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3.4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3.4.1 铝及铝合金 3.4.2 铜及铜合金 3.4.3 钛及钛合金 3.4.4 轴 承 合 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3.4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3.4.1 铝及铝合金 3.4.2 铜及铜合金 3.4.3 钛及钛合金 3.4.4 轴 承 合 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3.4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3.4.1 铝及铝合金 3.4.2 铜及铜合金 3.4.3 钛及钛合金 3.4.4 轴 承 合 金

2 铝及铝合金 1.纯铝 2.铝合金

3 Al及Al合金的特点 熔点660℃,密度2.7g/cm3,比强度高。 导电导热性好,耐大气腐蚀。 切削性好,塑性好、可冷成型。 铸Al合金的铸造性能好。

4 1.纯铝 工业纯铝 —— L1 ~ L5,做散热器、器皿等。 力学性能  σb = 80~100 MPa  δ= 30~50 %

5 2.铝合金 (1)分类和强化 分类 —— 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合金 强化方法  固溶、冷变形、时效强化,  变质处理。

6 时效强化 —— 淬火后合金强硬度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
时效工艺  固溶处理(水冷淬火)→ 过饱和固溶体  时效过程 —— 过饱和固溶体分解,析出强化相 。   自然时效 —— 在室温长时间停留,如,数天。   人工时效 —— 加热至100~200℃,保温一定时间。 -CuAl2

7 时效效果 —— 时效温度高,则速度快,但强化效果小。

8 (2)变形铝合金 硬铝 —— LY,做螺旋桨叶片、支柱。 超硬铝 —— LC,做飞机大梁、起落架。 锻铝 —— LD,做锻件、模锻件。
 防锈铝 —— LF,不可热处理强化,做油箱、油管、铆钉。  硬铝 —— LY,做螺旋桨叶片、支柱。  超硬铝 —— LC,做飞机大梁、起落架。  锻铝 —— LD,做锻件、模锻件。

9 合金类别 代号 主 要 化 学 成 分, % 热处理 机械性能 Cu Mg Mn 其它 σb MPa  % HB 防锈 LF5 4.5~5.5 0.3~0.6 退火 270 23 70 LF11 4.8~5.5 V 0.02~0.2 LF21 1.0~1.6 130 30 硬铝 LY1 2.2~3.0 0.2~0.5 固溶处理 + 自然时效 300 24 LY11 3.8~4.8 0.4~0.8 420 18 100 LY12 3.8~4.9 1.2~1.8 0.3~0.9 480 11 131 超硬 LC4 1.4~2.0 1.8~2.8 0.2~0.6 Zn 5.0~7.0 人工时效 600 12 150 LC6 2.2~2.8 2.5~3.2 0.2~.5 Zn 7.6~8.6 680 7 190 锻铝 LD5 1.8~2.6 Si 0.7~1.2 13 105 LD7 1.9~2.5 1.4~1.8 Ni 1~1.5 Fe 1.0~1.5 440 120 LD10 3.9~4.8 0.4~0..8 0.4~1.0 Si 0.5~1.2 10 135

10 Al-Si 合金(硅铝明)—— 铸造性好(熔点低、流动性好、收缩小)。
(3)铸造铝合金 Al-Si 合金(硅铝明)—— 铸造性好(熔点低、流动性好、收缩小)。  变质处理 —— 显著提高力学性能。  组织 —— 变质前,共晶体(粗针状Si + α基体 )+ 初晶Si       变质后,共晶体(细点状Si + α基体 )+ 初晶α 变质处理后,×100 ZL102的铸态组织,未变质,×500

11 合金 代号 主 要 化 学 成 分, % 机 械 性 能 Si Cu Mg 铸造 方法 热处理 b MPa % HB 铝硅 ZL101 6.0~8.0 0.2~0.4 SB T6 230 1 70 ZL102 10~13 J T2 143 153 4 2 50 ZL110 4.0~6.0 5.0~8.0 0.2~0.5 T1 170 90 铝铜 ZL203 4.0~5.0 T4 210 6 60 铝镁 ZL301 9.5~11.5 S 280 9 20 铝锌 ZL402 Zn5~7 0.4~0.7 240 铸造方法:SB——砂型变质; J——金属砂; S——砂型 热处理: T1——不淬火,人工时效;   T2——退火;      T4——淬火+自然时效;    T6——淬火+人工时效

12 3.4.2 铜及铜合金 1.纯铜 2.铜合金

13 Cu及Cu合金的特点 熔点1083℃,密度8.9g/cm3 。 导电导热性仅次于Ag。 耐大气、水腐蚀。 切削性好,塑性好,可冷、热成形。 铸Cu合金的铸造性能好。

14 1.纯铜 —— 紫铜(紫红色) 工业纯铜 —— T1 ~ T4 ,做电导体。 力学性能  σb = 230~250 MPa  δ= 40~50 %

15 2.铜合金 (1)黄铜 —— Cu-Zn系合金 普通黄铜 —— Cu-Zn合金
 单相黄铜 —— 如 H80,含 80% Cu ,单相α,塑性好,可冷成型。   双相黄铜 —— 如 H62,α+β  ,可热变形。   铸造黄铜 —— 如 ZCuZn38,含38% Zn 。

16 Cu-Zn合金的显微组织 (b) 双相黄铜 α+β’
代号 化学成分, % 机械性能 Cu Zn 加工 状态 b MPa % HB H96 95~97 余量 退火 250 35 H80 79~81 270 50 H68 67~70 300 40 H59 57~60 变形 420 25 5 103 牌号、性能 (a) 单相黄铜  α   Cu-Zn合金的显微组织 (b) 双相黄铜 α+β’

17 复杂黄铜 —— 改善Cu-Zn合金的耐蚀性、机械性能。
组 别 代 号 主要化学成分, % 机械性能(变形) Cu 其它 b MPa % HB Pb黄铜 HPb 63-3 HPb 60-1 62.0~65.0 59.0~61.0 Pb 2.4~3.0 Pb 0.6~1.0 600 610 5 4 Sn黄铜 HSn 90-1 HSn 62-1 88.0~91.0 61.0~63.0 Sn 0.25~0.75 Sn 0.7~1.1 520 700 148 Al黄铜 HAl 77-2 76.0~79.0 Al 1.8~2.6 650 12 170 Si黄铜 HSi 63.5~66.5 Si 1.0~2.0 Pb 2.5~3.5 8 160 Mn黄铜 Fe黄铜 HMn 58-2 HFe 57.0~60.0 Mn 1.0~1.2 Fe 0.6~1.2 10 175 Ni黄铜 HNi 65-5 64.0~67.0 Ni 5.0~6.5

18 (2)青铜 —— Cu-Sn、Cu-Al、Cu-Be系等合金。
压力加工青铜  Sn青铜 —— 如 QSn4-3,含4%Sn 、3%Zn,其余为 Cu 。        做轴承、弹簧等。   Al青铜 ——如 QAl ,做耐蚀、抗磨的齿轮、轴套等。   Be青铜 —— 如 QBe2,做弹簧,高速轴承等。 铸造青铜 —— 如Sn青铜 ,ZCuSn10Zn2 。

19 如,B19 ,含 19%Ni 的普通白铜,做船舶仪器零件等。
(3)白铜 —— Cu-Ni 系合金 如,B19 ,含 19%Ni 的普通白铜,做船舶仪器零件等。

20 3.4.3 钛及钛合金 1.纯钛 特性 —— 强度、塑性、比强度高,耐蚀、耐热、耐低温。
3.4.3 钛及钛合金 特性 —— 强度、塑性、比强度高,耐蚀、耐热、耐低温。 1.纯钛  银白色,熔点1680℃,密度4.54 g/cm3 。  同素异构转变 —— 882℃时,密排六方α-Ti ←→β-Ti(体心立方)。  牌号 —— 工业纯钛 TA1~TA3

21 2.钛合金 α-Ti 合金 可变形强化,如 TA7(Ti-5Al-2.5Sn) β –Ti 合金
 可时效强化,TB1(Ti-3Al-13V-11Cr) (α+β)-Ti 合金  可时效强化,TC4(Ti-6Al-4V) TC4 时效后的组织: 块状α+β基体+针状α 热处理  退火 —— 650~850℃(再结晶)       450~650℃(去应力)  淬火 + 时效处理

22 3.4.4 轴承合金 滑动轴承中的轴瓦及内衬的材料 工作条件 —— 冲击、交变载荷,轴颈压力、摩擦。 性能
3.4.4 轴承合金 滑动轴承中的轴瓦及内衬的材料 工作条件 —— 冲击、交变载荷,轴颈压力、摩擦。 性能  强硬度、塑韧性好,与轴的磨合能力、减摩性好。  导热、抗蚀性好。

23 Sn基轴承合金  ZChSnSb11-6(含11%Sb,6%Cu)。  α软基体 + 硬质点(白方块是β-SnSb +白针状Cu6Sn5 ) Pb基轴承合金  ZChPbSb  (α+β)共晶软基体 + 硬质点 ZChSnSb11-6的组织,×100 Cu基轴承合金 —— 做大载荷、高速轴承。  Pb青铜,ZQPb30,Cu硬基体+Pb软质点。  Sn青铜,ZQSn10-1,软基体+硬质点。


Download ppt "3.4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3.4.1 铝及铝合金 3.4.2 铜及铜合金 3.4.3 钛及钛合金 3.4.4 轴 承 合 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