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篇 臺灣的環境 (上) 地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篇 臺灣的環境 (上) 地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篇 臺灣的環境 (上) 地理

2 氣候 第 4 章 颱風動畫衛星雲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3 (一) 認識天氣與氣候

4 天氣 1 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態 例如: 晴時多雲偶陣雨 艷陽高照 晴空萬里 傾盆大雨 午後雷陣雨

5 觀測天氣常用的因子 氣溫 ( ℃ ) 雨量 ( mm ) 氣壓 ( hpa ) 風向 ( 東北風 … ) 風速 ( 公尺/秒 )

6 負責預測天氣的單位 中央氣象局 地面天氣觀測坪 電腦分析 衛星影像

7

8 牛刀小試 1 觀察下列箭頭甲~丁的風向: 風向是指風的來向: 甲:東北風 乙:東南風 丙:西北風 丁:西南風

9 牛刀小試 2 觀察此張風向標儀器的風向: 風向標指向哪一方向,便是吹那個方向的風 答案:東南風

10 牛刀小試 3 右方圖中的圓圈線稱為? 答:等壓線 A B 圖中A、B兩處哪一處氣壓值較高? 答:A處

11 氣候 2 一地區長時間的大氣平均狀態 例如: 四季如春 冬暖夏涼 竹風蘭雨 夏雨冬乾 終年乾燥少雨

12 觀測氣候常用的因子 月均溫: 一個月中每天日均溫的平均值 年均溫: 一年中每個月月均溫的平均值 年溫差: 最高月均溫與最低月均溫的差 年雨量: 各月降雨量的總和

13 如何去觀察氣候 利用氣候圖

14 牛刀小試 某地區的各月氣溫數據如下: 1.上表中的各月氣溫值稱為? 答:月均溫 2.上表中的23.9℃稱為? 答:年均溫
1.上表中的各月氣溫值稱為? 答:月均溫 2.上表中的23.9℃稱為? 答:年均溫 3.請計算該區的年溫差? 答:7℃

15 臺灣氣候之最

16 破紀錄 備註:根據最新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2004年5月9日,臺東出現攝氏40.2度的紀錄,刷新全國最高溫紀錄

17 (二) 臺灣的氣候特徵 (認識:等溫線圖,等雨量圖,氣候圖)

18 1 年均溫等溫線圖 各地的年均溫都高於0℃ 年均溫呈現:南部高北部低,平原高於山地

19 2 一月月均溫等溫線圖 呈現: 高度影響:平原高於山地 緯度影響:南部高於北部 全島:多在20℃ 以下

20 3 七月月均溫等溫線圖 呈現: 高度影響:平原地區氣溫高於山地 平原各地平均氣溫在25℃以上

21 4 年平均等雨量圖 年雨量呈現: 山區>平地>離島 東北部>中南部

22 5 臺灣各地降雨特徵 臺灣平均年雨量: 超過2500 mm 北部地區: 終年有雨 南部地區: 夏雨冬乾

23 北部地區的雨量特徵 北部: 由於冬季受到東北季風在迎風坡降下地形雨的影響,冬季多雨,所以年雨量變化不大

24 地形雨示意圖

25 東北季風示意圖 基隆、宜蘭地區因為位於迎風坡,年降雨日數高達200多天,基隆並有雨港之稱

26 南部地區的雨量特徵 南部: 由於冬季位於東北季風的背風坡,所以冬季降雨機率小,全年年雨量分配不均,呈現夏雨冬乾,乾濕分明的現象

27 西南季風示意圖 西南季風: 為臺灣的西南部地區,帶來降水

28 季風 1 隨季節交替而變換風向的風 臺灣冬季吹:東北季風 臺灣夏季吹:西南季風

29 ( 三 ) 臺灣的天氣與氣候現象 ( 季風,梅雨,寒流,雷陣雨,颱風 )

30

31 臺灣的季風氣候類型

32 梅雨 2 每年五、六月,冷、暖氣團在臺灣上空交會,形成數公里寬的鋒面,鋒面所到之處,陰雨連綿

33 梅雨示意圖

34 寒流 3 冬季時,強烈的大陸冷空氣南下,空曠的西部平原因而氣溫驟降,出現低溫的現象,氣溫會降至10℃以下,俗稱寒流,又稱寒潮。

35 雷陣雨 4 經常出現在夏季的午後 因旺盛的對流作用所引起 雨勢大但雨區小,且雨時短 下雨時常伴隨打雷,又稱雷陣雨

36 雷陣雨(對流雨)示意圖

37 颱風 5 常發生於6-10月的夏、秋兩季 發源地:西太平洋 好處:帶來降雨,供應臺灣用水 缺點:強風豪雨造成災害

38 颱風行經路線統計

39 (四) 影響氣候的因素 ( 緯度,海陸位置,地形 )

40 緯度 1 緯度主要影響氣溫的高低: 北回歸線以北:副熱帶季風氣候 北回歸線以南:熱帶季風氣候

41 海陸位置 2 季風 梅雨 寒流 颱風 都與臺灣所處的海陸位置有關

42 海陸比熱的差異 季風 梅雨 寒流 颱風 大陸冷氣團,海洋暖氣團交會的鋒面所導致 大陸強烈冷氣團所導致 海洋的強烈低氣壓形成颱風

43 地形 3 影響氣溫的高低: 高度愈高,氣溫愈低。 影響雨量的多寡: 迎風坡多雨,背風坡少雨。

44 記得回家要複習今天的上課內容喔! 祝您學習愉快!


Download ppt "第一篇 臺灣的環境 (上) 地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