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唱片發展簡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唱片發展簡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唱片發展簡史

2 留聲機 留聲機和唱片於1910年傳入台灣,至今已95年。 唱片材質從洋乾漆到PC成分的DVD; 錄音技術也從單軌錄音到多軌錄音; 播放媒體從笨重的留聲機到輕薄的DVD機器, 台灣唱片的發展,值得咀嚼探究。

3 1877年 愛迪生製造出人類史上第一部留聲機,開始「儲存媒體」的領域。 在這一百多年來,不斷推陳出新,從最初以錫箔製滾筒,鋼針播放, 導致每個滾筒只能播放幾次即耗損,到現代雷射影音儲存軟體的 DVD,已在21世紀展現出無以倫比的影音境界。

4 蟲膠唱片細細說 1892年 愛迪生發明留聲機時,以錫箔製滾筒錄音,早期蓄音筒唱一次只能 錄製一筒,每個蓄音筒聽五、六次就磨損報廢。1892年,德籍技師艾 米利.伯林納以鍍金的銅模作為母盤,再以硬蠟作為原料(日後的 原料為『蟲膠』,亦稱『洋乾漆』),製成母版複製。隔年,唱片 像其他商品一樣開始量產。

5 1899年 1879年留聲機首度引進日本,1899年第一家唱片公司「三光堂」成立。 由於當時錄音及製造唱片的技術由歐美所掌控,日本的唱片必須委 由歐美生產,因此,日本早期的唱片都是由外國技師渡海赴日錄製 後,將母盤攜回歐美製成唱片,再輸回日本販售。

6 1907年 日本第一家標榜生產留聲機及唱片的公司,是1907年美國與日本技術 合作成立的「日米蓄音器製造株式會社」。同年,日人湯地敬吾開 發出「平圓盤」唱片的製造技術,突破歐美技術壟斷。此時正值 「日俄戰爭」日本戰勝之際,全國經濟蓬勃發展,人民消費能力增 加,因此,「日米蓄音器製造株式會社」於1909年4月由位於「川崎」 的工廠開始生產國產唱片。

7 1910年 1910年,「日米蓄音器製造株式會社」增資並改組為「株式會社日本 蓄音器商會」(以下簡稱「日蓄」)。日蓄成立後,除生產唱片外, 留聲機方面也開始量產,並與歐美等進口貨相互競爭。隨後,新興 的唱片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

8 1914年 日本蓄音器商會1910年成立同時,也在時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台北「榮町」 (現台北衡陽路)設立「株式會社日本蓄音器商會台北出張所」,開始在 台灣銷售留聲機和唱片,並展開錄製台灣音樂的工作。據日人山口龜之助 所著《唱片-文化發達史》中記載:1914年,日蓄台北出張所負責人岡本 檻太郎帶著十餘名客籍台灣藝人到日本「飛鷹」唱片,由美籍技師錄製客 家採茶等台灣音樂。此為台灣音樂唱片錄製的開始。

9 1925年 台灣唱片的普及是在1925年,每片只賣三、五角的「金鳥印」小型唱 片(在厚紙板上塗洋乾漆藉以節省成本、壓低售價)在台發行後, 才逐漸流行起來。隨日蓄來台設「出張所」,日本的各家唱片公司 也紛紛在台灣成立「分店」,如鶴標、新高、文聲、羊標、金鳥、 東洋、駱駝、飛鷹⋯⋯,所發行的唱片以歌仔戲、歌仔曲、山歌、採 茶歌為主。

10 1928年 1928年,古倫美亞唱片(COLUMBIA)設立,並大舉收購面臨經營 危機的日蓄股份,最後將其合併。古倫美亞唱片台灣分店由日籍企 業家柏野正次郎負責,同年,承接東洋、駱駝、飛鷹三家唱片公司 的業務。

11 1932年 1932年上海聯華影業公司製作的黑白無聲影片「桃花泣血記」來台放 映,柏野正次郎體察到要擴大唱片銷路,必須灌製台語唱片,於是 請來當時正紅的歌仔戲小生純純擔任主唱,將這首原只是電影宣傳 曲的〈桃花泣血記〉錄成唱片,竟成為第一首創造銷售佳績的台語 流行歌。

12 〈桃花泣血記〉的成功,讓台灣多家唱片公司紛紛投入台語創作歌 謠的發行,如勝利、文聲、博友樂、泰平(後更名為日東)、東亞 (後更名為帝蓄)、台華等,也錄製相當多不朽的台語經典歌謠, 如〈雨夜花〉、〈望春風〉、〈白牡丹〉、〈四季紅〉⋯⋯。

13 1939年 日治時期,台灣沒有錄音設備和製作唱片的技術,唱片錄音、製作都必須 到日本,根據台灣第一代女歌星愛愛生前表示:「每次灌錄唱片,歌手和 樂師都要乘坐四天三夜的船到日本錄音。」錄製完成的唱片再由台灣的唱 片公司進口銷售。據1939年曾任職於古倫美亞唱片的王維錦表示:「當時 採購唱片先由公司選曲,挑出滿意的『試聽片』後,由業務員到全台各地 推銷,獲得零售商選定後,再向日本總公司訂貨進口。」

14 當時的唱片是一面一首歌的78轉「洋乾漆黑膠唱片」又稱「蟲膠唱 片」;因其成分大多是「蟲膠」,這是東南亞的一種蟲膠蟲所吐出 來的分泌物,經收集後,作為製造唱片的主要原料。而78轉是唱片的 轉速,意即一分鐘78轉。

15 1945年 1945年終戰,日人被遣返,依規定不能攜帶財物,於是留下大量留聲 機與唱片,據50年代成立龍鳳唱片的楊榮華回憶,戰後,他為了謀生, 騎著車子到處收購日人留下的棉被、家具,做起二手貨生意,許多 人便將留聲機和唱片一併賣給他,剛開始他在台北重慶南路、建國 中學附近擺地攤。

16 1947年 1947年發生228事件後,他就移到台北中華路上,搭起簡單的木屋, 開設「順榮記唱片」,正式以店舖方式銷售二手唱片。


Download ppt "台灣唱片發展簡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