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0章 Z-变换 The Z-Transfor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0章 Z-变换 The Z-Transfor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0章 Z-变换 The Z-Transform

2 本章主要内容 1. 双边Z变换及其收敛域ROC。 2. ROC的特征,各类信号的ROC,零极点图。
4. 由零极点图分析系统的特性。 5. 常用信号的Z变换,Z变换的性质。 6. 用Z变换表征LTI系统,系统函数,LTI系统 的Z变换分析法,系统的级联与并联型结构。 7. 单边Z变换,增量线性系统的分析。

3 10.0 引言 (Introduction) Z 变换与拉氏变换相对应,是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的推广。 Z 变换的基本思想、许多性质及其分析方法都与拉氏变换有相似之处。当然,Z 变换与拉氏变换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异。

4 10.1 双边 Z 变换 The z-Transform 一.双边Z变换的定义: 其中 是一个复数。 当 时, 即为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
其中 是一个复数。 当 时, 即为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 这表明:DTFT就是在单位圆上进行的Z变换。

5 可见:对 做 Z 变换就等于对 做DTFT。 因此,Z 变换是对DTFT的推广。
二. Z变换的ROC: Z变换与DTFT一样存在着收敛的问题。 1. 并非任何信号的Z变换都存在。 2. 并非Z平面上的任何复数都能使 收敛。Z平面上那些能使 收敛的点的集合,就构成了 的ROC。

6 例1. 时收敛 当 时, 单位圆 1 Z平面 a 的DTFT存在 此时,ROC包括了单位圆。

7 此时,ROC不包括单位圆,所以不能从 简单通过将 得到 。
例2. 此时,ROC不包括单位圆,所以不能从 简单通过将 得到 。 Z平面 1 (例2的ROC)

8 例3. a 1 Z平面 单位圆

9 一般情况下, 的ROC是 Z 平面上一个以原点为中心的圆环。
例4. 2 1/2 Z平面 一般情况下, 的ROC是 Z 平面上一个以原点为中心的圆环。

10 结 论: 1)Z变换存在着收敛的问题,不是任何信号都存在Z变换,也不是任何复数Z都能使 收敛。
2)仅仅由 的表达式不能唯一地确定一个信号,只有 连同相应的ROC一道,才能与信号 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3)Z变换的ROC,一般是Z平面上以原点为中心的环形区域。

11 4)如果 ,则其ROC是各个 的ROC的公共区域。若没有公共区域则表明 的Z变换不存在。

12 三. 的几何表示—零极点图: 如果 是有理函数,将其分子多项式与分母多项式分别因式分解可以得到: 由其全部的零、极点即可确定出 ,最多相差一个常数因子 。

13 因此,若在 Z 平面上表示出 全部的零极点,即构成 的几何表示——零极点图。
如果在零极点图上同时标出ROC,则由该零极点图可以唯一地确定一个信号。 零极点图对描述LTI系统和分析LTI系统的特性,具有重要的用途。

14 10.2 Z 变换的ROC The Region of Convergence for the z-Transform ROC的特征:
的ROC是Z平面上以原点为中心的环形区域。 2. 在ROC内 无极点。 3. 有限长序列的ROC是整个有限Z平面(可能不包括 ,或 )。

15 当 时,在 的展开式中,只有z的负幂项,故z不能为0,但可以取 。 当 时,在 的展开式中,只有z的正幂项,故z不能为 ,但可以取0。 当 时,在 的展开式中,既有z的正幂项,也有负幂项,故z既不能为 也不能取0。

16 4. 右边序列的ROC是某个圆的外部,但可能不包括 。
设 是右边序列, 由 , 有 若 则, 如果 ,

17 当 时,由于 展开式中有若干个Z的正幂项,此时 不能为 。
5. 左边序列的ROC是某个圆的内部,但可能不包括 。 若 , ,则

18 当 时,由于 的展开式中包括有Z的负幂项,所以Z不能为零。
6. 双边序列的Z变换如果存在,则ROC必是一个环形区域。 例1. 其他

19 极点: (一阶) (N-1阶) 零点: 在 处,零极点抵消,使有限 z平面内无极点。

20 在 时,两个子收敛域无公共部分,表明此时 不存在。
例2. b 1/b Z平面 在 时,两个子收敛域无公共部分,表明此时 不存在。 时,ROC为

21 则 为右边序列,且是因果的,但其傅立叶变换不存在。
例3. 零点: (二阶) 在有限Z平面上极点总数与零点总数相同 极点: 若其ROC为: 1 则 为右边序列,且是因果的,但其傅立叶变换不存在。

22 时 是左边序列,且是反因果的,其傅立叶变换不存在。
2 时 是双边序列,其傅立叶变换存在。 3 ROC是否包括 ,是 是否因果的标志。 ROC是否包括 ,是 是否反因果的标志。

23 注意 对于双边z变换,不同的收敛域对应的原函数不同,所以求解反变换时要注明收敛域; 收敛域中不包括任何极点; 收敛域以极点为界;
对于多个极点的情况,右边序列的收敛域是从最大的极点向外至无穷远(可能包括无穷远);反之,左边序列的收敛域由最小的极点向内至原点(可能包括原点);双边序列的收敛域若存在则为圆环;有限序列的收敛域为整个平面(0与无穷远位置是否包括在内要视信号的形式); 收敛域判断的注意事项 信号与系统

24 10.3 Z-反变换 The Inverse Z-Transform 一.Z-反变换:

25 当 从 时,z沿着ROC内半径为 r 的圆变化一周。
其中 C 是 ROC 中逆时针方向的圆周。 二. 反变换的求取: 1. 部分分式展开法: 当 是有理函数时,可将其展开为部分分式

26 步骤 :1. 求出 的所有极点 ; 2. 将 展开为部分分式; 3. 根据总的ROC,确定每一项的ROC; 4. 利用常用变换对和Z变换性质求出每一项的反变换。 例: 将 展开为部分分式有:

27

28 例题 例 计算 的z反变换。 例题5-15 信号与系统

29 Z逆变换 重极点情况: 设 在 处有m重极点,如拉氏反变换那样, 的部分分式展开式中关于重极点 的分项,然后计算相应的z反变换。 信号与系统

30 例题 例 计算 的z反变换。 z反变换 信号与系统

31 2. 幂级数展开法:(长除法) 由 的定义,将其展开为幂级数,有

32 展开式中 项的系数即为 。当 是有理函数时,可以通过长除的方法将其展开为幂级数。
由于右边序列的展开式中应包含无数多个Z的负幂项,所以要按降幂长除。 由于左边序列的展开式中应包含无数多个Z的正幂项,所以要按升幂长除。 双边序列要先将其分成分别对应信号的右边和左边的两部分,再分别按上述原则长除。

33 例: 所以前式按降幂长除,后式按升幂长除。 幂级数展开法的缺点是当 较复杂(含多个极点时)难以得出 的闭式。

34 幂级数展开法适合用来求解非有理函数形式 的反变换。
3. 留数法: 对有理函数的 由留数定理有: 是C内的极点。 是C内的极点。 时, 是C外的极点。 时,

35 Ge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Fourier Transform from the Pole-Zero Plot
10.4. 由零极点图对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几何求值 Ge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Fourier Transform from the Pole-Zero Plot 当ROC包括 时,Z 变换在单位圆上的情况就是 ,因此也可以利用零极点图对其进行几何求值。 其方法与拉氏变换时完全类似:

36 考查动点在单位圆上移动一周时,各极点矢量和零点矢量的长度与幅角变化的情况,即可反映系统的频率特性。
例1. 一阶系统 a 1 当 时,ROC包括单位圆。

37 显然, 取决于 的变化。 当 时, 在 处, 有最大值。 当 时, 有最小值。 随 呈单调变化。

38 一阶系统的频率特性:

39 a 1 当 时,

40 可以看出: 越小,极点靠原点越近,系统的频率响应越平缓,系统的带宽越宽;此时 衰减越快, 上升越快。 越大,极点靠单位圆越近,系统频响越尖锐,频响的极大值越大,系统带宽越窄,相位的非线性程度越厉害。

41 例2. 二阶系统: (系统欠阻尼) 极点: 零点: (二阶)

42 考查动点在单位圆上移动一周时,各极点矢量和零点矢量的长度与幅角的变化情况,即可得到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
1 考查动点在单位圆上移动一周时,各极点矢量和零点矢量的长度与幅角的变化情况,即可得到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

43 当 从 时,在靠近 处频率响应会出现极大值。 若r越接近于1, 的峰值越尖锐。由于极点远离原点, 和 的变化速率越慢。 随着r减小,极点逐步靠近原点,频率响应趋 于平坦,而 和 的变化速率会加快。

44 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

45 当极点很靠近单位圆时,也可以从零极点图粗略确定系统的带宽。
更一般的情况,二阶系统也可能 有两个实数极点,此时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其特性相当于两个一阶系统级联的结果。 (二阶系统具有重阶实数极点的情况)

46 10.5 Z变换的性质 Properties of the Z-transform
Z变换的许多性质与DTFT的性质相似,其推 论方法也相同。这里主要讨论其ROC的变化。 1. 线性: :包括

47 如果在线性组合过程中出现零极点相抵消,则ROC可能会扩大。
2. 时移: 但在 和 可能会有增删。 由于信号时移可能会改变其因果性,故会使ROC 在 , 有可能改变。

48 z变换时移性质 单边z变换: 位移只会使得z变换在原点和无穷远的零、极点情况发生变化。 z变换的性质 信号与系统

49 z变换时移性质 因果序列右移: 双边z变换: 位移性质可用于求解系统的各个响应。 z变换的性质 信号与系统

50 z变换时移性质 例 求输入为 的一阶LTI离散系统 在初始条件 下的系统响应。 例题5-9 信号与系统

51 z变换时移性质 例 求输入为 的一阶LTI离散系统 在初始条件 下的系统响应。 例题5-9 信号与系统

52 3. Z域尺度变换: 时 收敛,故 时, 收敛。 当 时,即为移频特性。 若 是一般复数 ,则 的零极点不仅要将 的零极点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 ,而且在径向有 倍的尺度变化。

53 信号在时域反转,会引起 的零、极点分布按倒量对称发生改变。
1/2 4. 时域反转: (收敛域边界倒置) 信号在时域反转,会引起 的零、极点分布按倒量对称发生改变。

54 如果 是 的零/极点,则 就是 的零/极点。由于 也是 的零/极点,因此
也是 的零/极点。 即: 与 的零极点呈共轭倒量对称。 例: 的ROC为 则 的ROC为

55 5. 时域内插: 为 的整数倍 其他 证明:

56 6. 共轭对称性: 当 是实信号时, 于是有 表明如果 有复数零极点,必共轭成对出现。 7. 卷积性质:

57 包括 如果在相乘时出现零极点抵消的情况则ROC 可能会扩大。 该性质是LTI系统Z变换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58 例题 例 计算卷和 例题 5-11 信号与系统

59 例题 例 计算 的z变换 例题5-12 信号与系统

60 8. Z域微分: 利用该性质可以方便地求出某些非有理函数 的反变换,或具有高阶极点的 的反变换。 例1.

61 例2:

62 9. 初值定理: 若 是因果信号,且 证明:将 按定义式展开有: 时有 显然当

63 10. 终值定理 : 若 是因果信号,且 , 除了在 可以有一阶极点外,其它极点均在单位圆内,则 证明: 除了在 可以有 单阶极点外,其它极点均在单位圆内, 在单位圆上无极点.

64 这其实表明:如果 有终值存在,则其终 值等于 在 处的留数。

65 Z平面上极点位置与信号模式的关系示意图

66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TI Systems Using Z-Transforms
Some Common Z-Transform Pairs (自学) 10.7 利用Z变换分析与表征LTI系统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TI Systems Using Z-Transforms 一.系统特性与 的关系: LTI系统的特性可以由 或 描述,因而也可以由 连同ROC来表征。

67 称为系统函数。系统的特性应该在系统函数中有所表现。
所以 , 的ROC是最外部极点的外部, 并且包括 。 1. 因果性:如果LTI系统是因果的,则 时 2. 稳定性:若LTI系统稳定,则 , 的DTFT存在。表明单位圆在 的ROC内。 即 的ROC必包括单位圆。

68 因此,因果稳定的LTI系统其 的全部极 点必须位于单位圆内,反之亦然。 当 是关于 Z 的有理函数时,因果性要 求 的分子阶数不能高于分母阶数。

69 例题 例 图示出了一个离散反馈控制系统。已知它的正向传输 ,而它的反向传输 ,求使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系统稳定性:例题5-20 信号与系统

70 二. LTI系统的Z变换分析法: 1) 由 求得 及其 )由系统的描述求得 及其

71 3) 由 得出 并确定它 的ROC包括 。 4) 对 做反变换得到 。 三. 由LCCDE描述的LTI系统的 : 由差分方程描述的LTI系统,其方程为 对方程两边做Z变换可得:

72 是一个有理函数。 的ROC需要通过其它条件确定,如: 1.系统的因果性或稳定性。 系统是否具有零初始条件等。

73 例:由下列差分方程做出网络结构,并求其系统函数 H(z) 和单位脉冲响应 h(n)。
解:由方程可得 FIR

74 解:由方程可得 利用Z变换的性质可得 IIR

75 10.8 系统函数的代数属性与系统的级联、并联结构
System Function Algebra and Block Diagram Representations 一. 系统互联的系统函数: 1. 级联: ROC包括

76 2. 并联: ROC包括 3. 反馈联接: 由系统框图可列出如下方程:

77 ROC:包括 二. LTI系统的级联与并联结构: 由LCCDE描述的LTI系统,其系统函数为有理函数,可以将其因式分解或展开为部分分式。

78 1 .级联型: 将 因式分解,在无重阶零极点时可得: N为偶数时 其中 是二阶(或一阶)系统函数。 由此即可得系统的级联结构:

79 D LTI系统的级联型结构

80 2. 并联型: 将 展开为部分分式,在无重阶极点时有 N为偶数时

81 D LTI系统的并联型结构

82 例题 例 求下列二阶离散系统的z域模拟 例题5-21 信号与系统

83 例题 例 求M阶滑动平均离散系统 的z域模拟图。
这是一般系统在 时的特殊情况,它构成长M的FIR数字滤波器。此时反馈系统函数 ,使得系统仅有前馈环节,即 例题5-22 信号与系统

84 10.9 单边Z变换: The Unilateral Z-Transform 一. 单边Z变换:
单边Z变换是双边Z变换的特例,也就是因果信号的双边Z变换。因此单边Z变换 的ROC一定是最外部极点的外部,并且包括 。

85 所以在讨论单边Z变换时,不再强调其ROC。它的反变换也一定与双边Z变换的反变换一致。
如果信号 不是因果序列,则其双边Z变换 与单边Z变换 不同。 例1: 对其做双边Z变换有:

86 对其做单边Z变换有: 显然 例2. 对其做双边Z变换有: 对其做单边Z变换有:

87 显然 这是因为 在 的部分对双边Z变换起作用,而对单边Z变换不起作用所致。 二. 单边Z变换的性质: 只要所涉及的信号是因果信号,单边Z变换除了时移特性与双边Z变换略显不同外,其它性质与双边Z变换的情况是一致的。

88 时移特性: Proof:

89 同理可得: Proof: 同理可得:

90 单边Z变换在将LCCDE变换为代数方程时,可以自动将方程的初始条件引入,因而在解决增量线性系统问题时特别有用。

91 自然响应 强迫响应

92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零输入响应Z域求解的一般形式: 1)对差分方程进行Z变换(用移序性质) ; 2)由Z域方程求出响应;
    3)求反变换,得差分方程时域解。 信号与系统

93 例: 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数学模型如下: y(n)-5y(n-1)+6y(n-2)=0 ,初始状态y(-1)=4,y(-2)=1,求零输入响应y(n)。
解: 对差分方程进行Z变换(用移序性质) ; 例题 信号与系统

94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1.用z变换计算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利用z变换的时移性质可以方便的求解各系统响应
例 求输入为 的二阶LTI离散系统 在初始条件 下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z变换计算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信号与系统

95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1.用z变换计算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例题5-17 信号与系统

96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2. LTI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定义为离散系统单位采样响应的z变换。
由于系统零状态响应等于输入激励与系统单位采样响应的卷和,使得零状态响应的z变换等于输入激励的z变换乘以系统函数,即 LTI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信号与系统

97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2. LTI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设描述N阶LTI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当一个物理可实现系统(其单位采样响应一定是因果的)的输入为因果信号时,系统零状态响应一定也是因果的 LTI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信号与系统

98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2. LTI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例 求二阶系统的差分方程 的系统函数、单位采样响应和在输入 时的零状态响应。
的系统函数、单位采样响应和在输入 时的零状态响应。 例题5-18 信号与系统

99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2. LTI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例 求二阶系统的差分方程 的系统函数、单位采样响应和在输入 时的零状态响应。
的系统函数、单位采样响应和在输入 时的零状态响应。 例题5-18 信号与系统

100 例: 解: 2019/5/14

101 2019/5/14

102 例: 解: 2019/5/14

103 2019/5/14

104 2019/5/14

105 Fibonacci序列

106

107 Fibonacci序列

108 Fibonacci序列

109 Fibonacci序列

110 Fibonacci序列

111 10.10 小结:Summary 1. 讨论了对离散时间信号和LTI系统进行Z变换分析的方法,整个讨论方法及大部分结论与第九章相对应。
2. 与拉氏变换的情况对照,可以发现S平面与Z平面之间存在着一种影射关系, 就是这种联系。 将连续时间信号 采样,可以得到:

112 对其做拉氏变换有: 对采样所得到的样本序列 做Z变换有: 比较两式,可以得出S平面与Z平面之间有:

113 映射过程: 1

114 这种映射关系在数字信号处理,特别是数字系统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明确了这种关系就很容易对Z 变换与拉氏变换的关系及差异之处有更清楚的认识。
3. 利用Z变换分析LTI系统,较之DTFT具有更方便、更广泛适用的优点。 4. 单边Z变换是分析增量线性系统的有力工具。


Download ppt "第10章 Z-变换 The Z-Transfor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