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

2 目 录 ONTENTS C 1 学习目标导航 2 课前自主预习 3 课堂合作探究 4 堂堂清 5 课后作业

3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知道测量有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3、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1、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4 课 前 预 习 (阅读课本P10-15,思考以下问题,在课本中画出相关的重点内容,并标注疑问。) 1、测量长度的工具都有哪些? 2、长度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是怎样? 3、什么是量程和分度值? 4、时间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都有哪些? 5、什么叫误差?误差和错误有什么区别?

5 课堂合作探究 一、长度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1m= dm= cm= mm= μm= nm 1km= m 例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选项是(   ) A.2.3 m=2.3 m ×100=230 cm B.300 mm=300 mm÷1000 m=0.3 m C.240 cm=240 cm÷10 cm=24 dm D.12 dm=12×100 mm=1200 mm 10-9 10-1 10-2 10-3 10-6 103 D

6 课堂合作探究 二、长度的测量 1.讨论1:如何科学使用刻度尺? 归纳: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观察: 。(2)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 及 的尺子。(3)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 ;刻度尺要 被测物,不要歪斜。(4)看: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不要斜视。(5)读:读数时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6)记:记录时,记录结果由 (包括 值和 值)和 组成。 零刻度是否磨损 量程 分度值 紧贴 放正 垂直 分度值 数值 准确 估读 单位

7 2.讨论2:如图1所示,图的中刻度尺将零刻度定在 , 量程是 ,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是
课堂合作探究 二、长度的测量 2.讨论2:如图1所示,图的中刻度尺将零刻度定在 , 量程是 ,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是 【例2】小明用刻度尺三次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分别为:18.50cm、18.54cm、18.51cm,则课本的长度应记录为 (   ) A. cm   B cm    C.18.52cm   D.18.5 m 刻度线 0-4cm 0.1cm 图1 2.90cm C

8 3.讨论3:如下图所示,是用一把厚木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
课堂合作探究 3.讨论3:如下图所示,是用一把厚木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 D A B C D

9 1.讨论4:学校进行400m跑步比赛,小明和小东的成绩小明跑分别如图2中的甲乙所示,则他们谁的成绩更好些?为什么?
课堂合作探究 三、秒表的读数 1.讨论4:学校进行400m跑步比赛,小明和小东的成绩小明跑分别如图2中的甲乙所示,则他们谁的成绩更好些?为什么? 图2甲 图2乙 小明的成绩更好些,因为小明所用时间比小东少。 分析:小明的秒表分针所对准的刻度没有超出半分钟,则秒针的示数为10.3s;则小明的成绩为1min10.3s;而小东的秒表的分针所对准的刻度已超出了半分钟,则秒针的示数为40.3 s,则小东的成绩为1min40.3s.

10 课堂合作探究 点拨1: (1)停表读数时,先观察表盘,弄清楚分针和秒针各转一圈的时间和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分钟数和秒数(图中秒针表盘的10既可以是10s,也可以是40s);(2)再看分针所对准的分钟数,只读出整数的分钟数; (3)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没有超出半分钟,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0;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已超出了半分钟,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30 s; (4)停表的读数应等于读出的分钟数与秒数之和。

11 课堂合作探究 2.讨论5:误差是如何造成的?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科学;③估读.因此是不可以避免的.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12 点拨2:一个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是由它的分度值确定的,但选择测量工具并不是越精密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课堂合作探究 3.讨论6: 教室里的玻璃烂了,老师让小东测量教室里窗户的长和高去割玻璃。小东应该找一把分度值为多大的刻度尺呢?如果是要量好尺寸去剪窗帘,又应该找一把分度值为多大的刻度尺呢?为什么? 点拨2:一个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是由它的分度值确定的,但选择测量工具并不是越精密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割玻璃应找一把分度值为0.1cm的刻度尺; 剪窗帘应该找一把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一个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是由它的分度值确定的,但选择测量工具并不是越精密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13 4.讨论7:如何用刻度尺测量硬币的直径?如何测量1张纸的厚度?
课堂合作探究 4.讨论7:如何用刻度尺测量硬币的直径?如何测量1张纸的厚度? 解答:(1)用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靠近直尺,并跟直尺的一条刻线对齐,把一角硬币放在三角板跟直尺之间,用另一个直角三角板把硬币加紧,读出两个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刻度值,两次读数的差值即为硬币的直径.测量方法如下图所示: (2)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很薄,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如下: 选取100张纸作为一个整体,测出 其总厚度记为L,然后再用总厚度L 除以纸的张数100,从而得出一张纸 的厚度.

14 课堂合作探究 点拨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2)利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测量一些弯曲的、不便直接测量的长度。如利用棉线和刻度尺测量地图上某一段铁路的长。 (3)辅助工具法。如借助两个直角三角板,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15 堂堂清2分钟检测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刻度尺

16 2、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观察: 、 、 。 (2)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 及 的尺子。
堂堂清2分钟检测 2、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观察: 、 、 。 (2)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 及 的尺子。 (3)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线要 被测物,不要歪斜。 (4)看: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不要斜视。 (5)读:读数时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 (6)记:记录时,记录结果由 (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和 组成。 零刻度是否磨损 量程 分度值 量程 分度值 紧贴放正 垂直 分度值 数值 单位

17 堂堂清2分钟检测 3、360 km= m= dm 52 mm = m = nm 3.6×105 3.6×106 5.2×10-2
5.2×10-8

18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 A.实心球成绩为40 m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 m C.跳绳1 s跳100次 D.1 000 m跑步用时4 min 2.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 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D C

19 课后作业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C

20 课后作业 4.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C

21 课后作业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中产生的错误叫做误差 B.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只能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 6.(2017•常州)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 A.3.15cm B.3.150cm C.2.15cm D.2.150cm C C

22 课后作业 7.(2015秋•定陶县期末)2013年12月1日至3日,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笼罩我国中东部地区,多地PM2.5指数出现“爆表”,上海市气象台还拉响了6年来的首个霾橙色预警.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um=2.5um×10﹣6m B.2.5um=2.5×10﹣9m C.2.5um=2.5×10﹣6cm D.2.5um=2.5×10﹣5dm D

23 课后作业 8.在用放大倍数为2×104倍的电子显微镜拍摄白鼠动物细胞结构的图片中,用刻度尺测得该细胞核直径约1.6cm,则该细胞核的实际直径约______m。某校一节课45min=_____h=_____s。中学生10次脉搏的时间大约为0.2_____。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后两空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9.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金属片的长度是   cm. 8×10-7 0.75 2700 S min 1mm 2.80

24 课后作业 10.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记录数据分别为12.50cm、12.52cm、12.29cm、12.51cm,这四次测量记录中, _ __cm是错误的,根据测量数据,物体的长度应记录为______cm。 11.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12.29 12.51 337.5

25 课后作业 12.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物体A长度为   cm. (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A长度为   cm. 1cm 2.4 1mm 2.40

26 课后作业 13.勇超同学在校运会200米跑的比赛中,他冲过终点时裁判员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勇超同学200米的成绩是:   . 28.8S

27 课后作业 14.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15.用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测的铅笔的长度为   cm. 2.00 1mm 4.60

28 课后作业 精英题库 16.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选填“A”或“B”). A.    B. 1.54(1.53~1.55) 0.1 B

29 课后作业 17.如图所示,下列是测细铜丝直径的实验步骤: A.用线圈总长度除以线圈的圈数,求出铜丝的直径D B.测出线圈的总长度L C.将铜丝平排密绕在铅笔上,绕成一个线圈 D.数出线圈中铜丝的圈数N 请把上述步骤,按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排列如下:   .表达式:  . C、B、D、A;(或C、D、B、A) D=

30 课后作业 18.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 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 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 d.用L/n 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d; (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应分别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_。 a、d a.选择书内页100张 bacd b a c d

31 谢谢!


Download 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