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主页: http://mypage.zju.edu.cn/luoyan2012 骆严 Yan LUO 主页: http://mypage.zju.edu.cn/luoyan2012 电邮:luoyan2011@zju.edu.cn 手机: 18757136369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主页: http://mypage.zju.edu.cn/luoyan2012 骆严 Yan LUO 主页: http://mypage.zju.edu.cn/luoyan2012 电邮:luoyan2011@zju.edu.cn 手机: 18757136369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页: http://mypage.zju.edu.cn/luoyan2012
骆严 Yan LUO 主页: 手机: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2 Lipid Metabolism & Hyperlipidemic Syndrome
脂类代谢与高血脂症 Lipid Metabolism & Hyperlipidemic Syndrome

3 Please do not be Obie (obese)
可喜的是Obie减掉30公斤体重后成为体态轻盈的Leanie (lean)腊肠狗 Obesity and associated conditions are a very serious global problem

4 减肥成功 后的Obie 骆邦邦还需要减点肥

5 脂类(lipids), 脂肪(fat)和类脂(Lipoid)的总称。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
* 脂类(lipids), 脂肪(fat)和类脂(Lipoid)的总称。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

6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7 甘油三酯代谢

8 * 甘油三酯结构 饱和 单不饱和 多不饱和

9 常见的脂肪酸  * 必需脂肪酸:机体必需但自身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植物油中摄取的脂肪酸叫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10 *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动员 (二)脂肪酸的-氧化 (三)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11 (一) 脂肪动员

12 脂肪动员产物的去向 * 甘油直接运至肝、肾、肠等组织。主要在肝、肾进行糖异生。
脂肪细胞及骨骼肌等组织因甘油激酶活性很低,故不能很好利用甘油。

13 脂肪酸在血中由清蛋白运输。主要由心、肝、骨骼肌等摄取利用产能。
* 脂肪酸在血中由清蛋白运输。主要由心、肝、骨骼肌等摄取利用产能。

14 (二)脂肪酸的-氧化 * 部位:肝及肌肉最活跃。 步骤: 脂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脂酸的-氧化
  脂酸的-氧化   脂酸氧化的能量生成

15 * 1. 脂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 在胞液中进行 反应不可逆 消耗2个~P 脂酰CoA合成酶

16 * 2.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脂肪酸活化在细胞液中进行,而催化脂肪酸氧化的酶系是在线粒体基质内。活化的脂酰CoA必须在肉碱(carnitine)的协助下进入线粒体内。 3. 脂酸的-氧化 长链脂酰CoA的β氧化是在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酶系作用下进行的,从β-碳原子开始,每次氧化断去二碳单位的乙酰CoA进行水解,这一过程叫β氧化。再经TCA循环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17 * 脂肪酸β-氧化本身不产能。只能生成乙酰CoA和供氢体;它们必须分别进入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才能生成ATP。1分子软脂酸氧化共生成106分子ATP

18 (三)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 1. 酮体的生成 酮体是脂酸在肝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产物。是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三者的统称。
  酮体是脂酸在肝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产物。是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三者的统称。 1. 酮体的生成 部位:肝线粒体 原料:乙酰CoA,主要来自脂酸的-氧化。 关键酶:HMG CoA合成酶

19

20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 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物质的一种形式。在长期饥饿时,是脑和肌肉的主要能源物质。
正常血酮体含量为0.03~0.5mmol/L。在长期饥饿、糖尿病或供糖不足情况下,肝内生成酮体超过肝外利用能力时,会导致血中酮体升高。

21

22 * 二、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脂肪酸合成的碳源主要来自线粒体中的糖和氨基酸代谢产生的乙酰CoA。脂肪酸合成步骤与氧化降解步骤完全不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是在细胞液中进行,而脂肪酸氧化降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一)脂酸的合成代谢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23 * (一)脂酸的合成代谢 软脂酸的合成 脂酸碳链的加长 不饱和脂酸的合成

24 软脂酸(16C饱和)的合成 * (1)合成部位 组 织:肝(主要) 、脂肪等组织 亚细胞: 胞液:主要合成16碳的软脂酸(棕榈酸)
组 织:肝(主要) 、脂肪等组织 亚细胞: 胞液:主要合成16碳的软脂酸(棕榈酸) 肝线粒体、内质网:碳链延长 (2)合成原料 乙酰CoA为主要原料,主要来自葡萄糖;NADPH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还需ATP 、CO2及Mn2+等。 (3)乙酰CoA需活化为丙二酰CoA

25 (7乙酰CoA + 7HCO3- + 7H+)【(7 ATP 7ADP + 7Pi )】
* 软脂酸合成的总反应式: (7乙酰CoA + 7HCO3- + 7H+)【(7 ATP 7ADP + 7Pi )】 1分子乙酰CoA先后与7分子丙二酰CoA在脂酸合成酶系的分子上依次重复进行缩合、还原、脱水和再还原的过程。每重复一次碳链延长2个碳原子。

26 2/3. 脂酸碳链加长和不饱和化 动物细胞内只能通过脱氢 反应产生单不饱和脂酸 内质网 线粒体 长链脂酸的前体 软脂酰CoA 二碳单位的供体
酰基载体 HSCoA 终产物 18C~24C 18C~26C 动物细胞内只能通过脱氢 反应产生单不饱和脂酸

27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 合成部位:肝、脂肪组织及小肠。 合成原料:甘油、脂酸主要由糖代谢提供。 合成基本过程:
甘油一酯开始 (类似于补救合成) (磷酸)甘油开始 (类似于从头合成)

28 * 甘油三酯结构 饱和 单不饱和 多不饱和

29 Metabolism of Phospholipids
磷脂的代谢 Metabolism of Phospholipids

30 含有磷酸的脂类称为磷脂,是脂类中极性最大的化合物。
* 含有磷酸的脂类称为磷脂,是脂类中极性最大的化合物。

31 一、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结构 组成:甘油、脂酸、磷酸及含氮化合物 基本结构:

32 * 甘油磷脂第2位脂酸通常是花生四烯酸。 甘油磷脂是极性最强的脂类。是一种两性化合物。 甘油磷脂的功能: 构成生物膜脂质双分子层;
作为乳化剂,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与转运。

33 甘油磷脂的分类(功能多样) X-OH X取代基 甘油磷脂的名称 水 -H 磷脂酸 胆碱 -CH2CH2N+(CH3)3 磷脂酰胆碱 乙醇胺
-CH2CH2NH3+ 磷脂酰乙醇胺 丝氨酸 -CH2CHNH2COOH 磷脂酰丝氨酸 甘油 -CH2CHOHCH2OH 磷脂酰甘油 二磷脂酰甘油 肌醇 磷脂酰肌醇

34 Cholesterol Metabolism
胆固醇代谢 Cholesterol Metabolism

35 胆固醇 (cholesterol) The polar head provides esterification site

36 一、胆固醇的合成 * (一)合成部位:主要在肝的胞液及内质网中。每天合成量约1g。(一个蛋黄含200-300 mg 胆固醇)
(二)合成原料: 乙酰CoA:主要来自Glucose NADPH: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 ATP:主要来自Glucose有氧氧化

37 (三)合成基本过程:

38 二、胆固醇的转化 (一)转变为胆汁酸 初级胆汁酸:在肝脏由胆固醇直接转变生成的胆汁酸。包括游离型和结合型。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7--羟化酶。 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经胆道系统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的产物。 胆汁酸可以经过肠肝循环重新利用

39 (二)转化为类固醇激素 (三)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
* 在性腺和肾上腺皮质转变为性激素(睾酮、雌二醇、孕酮)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皮质醇、皮质酮) (三)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

40 高血脂症: 脂类浓度的不正常提高 主要是指胆固醇或甘油三酯 单一型: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偏高 混合型: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偏高

41 血浆脂蛋白 脂类本身不溶于水,它们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以溶解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并随血流到达全身各处。在正常情况下,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4种。区带电泳法也可相应地把血浆脂蛋白分为CM、前β、β及α脂蛋白4种。脂蛋白中蛋白组分称载脂蛋白。

42 对应关系: 乳糜微粒 (CM):乳糜微粒 (CM) 前β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β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LDL)
α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

43 protein/ lipid ratio: HDL > LDL > VLDL> CM

44 胆固醇约占血浆总脂的1/3,有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两种形式,其中游离胆固醇约占1/3,其余的2/3与长链脂肪酸酯化为胆固醇酯。
(2) 甘油三酯,又称中性脂肪,约占血浆总脂的1/4。 (3) 磷脂 (简写为PL),约占血浆总脂的1/3。 (4) 游离脂肪酸 (简写FFA),又称非酯化脂肪酸,约占血浆总脂的5%~10%,它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45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cholesterol levels
and heart disease (total levels) Level mg/dL Level mmol/L Interpretation < 200 < 5.2 Desirable level corresponding to lower risk for heart disease 200–240 5.2–6.2 Borderline high risk > 240 > 6.2 High risk

46 2/3血浆胆固醇通过LDL受体途径吸收/清除
其余1/3通过清道夫受体途径吸收/清除

47 LDL受体的发现 Mike Brown and Joe Goldstein: 1985 Nobel Laureate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or their discovery of LDL receptor LDL受体的发现

48 复杂 的脂类 代谢调 控网络

49 Lavostatin (红曲霉素) 降胆固醇药物主要针对限速酶 红曲霉 平菇

50 谢谢 骆邦邦还 需要减点肥


Download ppt "主页: http://mypage.zju.edu.cn/luoyan2012 骆严 Yan LUO 主页: http://mypage.zju.edu.cn/luoyan2012 电邮:luoyan2011@zju.edu.cn 手机: 18757136369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