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5年精進計畫草案 建置課程體系報告
104年4月28日
2
PISA、TIMSS的數學及科學排名不錯,但學習興趣和自信卻低落
社會變遷帶來的教育挑戰 真正的教育是所有人一起學習 55%國中生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 2008年,台灣生育率1.05,全球倒數第1 教育的全球化、本土化與個別化 從學習逃走的孩子 新住民學生目前已佔國中小就學人數約9.7% 失去山林的孩子 PISA、TIMSS的數學及科學排名不錯,但學習興趣和自信卻低落 Web2.0時代 學習共同體的革命 世界是平的--今天你懂的,可能明天就沒用。重要的是學習力。 免試入學或大學申請入學逐漸成為重要趨勢 未來的工作,有6成還未被發明
3
有些改變已經在發生…… 教師的教 學生的學 教師+教科書 自主學習、行動學習 教導最終結果 鋪陳學習歷程 競爭式學習 共生式學習 量的教育
質的教育 有目的的教育 有意義的教育 追逐直線式排名 探尋橫向式適性
4
PISA 2012各國數學素養表現變異 臺灣前後段學生差距世界第一 高表現高差距
5
臺灣學校內變異、學校間變異世界第一 學校內 學校間
OECD (2013), PISA 2012 Results: Excellence through Equity Giving Every Student the Chance to Succeed Volume II, p47
6
因此,十二年國教課綱要能…… 1.成就每一個孩子:考量一般的、優秀的、學習困難的孩子 2.引導孩子成為學習主體:讓每一個孩子願意學、能學、喜歡學 3.多元彈性:年級越高,課程越要差異化、彈性化,以適應不同需要 適性揚才、多元進路、優質銜接
7
總綱研修要落實十二年國教政策理念 圖片來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8
課綱研修標的 素養導向 連貫統整 多元適性 彈性活力 配套整合 適性揚才 終身學習 一、素養導向
課程以核心素養為連貫統整的主軸,秉持全人教育的理念,透過與生活情境的結合,學生能夠理解所學,進而整合和運用所學,解決問題、推陳出新,成為與時俱進的終身學習者。 (一)核心素養彰顯以學習者為主體的理念,包含「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三大面向的全人發展,需兼顧並統整認知、情意與技能的學習。 (二)各領域/科目需兼重核心素養與分殊能力,核心素養主要用以引導一般課程的發展,各階段領域/科目應依其特性,適切地統整並融入課程內涵中。 (三)核心素養要適切地統整並融入課程內涵中,係經由總綱之「核心素養」、「各教育階段之核心素養」、「各領域/科目之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間的雙向轉化而來,並需兼顧學習歷程與學習內容。 (四)核心素養的提升有待教材發展、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學習評量、行政支援等各層面的配合。 二、連貫統整 課程綱要研修應將國小、國中、高級中等學校三階段作整體與系統的考量,強化階段間的縱向連貫及領域/科目/群科課程間的橫向統整。 (一)總綱以十二年連貫方式進行研修,但需顧及不同教育階段及不同學校類型的差異,原則上可分為普通教育(含國小、國中、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技術型及綜合型高級中等教育,以及特殊類型教育等三種總綱。 (二)領域/科目/群科課程的規劃,宜有十二年連貫的清晰脈絡,以避免名稱、內涵上的混淆。 (三)依據各教育階段性質及現場實務,合理分配各領域/科目/群科課程的學習節數或學分數。 (四)各領域/科目學習階段的劃分宜有一致性。 (五)重大議題或新興議題,應整合融入相關領域/科目/群科課程或彈性學習節數實施,並加以落實。 三、多元適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程發展應考量其多元智能、興趣和性向等不同特質,激發其學習動機,促進其適性揚才。 (一)依據學生身心發展與學習需求,適時進行課程分化或必要的課程分級。 (二)課程發展應考量特殊需求學生的特質,提供充實性、補救性或功能性課程及課程調整的彈性。 (三)課程規劃以「漸進分化」為原則,強調共同、試探、分化、專精的精神,輔以生涯發展,並提供專題、實作或探索等自主學習課程,讓學生了解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性向。 (四)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應兼顧共同核心課程的強化與彈性分流的需求,以利基本知能之奠定及生涯發展之規劃。 (五)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應減少必修課程,提供多元的選修課程。 (六)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發展應朝向務實致用,適切規劃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 (七)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應提供學術導向及專業導向課程,並輔導學生適性發展。 (八)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應強化特定領域科目的課程安排,提供學生繼續發展其潛能。 四、彈性活力 課程綱要必須具備調整改變的彈性,兼顧教師、學校、家長及地方的需求和參與,且能夠連結社區力量及社會資源,發揮教學的活力。 (一)持續落實與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及教師結合社會資源以充實課程、活化教學。 (二)保留國中小的彈性學習節數,並提供參考原則,以利其發揮正面效果。 (三)增加學校課程安排的彈性,並落實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的學年學分制。 (四)明確劃分中央、地方及學校的課程權責,三者既分工又協作。 (五)鼓勵中小學的實驗辦學、民間參與,並強化高級中等學校與大學、產業的攜手協作。 (六)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並考量與社區特色結合,加強師生互動及親師合作。 五、配套整合 配套措施的規劃係為落實課程綱要的施行,以促進學生學習及維護學生學習權作為目的。配套措施應基於自發、互動、共好之理念,並持續以學生學習為焦點而進行對話與協作。 (一)建構協作平台:透過課程研發、課程教學輔導、師資培育及學習評量等系統之協作平台,整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教學之推展與實施。 (二)強化支持系統: 1.中央層級:爭取社會大眾對課程改革的理解與認同、健全課程教學的輔導與支持體系、優化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含在職進修)、修訂相關法規、挹注經費支援課程試行、鼓勵教材教法研發、完善教學與學習支援平台、持續建置學生學習成就資料庫、建置國家課程永續發展的機制與配套等。 2.地方層級:強化地方層級課程教學的輔導與支持網絡、充實圖書儀器與空間設備、協助學校課務運作與教學正常化、推動地方課程特色發展與評鑑等。 3.學校層級:強化課程研究發展的組織與運作、落實課程評鑑、發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健全教學輔導制度、推動有效教學策略與學習策略,研發有助學習的多元媒材,強化多元學習評量,以及實施充實與補救的適性教學。 (三)完善整體配套: 1.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推動,重新檢視與修訂課程綱要實施之相關法令規章。 2.配合課程綱要的研修與實施各階段,強化課程的溝通與傳播推展。 3.除正式課程外,應包括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等層面的改革。 4.課程綱要實施期程應整體考量課程試行、教材發展、教學轉化、學習評量及教學資源等,並以學生順利銜接不同學習階段或轉銜不同類型學校為原則。 5.配合課程綱要研修,同步調整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含在職進修),以及大學與技專校院招生方式、考試命題等。
9
十二年國教總綱的願景、理念與目標 自發 互動 共好 (本體觀) (認識觀) (倫理觀) 「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以尊重學生生命主體為起點,透過適性教育,激發學生生命 的喜悅與生活的自信,提升學生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 善盡國民責任並展現共生智慧,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 力的終身學習者,期使個體與群體的生活和生命更為美好。 自發 (本體觀) 互動 (認識觀) 共好 (倫理觀) 啟發生命潛能 陶養生活知能 促進生涯發展 涵育公民責任 9
11
高級中等學校各類學校課程規劃
12
普通型高中課程架構 學制 普通型高中 部定 校訂 課程類別 類別項目 部定 必修 加深加廣選修 多元 選修 校訂 必修 補強性 選修
團體活動 彈性學習 培養核心素養,鞏固基本學力,落實全人教育 延伸部定必修,訂有領域選修課綱,以銜接不同進路的大學教育 提供更個別化與差異化之適性課程,如通識應用、職業試探、大學預修等 提供學校發展校本特色課程,以跨領域,知識統整應用類型之課程為主 提供適性與差異化教學,確保學生基本學力 包含自主學習時間
15
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
十二年國教課綱的配套、整合與落實- 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 國教院 技職司 結合學者專家及教師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會 教育部 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課程審議會 課程研究與發展 課綱研議、規劃與統籌 課程審議 回饋修正 提交課程文件 送審 審議回饋 師資培用與教師專業發展系統 (師培聯盟、教學輔導教師..) 評量與評鑑 (學生學力、入學考試、課程評鑑…) 課程教學研發系統 課程推動與教學支持系統 (中央團/學科中心/群科中心..) 國教署 相關單位 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 協作中心 師資藝教司
16
十二年國教課綱特色 1.透過核心素養發展全人教育 2. 務實推動課程連貫統整 3.強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4.落實學生為主體的適性學習
5.拓展教師活化教學空間 6.課程實施的配套整合
17
進程 103年11月28日 公佈課程綱要總綱 105年02月(預計) 公佈領域/科目課程綱要 107年08月 正式實施
18
讓成就每一個孩子成真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