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7章 脚手架工程 一 概述 脚手架是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或作业通道。在结构施工、装修施工和设备管道的安装施工中,都需要按照操作要求搭设脚手架。 我国脚手架工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脚手架主要利用竹、木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各种钢制工具式里脚手架与竹木脚手架并存的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迄今,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国内一些研究、设计、施工单位在从国外引入的新型脚手架基础上,经多年研究、应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7章 脚手架工程 一 概述 脚手架是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或作业通道。在结构施工、装修施工和设备管道的安装施工中,都需要按照操作要求搭设脚手架。 我国脚手架工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脚手架主要利用竹、木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各种钢制工具式里脚手架与竹木脚手架并存的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迄今,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国内一些研究、设计、施工单位在从国外引入的新型脚手架基础上,经多年研究、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7章 脚手架工程 一 概述 脚手架是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或作业通道。在结构施工、装修施工和设备管道的安装施工中,都需要按照操作要求搭设脚手架。 我国脚手架工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脚手架主要利用竹、木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各种钢制工具式里脚手架与竹木脚手架并存的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迄今,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国内一些研究、设计、施工单位在从国外引入的新型脚手架基础上,经多年研究、应用,开发出一系列新型脚手架,进入了多种脚手架并存的第三阶段。

2 二 类型 1、按其搭设位置分: 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两大类; 2、按其所用材料分为: 木脚手架、竹脚手架与金属脚手架; 3、按其构造形式分:
多立杆式、框式、桥式、吊式、挂式、升降式以及用于层间操作的工具式脚手架; 4、按搭设高度分为:高层脚手架和普通脚手架。 目前脚手架的发展趋势是采用金属制作的、具有多种功用的组合式脚手架,可以适用不同情况作业的要求。对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是:其宽度应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的需要;坚固稳定;装拆简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3 7.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多立杆式外脚手架组成:立杆、水平杆、剪刀撑、抛撑、扫地杆、连墙件、脚手板、围护等组成。 7.1.1 构配件 1.钢管 1)钢管外径48mm,壁厚3.5mm,最大长度纵向水平杆、 立杆不超过6500m,横向水平杆不超过2200m 2)新旧钢管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管上严禁打孔

4 2、扣件 1)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或其他影响使用的铸造缺陷。 2)扣件与钢管贴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3)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距应小于1mm。 4)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5)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6)按规范规定,当扣件螺件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破坏。

5 3、脚手板 脚手板可采用厚2㎜的钢板压制而成,长2~4m,宽250㎜, 其上有冲孔等防滑措施,也可用厚50㎜的木脚手板和竹脚手 板,每块重量不宜超过30kg 4、连墙件 (1)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平方向4.5m,垂直方向3.6m,设一拉结点。楼层高度超过4m,则在水平方向加密,如楼层高度超过6m时,则按水平方向每6m设置一道斜拉钢丝绳。 (2)拉结点在转角范围内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l米以内范围按垂直方向每3.6米设一拉结点。 (3)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4)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上述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6 5.底座 底座一般采用厚 8 mm、边长 150~200 mm的钢板作底板,上焊 150 mm高的钢管。 内插式和外套式两种,内插式的外径 D比立杆内径小 2 mm,外套式的内径 D比立杆外径大 2 mm。

7 7.1.2 扣件式脚手架的设计 1. 设计荷载 1) 设计荷载 荷载分为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 2)荷载效应组合 2.基本设计规定
1)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2)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 3)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8 7.1.3 搭设要求 1地基 地基平整坚实,设置底座和垫板,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2立杆 立杆之间的纵向间距:
搭设要求 1地基 地基平整坚实,设置底座和垫板,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2立杆 立杆之间的纵向间距: 当为单排设置时,立杆离墙 1.2~1.4 m 当为双排设置时,里排立杆离墙0.4~0.5m,里、外排立杆之间间距为1.5m左右。 相邻立杆接头要错开,对接时需用对接扣件连接。 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9 7.2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7.2.1基本构造 组成:由钢管立杆、横杆、碗扣接头等组成。
碗扣接头是由上碗扣、下碗扣、横杆接头和上碗扣的限位销等组成。 碗扣接头具有很好的强度和刚度 7.2.2搭设要求 1、高30 m以下脚手架垂直度应在 1/200以内 2、高 30 m以上脚手架垂直度应控制在 1/400~1/600 3、总高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 100 mm

10 碗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示意图 连接后 连接前

11

12 搭设遵守《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CJ166-2008行业标准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现场搭设 搭设遵守《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CJ 行业标准

13 7.3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 用途:不仅可作为外脚手架,也可作为内脚手架或满堂脚手架。 7.3.1基本构造
门式钢管脚手架是一种工厂生产、现场搭设的脚手架,是当今国际上应用最普遍的脚手架之一。 用途:不仅可作为外脚手架,也可作为内脚手架或满堂脚手架。 7.3.1基本构造 1.门式钢管脚手架是用普通钢管材料制成工具式标准件,在施工现场组合而成。 2.其基本单元是由一副门式框架、两副剪刀撑、一副水平梁架和四个连接器组合而成。 3.若干基本单元通过连接器在竖向叠加,扣上臂扣,组成一个多层框架。在水平方向,用加固杆和水平梁架使相邻单元连成整体,加上斜梯、栏杆柱和横杆组成上下步相通的外脚手架

14 7.4 升降式脚手架 7.4.1自升降式脚手架 7.4.2互升降式脚手架 7.4.3整体升降式脚手架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设计参数:
组架高度为3. 5~4. 5倍的楼层高; 架子宽度一般不大于1.2m; 两个提升点之间的间距不宜超过8m; 每次爬升高度为1个楼层高; 施工荷载按三层考虑,每层为2KN/m2.

15 要求:里脚手架装拆较频繁,要求轻便灵活,装拆方便,通常将其做成工具式。 结构形式:有折叠式、支柱式和门架式。
7.5里脚手架 里脚手架搭设于建筑物内部 用途:砌筑、室内装饰施工、安装 要求:里脚手架装拆较频繁,要求轻便灵活,装拆方便,通常将其做成工具式。 结构形式:有折叠式、支柱式和门架式。

16 角钢折叠式里脚手架,其架设间距,砌墙时不超过 2 m,粉刷时不超过2.5 m。根据施工层高,沿高度可以搭设两步脚手,第一步高约 lm ,第二步高约 1.65 m。


Download ppt "第7章 脚手架工程 一 概述 脚手架是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或作业通道。在结构施工、装修施工和设备管道的安装施工中,都需要按照操作要求搭设脚手架。 我国脚手架工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脚手架主要利用竹、木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各种钢制工具式里脚手架与竹木脚手架并存的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迄今,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国内一些研究、设计、施工单位在从国外引入的新型脚手架基础上,经多年研究、应"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