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基於需求性及實用性探討智慧型手機未來開發趨勢- 以Android智慧型手機為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基於需求性及實用性探討智慧型手機未來開發趨勢- 以Android智慧型手機為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於需求性及實用性探討智慧型手機未來開發趨勢- 以Android智慧型手機為例
作者:高郁豪 指導老師:劉熒潔 學生: 張予婷 吳禹賢 洪斌峰 吳韻如 卓旻逸

2 目錄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架構 問卷設計 研究設計 分析方式 預計結果

3 研究背景與動機 智慧型手機之崛起,其原因可歸功於蘋果的iphone
、HTC、Nokia。接著發展起智慧型手機系統,目前最 大是IOS、Android的market。 市場研究調查:2012年Android的市佔率已高達 49.2%,為手機作業系統之冠。 為了瞭解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各種功能的重視程度 與滿意度,因此以研究手機的需求和實用性之關聯 為主題。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使用網路的人口也日漸增加,而台灣民眾也是越來越依賴網路,使網路成為僅次於電視的第二大媒體。Blog起源於weblog,意思是網路日誌,web log 原本是網路伺服器記載訪客造訪之記錄檔,其功能是用以瞭解伺服器的流量與訪客活動的情形(以網頁為呈現媒介的個人紀錄)。 由於部落格省略了重複上傳,維護甚至是排版的時間浪費,可以即時與網友互動,獲得各項一些相關消息。只要部落客具備簡易的電腦知識,便能抒發心情記錄生活,討論時事。近來有更多的部落格相關技術不停地被開發生產,例如moblog技術,可透過手機書寫,上傳至個人部落格空間,使部落格更深植於生活中。創市際市場研究調查機構於2006/10發表的台灣地區部落格年度到達綠報告中指出:2006年8月無名小站的使用者已高達66.8%,一年間多了26.5%的台灣網友造訪無名小站,而奇摩部落格也有48.2%的到達率表現。 網路普遍性與部落格的流行讓網路書寫已成為許多現代人抒發情感,自我形塑,甚至自我療傷的管道。而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於2005/10/12刊載一則文章,提及網路部落格有提供網友宣洩情緒的功能,在美國一項調查中,近半數的部落課也認為部落格是一種治療的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部落格除具有團統寫日記的情感抒發功能外,更有網友所形成的虛擬社群所提供之團體支持,這也是網路日誌與傳統日記最大的差異,人們透過書寫來表達個人想法,解決生活困擾,或者藉此以增進個人成長。

4 研究目的 瞭解消費者使用智慧型手機使用時段與時數 研究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的產品功能需求性以及 實用性之關聯
研究目前智慧型手機之應用軟體是否符合消費者 期望。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在於了解部落格的使用現況,進而探討部落格自我揭露與社會支持對於負面情緒調適之影響。除此之外,研究者將比較部落格自我揭露、部落格社會支持以及負面情緒調適是否因部落格使用程度而有所差異。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如下。 瞭解部落格自我揭露,部落格社會支持與負面情緒調適的現況。 探討部落格使用情形與部落格自我揭露、部落格社會支持及負面情緒調適的相關性。 探討部落格自我揭露、部落格社會支持對負面情緒調適的預測力。

5 文獻探討 1/5 智慧型手機的發展 智慧型手機除了具備手機基本通話功能外,還具備了 PDA(掌上型電腦)大部分功能,特點有以下五項:
具備普通手機的全部功能,能進行通話、短訊的收發。 具備無線網路之功能,只是要在有提供WiFi或3G的網路 下上網。 具備PDA功能,包括PIM(IC卡中的一種)、記事、行程安 排、多媒體應用、瀏覽網頁。 網路型態-網際網路與部落格互動型態之理論:資訊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面對面形式的人際互動與溝通(FTF),隨著網際網路不斷社會化,產生一種新型的人際溝通形式—電腦為中介的人際溝通(CMC)正在改變傳統的人際互動方式。 社會線索可得性縮減:CMC互動主要透過連上網路,因此溝通者通常不能意識到彼此的表情聲音姿勢,互動皆以文字呈現,缺乏非語文的情境線索判斷,易造成對彼此訊息的誤解,或造成溝通變得困難。 同步非同步性:CMC分同步與非同步性兩種特性,同步性指CMC主要發生在真實時間中,參與者之間溝通有較少的延遲,並用類似交談的方式進行互動,如網路聊天電話會議等。非同步為溝通者彼此間存有時間間隔,由於電腦被儲存訊息的功能,收訊者能在任何時間接受,溝通者可於不同的時間進行互動,如電子郵件bbs等。 匿名或半匿名的網路身分:網路的匿名性使得使用者在線上互動中隱藏個人相關背影的線索,也因此每個人皆有平等的機會,自主選擇欲呈現的面貌,在匿名的隱密及保護下,人們較能安心開放的呈現自我,甚至展現的去抑制化行為或內心較私密的自我揭露。

6 文獻探討 2/5 智慧型手機的發展 具備一個有開放性的操作系統,可在系統中安裝 更多的應用軟體,使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可以無限 擴增。
具有人性化的一面,可依個人需求擴充智慧型手 機功能。 自我揭露:一個人提供給另一個人的任何資料;一個人刻意把自己的某件事告訴另一個人時,就是自我揭露的溝通,廣義來說,為分享個人成長的資料,個人的思想和情感等。研究者認為在網路上,因著匿名的自我保護下,使人際傳播更有安全感,也更容易自我揭露。 社會支持: (在社會網絡中,個人可以信賴某些人所給予的情緒或工具協助。)網路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在缺乏社會線索及非語言訊息的網路互動空間中,情感支持可以藉由文字來傳遞,藉由訊息能有效撫慰接受者的心靈。 負面情緒調適:人們在經歷焦慮不安擔心傷心沮喪等負面情緒,嘗試從行為或認知之習慣反應來進行調適幫助自己度過負向情緒之過程,如找好友聊心事或分析情緒低潮的來源。 網路匿名性使得使用者更容易表露某些難以啟齒或不為人知的創商,顯示部落格網路書寫可以提高受創者或有心理困擾者的經驗表達。

7 文獻探討 3/5 Android系統 Android是一種以Liunx為基底開發的開放源碼式作 業系統,主要用於手持式裝置它是由Google及開放 手持設備聯盟開發和領導。 最新,2013年10月31日,Google正式發表Android 4.4版本,代號為奇巧巧克力(Kit Kat)。

8 文獻探討 4/5 需求性的定義-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9 文獻探討 5/5 實用主義(Pragmatism) 實用主義的主要論點是: 強調知識是控制現實的工具,現實是可以改變的。
強調實際經驗是最重要的,原則和推理是次要的。 信仰和觀念是否真實在於它們是否能帶來實際效果。 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動。 理論只是對行為結果的假定總結,是一種工具,是否有價值 取決於是否能使行動成功。 人對現實的解釋,完全取決於現實對他的利益有什麼效果。 強調行動優於教條,經驗優於僵化的原則。 主張概念的意義來自其結果,真理的意義來自於應證。

10 研究架構 本研究的應變數一共分成兩個部分,分別是需求性、實用性。 智慧型手機使用情況 使用時段 使用時數 需求性 內建功能 額外軟體 實用性
探討部落格自我揭露部落格社會支持及負面情緒調適的現況;並探討部落格使用情形與部落格自我揭露、部落格社會支持及負面情緒調適的相關性;最後探討部落格自我揭露與部落格社會支持對負面情緒調適的預測作用,以部落格使用情形與負面情緒調適之中界變項。 以部落格自我揭露和部落格社會支持為中介變項。 需求性 內建功能 額外軟體 實用性 內建功能 額外軟體

11 問卷設計 問卷包含三個部分 填答者基本資料、使用手機時段與時數 對智慧型手機之功能需求性 對智慧型手機之功能實用性 問卷包含四個部分
填答者基本資料與部落格使用情形 在部落中自我揭露的內容與態度 透過部落格所獲得的社會支持 在心情低落時如何調適自我的負面情緒

12 問卷發放:網路問卷 問卷對象:朝陽科大學生 問卷回收:請朋友發放並回收問卷 預計回收100份

13 使用SPSS 相關係數統計表 信效度分析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以SPSS 進行次數分配表,統計出各個選項的選擇的次數和比例(針對基本資料)
接著針對每個項目不同的構面,來做『信度分析』,檢查是否有題目設計不良,需要刪除。 再以『尺度分析』,來檢驗每個構面是否有排排站,有無跑題的問題出現。 再以線性迴歸分析看之前所做的研究假設是否成立,有無顯著性

14 預計結果 部落格社會支持對於負面情緒調適具有 顯著:
有國外學者認為當書寫者得到越多支持與 回應時,調適情緒效果較佳。不知在國內 是否也如此? 部落格社會支持對於負面情緒調適具有顯著的預測力,當書寫者得到越多支持與回應時,情緒調適效果也較佳。當書寫者在部落格當中提供個人觀點或經驗分享等,或覽者可能會以正向關注 積極傾聽或善意尊重欣賞的角度去回應。 在完全公開的部落格中,書寫者的匿名程度能預測回應性情緒調適功能,顯示部落格匿名程度愈低,負面情緒調適的效果愈好。換言之,在完全公開部落格中,當書寫者降低個人匿名程度後,則較可能獲得閱覽者的支持,因而發揮負面情緒調適之功能。

15


Download ppt "基於需求性及實用性探討智慧型手機未來開發趨勢- 以Android智慧型手機為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