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019/5/19 道路勘测设计 第四章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019/5/19 道路勘测设计 第四章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9/5/19 道路勘测设计 第四章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2 纵断面上两相邻不同坡度线的交点称为变坡点。 2、变坡角 纵断面上两相邻坡度线之间的夹角ω为变坡角(坡度差)。 ω=i2-i1
第三节 竖曲线 相关概念 1、变坡点 纵断面上两相邻不同坡度线的交点称为变坡点。 2、变坡角 纵断面上两相邻坡度线之间的夹角ω为变坡角(坡度差)。 ω=i2-i1 式中:i1 、 i2为前后两坡度线的坡度值。 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2019/5/19

3 3、竖曲线 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需要,而在变坡处设置的纵向曲线,即为竖曲线。 边坡点位置 2019/5/19

4 注意 各级道路在变坡点处均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的线形采用二次抛物线。由于在其应用范围内,圆曲线与抛物线几乎没有差别,因此,竖曲线通常表示成圆曲线的形式,用圆曲线半径R来表示竖曲线的曲率半径。 2019/5/19

5 2019/5/19

6 y x 竖曲线要素计算 1、 二次抛物线的基本方程式 在图示坐标系下,二次抛物线一般方程为: 对竖曲线上任意一点P,其斜率为: P E Q
B(XB,yB) A(XA,yA) P x E Q ω Xp T1 T2 2019/5/19

7 2、 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1)竖曲线长度 L=Rω (2)竖曲线半径 R=L/ω (3)竖曲线切线长 (4)外距 (5) 修正值(竖距)
(5) 修正值(竖距) 2019/5/19

8 2、 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1)竖曲线长度 L=Rω (2)竖曲线半径 R=L/ω (3)竖曲线切线长 (4)外距 (5) 修正值(竖距)
(5) 修正值(竖距) 2019/5/19

9 设计高程计算: 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的计算 1)计算切线高程 X 式中:H0——变坡点高程; H1——计算切线点高程; h i——纵坡度。
2)计算设计标高: H=H1±y 式中:H - 设计标高(m) 当为凹形竖曲线时取“+”,当为凸形竖曲线时取“-”。 X 2019/5/19

10 1)竖曲线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凹形、凸形)、一般最小半径; 2)竖曲线最小长度
竖曲线设计 竖曲线设计指标: 1)竖曲线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凹形、凸形)、一般最小半径; 2)竖曲线最小长度 2019/5/19

11 1、缓和冲击 汽车在竖曲线上行驶时,其离心加速度为
离心加速度a=0.5~0.7 m/s2较为合适。但考虑到视觉平顺等的要求,我国《标准》规定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可按下式计算,相当于a=0.278 m/s2,即 2019/5/19

12 2、时间行程不宜过短 限制汽车在竖曲线上的行驶时间不过短。最短应满足3S的行程,即 2019/5/19

13 3、满足视距的要求 汽车行驶在竖曲线上,若半径太小,就会阻挡驾驶员的视线。对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的道路,在夜间行车时,若凹形竖曲线半径过小,前灯照射距离近,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跨线桥、门式交通标志及广告宣传牌等,如果它们正好处在凹形竖曲线上方,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因此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对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应加以限制。 2019/5/19

14 凹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满足两种视距要求: 一是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前灯照明应有足够的距离; 二是保证跨线桥下行车有足够的视距。
凹形竖曲线设计 凹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满足两种视距要求: 一是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前灯照明应有足够的距离; 二是保证跨线桥下行车有足够的视距。 2019/5/19

15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1 夜间行车前灯照射距离要求 竖距距离 α α 2019/5/19

16 (1)当L< ST 时 式中: ST ―――停车视距 (m) ; h―――车前灯高度,h=0.75m ; ω ―――坡度差(%);
α―――车前灯光束扩散角,α=1°。 2019/5/19

17 α α

18 (2)当L> ST时 α 2019/5/19

19 前灯照射高度为h0,向上照射角度为α,视距长度为S,在竖曲线上,设竖曲线长大于视距长,
Y=S2/2R 且Y=h0+S*tanα 取h0=0.75m,α=1°, 2019/5/19

20 2 、跨线桥下行车视距要求 (1) 当L< ST 时 2019/5/19

21 2019/5/19

22 (2) 当L> ST 时 2019/5/19

23 2019/5/19

24 凸形竖曲线设计 凸形竖曲线曲线半径,应满足要求: 一是保证汽车行车视距; 二是汽车能够安全舒适通过曲线段。
1)需设置凸型竖曲线的变坡角(是否需要设计的条件) 2)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的确定(两种情况) 2019/5/19

25 2019/5/19

26 在《标准》中,根据缓和冲击、时间行程及视距要求三个限制因素,可计算出各设计速度时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如表4-12、4-13公路以及城市道路所示竖曲线最小半径及最小长度。表中“一般最小半径”约为“极限最小半径”的1.5~2.0倍,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半径”的竖曲线为宜。表中“竖曲线最小长度”相当于各级道路在计算行车速度下的3S行程。 2019/5/19


Download ppt "2019/5/19 道路勘测设计 第四章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