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 §4.5 电子顺磁共振 电子顺磁共振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简称EPR) 或称电子自旋共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 §4.5 电子顺磁共振 电子顺磁共振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简称EPR) 或称电子自旋共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 §4.5 电子顺磁共振 电子顺磁共振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简称EPR) 或称电子自旋共振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简称ESR) 直接检测和研究含有未成对电子的顺磁性物质 电子自旋磁矩的磁共振 电子轨道磁矩的磁共振 电子的磁共振

2 4.5.1 电子顺磁共振基本原理 物质的顺磁性是由分子的永久磁矩引起的 根据保里原理: 每个分子轨道上不能存在两个自旋态相同的电子,
因而各个轨道上已成对的电子自旋运动产生的磁矩 是相互抵消的,只有存在未成对电子的物质才具有 永久磁矩,它在外磁场中呈现顺磁性。

3 电子自旋产生自旋磁矩 μs=ge 是玻尔磁子 ge是无量纲因子,称为g因子 自由电子的g因子为ge=2.0023
外磁场H 的作用下,只能有两个可能的能量状态: 即 E=±1/2gβH

4 ( 磁矩与外磁场H的相互作用 E=1/2gβH E=1/2gβH 电子自旋能级与磁场强度的函数关系 H0为共振时的外磁场

5 如果在垂直于H的方向上施加频率为hυ的 hυ=gβH 能量差△E=gβH 这种现象称为塞曼分裂(Zeeman splitting)
电磁波,当满足下面条件 hυ=gβH 处于两能级间的电子发生受激跃迁,导致 部分处于低能级中的电子吸收电磁波的能量跃 迁到高能级中 顺磁共振现象

6 受激跃迁产生的吸收信号经电子学系统处理 可得到EPR吸收谱线,EPR波谱仪记录的吸收 信号一般是一次微分线型,或称: 一次微分谱线

7 EPR 和NMR 的区别: [1]. EPR 是研究电子磁矩与外磁场的相互作用, 即通常认为的电子塞曼效应引起的, 而NMR 是研究核在外磁场中核塞曼能级间 的跃迁。 换言之,EPR 和NMR 是分别研究电子磁矩和核 磁矩在外磁场中重新取向所需的能量。 [2]. EPR 的共振频率在微波波段, NMR 的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

8 [3]. EPR的灵敏度比NMR 的灵敏度高, EPR检出所需自由基的绝对浓度约在 10-8M数量级。 [4]. EPR 和NMR 仪器结构上的差别: 前者是恒定频率,采取扫场法, 后者是恒定磁场,采取扫频法。

9 4.5.2 电子顺磁共振仪器 [1]. 提供必要的共振频率的电磁波发生器 —速调管(微波系统) [2]. 由电磁铁提供的稳定磁场(磁铁系统) [3]. 可使样品处于磁场和电磁波都合适的 方向的样品腔 (谐振腔) [4]. 检测系统(包括检波器、放大器、记录器等)

10 4.5.3 电子顺磁共振的研究对象 [1].自由基:自由基指的是在分子中含有 一个未成对电子的物质 自由基和顺磁性金属离子
(大多数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及其化合物 [1].自由基:自由基指的是在分子中含有 一个未成对电子的物质 (a) 二苯苦基肼基(DPPH) (b)三苯甲基

11 [2].双基(biradical)或多基(polyradical):
在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未成对电子的 化合物,但它们的未成对电子相距较远,相互作用较弱

12 [3].三重态分子(triplet molecule)
化合物的分子轨道中含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但与双基不同的是,两个未成对电子相距 很近,彼此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 如氧分子。它们可以是基态或激发态。 [4].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 这类分子在原子轨道中出现未成对电子, 如常见的过渡金属离子 Ti3+(3d1 )

13 [5].固体中的晶格缺陷 一个或多个电子或空穴陷落在缺陷中或其 附近,形成了一个具有单电子的物质,如 面心、体心等。 [6].具有奇数电子的原子 如氢、氮、碱金属原子。

14 4.5.3 g因子 g因子 顺磁共振中的重要参量 表征着磁场共振的位置 得到化学键和分子或原子结构的信息 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
自由电子的自旋值ge =2.0023 不少有机自由基的g因子非常接近于这个数值。 另一方面,有的样品如过渡金属离子及其化合 物的g值却是偏离自由电子的ge 值。

15 4.5.4 超精细相互作用 未成对电子与核磁矩的相互作用 ------超精细耦合或超精细相互作用
单一的EPR谱线  劈裂成多重特异的谱线图 谱线数目 间隔 相对强度  与电子相互作用的核的 自旋形式 数量 相互作用的强弱 顺磁物质的分子结构

16 一个未成对电子与一个磁性核的相互作用 含有一个I=1/2的体系 氢原子:一个未成对电子 一个I=1/2的核(MI=±1/2) 自旋算符SZ的本征值MS =±1/2 体系有四个自旋状态

17 E2 =E(-1/2,-1/2)=-(1/2)gβH+a/4 E1 =E(-1/2,1/2)=-(1/2)gβH-a/4
对于状态处于(MS ,MI) 体系的能量为 E(MS , MI )=gβH MS +a MSMI E4 =E(1/2,1/2)=(1/2)gβH+a/4 E3 =E(1/2,-1/2)=(1/2)gβH-a/4 E2 =E(-1/2,-1/2)=-(1/2)gβH+a/4 E1 =E(-1/2,1/2)=-(1/2)gβH-a/4 EPR的跃迁选律△MS =±1,△MI =0 四个能级间只有二个允许跃迁, 只能产生两条谱线

18 hυ=△E4,1 =gβH1 +a/2 hυ=△E3,2 =gβH2 -a/2 H1 =hυ/(gβ)-a/(2gβ) H2 =hυ/(gβ)+a/(2gβ) 固定频率为υ0 ,hυ0/(gβ)=H0 若令a/(gβ)→a,单位为高斯 a 各向同性超精细偶合常数 即 H1 =H0 -a/2 H2 =H0 +a/2 a=H1 -H2

19 氢原子的能级(体系的S=1/2, I=1/2) (a) 恒定外磁场和可变的微波频率; (b) 可变外磁场和恒定的微波频率

20 对于一个未成对电子与一个核自旋为I的磁性核
超精细线 相邻两谱线间的距离a ------超精细耦合常数

21 4.5.4 EPR的应用 化学方面 有机自由基的研究 证明自由基的存在 得到分子结构,以及化学反应机理 和反应动力学方面的重要信息
如环辛四烯是一个非平面分子,当用碱金属还 原,生成环辛四烯负离子自由基

22 得到了九条等间距,强度比是 1:8:28:56:70:56:28:8:1的EPR谱线, 环辛四烯环上的八个质子是等性的, 环辛四烯负离子应该是平面结构分子 由谱测得超精细耦合常数a=3.21G 环辛四烯经单电子转移反应后,生成负离子基, 此时构型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平面分子

23


Download ppt " §4.5 电子顺磁共振 电子顺磁共振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简称EPR) 或称电子自旋共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