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香兰素合成及评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香兰素合成及评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香兰素合成及评价

2 中文名称:香兰素 别名:香荚兰醛;香荚兰素;香兰醛 化学名称: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 英文名称:Vanillin 分子式:C8H8O3 结构式:

3 香兰素(Vanillin),又名香草醛,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可食用香料,可在香荚兰的种子中找到,也可以人工合成,有浓烈奶香气息。广泛运用在各种需要增加奶香气息的调香食品中,如蛋糕、冷饮、巧克力、糖果;还可用于香皂、牙膏、香水、橡胶、塑料、医药品。

4 作用与用途 香兰素是重要的食用香料之一,是食用调香剂,具有香荚兰豆香气及浓郁的奶香,是食品添加剂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广泛运用在各种需要增加奶香气息的调香食品中, 如蛋糕、冷饮、巧克力、糖果、饼干、方便面、面包以及烟草、调香酒类、牙膏、 肥皂、香水、化妆品、冰淇淋、饮料以及日用化妆品中起增香和定香作用。还可用于香皂、牙膏、橡胶、塑料、医药品。符合FCCⅣ标准。

5 方法一: 对羟基苯甲醛法 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单溴化、甲氧基化反应制备香兰素。在250mL烧瓶中加入16g(0.131mo1)对羟基苯甲醛和90mL溶剂,溶解后滴人 6.8mL(0.131mo1)液溴,加热至40~45℃反应6h。减压抽溶剂,残留物加水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冷却结晶、过滤、烘干得白色结晶3-溴-4-羟基-苯甲醛,熔点123~124℃,收率90%。 在250mL烧瓶中加入12g(0.0597mo1)上述产品、45mL(0.230mo1)28.24%的甲醇钠溶液、35mLDMF及0.2gCuCl,在115℃下反应1.5h。然后抽溶剂,残留物用18%盐酸酸化至Ph=4~5,再用热苯萃取3次,分去水层,苯层减压蒸馏去苯,得咖啡色液体。将其溶于热稀酒精溶液,冷却析出白色结晶,过滤、干燥得产品香兰素8.3g,熔点81~82℃,纯度99.5%,收率91.1%。

6 工艺流程

7 方法二: 在碱性条件下,把愈创木酚和乙醛酸在60 ℃下反应24 h,得到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然后在EDTA铜配合物的催化下,通入氧气氧化,最后在甲苯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脱羧得到香兰素。 反应最佳条件:n(愈创木酚):n(乙醛酸):n(氢氧化钠)=1:1:2,采用半间歇加料方式,半量的碱溶液和乙醛酸一起滴加,搅拌速度为2000 r/min,反应温度为95 ℃,空气流速为1 mL/s,氢氧化钠和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酸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1。

8 工艺流程图

9 合成方法评价

10 合成工艺路线环保性评价 第一种:若能解决好溴的回收问题,减少环境污染,该法具有一定发展前景。 第二种:直接利用草酸电解液与愈创木酚反应合成MHPA,进一步电解氧化合成香兰素,减少废物污染等优点。

11 合成工艺路线经济性评价 第一种:对羟基苯甲酸价格昂贵,原料成本过高。 第二种:该法无需外加氧化剂和催化剂,可节省原料。

12 合成工艺路线成功率评价 第二种:对羟基苯甲酸法。合成路线方式:直线型。路线长度:相对较复杂。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工艺简单、产率高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产率高达90%。道如采用新型高效的碱式硫酸铜-D MF 催化体系, 使其甲氧基化, 转化率达96.7% 。对羟基苯甲醛通过苯酚的Ke ime r 一Ti e反应或对甲酚的氧化反应制取。该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产率高等优点。 第一种:愈创木酚法。合成路线方式:直线型。路线长度:较后两种简略。直接利用草酸电解液与愈创木酚反应合成MHPA,进一步电解氧化合成香兰素,是一种新的乙醛酸法。利用有机电化学合成中的阳极氧化法,单步收率可达90%以上。该法具有装置简单、操作平稳;反应选择性好、产物纯度高。

13 参考文献 [1] 李真顺, 迟玉杰. 香兰素的合成方法及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4, 06: [2] 王霞, 黎碧娜, 吴勇. 香兰素的合成方法评价[J]. 广东化工, 2002, 17(2): [3] 季卫刚, 赵先英, 覃军等. 香兰素的合成方法综述[J]. 河北工业科技, 2003, 20(6): [4] 凌伟忠, 张精安, 林春晓等. 由4-羟基苯甲醛合成香兰素的工艺研究[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7, 14(9):


Download ppt "香兰素合成及评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