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模式管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模式管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模式管理

2 本章大綱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DSS中模式的重要性 第三節 如何建造DSS模式 第四節 模式管理系統 第五節 模式的表達與電腦儲存
第六節 模式的應用 第七節 模式單元的設計 第八節 結論

3 學習目標 DSS中模式的重要性 國內企業使用模式的情形 如何建造DSS模式 模式管理系統的功能 模式的表達與電腦儲存 模式單元的設計
模式管理的未來發展

4 DSS中模式的重要性 DSS依其特性不同,可以區分為三種 資料導向的DSS
以資料分析為核心,主要在掌握大量的資料,並利用電腦的儲存、歸類、整理等功能,再結合簡單的計算,為決策者提供有用的協助。 模式導向的DSS 以模式分析為核心,利用數學模式將複雜的因果關係加以分析模擬,找出最有利之方案。

5 DSS中模式的重要性 (續) 知識性的DSS 以智慧判斷為核心,將不易量化的專家經驗與判斷智慧設計到系統中協助決策者。

6 圖6-1 問題與模式 真實問題 造模 模式 驗證

7 決策模式的目的 分析瞭解問題 操弄模擬

8 DSS中模式單元支援的 工作 預測未來狀況 因果關係的推理 複雜狀態的分析 創造可行方案 比較不同方案 尋求最佳方案與解答 不同狀況的模擬

9 表6-1 模式的分類 類型 過程與目的 代表性技術 將具有少數方案之問題最佳化 由少數可行方案中找出最佳解 決策表,決策樹
經由演算法達到最佳化 利用逐步改善的處理,在大量或是無窮多方案中找出最佳解 線性規劃及其他數學規劃模式,網路模式 經由分析的公式達到最佳化 利用公式,在一個步驟內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庫存模式 模擬 利用實驗法,找到一個夠好的解決方案,或是在所謂已檢驗過的方案中找出最佳解 模擬方法 經驗法則(啟發式方法) 利用法則找到一個夠好的解決方案 經驗法則規劃,專家系統 預估模式 在給定的情境中預估未來 預測模式,馬可夫分析 其他模式 利用公式進行沙盤推演 財務模式,等候線模式

10 圖6-2 各類模式示例 統計 / 計量經濟 作業研究 決策分析 確定 隨機 迴歸分析 因素分析 多元尺度分析 決策樹 貝氏理論 模式
線性規劃 動態規劃 EOQ經濟採購量 等候線 預測 模擬

11 模式應用的問題 缺乏或者是很難取得輸入所必需的資料或參數 模式所產生的輸出常常不容易利用 對複雜、牽涉面廣的問題,很難建立適當的模式
管理者很不容易瞭解大又複雜的模式 模式和解模器之間無法分開 模式間不易整合 企業內有許多重複而不一致的模式 造模成本高、時間長

12 表6-2 不使用模式之原因 未用的原因 百分比 1.缺乏模式開發的知識 78 2.沒有感到需要 67 3.沒有使用習慣 64
4.不瞭解何種模式可解決面臨之問題 59 5.對模式使用不瞭解 56 6.缺乏模式開發人員 54 7.使用者不清楚問題而無法開發 37

13 圖6-3 造模的程序 問題與目標分析 變數確定 建立假設 變數衡量 找出變數關係 建立電腦程式 求解電腦模式 驗證模式品質 修正
運用決策支援 修正

14 表6-3 模式建構與求解之軟體工具示例 問題特性 軟體工具 說明 ‧財務或簡單問題分析 Excel
‧線性規劃問題 LINDO, GAMS 提供線性規劃模式求解之功能 ‧模擬問題 GPSS 許多複雜問題可用模擬,亦有些軟體會針對不同問題開發軟體,如Supply Chain或Quening等 ‧風險分析 RISK Optimizer 提供風險分析所特別需要的計算模組 ‧預測 Smart Forcasts 預測有許多不同方法,如時間序列分析,往往亦需依所用方法之不同,選擇不同軟體

15 何謂模式管理系統 模式管理系統(Model Management Systems, MMS)是像資料庫管理系統般的軟體,用來管理DSS中的大量決策模式,以方便模式庫中的模式建造、存取、使用等功能。

16 表6-4 資料管理與模式管理的比較

17 為何需要模式管理 促進模式再使用,降低造模成本 促進模式分享,減少模式重複 提高模式使用的彈性 減少資訊不一致性 增加對組織中模式資源的控制

18 What-if 及 Goal Seeking分析的支援
模式管理系統的功能 新模式的建造 模式儲存的功能 模式庫中模式的存取 模式的執行 模式的修改與更新 What-if 及 Goal Seeking分析的支援

19 圖6-4 模式管理系統架構 知識管理 MMS 資料庫管理 對話管理 模式庫 模式索引 模式執行 解模 器庫 對話界面 DB界面

20 模式的表達 把模式的特色扼要地顯示出來,以作為將來使用和組織模式的根據。 模式可由三個角度來探討:表達對象、表達內容及表達方法。

21 模式的表達——表達對象 包括三種不同的用戶 決策者
對模式的需要主要在模式所提供的資訊。運用模式所產生的資訊來制定有效的決策。主要關心的是模式所產生資訊的適切性和準確性。 造模者(Model Builders) 為了把適當、正確的資訊提供給決策者,造模者負責找出最佳模式構造和如何取得必要的輸入資訊等技術性事宜。

22 模式的表達——表達對象(續) 技師(Toolsmith)
有了模式之後,便需要有技師們找出有效的解模方法,並且把這些方法加以電腦化。因此,技師們大多是應用數學家或資訊科學專家。他們所關心的是如何迅速而準確地為模式找到答案。

23 模式的表達——表達內容 要能表達重要的模式資訊,如資料需求、運算程序、完整性規則,以及模式效力。
要能表達出模式的不同層次,包括不同個例、類型和門派間的特色與要求。

24 圖6-6 模式庫與解模器庫 資料庫 模式庫 解模器 資料—模式 界面 模式-解模器界面 DSS 控制 機構

25 模式的表達——表達方法 提供不同的表達給不同的使用者 兼顧用戶的瞭解和計算機的執行 充分表達不同模式的特色
充分表達不同知識或元素間的相同與相異處 允許類似元素被合併以簡化表達

26 模式的運用 模式編目 模式找尋 模式剖解 模式選擇 模式比較 模式整合 模式組合 模式分解 模式排序

27 模式的運用(續) 資料轉換 完整性查驗 模式執行 反覆執行 模式解說

28 模式單元的設計 用模次系統 支援模式庫中模式的使用,包括三個主要的功能 查詢處理 報告產生 協助 造模次系統
用來支援造模者,包括三個主要功能 知識獲取 用戶輔助造模 自動造模

29 模式單元的設計(續) 推理機 是模式單元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務包括推理與控制 推理機本身執行下面幾個主要功能 資料與模式的整合
對話與模式的整合 控制模式的執行 協調造模與用模次系統

30 圖6-8 模式單元的架構 查詢 處理 報告 產生 協助 知識 獲取 用戶輔助 造模 自動 造模 用模次系統 解釋 取資料 造模次系統
解釋    取資料 造模次系統 策略    評價 推理機 推理    控制 資料 字典 知識庫 法則 事實 模式庫  邏輯表達 可執行模式 資料庫 資料

31 及時模式建構(Real-time Modeling)
模式管理的未來發展 自動模式建構 分散式模式管理 及時模式建構(Real-time Modeling)


Download ppt "第六章 模式管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