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媒體藝術 李方浩 呂嘉賢 © 200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媒體藝術 李方浩 呂嘉賢 © 200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媒體藝術 李方浩 呂嘉賢 © 2003

2 新媒體藝術的定義 1.以電子科技與生物系統相關的生物學混合的創作,科技成為藝術表演的媒介。
2.新媒體藝術為敏感尖銳的感知介面,以裝置影像、聲音、光、網絡空間呈現人在科技文明的潮流中不斷流動的位置。它將書法、繪畫、音樂、動畫、文學等藝術融合。 3.新媒體藝術,作為科技和個人之間緊張又矛盾的關係的代言,同時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藝術語言之一。

3 多媒體藝術的源流 1.受杜象影響甚鉅的六十年代觀念藝術,以及由早期末來主義宣言、達達式行為和偶像藝術影響而形成的七十年表演藝術。 2.1996羅伊阿斯科持(Roy Ascott)提出的「網絡視界」是新媒體藝術發展的里程碑。 3.新媒體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始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出現優秀的藝術家。第一批錄像藝術家如王功新、陳紹雄等被視為中國當代藝術里程碑。

4 新媒體藝術的特點 1.連結性 超越時空藩籬、將全球各地的人連系在一起的電信網絡中,在這個網絡中使用者隨時份演各種不同的身份,找尋遠方的信息檔案,滲透到異國文化中,產生新的社群。現在的藝術家在虛空中、網絡中與觀眾密切地合作聯繫。 2.互動性 無論是顯示於屏幕上的多媒體、機械操控的系統、或環境式結構,使用者或觀眾經由作品的直接互動,參與改變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定義。藝術家不再是創作人的內容、而是設計環境、空間、讓觀眾能夠參與其中。

5 認識新媒體創作作品 經過的階段 連結 轉化 互動 出現 融入

6 新媒體藝術作品介紹 訊息藝術(telematic art) 英國保羅塞爾蒙(Paul Sermon)作品《telematic夢想》

7 概念建築藝術家皮特安德斯(Peter Anders)
星際網絡-一個真實的結點 星際網絡-一個真實的結點與虛擬結點 星際會議

8 新媒體藝術的影響: 新媒體藝術帶來的欣賞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可能你會感樂趣,也可能會莫明其妙。

9 多媒體藝術家鮑藹倫 多媒體藝術家鮑藹倫

10 末來主義派 表現是「速度」和「進行」,現代生活「動盪」的感覺。

11 達達派藝術 浩斯曼 機械腦 1920 畢卡匹亞 眼 1921 畢卡匹亞 愛的調色盤 1917

12 馬克崔波: 「新媒體為光盤、網絡絡藝術、數字錄像藝術、網絡廣播等藝術作品的統稱。新媒體運用了數字技術、視頻手段來表現,很大程度改變了觀看和創作之間的關係。」

13 新媒體藝術作品介紹 八股歌 黃岩自殺現場 電腦影像:手


Download ppt "新媒體藝術 李方浩 呂嘉賢 © 200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