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水资源的形成 PPT制作人:李秀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水资源的形成 PPT制作人:李秀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水资源的形成 PPT制作人:李秀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水循环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的形成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 思考题

3 第一节 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概念

4 二、水循环的种类 大循环 小循环 内陆水循环

5

6 三、水循环的实质 (1)水循环深刻地影响着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演化和发展 (2)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
(3)水循环使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转换 (4)水循环使得水成为可再生资源

7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的形成 一、降水 (一)降水及其特征 (1)降水是指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从云中降落到地表的现象 降水量 降水历时
(2)降水特征 降水强度 降水面积 暴雨中心

8 降水量等级表 24h雨量(mm) ﹤0.1 0.1~10 10~25 25~50 50~100 100~200 ﹥200 等级 微量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9 (二)降水的成因与类型 1.锋面抬升与锋面雨

10

11 2.地形抬升与地形雨

12 3.局地热力对流与对流雨

13 4.动力辐合上升与气旋雨

14

15 二、蒸发 水面蒸发 土壤蒸发 植物散发

16 三、径流 径流是指由降水所形成的,沿着流域地表和地下向河川、湖泊、水库、洼地等流动的水流。 (一)径流形成过程 1.产流过程 2.汇流过程

17

18 降雨径流形成过程中水分运动机制示意图 蒸发 降水 河网汇流 植物截留 不透水面积 地面径流 填洼及地面滞蓄 地面径流 坡面流 表层径流
土壤蓄存 壤中流 地下径流 地下水 地下径流 深层地下水 出流过程 降雨径流形成过程中水分运动机制示意图

19 (二)影响径流形成的因素 降雨 1.流域的气候因素 蒸发 流域地形 流域的大小和形状 2.流域的地理因素 河道特性 土壤、岩石和地质构造
2.流域的地理因素 河道特性 土壤、岩石和地质构造 植被 湖泊和沼泽 3.人类活动因素

20 一个流域或特定区域的地表水资源既包括被称之为雨洪的地表径流和部分浅层地下径流,也包括被称之为基流的浅层和深层地下径流。
四、地表水资源 一个流域或特定区域的地表水资源既包括被称之为雨洪的地表径流和部分浅层地下径流,也包括被称之为基流的浅层和深层地下径流。 我国地表水资源的时程分配和空间分布特点与降水量的时程分配和空间分布特点基本一致。

21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 一、基本概念 广义上的地下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状态的水。 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划分为 包气带水(土壤水)
上层滞水 潜水 承压水

22

23

24 二、 地 下 水 的 循 环 过 程 地表水入渗补给 凝结水入渗补给 地下水的补给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人工补给 地下水的径流 地下水的排泄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地表水入渗补给 二、 凝结水入渗补给 地下水的补给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人工补给 地下水的径流 地下水的排泄

25 地下水运动比较迟缓,一般流速较小 地下水流大多数都呈层流运动 地下水运动的特点 地下水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呈非稳定流运动 假想水流充满含水层

26 三、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能够被人类生产或生活直接利用的、逐年可以得以恢复和更新的地下水体。
深层地下水,因开采后恢复和更新缓慢,目前不列入地下水资源。

27 思考题 1. 论述水循环的实质及其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 2. 阐述水资源的形成过程及水分运行机制。
3. 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换关系。


Download ppt "第三章 水资源的形成 PPT制作人:李秀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