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Alžběta Urbanová Modified 5年之前
1
不同土質棲地對台灣大蟋蟀遷徙 及地道形狀之影響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 學 生:龔楓雅 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二月三日
指導教授:梁 昇 教授 學 生:龔楓雅 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二月三日
2
報告內容 摘要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前人研究 第三章、研究材料與方法 第四章、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3
第一章、緒論(1/2) 一、經濟發展的政策下,威脅到許多生物的生長棲地。 二、「灌蟋蟀」是農業時代孩子有趣的童玩之一。
三、野生生物存在的數量與多樣性是生態環境的指標。
4
第一章、緒論(2/2) 本研究的目的有下列二項: (一)不同土質棲地對台灣大蟋蟀遷徙之影響? (二)不同土質棲地對台灣大蟋蟀地道形狀之影
5
第二章、前人研究(1/14) 一、臺灣大蟋蟀的分布
臺灣大蟋蟀在動物的分類學上屬於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昆蟲。 分布自赤道到南北回歸線二千四百公里南北範圍,中國、臺灣、菲律賓、印尼、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等副熱帶和熱帶地區。 在臺灣主要分佈全島平原到低海拔山區,是唯一掘地洞的蟋蟀(俗稱:肚伯仔),亦是民間「灌蟋蟀」的品種,有別於用來「鬥蟋蟀」的黃斑黑蟋蟀(俗稱:黑龍仔)。
6
第二章、前人研究(2/14)
7
第二章、前人研究(3/14) 二、臺灣大蟋蟀生態特性 臺灣大蟋蟀成蟲體長32到45公釐 身體黃褐色,也是蟋蟀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
8
第二章、前人研究(4/14) 土壤中發現。 一年一世代,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生活史中沒有蛹的階段。
臺灣大蟋蟀 臺灣夏季(7、8和9月)常見的昆蟲,易於植物茂盛地方的砂質 土壤中發現。 一年一世代,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生活史中沒有蛹的階段。 雌蟲將卵產於地道中,五週後即可孵化,初生若蟲其身長大 小約3毫米(mm)。 由若蟲育成為成蟲需經過8齡,若蟲期約200~270天。 6月開始陸續羽化成蟲,再來是交配期,每年7-9月為產 卵期,每隻雌蟲約產卵150~200粒。 雌雄在地道中交配後即死亡,每一雌 2009/09/03剛出土一天的台灣大蟋蟀若蟲,體長僅為3mm。 8
9
第二章、前人研究(5/14) 成蟲的雄雌外形差異主要在於翅膀紋路,以及雌蟲腹部末端有 生殖器---產卵管,產卵管短呈劍狀(約0.5cm)。
繁殖期公蟋蟀會打開洞口,磨擦翅膀發出連續不斷的「喞」聲 ,聲音宏亮來吸引母臺灣大蟋蟀入洞交配繁殖, 雌臺灣大蟋蟀翅膀為順紋,較平順 臺灣大蟋蟀雌性有明顯產卵管 雄臺灣大蟋蟀翅膀 有明顯凹凸花紋,比較亂
10
第二章、前人研究(6/14) 三、臺灣大蟋蟀地道的介紹
對臺灣大蟋蟀的地道有獨到研究的梁昇教授,進一步配合人工飼養,依地道模型與簡易測定認為地道包括五種功能區,若蟲期以y字型為主要形式如圖( 洪、梁與林,2009 ) 2 圖: 具有五種功能區的臺灣大蟋蟀地道: 1.土塚, 2.穿口, 3.盲側支, 4.活動區, 5.排洩物處理區,5區因一直 使用中,可再分為 5a.已耗用區與 5b.殘留區。 1 3 4 5a 5b
11
第二章、前人研究(7/14) 穿口(tunnel entrance),供出入、外出覓食、與搬運食物入洞,並供通風排除穢氣,隨身驅增大,穿口直徑愈來愈大。 穿口外面堆積有掘洞時土屑稱為土塚(surrounding exacavated soil),以穿口為中心直徑,隨身軀變大,愈來愈大,已有配對的雌成蟲,離洞後其舊洞則無土塚封口,也不再使用。 盲側支(blind laterial branch)其上端接近表土,用以避敵(側支頂距穿口有20到40cm的水平距離,安全性極高)與具防水氾功能的棲所,也因為地道污濁空氣吹向穿口,具有冷氣房的獨特功能。 活動區(activity zone),其重要功能是儲存食物,因配合搬運食物需求與方便轉身,是最寬敞的部位。 排洩物處理區(excit treatment zone)是堆放糞、尿之處,可偵測到尿素(urea)的分解物NH3來證明,因處理排洩物而失去部分空間後,如造成地道環境不佳,若蟲期會遺棄該舊地道而另築新地道,成蟲期 則不再遷移(除非是母蟲)。
12
第二章、前人研究(8/14) 若蟲期被放棄的地道, 外觀只看到穿口 臺灣大蟋蟀的土塚
13
第二章、前人研究(9/14) 沒有完整土塚,內無台灣大蟋蟀 有完整土塚,內有台灣大蟋蟀
14
第二章、前人研究(10/14) 成蟲交配期,地道發生極為重要的變化。
雌成蟲隨雄成蟲入洞配對後,成蟲共巢期(cohabitating period) 公蟲會控制出口,因此母成蟲只有積極擴建地道,才有自屬的活動區與排洩物處理區,擴建框架十分有規則,有水平與垂直兩種,地道長度向下延伸,因此梁又進一步提出六大功能區更完滿的地道假說 母成蟲擴建區。
15
第二章、前人研究(11/14) 四、 臺灣大蟋蟀地道的功能
臺灣大蟋蟀地道因為具相當體重的大蟋蟀多次走過,猶如小槌多次輕敲地道。這樣堅實的地洞造成高達7cm³/sec的通水量而不變形 。 在水土保持上可歸納臺灣大蟋蟀的地道有三項顯著的功能: (一)有逕流的條件下呈穩定透水。 (二)地道具有數種功能及灌溉與安全排水功效,能維持草 坪棲地不必規劃灌溉與除草(林,2010)。 (三) 地道沒有促進崩塌或沖蝕的威脅(林,2010)。
16
第二章、前人研究(12/14) 五、 臺灣大蟋蟀的經濟價值
(一)、在印尼、中爪哇(Edwards,1998)與婆羅乃(Thad Sensarma,1994)有作為食用的報導。中國南部食用也極為普遍(Tasi,1982)。福建、廣東一帶也有食用報 導(Zheng hong,2003)。最近,在泰國食品研究文章 (Raksakantong et al,2010)提出報告,包括臺灣大 蟋蟀在內的數種昆蟲蛋白質含量比雞、牛肉等高出許 多。 16
17
第二章、前人研究(13/14) (二)、「灌蟋蟀」是早期農村生活中的親子活動之一,也是童年美好的回憶,以中南部較盛行。灌蟋蟀前要先找到台灣大蟋蟀可能的棲所,一般在乾燥土壤的操場、果園、樹林下的土塚,將土塚上的土堆撥開,找出小洞,將水灌入地道。水泡減少,或發現台灣大蟋蟀觸角伸出時要鎮定,待其爬出便可一舉成擒。這種「灌蟋蟀」也是現代孩子有興趣的遊憩活動之一,且兼具生態體驗價值。生態旅遊是國人走入休閒農場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在農業產值低的沿海地區,深悉臺灣大蟋蟀的生態過程,加以利用到農業遊憩,將有無限的增值可能空間(梁,2010;張,2011)。
18
第二章、前人研究(14/14) 灌臺灣大蟋蟀 步驟1 是尋找地道外土塚 步驟2 是撥開蟋蟀地道穿口 步驟3 水淹臺灣大蟋蟀地道 待其爬出,
便可一舉成擒
19
第三章、研究材料與方法 8桶參試 :每種土壤兩桶對照,每桶放入5隻蟋蟀 (公3母2),種5棵草
時間:6月5日~8月28,每二週記錄一次土塚的變化 環境:要有光照,避雨 共分四組: 1.土壤組 2.砂土組 3.紅土組 4.土壤混合砂土組
20
第三章、研究材料與方法
21
參考資料 1. 李忻(2009),「蟲蟲與我」中華日報醫藥網http://reading.cdnnews.com.tw/
/read/zhfk/SB htm 2.張明富(2011) 「台灣大蟋蟀台灣東海岸棲地特徵」興大碩士 畢業論文。 3.吳翠屏(2011) 「適用國小四年級學童體驗教育之棲地概念」興大碩士畢業論文。 4. 范義彬(1999)「昆蟲在現代林業中之角色與重要性」台灣林業 九十四年八月號: 40-46 5. 梁昇、張明富、邱鈺婷,(2010)「台灣大蟋蟀領域行為應用到農業遊憩」2010年海 峽兩岸生命科學發展研討會 6. 梁昇、洪炳煌,(2009)「台灣大蟋蟀地道形狀之研究~木賊葉木麻黃防風林案例」 中華水土保持學會年會論文集。 7. 梁昇、林明鼎,(2009a)「不同海岸防風林台灣大蟋蟀若蟲數量之比較」農林學報 58(2) 。 8. 梁昇、林明鼎,(2009b)「台灣大蟋蟀地道」未發表。 9.洪炳煌(2010)「木賊葉木麻黃森林草坪台灣大蟋蟀棲地成蟲地道演化之研究」 興大碩士畢業論文。 10.楊正澤(1997)地棲蟋蟀及棲所保育。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11.臺灣特有生物中心,(2009) 「地裡的生物--螞蟻與蟋蟀」蔣慕琰(2005)「台灣農地 雜草與生物多樣性維護」台灣植物資源之多樣性發展研討會專刊: 12.臺東林區管理處 2006/6/29最新消息362 13.蔡在壽等(民83)。實驗室內臺灣大蟋蟀之生活史。師大生物學報,2(29),65-70。
22
14. 7729Chris@台南市安平區億載國民小學, 2009,「洞悉真相」,
15. Abdrewatha, H. G., and L. C. Birch (1954) “Th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s of animal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l. 720pp. 16.Labandeira, C. (2007). "The origin of herbivory on land: Initial patterns of plant tissue consumption by arthropods". Insect Science 14 (4): 259–275. 17. Micheneau, C.. F. J. Warren, B. H. Hugel, S. Gauvin-Bialecki, A. Paillea, and Stresberg, T. (2010) “Orthopetera, a new order of Pollinator,” Annals of Botany 105(3) \ 18. Olff, H., V.K. Brown, and R.H. Drent (editors) (1999) “Herbivores between plants and Predatorsm”, Science p. 639. 19. Poverda, K. I. Steffan-Dewenter, S. Scheu, and T. Tschartke (2003) ” Effects of Below- and Above-ground Herbivores on Plant Growth, Flower visitation And Seed Set,” Oecologia 135P: 20.Powell, R. A. (2000) “Animal Home Ranges and Territories in Research Techniques “in Animal Ecology: Controversies and Consequences, pp.65- 110.(editor: C. E. Braun and T. K. Full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 Y. 21.Raksakantong, P. N. M. Kubola and Siriamorrpus, S. (2010)”Fatty Acids and Proximate composition of Eight Thai Edible Tericolorous Insect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l 43(1) 22.Vogel, G.. (2010) “For More Protein, Filet of Cricket,”Science 377(5987)p.811.
23
報告完畢 敬請指教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