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卓培班》 微生物学实验 吕爱军 2013年3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卓培班》 微生物学实验 吕爱军 2013年3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卓培班》 微生物学实验 吕爱军 2013年3月

2 基础综合实验一 1.培养基的制备及高压蒸汽灭菌 2. 器皿的清洗包装及干热灭菌 3.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 4. 无菌接种技术

3 1.培养基制备及高压蒸汽灭菌 培养基配方: 牛肉膏 0.3g 蛋白胨 1g NaCl 0.5g 琼脂 2g 水 100ml
PH 培养基配方: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加1.5-2%琼脂 400ml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200ml

4 (1)培养基的配制: 称量---溶解----调节pH值----过滤----分装及包扎----灭菌----灭菌后试管摆放斜面、倒平板
先将试管贴好标签。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标签粘贴位置在离管口1/3管身处。 注意:标签用铅笔书写,以防高温灭菌时蒸汽模糊字迹。 操作图示: 称量---溶解----调节pH值----过滤----分装及包扎----灭菌----灭菌后试管摆放斜面、倒平板

5 (2) 高压蒸汽灭菌 一般培养基用0.1Mpa,121.5℃,15~30min 实验步骤: 灭菌时间到后 压力降为零 装待灭 加水 加盖
断电源 压力降为零 开箱取物 加水 装待灭 菌物品 加盖 加热

6 摆斜面

7 倒平板 将菌液分离样品摇匀,用无菌移液管取1 ml的菌液移至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将融化,凉至50℃左右的培养基,在每个培养皿内各倒入约15 ml,摇匀,凝固,制成平板。

8 2. 器皿的清洗包装 及干热灭菌 (1) 培养皿、三角锥瓶、试管的包扎

9 (2)干热灭菌法 所需温度( ℃),时间长(1-2h)。 实验步骤: 装入待灭菌物品 升温 恒温 降温 开箱取物

10 3.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 表面微生物的检查 (1)写标签: 在皿底上 (2)接种环境或体表微生物
3.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 表面微生物的检查 (1)写标签: 在皿底上 (2)接种环境或体表微生物 手指(洗前后)、头发、咳嗽、抹布、空气、硬币等 (3)培养:37 ℃培养24h-48h

11 4. 微生物接种技术 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斜面接种 液体接种 平板接种

12 1)斜面接种示意图

13

14 2)平板划线法: 将菌液分离样品摇匀,以无菌操作用接种环直接取试管中待分离纯化的菌液,将接种环通过稍打开皿盖的缝隙(约30℃)伸入平板,将菌液点种在平板边缘一处,取出接种环,烧去多余的菌种,在平板边缘空白处接触一下使接种环冷却,然后从接种有菌的部位在平板上自左向右轻轻划线,划线时平板面与接种环面成30-40℃,以手腕力量在平板表面轻巧滑动划线,接种环不要嵌入培养基内划破培养基,线条要平行密集,充分利用平板表面积,注意勿使前后两条线重叠,划线完毕,关上皿盖.灼烧接种环,待冷却后放置接种架上。

15 基础综合实验二 1.细菌的单染色 2. 革兰氏染色 芽孢染色 4. 酵母菌形态观察、死活细胞鉴别

16 1.细菌的单染色 现场演示 无菌操作 涂片 干燥 固定 染色 水洗 干燥 镜检

17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可单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18 显微镜操作 1.低倍镜观察:粗调、细调。依次再进行中倍、高倍观察
2.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提升聚光镜,在标本中央滴一滴香柏油,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中,细调至看清物象为止。 3.换片:另换新片,必须从第一条开始操作。 4.用后复原: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去污剂擦去残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注意:油镜使用完毕后一定要用去污剂擦拭镜头

19 2. 革兰氏染色 (1)初染:于制片上滴加结晶紫染液,染1min后,用水洗去剩余染料。 (2)滴加卢戈氏碘液,1min后水洗: (3)滴加95%乙醇脱色,摇动玻片至紫色不再为乙醇脱退为止(根据涂片之厚薄需时30s至1min)。 (4)复染 滴加石炭酸复红液复染1min,水洗。 (5)用滤纸吸干,油镜镜检。 制片→初染(结晶紫1min)→水洗→媒染(碘液1min)→水洗→脱色(乙醇20-30s)→水洗→复染(番红2min)→水洗→干燥→观察

20 3.芽孢染色法 (1)取37℃培养18~24h的枯草芽孢杆菌作涂片,并干燥,固定。 (2)于载片上滴入3~5滴5%孔雀绿水溶液。
(3)用试管夹夹住载玻片在火焰上用微火加热,自载玻片上出现蒸汽时,开始计算时间约4~5min。加热过程中切勿使染料蒸干,必要时可添加少许染料。 (4)倾去染液,待玻片冷却后,用自来水冲洗至孔雀绿不再褪色为止。 (5)用0.5%沙黄水溶液(或0.05%碱性复红)复染1min,水洗。 (6)制片干燥后用油镜观察。芽孢呈绿色,菌体红色。

21 制片→染色(孔雀绿5min)→水洗→复染(蕃红花红2-3min)→水洗→干燥→镜检
切勿煮干 芽孢染色 制片→染色(孔雀绿5min)→水洗→复染(蕃红花红2-3min)→水洗→干燥→镜检

22 4.酵母菌形态观察、 死活细胞鉴别(美蓝浸片) 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 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
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用接种环挑取少量酵母菌苔放入上述液滴里,混合均匀; 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 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23 将制片放置约3min,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酵母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区别死活细胞。
用0.05%的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重复上述操作。

24 综合设计实验三 1.细菌的分离鉴定; 2.细菌生理生化试验; 3.药敏试验; 4.16S 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


Download ppt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卓培班》 微生物学实验 吕爱军 2013年3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