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張玉鈴 生涯危機與轉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張玉鈴 生涯危機與轉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張玉鈴 生涯危機與轉型

2 生涯career 工作、職業、生涯 生涯是生活中各種事件的演進歷程,統合了個人一生中各種職業與生活角色,由此表現出個人獨特的自我發展組型。生涯是人生自青春期以迄退休之後,一連串有酬或無酬職位的綜合,除了職位之外,尚包括任何和工作有關的角色,如副業、家庭和公民角色等。生涯只存在於人們追求他之時,是以個人為中心的。

3 生涯定義 狹義的生涯係指「個人在一生中或生命中某一時期的各種工作角色相關活動的綜合體」,其內容與個人職業、工作、職位有關;其所涵蓋的時段則是整個人生,或是進入工作世界後的工作人生,與一般所謂的「事業」或「生計」概念較為接近。 廣義的生涯則是指「個人一生中各種角色活動的綜合體」,其內容與「橫向的整個生活層面」均有關-包含學習、工作、感情、健康、休閒、性格、人際、財務、宗教...等等層面;其所涵蓋的時段則是「縱向的整體一生」-從年幼到年老。

4 生涯發展理論life-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Super(1990)提出 生涯發展是個人因素和社會因素間不斷交融與相互影響得動力性歷程,居間協調的是個人的自我概念。此一動力性歷程的發展結果,決定了個人在不同生涯階段中所選擇扮演的重生涯角色。 這些主要生涯角色包括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家庭照顧者等。

5 生活-生涯彩虹圖 Super(1984):人生各發展階段中幾個主要角色的變化。

6 生涯發展階段與任務 成長期(初生~14歲) 探索期(15~24歲) 建立期(25~44歲) 維持期(45~64歲) 衰退期(65歲~)

7 成長期(出生~14歲) 經與家人或學校中之要他人認同而發展自我概念。需求與幻想為此一時期最主要特質,隨年齡增長,社會參與及現實考驗逐漸增加,興趣與能力亦逐漸重要。 階段 幻想期(4~10歲):以幻想遊戲中的角色扮演為主。 興趣期(11~12歲):喜好為其抱負和活動的主要決定因素 能力期(13~14歲):能力逐漸具有重要性,並能考慮工作 所需條件、訓練。 ■任務: 發展自我形象 發展對工作世界正確態度,並瞭解工作意義

8 探索期(15~24歲) 在學校、休閒活動及各種工作經驗中,進行自我檢討、角色試驗及職業探索 階段
試探期:考慮需要/興趣/能力/機會。做出暫時性的決定, (15~17) 並在想像/討論/課業/工作中加以嘗試。思考 可能的職業領域與工作層級 轉換期:進入就業市場或專業訓練,更重視現實的考慮並企圖 (18~21) 實現自我概念,將一般性選擇轉為特定選擇。 試驗並稍做承諾:初步確定職業選擇,並試驗其成為長期職業 (22~24) 的可能性。對投入該職業的承諾仍是暫時性的。 任務 1.職業偏好逐漸具體化 職業偏好的特定化 3.實現職業偏好 發展合於現實的自我概念 5.學習開創較多機會

9 建立期(25~44歲) 確定適當的職業領域,逐步建立穩固的地位。工作職位升遷,但職業則不會改變。 階段
試驗—投入和建立:在已選定的職業中尋求穩固安定,可能因尚(25~30) 未感到滿意而做調整與變動 晉升期:致力於工作的穩定與安定,處於最具創造力的顛峰狀態,(31~44) 身負重任表現優異。 任務 1.找到所期望之工作 學習和他人建立關係 3.尋求職業的穩固和升遷 4.確立具重要性與安全的職位 5.維持職業和生活穩定

10 維持期(45~65歲) 逐漸在職場上取得相當地位,並致力於維持現有地位,較少創意的表現,面對新進人員的挑戰 任務 1.接受自身條件的限制
2.找出在工作上的難題 3.發展新技巧 4.維持職業領域中既有的地位與成就

11 衰退期(65歲~) 身心狀況逐漸衰退,退休,發展新的角色,尋求不同方式滿足需求。 階段 衰退期:工作速率減緩、性質改變,找 到兼差工作
退休期:停止原有工作,轉移至兼差、 義務、志願服務工作,從事休閒活動 任務 1.發展非職業性角色 2.做一直想做的事 3.淡薄名利,與世無爭。

12 生涯發展階段的大循環與小循環 年齡 生涯階段 成長期 探索期 建立期 維持期 衰退期 青年期 14-15歲 成年初期 25-45歲 成年中期
45-65歲 成年晚期 65歲~ 成長期 發展實際的自我概念 學習與他人建立關係 接受自身限制 發展非職業性角色 探索期 從許多機會中學習 尋找心儀的工作機會 確認待處理的新問題 選擇良好養老地點 建立期 在選定的職業領域起步 確定投入某一工作尋求升遷 發展新的因應技術 完成未完成的夢 維持期 確認目前的職業選擇 致力維持職業穩固 執著自我以對抗競爭 維持生活興趣 衰退期 從事休閒活動時間減少 減少體能活動時間 僅專注於必要的活動 減少工作時間

13 幸福生涯內涵 生涯發展內涵包括: 1.事業 學習 3.情感 健康 5.休閒 性格 7.人際 財務 9.宗教

14 幸福生涯內涵—事業 ■12%的民眾中了頭彩之後,會立刻辭掉工作,7%的人會看看情形。81%的人都回答不會辭掉工作。(吳琬瑜,民92)
■發財和需要工作是兩回事,工作除了有賺錢活口、安身立命或累積財富的意義外,其實也有其他重要的意義存在,包括: 1.發揮所長,實現自己,展現自我,活出生命 存在的意義 2.滿足成就感,展現自己的影響力; 3.奉獻自己,幫助他人,善盡公民責任與回饋 4..擴展人群關係、生活經驗與促進自我成長

15 幸福生涯內涵—學習 工作學習與訓練 多元學習 終身學習
「讀書不等同學習」,「學習亦非完全代表學力」,持有這樣的學習概念,學習的內容自然寬闊。看書、修學分固然是學習,參觀、聽演講、參加活動等等只要用心規劃一樣可以成為有效的學習管道 終身學習 學習的年齡當然也不再受限於所謂就學年齡或對象,男女老少均有其學習內容與重點,所謂的終身學習所指的也正是此意。

16 幸福生涯內涵—親密情感與家庭 愛與隸屬的心理需求,和他(她)人分享人生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並迎接各項人生難題與挑戰 親密關係功能包括:
1.生物功能-繁衍生命、育兒、養老 2.社會化功能-家庭是人類出生後第一個社會 化媒介團體 3.文化功能-負有傳承文化的使命 4.經濟功能-進行生產、消費與分配。

17 幸福生涯內涵—健康 健康應包括「生理」「心理」與「靈性」的健康 為自我健康負責

18 幸福生涯內涵—休閒 lesiure:無拘無束的行動 recreation
休間的意義並不只有在提升工作效率層面而己,它對於紓解緊張情緒與工作壓力、促進人際關係、擴展學習觸角與生活經驗、啟迪人生觀與世界觀、提昇個人價值感、獲得身心滿足等等均有其相當的意義,生活中應隨時有此一意識,尤其是處於高競爭高壓力的今日社會。 喜歡做的事 ,

19 幸福生涯內涵—性格 性格:性格深深地影響了一個人的思考及行為模式 素養 別急著吃棉花糖

20 幸福生涯內涵—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就心理層面來說可以滿足我們的愛、被愛、控制、關懷、親和等需求,也可在人際互動中得到的他人的回饋,讓我們更加地了解自我,進而使自己發展更好,也因此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社會適應的主要表徵,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 就社會層面來說,現代化的組織,專業分工越來越精細,溝通協調的重要性也越為凸顯;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職場世界裡,如能掌握好人和、人脈網路、人際與溝通技巧的因素,也越有為自己增加出線與成功的機會。

21 幸福生涯內涵—財務 理財是資金的籌措、分配、運用與管理。
生涯發展過程當中每一階段的理財目標不盡相同,學生階段、結婚後頂客族階段、滿巢階段與空巢階段均有不同的理財重點;不同的人也會因其個別環境、價值觀與需求之差異而有不一樣的理財目標。 理財的目標大致可分類如下:(1)累積財富:讓現有的資金做有效的累積,以進一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現自己的夢想;(2)安身立命: 理財不是有錢人的事情而已,錢不夠用的人更須理財,以開源節流,避免使經濟狀況更加惡化,(3)對個人風險的預防:預防不可預期的所得減少、生病醫療、失業、猝逝等等不時狀況之所需;(4)安心養老:過著有保障有品質的老年;(5)減輕課稅負擔;(6)為後代做資產方面的安排,延續家族財富。

22 幸福生涯內涵—宗教 健康的生涯是「身、心、靈」全方位的健全發展
宗教可提供心靈上的撫慰,有勇氣與力量面對人生的一切,這種「生存的功能」或「心靈撫慰的功能」對生涯發展來說具有重大意義。 人從何處來、往何處去、一生奔波忙碌所為何來、人的價值與目標是什麼,這一連串問題關係到「生命本質」與「靈」的問題,也可透過宗教信仰來探索與追尋,讓人生活出意義與價值來 有歸屬、認同與社交的功能。 激發個人潛能、促進個人成長、甚至創造出許多文學藝術巨作。

23 中年危機與生涯發展 對有些人而言,成年中期,可能面臨一些深遠的衝擊。 待續~


Download ppt "張玉鈴 生涯危機與轉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