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饲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饲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饲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2 饲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实验室化学分析 饲养效果的检查 依据:饲料质量标准 内容指标 感官指标 水分 加工质量指标 营养成分指标 卫生指标
生产性能 养分代谢 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代谢酶、抗氧化等生化指标 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子指标 饲养效果的检查 2019/7/10

3 第一节 实验室化学分析 成分是否和配方一致 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国家饲料 质量标准
第一节 实验室化学分析 饲料配制出来以后,想弄清楚配制的日粮是否正确的方法之一是取样进行化学分析(粗蛋白、钙、磷、盐分),并将结果和预期值进行对比。如果所得结果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那么就可以认为饲料配制的整个任务完成了。反之,如果结果在这个范围之外,说明存在问题,并要追根求源。问题可能是在加工过程、取样混合和配方、也可能是在实验室。为此,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往往应留一备份,共以后参考用。 成分是否和配方一致 国家饲料 质量标准 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2019/7/10

4 一、饲料质量标准与饲料法规 饲料法规是 “关于确保饲料安全性和改善饲料品质的法律”。制定和实施饲料法规的基本目的,是行使法律的强制手段来确保饲料 (包括饲料添加剂)的饲用品质及饲用安全,使饲料的生产、加工、使用、销售、贮存、运输、进口、出口等环节,都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确保饲料品质有利养殖业发展,同时,禁用某些危及人类健康和安全的饲料,以保障人类食用畜产品的安全。 2019/7/10

5 饲料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是伴随着饲料商品化和饲料企业的兴起而产生的。对这种高效能商品饲料的品质和规格,无论是使用者还是生产者,都要求有权威性的法律加以保护和监督。其次,饲料企业的兴起,标志着饲料作用已突破自产自用的范畴,带有广泛的社会性质。从人畜健康、安全保证出发,也要求强化管理。另一方面,饲料生产的工业化,也为饲料法规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2019/7/10

6 1999年5月29日,朱铬基总理签发第266号国务院令,发布施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这是我国饲料行业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从此步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根据这项条例,农业部于1999年12月又相继公布了《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批准文号管理办法》、《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在兼顾其他饲料产品的管理基础上,重点突出了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的管理。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相衔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饲料管理体系。 2019/7/10

7 自1986年以来,国家质量监督局在有关部门及专家配合下,已制订和发布了饲料工业原料的质量标准42项,预混合饲料质量标准3项,配合饲料质量标准16项,饲料添加剂标准36项。
2019/7/10

8 1、饲料原料质量标准 我国对饲料原料质量标准的制定包括两大方面,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质量控制指标:包括饲料原料的感官性状、含水量、夹杂物和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几项营养成分。 分级标准:一般根据饲料原料的性质,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含量分为三级。 另外,对原料的包装、运输和储存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2019/7/10

9 饲料原料标准名称及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饲料用玉米 饲料用高粱 饲料用稻谷 饲料用小麦 饲料用皮大麦 饲料用小麦麸 饲料用木薯干
饲料用甘薯干 饲料用米糠 饲料用米糠饼 饲料用米糠粕 饲料用菜籽饼 饲料用菜籽粕 饲料用向日葵仁粕 饲料用向日葵仁饼 饲料用棉籽饼 饲料用大豆饼 饲料用大豆粕 饲料用花生饼 饲料用花生粕 饲料用黑大豆 饲料用大豆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饲料用豌豆 饲料用柞蚕蛹粉 饲料用蚕豆 饲料用木薯叶粉 饲料用苜蓿粉 饲料用 白 三叶草粉 饲料用甘薯叶种 饲料用蚕豆茎叶粉 饲料用裸大麦 饲料用次粉 饲料用碎米 饲料用粟(谷子) 饲料用胡麻籽饼 饲料用胡麻籽粕 饲料用亚麻仁饼 饲料用亚麻仁粕 饲料用桑蚕蛹 鱼 粉 骨粉及肉骨粉 饲料酵母 饲料用血粉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 NY/T210-92 NY/T211-92 NY/T212-92 NY/T213-92 NY/T214-92 NY/T215-92 NY/T216-92 NY/T217-92 NY/T218-92 SC/T GB QB/T SB/T 2019/7/10

10 ①苜蓿草粉质量标准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粗蛋白质,% ≥18.0 ≥16.0 ≥14.0 粗纤维,% <25.0 <27.5 <30.0
粗灰分,% <12.5 注: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

11 ②饲料用玉米的质量标准 感官性状 籽粒整齐、均匀、色泽呈黄色或白色,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 水分
一般地区不超过14.0%,东北、内蒙、新疆地区不超过18.0%。 夹杂物 不得掺入用玉米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加以说明。 2019/7/10

12 营养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卫生指标 项目指标 一级品 二级品 三级品 粗蛋白% 9 8 7 粗纤维% 1.5 2 2.5 粗灰分% 2.3
2.6 3 卫生指标 2019/7/10

13 ③国产鱼粉质量标准 项目 指标 一级品 二级品 三级品 颜色 黄棕色 黄褐色 黄褐 气味 具有鱼粉正常气味,无异臭及焦灼味 颗粒细度
项目 指标 一级品 二级品 三级品 颜色 黄棕色 黄褐色 黄褐 气味 具有鱼粉正常气味,无异臭及焦灼味 颗粒细度 至少98%能通过筛孔宽度为2.80mm的标准筛网 蛋白质(%)> 55 50 45 脂肪(%)< 10 12 14 水分(%)< 盐分(%)< 4 5 砂分(%)< 2019/7/10

14 ④饲料级轻质CaCO3 含量 34% ( ≥98.0%) 水 ≤1.0% 盐酸不溶物 ≤0.2% As ≤0.0002
Pb ≤0.003 Ba ≤0.005 2019/7/10

15 ⑤饲料级标准 aHPO4·2H2O 外观:白色粉末 % Ca ≥ 21.0 P ≥ 16.0 As ≤ 0.003 Pb ≤ 0.002
GB 外观:白色粉末 % Ca ≥ 21.0 P ≥ 16.0 As ≤ Pb ≤ F ≤ 0.18 细度 ≥ 95 2019/7/10

16 预混合饲料质量标准的制定包括产品的概念、技术要求、标志等三大方面。在技术要求中规定有:
2、饲料添加剂及预混合饲料质量标准 预混合饲料质量标准的制定包括产品的概念、技术要求、标志等三大方面。在技术要求中规定有: ①感官指标; ②水分含量; ③加工质量指标 (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 ④有毒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量; ⑤营养成分指标。 2019/7/10

17 饲料添加剂质量标准名称及编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维生素A乙酸酯微粒 维生素E粉 维生素K3 维生素Bl(盐酸硫胺) 维生素B1(硝酸硫胺)
维生素D-泛酸钙 烟酸 烟酪胺 叶酸 维生素C 维生素E(原料) 维生素A/D3微粒 维生素D3微粒 维生素Bl2 氯化胆碱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l 饲料级L-赖氨酸盐酸盐 饲料级丙酸钠 饲料级丙酸钙 饲料级硫酸铜 饲料级硫酸镁 饲料级硫酸锌 饲料级硫酸亚铁 饲料级硫酸锰 饲料级亚硒酸钠 饲料级氯化钻 饲料级碘化钾 饲料级磷酸氢钙 饲料添加剂碘酸钙 饲料用尿素 β-甲胡萝卜素 乙氧基喹琳 NY NY NY NY NY NY NY NY NY NY NY HG HG HG YY YY 2019/7/10

18 ①饲料级赖氨酸 GB8245-87 感 官:白色、无味、易溶于水 理化指标: % 含量 ≥ 98.5 比旋度 +18.0°— +21.5°
感 官:白色、无味、易溶于水 理化指标: % 含量 ≥ 比旋度 °— ° 干燥失重 ≥ 1.0 灼烧残渣 ≥ 0.3 铵盐 ≥ As ≤ Pb ≤ 2019/7/10

19 ②微量元素预混料,GB8830-88 营养成分 Fe Cu Mn Zn 蛋鸡 — — 2500 5000 肉仔鸡 — — 5500 4000
(1)感官: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 (2)水分:无机载体 < 5% (3)加工质量指标: 粒度>40目,均匀度,CV≤7% (4)卫生指标:As ≤ 10mg/kg Pb ≤ 30mg/kg (5)营养指标: 营养成分 Fe Cu Mn Zn 蛋鸡 — — 肉仔鸡 — — 仔鸡 — 生长猪 — — 2019/7/10

20 ③饲料级维生素预混料,GB8831-88 (1)感官: 营养指标 A D3 E K3 B2 B12
(2)水≤10% (3)加工质量:粒度16目100%,均匀度 CV≤7.0% (4)卫生指标: As≤10mg/kg、 Pb≤30mg/kg (5)营养指标: 营养指标 A D E K B B12 蛋鸡料 肉仔鸡料 2019/7/10

21    ④复合预混合饲料 定义 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或非营养性添加剂等微量成分加有载体或稀释剂的均匀混合物。
技术要求 感官指标 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嗅。 水分 不高于10% 加工质量指标 2019/7/10

22 复合预混合饲料 营养指标 ▼ 粉粹粒度 全部通过16目分析筛,30目分析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 0%。 ▼ 混合均匀度
▼ 粉粹粒度 全部通过16目分析筛,30目分析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 0%。 ▼ 混合均匀度 混合应均匀,经测试后其均匀度之变异系数应不大于7%。 ▼ 卫生指标 含铅量不高于30mg/kg,含砷量不高于10mg /kg。 营养指标 维生素的有效成分指标见下表 微量元素的有效成分指标见下表 2019/7/10

23 复合预混合饲料 微量元素质量标准如下: GB 8831-88 产品名称 铜 铁 锰 锌 ≥ 产蛋鸡 - 2500 5000 肉用仔鸡 -
-  5500 4000 2019/7/10

24 复合预混合饲料 维生素营养成分指标 GB 8831-88 A 万IU/kg D3 E K3 mg/kg B2 B12 40 5 500 50
产品名称 A 万IU/kg D3 E K3 mg/kg B2 B12 产蛋鸡 40 5 500 50 220 0.3 肉用仔鸡 27 4 600 53 360 0.4 2019/7/10

25 3、配合饲料质量标准 配合饲料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包括:配合饲料的水分含量、感官性状、加工质量、营养成分指标及检验规则、卫生指标、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019/7/10

26 饲料产品质量标准 标准名称 编号 仔猪、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 产蛋后备鸡、产蛋鸡、肉用仔鸡配合饲料 生长鸭、产蛋鸭、肉用仔鸭配合饲料
后备母猪、妊娠猪、哺乳母猪、种公猪配合饲料 瘦肉型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 水貉配合饲料 长毛兔配合饲料 肉兔配合饲料 鳗鲡配合饲料 中国对虾配合饲料 生长肥育猪混合饲料 产蛋鸡、肉用仔鸡、仔猪、生长肥育猪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 产蛋鸡、肉用仔鸡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产蛋鸡、肉用仔鸡、仔猪、生长肥育猪复合预混合饲料 产蛋鸡、肉用仔鸡、仔猪、生长肥育猪浓缩饲料 奶牛精料补充料 肉牛精料补充料 肉用仔鹅精料补充料 GB/T GB/T SB/Tl SB/T SB/T SB/T SB/T SB/ SC SC ZBB GB GB GB GB SB/T SB/T SB/T 2019/7/10

27 (1)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国家标准概述
技术要求:①感官指标要求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臭;②水分要求北方不高于14%,南方不高于12.5%;③加工质量指标要求成品粒度 (粉料)99%通过2.8 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1.4 mm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混合均匀度指标要求配合饲料应混合均匀,变异系数应不大于10%。 2019/7/10

28 ④营养成分指标 指 标 CL(%) 不低于 CP(%) CF(%) 不高于 Ca (%) P 食盐 DE不低于 MJ/kg Kcal/kg
仔猪饲料 前期 2.5 20.0 4.0 0.60 13.39 3200 后期 17.0 5.0 0.50 12.97 3100 生长肥育猪饲料 1.5 15.0 7.0 0.35 12.55 3000 13.0 8.0 12.13 2900 2019/7/10

29 (2)后备母猪、妊娠、哺乳母猪、种公猪配合饲料行业标准概述
技术要求:①感官指标要求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臭;②水分要求北方不高于14%,南方不高于12.5%;③加工质量指标要求成品粒度 (粉料)99%通过2.8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1.4mm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混合均匀度指标要求配合饲料应混合均匀,变异系数应不大于10%。 2019/7/10

30 ④营养成分指标 指 标 CP(%) 不低于 CF(%) 不高于 Ca (%) P(%)不低于 CA(%) 食盐 DE不低于 MJ/kg
CP(%) 不低于 CF(%) 不高于 Ca (%) P(%)不低于 CA(%) 食盐 DE不低于 MJ/kg Kcal/kg 后备母 猪(kg) 20-60 14 7 0.45 5 12.13 2.9 60-90 12.5 8 6 妊娠 哺乳 种公 母猪 12.0 13.5 10 11.72 12.55 2.8 3.0 2019/7/10

31 (3)瘦肉型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行业标准概述
技术要求:①感官指标要求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臭;②水分要求北方不高于14%,南方不高于12.5%;③加工质量指标要求成品粒度 (粉料)99%通过2.8mm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1.4mm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15%;混合均匀度指标要求配合饲料应混合均匀,变异系数应不大于10%。 2019/7/10

32 ④营养成分指标 项目 体重阶段(kg) 10-20 20-60 60-90 DE(MJ/kg or Mcal/kg) CP(%)≧
项目 体重阶段(kg) 10-20 20-60 60-90 DE(MJ/kg or Mcal/kg) CP(%)≧ 赖氨酸(%)≧ 蛋+胱氨酸(%)≧ 苏氨酸(%)≧ 异亮氨酸(%)≧ Ca(%)≧ P(%)≧ CF≦ CA≦ 食盐(%)≧ 13.4(3.2) 18.0 0.78 0.51 0.55 0.5 4.0 5.0 13.0(3.1) 15.0 0.75 0.38 0.45 0.41 0.4 7.0 6.0 12.2(2.9) 13.0 0.63 0.32 0.34 0.3 8.0 2019/7/10

33 (5)产蛋后备鸡、产蛋鸡、肉用仔鸡配合饲料国家标准概述
技术要求: 感官指标 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嗅。 水分 北方不高于14%;南方不高于12.5%。 加工质量指标 ▼ 粉碎粒度 肉用仔鸡(0-4周龄)、生长鸡(0-6周龄)配合饲料全部8目分析筛,16目分析筛筛上物不得大于20%。 ▼混合均匀度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经测试后其混合度不得大于10%。 2019/7/10

34 营养成分指标 指标 CL(%) 不低于 CP(%) CF(%) 不高于 CA(%) Ca (%) P(%)不低于 食盐 DE不低于
MJ/kg Kcal/kg 产蛋后备鸡料 前期 中期 后期 2.5 18.0 15.0 12.0 5.5 6.0 7.0 8.0 9.0 10.0 0.6 0.5 0.4 11.72 11.30 10.88 2800 2700 2600 产蛋鸡饲料 16.0 14.0 5.0 13.0 11.50 11.09 2750 2650 肉用仔鸡饲料 2.0 3.0 21.0 19.0 17.0 0.55 11.29 12.13 12.55 2850 2900 3000 2019/7/10

35 4、饲料卫生标准(GB ) 饲料卫生标准的制定是确保我国饲料产品的安全性。这项标准主要是对饲料中的有害物质、农药残留及有害微生物允许量进行严格的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 批准了饲料卫生标准。 2019/7/10

36 2019/7/10

37 2019/7/10

38 2019/7/10

39 2019/7/10

40 2019/7/10 注:所列允许量均以干物质含量为88%的饲料为基础计算.

41 二、 饲料成分分析 1、概略养分分析 (1) 水分 (2) 粗蛋白(CP)真蛋白(TP) (3) 粗脂肪(EE) (4) 粗纤维(CF)
二、 饲料成分分析 1、概略养分分析 (1) 水分 (2) 粗蛋白(CP)真蛋白(TP) (3) 粗脂肪(EE) (4) 粗纤维(CF) (5) 粗灰分 (6) 无氮浸出物(NFE) 2019/7/10

42 常规化学分析 水分 ● 常压恒温干燥法。将风干(或半干)试样置于105±2℃烘箱中,在一个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烘后所失去的重量即为吸附水。电热式恒温干燥箱 CP ● 凯式定氮法 。饲料中的有机物在催化剂存在下,用浓硫酸消化,使其中N转化为(NH4)2SO4中N,将消化液在浓碱作用下蒸馏,放出NH3,用硼酸吸收,然后以甲基红—修甲酚绿做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即可测出含氮量,乘以系数(一般用6.25)即为样本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凯式蒸馏装置 EE ●重量法和容量法 。粗纤维的常规测定法是在公认的强制规定条件下测定。将试样用一定容量和一定浓度的预热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煮沸消化一定时间,再用乙醇和乙醚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剩余物为粗纤维。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 ● 油重法、残余法、浸泡法、折光法、碱化法 。样品经脂溶性溶剂如乙醚反复抽提,使全部脂肪除去,,从样品重量和残渣重量之差计算粗脂肪含量。索式脂肪提取器 CF 2019/7/10

43 常规化学分析 ASH ● 550℃灼烧法。饲料中的灰分是指在550℃高温灼烧后的残渣。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中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马福炉 ● EDTA络合法。钙离子在碱性溶液中(PH13左右)与EDTA络合,置换出钙红指示剂,而使溶液由紫红色变成纯兰色,以指示到达终点。用三乙醇胺和盐酸羟胺来消除其它金属离子的干扰,可快速测定钙含量。 p ● 比色法。样品中的磷经处理后游离出来,在酸性溶液中与钼酸胺和偏钒酸胺混合试剂形成黄色混合物,颜色较为稳定,其组成为(NH4)3.PO4.NH4VO3.16MoO3, 在波长420nm下进行比色测定,即可计算出样本中的磷的含量。分光光度计 。 无氮浸出物 ● 无氮浸出物=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饲料中无氮浸出物主要包含淀粉、双糖、单糖、低分子有机酸和不属于纤维素的其它碳水化合物等。 2019/7/10

44 2、纯养分分析 (1)维生素 (2)矿物质 (3)微量元素 (4)氨基酸 (5)脂肪酸 (6)纯蛋白质 (7)糖等 2019/7/10

45 3、抗营养成分分析 (1)概念 抗营养因子是指饲料中本身所有或从外界进入,影响饲料营养价值和动物生长的物质。 (2)意义
分析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含量,可指导饲料的合理加工、利用、贮存,如通过加热可提高豆类籽实的营养价值。 2019/7/10

46 (3)种类 (1)影响蛋白质消化: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皂苷、多酚化合物等 (2)影响矿物元素利用:植酸、草酸、葡萄糖硫苷、棉酚
(3)影响维生素利用 :双香豆素、抗维生素B族因子等 (4)影响碳水化合物利用:胃肠胀气因子 (5)刺激免疫系统的抗营养因子 :抗原蛋白 (6)综合性抗营养因子 :水溶性非淀粉多糖。 需要补充内容 2019/7/10

47 方法:常规分析和仪器分析 (1)称量法 (2)比色法 (3)滴定法 (4)原子吸收法 (5)色谱法 (6)荧光法 (7)电泳 (8)层 析
(1)称量法 (2)比色法 (3)滴定法 (4)原子吸收法 (5)色谱法 (6)荧光法 (7)电泳 (8)层 析 (7)质谱 (8)电化学分析 2019/7/10

48 HPLC(Waters 600E) 2019/7/10

49 GC/MS (Agilent 5793N) GC/MS (Agilent 5793N) 2019/7/10

50 LC/MS (Waters 2690) 2019/7/10

51 原子吸收光谱仪( HITACHI Z5000) 2019/7/10

52 HIC-6A(日本岛津) 离子色谱 2019/7/10

53 BECKMAN P/ACE 5000 毛细管电泳 2019/7/10

54 4、饲料加工指标分析 配合饲料粉碎粒度的测定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微量元素预混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颗粒饲料硬度的测定
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的测定 颗粒饲料粉化率的测定 渔用颗粒饲料水中稳定性的测定 2019/7/10

55 第二节、饲养效果的检查 1、食欲与健康状况 食欲的好坏是畜禽健康性状的重要标志之一。若大部分家畜拒食或剩料过多,多因是饲料品质不良、饲料有异味、饲料发霉变质等引起的;若家畜出现啃食泥土、垫草和粪便等异食癖,多因是矿物元素缺乏;观察畜禽粪便的状态可了解畜禽的消化及健康状况。 2019/7/10

56 2、产品数量与质量 饲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如用不平衡的日粮饲喂蛋鸡,其产蛋率必然下降,用于饲喂育肥猪则生长慢、育肥期延长;若产蛋鸡缺乏Ca、P,则其蛋会出现软壳蛋、蛋壳易损等。 2019/7/10

57 3、体重 体重是衡量饲料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如种畜过度饲养或贫乏饲养就会使其出现过肥或消瘦,影响其种用价值;生长肥育家畜的增重速度是衡量饲养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定期抽测动物的体重,可了解畜禽的生长发育状况,指导饲养实践。 4、繁殖 饲养水平和饲料的全价性都能影响种畜的繁殖力。如影响种公畜的射精量、精液品质、配种能力,母畜的发情、受胎、妊娠、产仔数、初生重、成活率等繁殖指标。 2019/7/10

58 饲料利用效率是饲料与动物相结合的指标。饲料配方设计合理、营养平衡,则饲料利用效率就高。反之则相反。
5、饲料利用效率(饲料报酬) 饲料利用效率是饲料与动物相结合的指标。饲料配方设计合理、营养平衡,则饲料利用效率就高。反之则相反。 2019/7/10

59 饲养试验 课程实习 ●目的:通过动物的生产性能、消化代谢、脂肪代谢、血液理化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分析、细胞分化凋亡、分子克隆及基因表达等评价配合饲料质量。 ●材料:试验动物、试验日粮(营养标准、饲料成分、配方)、配料设备、饲养管理设施、样品采集、保存用具、分析仪器设备、数据记录工具等。 2019/7/10

60 ●方法: 试验设计方法 饲养管理方法 考查测定指标 采样制备方法 分析测试方法 数据统计方法 2019/7/10

61 试验设计 基本原理:重复、随机、局部控制 设计方法:
①对比试验、②配对试验、③完全随机分组设计、④ 拉丁方设计、⑤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⑥正交设计、平 衡不完全设计、裂区设计等 统计方法: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 等。 2019/7/10

62 ●预期结果: ●实施计划:试验地点(场地) 经费计划 试验结果:指标分类列出相关记录表,进行统计分析。 人员分工(2人)
具体日程安排(1月,1周 ) 经费计划 2019/7/10

63 课程论文报告 2019/7/10

64 请认真选读,谢谢! 参考资料 (1)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十一五规划教 材。
(2)彭健,:《饲料分析与检测技术》,科学出版社,2008。 (3)王加启,于建国. 《饲料检验手册》,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 (4)宁开桂. 实用饲料分析手册[M].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梁邢文,王成章. 饲料原料与品质检验[M].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6)农业部畜牧兽医局, 饲料工业标准汇编( )[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7)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8)宁正祥. 食品成分分析手册 [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请认真选读,谢谢! 2019/7/10

65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第五章 饲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