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Q & A 急 救 知 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Q & A 急 救 知 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Q & A 急 救 知 識

2 Q1: 如現場傷病者眾多,應迅速將傷病者分流。
分流是指? A: 根據傷病者所受損傷的嚴重程度作分類 Q2: 處理傷病者後,應使用皂液或消毒劑徹底清洗雙手,每個洗手步驟須搓揉幾多次以上才能徹底潔淨雙手? A: 5次 Q3: 初步檢查是要在幾多分鐘內,檢查出可能危及傷病 者生命的狀況? A: 2分鐘

3 Q4: 進行初步檢查時,最先的步驟是? A:檢查清醒程度 Q5: 急救員為傷病者進行快速身體檢查時,發現傷病者有嚴重出血的傷口,應如何處理? A:立即施壓止血 Q6: 進一步檢查包括的步驟? A: 查詢病歷、量度生命表徵和全身檢查

4 Q7: 生命表徵的檢查項目包括? A: 清醒程度、 血壓和體溫 Q8: 成人正常的血壓約為? A: 120/80 mmHg Q9: 成人正常的體溫為攝氏(°C)幾多度? A: 度

5 Q10: 下列那項為全身身體檢查的正確步驟? A: 頭部->頸項->胸部->腹部->背部->盆骨->下肢->上肢 Q11: 急救員為傷病者檢查生命表徵,若傷病者情況 穩定,急救員可每幾多分鐘替其量度及記錄一次? A: 15分鐘 Q12: 情況不穩定的傷病者,急救員應每幾多分鐘替 其量度及記錄生命表徵一次? A: 5分鐘

6 Q13: 進行全身身體檢查時要注意的要點是什麼?
A: 有系統地從頭到腳,檢查傷病者有否異常之處 把傷病者身體左右對比,看看有否差異 注意傷病者各部位的活動情況,有否觸痛、變形及骨折等 Q14: 成人的正常呼吸次數每分鐘為? A: 15-18次

7 Q15: 小童/嬰兒的正常呼吸次數每分鐘為? A: 24-40次 Q16: 成人正常的脈搏跳動次數每分鐘為? A: 60-80次 Q17: 小童正常的脈搏跳動次數每分鐘為? A: 次

8 Q18: 嬰兒正常的脈搏跳動次數每分鐘為? A: 100次以上 Q19: 腦部缺氧幾多分鐘後,可導致無法治癒的損傷? A: 4-6分鐘 Q20: 急救員應在幾多秒內完成檢查傷病者的呼吸狀況? A: 5-10秒

9 Q21: 如果傷病者沒有呼吸或呼吸每分鐘少於幾多次,
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A: 7次 Q22: 進行吹氣法人工呼吸時,每次吹氣維持幾多秒? A: 1秒 Q23: 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可輸送的氧氣含量為幾多%? A: 16%

10 Q24: 進行吹氣法人工呼吸時,每次吹氣約吹入的氣量為?
A: c.c. Q25: 傷病者沒有呼吸而有脈搏跳動,急救員進行人工呼吸,每分鐘吹氣速率為? A: 10-12次 Q26: 進行吹氣法人工呼吸時,若吹氣過快或吹入過大氣量,有機會使傷病者出現那項情況? A: 胃氣脹

11 Q27: 急救員應在幾多秒內完檢查傷病者的頸動脈狀況?
A: 5-10秒 Q28: 頸動脈位於喉部中軸的左或右約相距幾多厘米處? A: 2.5厘米 Q29:搬運傷病者前主要考慮的事項? A: 在場能協助搬運的人數及器材 搬運路程的長短 急救員的體力及傷病者的人數及體重

12 Q30: 徒手搬運傷病者的方法,適用於那項情況?
A: 緊急情況或短距離路程 Q31: 那項搬運方法最適用於兒童或體重較輕的傷病者? A: 手抱法 Q32: 那項搬運方法有利於運送傷病者穿過狹窄的通道,及把傷病者由地上移至病床上? A: 三人抬法

13 Q33: 下列那項搬運方法適用於運送雙手不能活動自如、清醒但軟弱的傷病者?
A: 兩手座 Q34: 根據《職業安全及健康規例》,工作地點的負責人必須確保為每幾多名受僱在該地點工作的僱員,提供和維持獨立的急救設施? A: 100名 Q35: 根據《職業安全及健康規例》,每幾多僱員的一般工作地點,其中僱員中最少須有 1名曾受急救訓練? A: 150名

14 完 Q36: 下列那類成份的消毒藥水適用於消毒和清洗傷口? A: 水 Q37: 三角巾的作用是? A: 作手掛承托上肢
摺成闊帶或窄帶固定傷肢 運送傷病者途時,作固定用途 Q38: 一般情況,若使用捲軸繃帶為受傷軀幹包紮,應選用幾多闊度的繃帶最為適合? A: 10或15厘米


Download ppt "Q & A 急 救 知 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