较大推块须设置两个以上的 推杆;

17 5)气动脱模机构 ①大型薄壳、深腔类制品,动模多采用气动脱模; ②PVC轮胎模; ③易粘前模的胶件;

18 6)强制脱模 由于成品材质为PP,质软,易发生弹性变形,因 此此塑件的倒勾可利用易变形之特性强制脱模;

19

20 7)内螺纹脱模机构 内螺纹机动脱模机构,动力来源如下: 马达;液压; 气压; 齿条。 注:塑件外表面或端面要加止转结构。

21 8)二次推出 若一次推出,容易变形。大型薄壁制品常常要分几 级推出。尤其是当制品不能承受推杆施加的力时更 应使用几级(通常用二次)推出。

22

23 脱模力的估算:计算公式见书。以下情况包紧力较大,要求脱模力也较大:
①收缩率越大塑件; ②脱模斜度越小的胶件; ③深腔塑件; ④有深骨位的胶件; ⑤透明胶件模;

24 顶针板先复位机构 何时要加顶针板先复位机构? ①侧向抽芯底部有顶针或司筒; ②前模斜滑块底部有顶针或司筒; ③后模有推块;
④斜顶的位置有碰穿孔; ⑤圆顶针顶边时一部分“顶空”;

25 顶针板先复位机构 ①复位弹簧,不能单独使用; ②摆杆先复位机构;

26 ③注塑机顶棍的拉回功能; ④复位杆(回针)下加弹簧或弹力胶。

27 顶出常见问题分析: ①顶白变形: 模具设计问题:顶针太小; 顶针太少;顶针位置不对。 模具制造问题:省模不对。 调机问题:注射压力太大;保压时间太长。 ②粘前(后)模:省模不对;分模面选择不对;注射压 力太大;保压时间太长。 ③断顶针:顶针太小;顶针太少;模具制造问题。 ④顶针位出披锋:配合不良或磨损。


Download ppt "注塑模具设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